图书介绍
肝硬化的诊断与治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夏启荣,何峰主编;王泽群,李春跃,何峰,张广超,张克家,陈新,夏启荣编写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52384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13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430页
- 主题词:肝硬化(学科: 诊疗) 肝硬化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肝硬化的诊断与治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第一章肝硬化的病因与分类1
第一节发病率与流行病学1
第二节肝硬化的分类1
一、病因分类1
二、病理分类3
三、功能性分类或临床分类3
第三节 中医学对肝硬化的认识4
第二章肝纤维化形成6
第一节参与肝纤维化形成的细胞和细胞外基质6
一、细胞种类及作用6
二、细胞外基质12
第二节肝纤维化的形成13
一、肝星状细胞的激活13
二、肝纤维化形成机制15
第三节肝纤维化的调节16
一、细胞与肝纤维化16
二、介质与肝纤维化16
三、细胞外基质与肝纤维化18
第四节肝纤维化细胞外基质的降解19
一、间质金属蛋白酶概要19
二、金属蛋白酶的功能意义20
三、金属蛋白酶的抑制21
一、肝脏基本病理学变化24
第三章肝硬化的病理改变24
第一节肝脏病理变化24
二、肝硬化病理学分期25
三、其他组织病理改变26
第二节病理生理变化27
一、血液循环动力学改变27
二、肝功能障碍29
三、腹水形成30
四、内分泌变化32
五、血液改变33
六、肝性脑病34
八、肝肾综合征35
七、肝肺综合征35
九、胃肠功能的改变37
第四章肝硬化的临床表现与中医辨证40
第一节肝硬化的临床表现40
一、肝功能代偿期40
二、肝功能失代偿期40
三、肝硬化全身其他系统表现42
四、肝硬化并发症43
五、肝硬化临床分级44
第二节肝硬化的中医辨证45
一、血常规检查47
二、尿液检验47
第一节实验室检查47
第五章肝硬化的检查诊断技术47
三、肝炎病毒的检测48
四、肝功能试验52
五、血清酶学试验55
六、免疫学检查60
七、腹水检查61
第二节超声波诊断65
一、腹部超声检查应注意事项65
二、肝脏正常超声图表现66
三、肝硬化的超声诊断67
五、超声引导经皮经肝穿刺诊疗术68
四、超声与血清标志物检测的比较68
第三节X线、血管造影及核素检查69
一、肝硬化的X线检查69
二、肝硬化的血管造影检查69
三、放射性核素检查71
第四节食管镜或胃镜检查75
第五节 肝硬化的CT与MRI检查76
一、肝脏CT、MRI的检查方法76
二、肝硬化的CT诊断79
三、肝硬化的MRI诊断80
第六节肝活组织检查81
一、肝活检的指征和意义81
二、各类肝活检的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及处理81
三、活检程序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85
第七节腹腔镜检查86
第六章肝纤维化的诊断与治疗90
第一节诊断方法90
一、血清学诊断90
二、影像学诊断93
三、肝组织病理学诊断93
第二节肝纤维化的治疗93
一、消除肝纤维化的诱发因素94
二、抗肝纤维化药物治疗95
第七章病毒性肝硬化101
第一节病因及病理机制101
二、病原诊断102
三、影像诊断102
一、临床表现102
第二节诊断102
第三节治疗103
一、一般治疗103
二、原发病的治疗105
三、对症治疗111
四、并发症的治疗112
第八章酒精性肝病与酒精性肝硬化114
第一节饮酒和发生酒精性肝病的危险性114
一、酗酒者发生肝病的辅助因子114
二、酒精对肝脏的影响115
第二节酒精性肝硬化的发病机制117
一、症状118
第三节酒精性肝病的临床表现118
二、实验室检查119
第四节酒精性肝病的诊断122
一、酒精性肝病临床诊断标准122
二、酒精性肝病的组织学诊断123
三、酒精性肝病临床分型诊断123
第五节酒精性肝病的治疗124
第九章寄生虫性肝硬化130
第一节血吸虫性肝硬化130
一、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130
二、临床表现131
三、实验室检查132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134
五、治疗135
第二节其他寄生虫所致肝硬化136
一、临床表现136
二、流行病学资料与实验室检查137
三、肝脏的影像学检查137
四、治疗138
第十章药物致肝硬化140
第一节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140
一、肝内药物代谢的正常过程140
二、药物的有活性代谢物的致病作用141
三、药物性肝硬化的分类143
一、引起药物性肝病的常见药物144
第二节药物性肝病的临床表现144
二、易患因素151
