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中医感染性疾病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中医感染性疾病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42/30880134.jpg)
- 张之文,杨宇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59966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972页
- 文件大小:70MB
- 文件页数:985页
- 主题词:感染-疾病-中医诊断学;感染-疾病-中医治疗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中医感染性疾病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3
第一章 现代中医感染性疾病学概述3
第一节 古代医家关于感染的概念3
一、感染性疾病的命名及早期病名的记载3
上篇 现代中医感染性疾病基本理论3
二、感染途径4
三、古代医家关于感染性疾病脉证的描述5
第二节 中医防治感染性疾病的成就6
一、关于感染性疾病的证治理论6
二、预防成就14
第三节 感染的历史与现状16
第四节 现代研究成就18
第五节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实际需要19
一、重视病原治疗的温疫学说与卫气营血、三焦辨证学说有机结合19
三、脏腑辨证在现代感染性疾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20
二、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有机配合,兼容使用20
第一节 中医感染原22
第二章 感染性疾病的病因22
一、六淫邪气22
二、疠气25
三、毒邪25
四、饮食不当25
五、结石26
六、瘀血26
七、水湿痰饮27
八、寄生虫感染27
第二节 现代常见致病微生物27
一、细菌27
二、病毒29
三、支原体30
四、立克次体30
五、衣原体31
六、螺旋体31
七、真菌32
八、原虫33
九、医学蠕虫33
十、医学昆虫34
第一节 感染性疾病的发生35
一、中医学对感染性疾病发生因素的认识35
第三章 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及病理演变35
二、现代医学对感染性疾病易发因素的认识36
三、并发性感染的发生38
第二节 感染性疾病的病理演变及发病形式39
一、病理演变39
二、发病形式47
第四章 感染性疾病的中医治疗49
第一节 治疗原则49
一、辨证与辨病治疗相结合49
二、邪正合治51
一、解表法52
第二节 常用治法52
三、并发性感染的治疗52
二、清解气热法58
三、和解表里法66
四、祛湿清热法71
五、通下逐邪法76
六、清营凉血法80
七、开窍法83
八、滋阴生津法86
九、固脱法89
十、活血化瘀法91
第五章 感染性疾病的防护94
第一节 感染性疾病的预防94
一、隔离消毒94
二、医院感染与控制96
第二节 感染性疾病的护理99
一、感染性疾病的现代护理99
二、感染性疾病的中医护理102
第一节 发热106
第六章 常见感染症状106
第二节 咳嗽咳痰108
第三节 头痛109
第四节 呕吐109
第五节 汗出异常110
第六节 腹痛111
第七节 黄疸111
第八节 皮疹112
第九节 小便异常113
第十节 大便异常114
第十一节 神志异常115
第十三节 出血117
第十二节 抽搐117
下篇 常见中医感染性疾病121
第一章 呼吸系统121
第一节 普通感冒121
第二节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125
第三节 肺炎129
第四节 肺脓肿134
第五节 肺真菌病138
第六节 结核性胸膜炎141
第一节 病毒性心肌炎148
第二章 循环系统148
第二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152
第三节 梅毒性心血管病156
第三章 消化系统161
第一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161
第二节 消化性溃疡164
第三节 急性胆囊炎169
第四节 慢性胆囊炎173
第五节 急性肠炎175
第六节 细菌性肝脓肿178
第七节 阿米巴肝脓肿181
第八节 肠结核184
第九节 肝结核188
第十节 胆道蛔虫病190
第四章 泌尿生殖系统195
第一节 肾盂肾炎195
第二节 肾结核202
第三节 急性前列腺炎207
第四节 慢性前列腺炎210
第五节 急性睾丸炎214
第六节 前列腺、精囊、附睾结核218
第七节 生殖器疱疹222
第八节 尖锐湿疣226
第九节 淋病229
第五章 神经系统234
第一节 颅内脓肿234
第二节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238
第三节 结核性脑膜炎242
第四节 真菌性脑膜炎245
第五节 脊柱结核248
第六节 感染性肌病253
第七节 中枢神经系统慢病毒感染257
第八节 感染中毒性脑病261
第六章 儿科267
第一节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67
第二节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271
第三节 小儿肺炎275
第四节 新生儿肺炎280
第五节 新生儿败血症283
第六节 新生儿破伤风285
第一节 外阴炎与前庭大腺炎288
第七章 妇科288
第二节 阴道炎291
第三节 子宫颈炎296
第四节 急性盆腔炎300
第五节 慢性盆腔炎304
第六节 产褥感染307
第八章 外科皮肤科312
第一节 急性蜂窝织炎312
第二节 急性阑尾炎315
第三节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319
第四节 急性骨髓炎323
第五节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326
第六节 化脓性关节炎330
第七节 急性淋巴管炎333
第八节 急性乳腺炎335
第九节 骨与关节结核339
第十节 颈淋巴结结核342
第十一节 疖和疖病346
第十二节 慢性骨髓炎349
第十三节 慢性阑尾炎352
第十四节 脓疱疮355
第十五节 脓性指头炎357
第十六节 脓胸360
第十七节 皮肤、软组织和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365
第十八节 全身化脓性感染370
第十九节 气性坏疽373
第二十节 手掌深部间隙感染376
第二十一节 炭疽病379
第二十二节 痈382
第二十三节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385
