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际政治经济学 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国际政治经济学 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
  • 王正毅,张岩贵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7100038316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679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707页
  • 主题词:世界经济政治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际政治经济学 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前言1

总论 国际政治经济学:历史、理论与方法1

一、国际政治经济学与国际关系2

二、国际政治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8

三、国际政治经济学:问题、理论与方法13

国家和市场的古典理论31

第一章 古典重商主义31

第一节 古典重商主义的起源31

一、地理扩张32

二、贸易的拓展33

三、商业资本的兴起36

四、国家机器的加强37

第二节 古典重商主义的政策主张41

一、货币即财富43

二、国家干预经济44

第三节 古典重商主义的理论观点46

一、世界主义经济的三个缺点47

二、政治经济学或国家经济学50

第四节 古典重商主义的重要启示56

一、国家利益与国际体系56

二、民族经济与工业化57

一、亚当·斯密的时代59

第二章 古典自由主义59

第一节 亚当·斯密与古典自由主义59

二、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63

第二节 大卫·李嘉图与古典自由主义79

一、大卫·李嘉图的时代80

二、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83

第三节 古典自由主义范式的启示91

第三章 古典马克思主义94

第一节 古典马克思主义的起源94

第二节 古典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97

一、马克思、恩格斯与资本主义97

二、列宁与帝国主义101

三、古典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108

第三节 古典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启示109

国家和市场的当代理论115

第四章 相互依存理论115

第一节 相互依存论的兴起115

一、20世纪50—60年代的现实主义115

二、20世纪60—70年代相互依存的社会现实123

第二节 相互依存论的基本观点127

一、相互依存的概念和特征128

二、复合相互依存:特征和过程131

三、相互依存与国际机制137

一、相互依存论的理论贡献142

第三节 相互依存论的贡献及面临的挑战142

二、相互依存论面临的挑战146

第五章 霸权稳定理论150

第一节 霸权稳定论的兴起150

一、资本主义的第二个“黄金时期”150

二、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的危机155

第二节 霸权稳定论的基本观点159

一、理解霸权的三种模式159

二、霸权和国际体系的稳定163

三、霸权周期和国际体系的变革173

一、霸权稳定论的影响182

第三节 霸权稳定论的影响和局限性182

二、霸权稳定论的局限性183

第六章 国家主义理论188

第一节 国家主义理论的复兴188

一、日本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兴起189

二、美国带头推行贸易保护主义190

三、欧洲区域一体化的深化192

第二节 国家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194

一、罗伯特·吉尔平的《美国的实力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政治经济学》195

二、彼德·卡扎斯坦的《国内和国际力量与对外经济政策战略》213

三、史蒂芬·克拉斯纳的《捍卫国家利益:原料投资与美国的外交政策》227

一、国家主义理论的贡献236

第三节 国家主义理论的贡献及面临的挑战236

二、国家主义理论面临的挑战238

第七章 依附理论242

第一节 依附理论的兴起242

一、“现代化理论”的崛起243

二、“现代化理论”面临的困境251

三、依附理论的兴起252

第二节 依附理论的基本观点254

一、依附的定义和形式255

二、中心—外围的结构258

三、外围社会的一般形态及其发展264

第三节 依附理论的贡献和争论268

一、依附理论的贡献269

二、依附理论的争论271

第八章 世界体系理论273

第一节 世界体系论的兴起274

一、世界体系论的社会现实起源274

二、世界体系论的学术思想起源275

三、世界体系论的分析方法起源286

第二节 世界体系论的基本观点298

一、单一的世界经济299

二、多重国家体系309

三、作为一种文明的世界体系319

第三节 世界体系论的影响及其争论321

一、世界体系论的影响321

二、世界体系论的争论332

国家和市场的现实经验分析343

第九章 国际金融的政治经济分析343

第一节 国际货币制度演变343

一、金本位制(1870—1914)343

二、空位期(1914—1944)344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1971)345

四、浮动汇率制(1971— )349

第二节 国际金融协调的组织形式:IMF353

一、IMF的创立、宗旨和职能354

二、IMF的运行机制357

三、IMF的组织结构359

四、IMF与美国365

五、IMF与一国的政治经济发展367

六、IMF面临的挑战369

第三节 国际货币融资合作的组织形式:世界银行集团372

一、历史背景372

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374

三、国际开发协会383

四、国际金融公司388

五、世界银行集团的政治经济分析393

第十章 国际贸易的政治经济分析399

第一节 关于国际贸易的三种理论399

一、自由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400

二、现实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401

三、结构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403

第二节 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协调:西方七国集团405

一、不同阶段的首脑会议405

二、首脑会议贸易政策协调的主要内容415

三、贸易政策协调的政治经济分析421

第三节 GATT、WTO与国际贸易423

一、GATT的基本原则424

二、从GATT到WTO435

三、国际贸易政治经济学的议事日程439

第一节 跨国公司与东道国和母国444

一、外国直接投资(FDI)的效应分析444

第十一章 国际投资的政治经济分析444

二、跨国公司与民族国家的冲突451

三、跨国公司和东道国冲突的政治经济分析453

第二节 发达国家对跨国公司的政策455

一、政策的基础和演变456

二、发达东道国对外国跨国公司的政策463

三、发达国家对本国跨国公司的政策467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对跨国公司和国际直接投资的政策469

一、政策的基础和类型469

二、跨国公司对限制政策的抵制479

三、发展中东道国政府优惠政策分析483

第四节 对跨国公司和国际直接投资的协调与监督486

一、东道国国内协调和监督487

二、双边层次上的协调和监督489

三、区域层次上的协调和监督490

四、全球层次上的协调494

第十二章 发展的政治经济分析502

第一节 关于经济发展的三种理论502

一、什么是发展502

二、新古典经济发展理论503

三、结构主义经济发展理论506

四、国际依附理论511

第二节 欠发达世界的经济发展513

一、宗主国与殖民地513

二、战后外围地区的变革516

三、欠发达国家发展进程中的政治矛盾526

第三节 战略贸易与世界经济发展530

一、1945年以前的贸易与经济发展530

二、1945—1974年的贸易与经济发展534

三、1974—2000年:又一个长波的下降期?537

四、战略贸易与世界经济发展540

第四节 既存国际分工中的经济发展:以泰国为例546

一、日、美、泰贸易逆差三角关联的形成546

二、日本对泰国的投资特点549

三、日本对泰国的官方援助552

一、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缘由557

第一节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缘由和内容557

第十三章 国际新秩序的政治经济分析557

二、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内容559

三、南北对话的倡导565

第二节 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到国际贸易投资自由化566

一、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评估566

二、绩效不佳的原因567

三、国际秩序目前存在的问题570

四、国际经济新秩序之前景572

第三节 重新审视国际合作的基础:相互依存574

一、由环境治理导致的国际相互依存574

二、国际相互依存及其限制条件577

三、国际相互依存表现形式:五种效应582

第四节 国际新秩序与制度创新586

一、当代国际秩序的结构变革586

二、国际体系的困境:“免费搭车”和“囚徒困境”589

三、国际制度的创新593

结束语 国际政治经济学:从理性主义走向社会建构主义?——来自亚洲区域化的思考597

一、区域化研究:从理性主义走向社会建构主义?598

二、东亚作为一个区域:历史和现状607

三、亚洲区域化:四种相互竞争的区域合作观念632

四、区域化的“亚洲方式”:合理性及其局限性641

五、全球学者参与的国际政治经济学?648

主要参考文献652

索引66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