三、临床表现151
四、临床病理类型152
五、临床特点152
六、实验检查152
第三节药物性肝损害的诊断153
第四节治疗153
一、治疗原则153
二、预防154
二、胆汁淤积的发病机制155
一、胆汁淤积的病因155
第一节胆汁淤积155
第十一章 胆汁淤积与胆汁性肝硬化155
三、胆汁淤积的临床表现157
四、胆汁淤积的诊断158
五、胆汁淤积的治疗160
第二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165
一、病因165
二、发病机制166
三、病理改变166
四、临床表现166
五、实验室检查167
六、诊断及鉴别诊断168
七、PBC的特异性治疗168
八、PBC并发症的处理169
第十二章 遗传代谢疾病所致肝硬化172
一、流行病学172
二、遗传学172
三、病因和致病机制173
四、病理174
五、临床表现175
六、实验室检查178
第一节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179
七、其他辅助检查179
八、诊断和鉴别诊断179
九、治疗180
第二节血色病182
十、预后182
一、分类183
二、流行病学183
三、发病机制183
四、原发性血色病的遗传学184
五、病理185
六、临床表现186
七、实验室检查186
八、诊断与鉴别诊断188
九、治疗188
十、预后190
第三节α1-抗胰蛋白酶缺乏性肝硬化190
一、α1-抗胰蛋白酶的生理功能190
三、代谢与分布191
二、理化性质191
四、α1抗胰蛋白酶的遗传学192
五、α1-抗胰蛋白酶基因的结构与表达192
六、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的病理改变194
七、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的分子病理学194
八、临床表现194
九、诊断195
十、治疗195
第十三章布-加综合征198
一、病因198
二、病理199
三、临床表现200
四、辅助检查201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202
六、治疗203
第十四章几种少见的肝硬化205
第一节胆道阻塞性肝硬化205
一、囊性纤维化肝病205
二、胆道闭锁性肝硬化206
三、胆道结石性肝硬化208
四、慢性胰腺炎性肝硬化209
五、胰腺癌、胆管癌性肝硬化211
第二节肠道病性肝硬化212
一、空回肠短路术后肝硬化212
二、慢性炎症性肠病肝硬化213
第四节 先天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性肝硬化215
第三节 肉芽肿病性肝硬化215
第五节镰状细胞病性肝硬化217
第十五章 几种特殊的肝硬化219
第一节 老年人肝硬化的治疗特点219
一、老年人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219
二、老年人肝硬化的治疗特点及注意事项220
三、预后225
第二节小儿肝硬化225
一、小儿肝硬化的病因和病理225
二、小儿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和诊断227
三、小儿肝硬化的治疗和转归231
第十六章 门静脉高压症及上消化道出血237
第一节 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治237
一、诊断方法237
二、治疗240
第二节上消化道出血244
一、病因244
二、临床表现245
三、诊断及鉴别246
四、食管-胃静脉破裂出血的处理247
五、非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治疗254
一、门脉高压258
二、循环异常258
第一节肝硬化腹水形成机制258
第十七章肝硬化腹水258
三、低清蛋白血症259
四、功能性肾脏异常259
五、血管活性调节因子在肾功能不全形成中的作用259
六、腹水形成的局部因素260
七、感染260
八、腹水形成的病理生理学260
第二节腹水的诊断与鉴别诊断261
一、腹水病人的临床评价261
二、其他原因的腹水263
第三节肝硬化腹水的治疗264
一、常规治疗方案264
二、治疗方法265
三、难治性腹水的治疗267
第十八章肝硬化的其他并发症270
第一节肝肺综合征270
一、肝肺综合征的发病机制270
二、临床表现270
三、辅助检查271
四、诊断271
五、治疗271
第二节肝性心肌病272
一、肝性心肌病的发病机制272
二、肝硬化心脏病的主要特征272
二、肝源性溃疡的主要临床特征273
一、肝源性溃疡的发生机制273
第三节肝源性溃疡273
三、临床症状273
四、治疗273
三、胃镜检查274
四、治疗274
第四节 门脉高压性结肠病274
一、发生机制274
二、主要临床特征275
三、治疗要点275
第五节肝性脊髓病275
一、发病机制275
四、辅助检查276
五、诊断276
三、临床表现276
二、病理改变276
六、治疗与预后277
第十九章肝性脑病279
第一节肝性脑病279
