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译丛 4G移动宽带革命 全面解析EPC和4G分组网络 原书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译丛 4G移动宽带革命 全面解析EPC和4G分组网络 原书第2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59/30092911.jpg)
- (瑞典)马格努斯·奥尔森,(加)莎布南·苏凡娜,(瑞典)斯特凡·罗等著;薛开平,吴义镇,陈珂,倪丹,胡婷婷,洪佳楠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53333X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10页
- 文件大小:73MB
- 文件页数:431页
- 主题词:移动通信-宽带通信系统-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译丛 4G移动宽带革命 全面解析EPC和4G分组网络 原书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部分 EPC的背景和愿望1
第1章 移动宽带与核心网演进1
1.1 一个全球化标准2
1.2 EPC的起源3
1.2.1 3 GPP无线接入技术3
1.2.2 3GPP2无线接入技术5
1.2.3 SAE——在不同网络之间架起了桥梁5
1.3 转移价值链6
1.4 本书使用的术语6
第2部分 EPS概述8
第2章 架构概览8
2.1 EPS架构8
2.1.1 LTE网络中的IP连接11
2.1.2 LTE接入网的新型功能14
2.1.3 LTE与GSM/GPRS或WCDMA/HSPA间的交互15
2.1.4 3GPP语音业务20
2.1.5 LTE和CDMA网络的交互21
2.1.6 3GPP接入技术和非3GPP接入技术间的交互23
2.1.7 蜂窝网络中对广播的支持25
2.1.8 位置服务26
2.1.9 微型小区和本地接入的优化26
2.1.10 其他特性27
2.1.11 结构概述的总结28
2.2 移动网络无线技术28
2.2.1 移动服务的无线网络概览28
2.2.2 无线网络功能30
2.2.3 GSM32
2.2.4 WCDMA32
2.2.5 LTE33
第3章 EPS部署场景和运营商实例39
3.1 场景1:部署LTE/EPC的现有GSM/GPRS或WCDMA/HSPA运营商40
3.1.1 第一阶段——初始化EPC部署41
3.1.2 第二阶段——现存分组核心的聚合43
3.1.3 第三阶段——进一步优化通用分组核心46
3.2 场景2:现有CDMA运营商的LTE/EPC部署47
3.3 场景3:部署LTE/EPC的新运营商48
第4章 EPS中的数据业务50
4.1 消息业务51
4.2 机器间通信(M2M)52
4.2.1 工业和企业使用场景52
4.2.2 社会性——M2 M和可持续发展53
第5章 EPS中的语音服务54
5.1 LTE网络上实现语音服务54
5.2 基于IMS技术的语音服务54
5.3 SRVCC——单频语音呼叫连续性56
5.4 电路交换回退56
5.5 MMTel/SRVCC和CSFB的比较57
5.6 IMS紧急呼叫和优先服务57
第3部分 EPS主要概念和服务59
第6章 会话管理和移动性59
6.1 IP连接性和会话管理59
6.2 会话管理、承载和QoS66
6.2.1 概述66
6.2.2 E-TURAN接入的EPS承载67
6.2.3 EPS和GERAN/UTRAN接入的会话管理71
6.2.4 其他接入的会话管理73
6.3 用户身份标识和相关的传统身份标识73
6.3.1 用户永久标识73
6.3.2 用户临时标识74
6.3.3 与2G/3 G中用户身份标识的关系75
6.4 移动性原则76
6.4.1 概述76
6.4.2 3 GPP接入族的移动性76
6.4.3 空闲模式信令缩减(ISR)79
6.4.4 闭合用户组82
6.4.5 E-UTRAN和HRPD之间的移动性85
6.4.6 3 GPP接入和非3GPP接入间的通用移动架构86
6.4.7 接入网发现和选择91
6.5 与管理的WLAN网络之间的交互95
6.6 池化、过载保护和拥塞控制97
第7章 安全功能102
7.1 安全介绍102
7.2 安全服务102
7.3 网络接入安全105
7.3.1 E-UTRAN中的接入安全105
7.3.2 与GERAN/UTRAN的交互109
7.3.3 针对IMS紧急呼叫的特殊考虑111
7.3.4 可信和不可信的非3GPP接入111