第二十四节 急性化脓性腱鞘炎389
第二十五节 皮肤念珠菌病392
第二十六节 扁平疣394
第二十七节 跖疣396
第二十八节 寻常疣398
第二十九节 传染性软疣400
第三十节 带状疱疹402
第三十一节 单纯疱疹406
第三十二节 丹毒409
第三十三节 花斑癣412
第三十四节 甲沟炎414
第三十五节 接触性皮炎416
第三十六节 湿疹419
第三十七节 头癣422
第三十八节 体癣425
第三十九节 股癣428
第四十节 寻常狼疮430
第四十一节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433
第九章 耳鼻喉口腔眼科437
第一节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437
第二节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439
第三节 分泌性中耳炎441
第四节 外耳湿疹443
第五节 外耳道真菌病445
第六节 弥漫性外耳道炎447
第七节 化脓性耳郭软骨膜炎449
第八节 大疱性鼓膜炎450
第九节 急性鼻窦炎451
第十节 慢性鼻窦炎454
第十一节 鼻前庭炎456
第十二节 鼻前庭湿疹458
第十三节 鼻疖460
第十四节 酒渣鼻462
第十五节 慢性鼻炎464
第十六节 急性咽炎465
第十七节 慢性咽炎467
第十八节 急性鼻咽炎469
第十九节 慢性鼻咽炎470
第二十节 咽后脓肿472
第二十一节 咽旁脓肿474
第二十二节 咽囊炎476
第二十三节 樊尚咽峡炎477
第二十四节 急性扁桃体炎478
第二十五节 慢性扁桃体炎480
第二十六节 扁桃体周脓肿482
第二十七节 急性喉炎485
第二十八节 慢性喉炎487
第二十九节 急性会厌炎489
第三十节 口疮491
第三十一节 口腔扁平苔藓494
第三十二节 口腔及咽部念珠菌病496
第三十三节 颞间隙感染、脓性颌下炎、嚼肌间隙感染498
第三十四节 睑腺炎498
第三十五节 睑缘炎501
第三十六节 眼睑单纯性疱疹503
第三十七节 眼睑带状疱疹505
第三十八节 眼睑疖和脓肿507
第三十九节 慢性泪囊炎509
第四十节 急性泪囊炎511
第四十一节 急性卡他性结膜炎513
第四十二节 淋菌性结膜炎515
第四十三节 沙眼518
第四十四节 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520
第四十五节 流行性角结膜炎522
第四十六节 匐行性角膜溃疡524
第四十七节 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527
第四十八节 真菌性角膜溃疡529
第四十九节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532
第五十节 眼眶蜂窝织炎535
第一节 流行性感冒538
第十章 传染病538
第二节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543
第三节 流行性腮腺炎557
第四节 麻疹560
第五节 风疹564
第六节 人轮状病毒感染567
第七节 新型肠道病毒感染571
第八节 登革病毒感染577
第九节 病毒性肝炎583
第十节 脊髓灰质炎591
第十一节 流行性出血热596
第十二节 水痘605
第十三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608
第十四节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615
第十五节 狂犬病619
第十六节 艾滋病622
第十七节 霍乱626
第十八节 伤寒和副伤寒631
第十九节 细菌性痢疾636
第二十节 猩红热641
第二十一节 鼠疫646
第二十二节 炭疽649
第二十三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653
第二十四节 百日咳658
第二十五节 白喉663
第二十六节 肺结核667
第二十七节 空肠弯曲菌肠炎673
第二十八节 鼻疽676
第二十九节 破伤风678
第三十节 军团菌感染682
第三十一节 布氏杆菌病685
第三十二节 肠阿米巴病691
第三十三节 疟疾694
第三十四节 黑热病699
第三十五节 弓形虫病702
第三十六节 隐孢子虫病706
第三十七节 蛔虫病708
第三十八节 钩虫病712
第三十九节 蛲虫病716
第四十节 日本血吸虫病718
第四十一节 并殖吸虫病724
第四十二节 华支睾吸虫病727
第四十三节 丝虫病730
第四十四节 旋毛虫病734
第四十五节 绦虫感染736
第四十六节 包虫病742
第四十七节 回归热744
第四十八节 钩端螺旋体病748
第四十九节 梅毒754
第五十节 流行性斑疹伤寒758
第五十一节 地方性斑疹伤寒761
第五十二节 恙虫病762
第五十三节 Q热765
第五十四节 战壕热767
第五十五节 猫抓病769
第十一章 与感染相关的疾病772
第一节 风湿热772
第二节 急性心包炎777
第三节 急性胃炎781
第四节 慢性胃炎785
第五节 慢性肠炎788
第六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793
第七节 慢性肾小球肾炎800
第八节 肾病综合征806
第九节 白塞综合征815
第十节 荨麻疹821
第十一节 皮肌炎827
第十二节 急性脊髓炎832
第十二章 易并发感染的疾病838
第一节 肺源性心脏病838
第二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843
第三节 急性白血病848
第四节 慢性白血病853
第五节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857
第六节 粒细胞缺乏症861
第七节 脾功能亢进865
第八节 糖尿病868
第九节 胆石病880
第十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884
第十一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891
第十二节 尿路结石900
第十三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906
第十四节 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913
第十五节 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918
第十三章 败血症922
第十四章 感染性休克928
第十五章 多脏器衰竭933
第十六章 恶性组织细胞病938
第十七章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943
附录947
一、常用中成药947
二、常用方剂954
三、主要参考书目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