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理论犯罪学 从现代到后现代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理论犯罪学 从现代到后现代
  • (英)韦恩·莫里森(Wayne Morrison)著;刘仁文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7503649828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522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548页
  • 主题词:犯罪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理论犯罪学 从现代到后现代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叙述时代情绪——迷惑、自我怀疑、矛盾?1

寻找地点,寻找时间,寻找始端1

旅程,片断 现代化3

现代世界的问题4

反射性及世界可知性原则6

犯罪学的研究内容生来就是有争议的7

犯罪学是如何表述的?7

古典学派8

犯罪学文本是怎样组织的?8

19世纪的实证主义9

在实证主义发展的初期,犯罪被看作与疾病一样,是可以治愈的自然问题9

冲突的主要领域在于犯罪的概念是什么10

20世纪60、70年代犯罪学的语境化阶段11

共同意见或功能论模式12

多元论模式13

冲突模式14

犯罪学核心概念的内涵随着科学视角的变化而变化14

后现代主义和将语言游戏作为社会生活的现实予以认可15

当代犯罪学在核心问题上有不同的观点15

在多重视角中,生活和生活的意义是后现代状况的问题16

但如果没有自然犯罪,犯罪学怎么会有可以研究的基本现象呢?16

由于我们深陷社会进程的圈子中,也并没有把犯罪学贬为盲目无知17

的相对主义,因而也不能把犯罪学等同于使现代性让位于回归17

基本原理伪装下的前现代势力17

目前的观点:原因怀疑论和保守反应17

最后的(保守的?)观点:自我和自我控制的概念作为建立一种一般犯罪理论的基石19

作为一般理论主题的相互作用论21

关于现代性的犯罪学的可能性22

第二章 现代性问题23

现代性的概念23

现代性与控制25

现代性和文明26

现代性是转变的产物26

现代社会生活作为规范工程27

现代性的孪生阶段27

现代性枯竭了吗?它的力量丧失了吗?29

后现代性,或意识到实现现代性的不可能性?30

包含于解放话语中的现代性压力32

对个人及团体社会政治地位的现实进行实证分析的必要性32

解放和真实话语影响现代自我33

犯罪学与现代性的社会结构34

现代性构成中自由主义的角色35

埃米尔·迪尔凯姆和弗里德里奇·尼采简介37

马克斯·韦伯(MaxWeber)和世界的理性化37

第三章 现代性的理论家:马克斯·韦伯、卡尔·马克思、37

民族国家和资本主义的兴起38

韦伯的基调40

纪律的问题41

卡尔·马克思(KarlMarx)41

法律体系是不可信任的43

法律的真正基础是什么?44

控制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建筑的核心关怀45

什么应该逃避?实现真正的解放?45

发生了什么?马克思著作的影响是什么?46

社会学实证主义49

埃米尔·迪尔凯姆(EmileDurkheim)49

社会统一50

法律应用作为社会统一的指数50

一个社会中存在犯罪现象是正常的51

迪尔凯姆和人性的开放性52

反常状态的概念52

迪尔凯姆对自杀的分析作为实证主义和统计学的示范样例53

人类的知识结构还不够现代54

弗莱德里奇·尼采(FriedrichNietzsche)54

整体和局部的矛盾55

虚无主义的危险55

福柯(Foucault)作品中韦伯和尼采的遗产56

很大程度上,文化和知识构成现代的状态57