一、发病机制279
二、临床表现279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280
四、临床分型280
五、肝性脑病的处理281
一、流行病学284
二、诊断284
第二节亚临床型肝性脑病284
三、治疗285
第二十章肝肾综合征287
一、流行病学287
二、发病机制287
三、病理生理287
四、临床特点和分类290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291
六、预防292
七、治疗292
第二十一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96
一、发生机制296
二、实验室检查297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298
四、防治300
第二十二章肝硬化合并感染302
第一节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302
一、发病机制302
二、临床表现303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303
四、治疗304
第二节肝硬化并发细菌感染309
一、一般感染309
二、败血症310
三、抗菌治疗310
一、低钠血症313
第一节肝硬化与电解质紊乱313
第二十三章 肝硬化与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313
二、高钠血症315
三、缺钾与血钾过低316
四、钾过多与血钾过高318
五、高镁血症320
六、低镁血症321
七、其他电解质紊乱321
第二节肝硬化与酸碱失衡322
一、肝脏在酸碱平衡调节中的作用322
二、酸碱失衡的原因322
三、酸碱失衡的类型323
四、酸碱失衡的治疗325
第二十四章 肝硬化的中医治疗与调护326
第一节肝硬化的辨证施治326
一、中成药326
二、中药复方的应用328
三、肝硬化腹水的治疗333
四、其他并发症的治疗339
五、中药治疗注意事项341
第二节肝硬化的其他治疗方法342
一、针刺疗法342
四、耳针343
五、外敷法343
三、电针疗法343
二、水针疗法343
六、拔罐法344
七、铝镓铟磷半导体激光治疗344
八、自血光量子治疗345
第三节肝硬化的调护345
一、顺应天时345
二、饮食合宜346
三、注意患者心理与精神状态的调护347
四、节欲保精348
第二十五章 肝硬化病人微生态调节剂的应用350
一、胃肠道正常菌群350
二、菌群失调351
三、微生态调节剂概念352
四、常用的微生态调节剂353
第二十六章 人工肝支持系统358
一、非生物型人工肝359
二、中间型人工肝360
三、生物型人工肝361
四、混合型生物人工肝367
第二十七章肝移植与肝细胞移植370
第一节肝移植的历史370
一、世界肝移植的历史370
二、我国肝移植的历史372
第二节肝移植的适应证和禁忌证373
一、肝移植的适应证373
二、肝移植的手术时机373
三、肝移植的禁忌证374
第三节肝移植术的主要术式375
一、原位全肝移植术375
二、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375
三、减体积肝部分移植术375
四、分割式肝部分移植术376
五、活体肝部分移植术376
六、辅助性原位部分肝移植376
七、肝脏与其他器官联合移植术376
第四节肝移植供肝的选择377
一、尸体肝移植供肝的选择377
二、活体肝部分移植供肝的选择379
一、麻醉苏醒和呼吸相管理380
第五节肝移植的术后管理380
二、出入量的控制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381
三、预防肾功能不全381
四、凝血功能异常的纠正381
五、腹腔内出血的处理382
六、感染的预防382
七、高胆红素血症382
八、急性排斥反应和免疫抑制疗法382
九、免疫抑制剂和免疫抑制相关性并发症383
十、供肝原发性无功能和肝动脉血栓形成384
十一、高血压384
十二、癫痫384
十三、手术并发症的防治384
一、可用于移植的肝细胞的种类及其优缺点385
第六节肝细胞移植385
十四、出院指征385
十五、肝移植术后的日常生活管理385
二、肝细胞的植入部位387
三、肝细胞移植的适应证或用途389
第二十八章肝硬化的预后及预防392
第一节肝硬化的预后392
一、病因与预后392
二、性别、年龄与预后392
三、临床表现及检查指标等与预后392
第二节肝硬化的预防396
一、积极防治肝硬化的各种病因396
二、中草药预防397
二、循证医学的发展399
三、循证医学的基本要求399
第二十九章循证医学在肝硬化诊治中的应用399
一、循证医学定义399
第一节循证医学概述399
四、实施循证医学的步骤400
五、诊断实验概说400
六、治疗性研究401
第二节 应用实例——门静脉高压出血的预防和治疗401
一、食管静脉曲张破裂首次出血的预防402
二、急性食管胃底静脉出血的治疗404
三、复发性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