现代存在内在的空虚58

现代人被创造出的本质58

古典犯罪学引论64

法治并隐藏早期现代性的混乱64

第四章 古典犯罪学问题:用法律消除混乱,或如何实现64

上帝之死要求新的合法策略65

贝卡利亚(Beccaria)66

杰里米·边沁(JeremyBentham)67

古典犯罪学及其持久吸引力69

法治作为现代性当前特征的表达69

一个基础的问题:如何建立刑事司法的合法性?71

古典犯罪学摧毁了前现代神秘的非理性72

基于整体综合的神学体系中的决断合法化问题73

谜团的根基包含了什么74

如果不是作为社会演化根本自然规律的反映,现代社会又是如何形成的?75

古典犯罪学论及人和社会的“真正”科学,但实际建立了和自然相分离的结构;它在神话和政治的基础上建立了社会结构78

对客观性和职业性的需要78

什么是理性政府?80

稳定潜在混乱的需要80

构成主义工程的结果:“权利”等混合词的创造82

刑事司法系统的本质是什么?86

第五章 解读古典犯罪学文本:超越单纯的命令而进入系统的合法性86

解读古典主义一:贝卡利亚文本的构建88

解读古典主义二:约翰·奥斯丁(JohnAustin)和知识的作用94

古典主义者对功利的信念破灭之后,什么指导着法律呢?97

法学家认为,法律调整好像在本质上暗示着服从,这是为什么?98

HLA·哈特(HLAHart):奥斯丁的古典主义批判以及文明人的回应98

没有对实用主义的信仰、缺乏自然法律系统,成文法怎样才能赢得尊重?101

结论:系统和自我的辩证法103

犯罪学实证主义简介105

第六章 实证犯罪学之一:寻找犯罪者或称为鸭子问题105

是思维的革命还是窄化事件?107

现代性,构建方式和社会控制的前景112

切萨雷·龙勃罗梭(CesareLombroso)114

拉斐尔·加罗法洛(RaffacleGarofalo)116

恩里科·菲利(EnricoFerri)117

早期犯罪学的实证主义以及法治118

胡顿(AEHootoh)119

谢尔登(WHSheldon)121

实证主义的遗产:澄清混乱123

第七章 实证犯罪学之二:心理学和精神的实证化128

实证主义、习得和心理学128

鲍尔比(Bowlby)的母爱剥夺与犯罪理论131

艾森克(Eysenck)的犯罪理论133

埃德温·萨瑟兰(EdwinSutherland)与差异交往论140

白领犯罪的盛行证明了犯罪的常态145

极端的犯罪者:精神异常者的思想145

精神异常者的病理论149

如果这不是一个道德混乱,那么就一定存在处理方法?149

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的刑法体系使用的是哪一种统治政体?150

评价格伦顿(Grendon)处置方式的效果151

精神病理学与互动沟通153

心理学知识:是现代性的控制工具吗?153

第八章 实证犯罪学之三:统计,量化社会道德健康水平以及估算自然法则对机会的分析与自然状态的混乱局面156

为社会学而战斗:是道德科学还是统计科学?157

犯罪统计学158

官方统计编纂中出现的问题159

犯罪统计学中的问题159

试图减少官方统计的缺陷的尝试161

反射性与犯罪统计的当代问题——我们需要一门解释的科学吗?163

统计学是如何主宰了犯罪学的话语的?164

紧张理论165

如何理解这种理论?169

社会控制理论172

我们如何理解这些“控制理论”?176

犯罪学和有组织现代性的理想178

第九章 实证主义和有组织现代性的梦想178

社会差距179

官僚政治的发展和对风纪的理解182

对人口的治理将意味着建立中产阶级公民权利186

文明进程中的辩证理论187

文明对自身的质疑190

服从命令的犯罪和官僚犯罪的影响191

实证主义“理性”的约束力192

服从命令的犯罪构成的特点193

授权194

惯例化195

人性的丧失196

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AlasdairMacIntyre)和他对管理经验的批评196

后现代主义是组织现代性梦想的终点吗?197

后现代社会的状况:在有序现代性无序结构中的生活198

后现代主义中的社会控制:诱惑和抑制199

第十章 伦理、常态和现代性:日常生活中道德的强度202

分析主义与当代犯罪学难题202

哈特:日常生活是分析的平台204

世俗的复杂性:日常生活的丰富性205

对市民社会的叙述208

戴维·休谟(DavidHume)与经验依据209

伊曼努尔·康德和回复纯粹理性的需要210

作为一个现代人和有道德的人的问题213

重述迪尔凯姆的现代性模型215

在后现代性中道德社会化的任务:性别关系的例证216

第十一章 地点和犯罪学:从希腊的城邦到后现代城市220

城市生活中的自相矛盾:交往的疏远,空间的接近220

犯罪与恐惧、信任、可预期性的联系222

讲述城市存在的概况:一、口头人种学的成就223

讲述城市存在的概况:二、社会生态学的范例和发展城市科学的尝试226

芝加哥学派运用“社会解体”的概念来解释犯罪生态学228

理解文明:三、超出自然主义的范例232

城市可以得到控制吗?如果可以,能否因此把社区建设成为适宜233

生活的城市空间?233

作为社会相互作用场所的地点234

最后的策略:作为交流平台的城市和后现代城市的到来235

新划分的开始,社会两极化和下层阶级的发展237

交流的环境238

作为流动平台的近现代或后现代城市239

现代性:建造家园的愿望和后现代的不一致经历241

南宫242

在纽约做个女人243

新左翼的现实主义244

研究洛杉矶:麦克·戴维斯(MikeDaris)和后现代的石英之城247

文化是限制犯罪的媒介:以日本为例证256

第十二章 犯罪学与现代性文化256

产生犯罪的文化259

艾伯特·科恩(AlbertCohen)260

克洛沃德(Cloward)和奥林(Ohlin)262

犯罪亚文化或犯罪团伙264

冲突亚文化或犯罪团伙265

逃避亚文化265

沃尔特·米勒(WalterMiller)266

文化和社会结构:工人阶级或者贫穷者的文化决定了社会环境呢,还是社会环境决定了文化?268

概念联结:从社会结构到个人的或者说心理状态270

文化与犯罪:极端的例证?272

第十三章 后现代条件下的文化和犯罪274

后现代主义对文化的挑战:民主主义或众说纷纭?274

现代认同的概念化277

后现代的条件是正常的偶然性279

偶然性与正义感282

后现代的混乱284

后现代社会的生存的技巧:我们如何生活在一个没有真正“意义”的社会?285

消费形式决定社会位置290

欲望、成长、物质性以及实践正义的一致性291

理解犯罪的(不是)现实:非实证主义的标志295

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悖论:精力充沛与筋疲力尽296

第十四章 标签论与戴维·马茨阿(DavidMatza)的著作297

简介297

标签论:从机械的自然主义到互动的过程298

对赫伯特·米德(HerbertMead)的社会心理学的理解299

戴维·马茨阿:从严格到温和的决定主义304

漂移论308

方向之一:标签论的讥讽及因国家干预而重复的青少年犯罪309

方向之二:集合表象的力量:从马茨阿到福柯312

标志的重要性:超现实的构建313

方向之三:实证主义进行反击,要求与过程和解:将犯罪视为一个思想过程316

方向之四:贴标签行为激起了非理性反应?法律、欲望和死亡的游戏318

法律的过度使用:法律创造犯罪的能力320

方向之五:犯罪学中存在主义的潜在力量322

克服自由的眩晕:存在主义在真实性与可靠性中妥协323

第十五章 犯罪和存在主义者的尴尬323

犯罪学存在主义的乐观主义的精神气质326

犯罪学存在主义的粗糙结论327

早期现代性和激情犯罪328

趋势一:当我们脆弱或者沉睡时隐藏在我们内心的野兽或可主宰我们331

趋势二:精神错乱者331

意识到犯罪的存在主义的感官体验332

盗窃的感官体验334

街头精英:贵族?乌合之众?338

强奸和性凶杀338

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辩证法341

构成犯罪事件的体现各种关系的社会行为;行为通过文化和情感342

得以调和342

道德的超越346

符号的替代351

结论:存在主义的训示?352

女性真的存在吗?355

第十六章 现代性、性别与犯罪:从生物学实例到女权主义诠释355

现代性建构中的女性357

设定界限:现代性和女性的他性357

犯罪学对这一切都是怎么说的?358

男性和女性犯罪在统计上的差异359

每100,000人中因公诉罪被判刑或被警告的人数359

公诉罪(在皇家法院审判)360

简易罪(在治安法院审判)360

分析这些统计数据与犯罪参与360

许多作者否认不同的犯罪参与这一事实361

受害者调查和自我报告支持官方统计数据362

刑事司法系统的官员在处理女性犯罪时有宽容和骑士精神吗?363

女性犯的是什么罪?我们是否应该预测女性犯罪会上升?366

为什么几乎没有针对具体性别的犯罪理论?367

犯罪学解释并不是作为为什么男性比女性犯的罪多的论证368

生物学和心理学解释:批判370

侵害的影响和生物学371

性别角色的社会化371

女性犯罪在增长吗?女性解放是否必然使女性罪犯趋同于男性罪犯呢?376

犯罪学中的实证证据是什么?379

后现代主义男性特征的问题化380

对后现代主义者转向提出质疑384

一种不会将女性特征降格为被动性、过度控制的理性服从的犯罪学384

能够得以发展吗?384

第十七章 当代社会的阶层划分与下层阶级的发展388

下层阶级的出现388

由错误的社会政策支持的、用以解释下层阶级形成的、具有宪法和390

文化特征的激进右派传统390

激进右派对未来市民社会的憧憬396

社会民主的论题:下层阶级是后工业化的结果397

阶级的论题:下层阶级部分是20世纪80年代“劫贫济富式”的财富再403

分配的结果403

下层阶级和犯罪学406

下层阶级和后现代主义407

结论412

附:1992年洛杉矶大暴乱纪录413

显现现实418

作为后现代未来征兆的暴乱?419

第十八章 在后现代主义中建构犯罪学理论422

莱奥塔德(Lytotard)和现代社会理论的消亡422

后现代主义是否暗示着建构一般性理论或融合不同理论是不可能的?423

犯罪学理论的11种结构425

如果后现代主义来自于现代性,那么我们是谁?身在何处?如何理解428

犯罪学的“现实”?428

社会安排怎样才能在后现代主义中体现公正?在偶然性文化下社会429

秩序怎样合法化?429

社会公正、社会地位以及后现代主义的情绪432

应该怎样建立和偶然性文化相协调的社会公正形式?433

没有连续的现代性叙述,公正游戏也只是一个游戏而已434

后现代主义是形成社会个性的动力的崩溃吗?我们只是组合成分?434

理想的晚期现代自我适合各种晚期现代游戏。我们的组合式个人拥有436

社会资本:犯罪性是社会资本的一种功能吗?436

结语?超越后现代主义者的疑问?439

参考书目443

索引499

译后记52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