7.3.5 可信非3GPP接入中的接入安全111
7.3.6 不可信非3GPP接入中的接入安全114
7.3.7 基于主机的移动性(DSMIPv6)的特殊考虑115
7.4 网络域安全116
7.5 用户域安全117
7.6 家庭eNB和NB的安全问题117
7.6.1 H(e) NB安全架构118
7.6.2 封闭用户组119
7.6.3 设备认证119
7.6.4 托管方认证120
7.6.5 回程链路安全120
7.6.6 位置验证121
7.7 法律干预121
第8章 服务质量、计费和策略控制124
8.1 服务质量(QoS)124
8.1.1 E-UTRAN中的QoS125
8.1.2 与GERAN/UTRAN的交互132
8.1.3 与其他接入方式交互时QoS方面的内容133
8.2 策略控制和计费控制133
8.2.1 PCC架构134
8.2.2 PCC基本概念137
8.2.3 网络侧发起的QoS控制和终端侧发起的QoS控制146
8.2.4 PCC和漫游147
8.2.5 3GPP Release 8以来的PCC新增特征149
8.2.6 固定宽带接入的PCC支持160
8.3 计费162
第9章 选择功能170
9.1 选择功能架构170
9.2 MME、SGSN、 SGW和PDN GW的选择171
9.2.1 选择过程概述171
9.2.2 DNS基础设施的使用173
9.2.3 MME选择176
9.2.4 EPS中的SGSN选择功能177
9.2.5 GW选择概述178
9.2.6 PDN GW选择功能178
9.2.7 Serving GW选择功能180
9.2.8 切换(非3GPP接入)和PDN GW选择181
9.3 PCRF选择181
第10章 用户数据管理184
10.1 家乡用户服务器184
10.2 用户配置文件库188
10.3 用户数据汇聚189
10.3.1 UDC整体描述190
10.3.2 前端和用户数据库191
第11章 语音和应急服务192
11.1 基于电路交换技术的语音业务192
11.2 基于IMS技术的语音服务193
11.3 MMTel及其架构195
11.4 VoLTE196
11.5 T-ADS198
11.6 单一无线语音呼叫连续性198
11.7 IMS集中化服务(ICS)200
11.7.1 业务集中化和连续性应用服务器(SCC-AS)201
11.7.2 从E-UTRAN至GERAN或UTRAN的SRVCC201
11.8 E-UTRAN切换至CDMA 1xRTT的SRVCC203
11.9 电路交换域回落(CSFB)204
11.10 电路交换与VoLTE的迁移路径和共存208
11.11 IMS紧急呼叫的EPS紧急承载服务209
11.12 多媒体优先服务213
第12章 LTE广播219
12.1 背景和主要概念219
12.2 MBMS解决方案概述221
12.3 MBMS用户服务222
12.4 MBMS移动网络架构225
12.4.1 架构概览225
12.4.2 接口226
12.5 MBMS承载服务227
12.5.1 会话开启228
12.5.2 会话停止229
12.5.3 会话更新229
第13章 定位功能231
13.1 定位解决方案231
13.2 定位架构与协议233
13.3 定位方法234
13.4 定位报告格式235
13.5 EPS定位实体和接口235
13.6 定位过程237
第14章 卸载功能和同时多接入238
14.1 介绍238
14.2 3GPP无线接入网络卸载——同时多接入239
14.2.1 多接入PDN连接性(MAPCON)239
14.2.2 IP流移动性(IFOM)240
14.2.3 非无缝WLAN卸载(NSWO)241
14.3 卸载核心和传输网络——有选择的IP流量卸载(SIPTO)242
14.4 到本地网络的访问——本地IP访问(LIPA)244
第4部分 EPC的具体细节248
第15章 EPS网络实体和接口248
15.1 网络实体249
15.1.1 eNodeB250
15.1.2 MME250
15.1.3 Serving GW250
15.1.4 PDN GW251
15.1.5 PCRF251
15.1.6 家庭基站子系统和相关实体251
15.2 UE、 eNodeB和MME的控制平面(S1-MME)252
15.3 基于GTP的接口253
15.3.1 控制平面253
15.3.2 MME?MME…(s10)254
15.3.3 MME?Serving GW(S11)254
15.3.4 Serving GW?PDN GW(S5/S8)255
15.3.5 SGSN?MME(S3)255
15.3.6 SGSN?Serving GW(S4)255
15.3.7 SGSN?SGSN(S16)256
15.3.8 可信的 WLAN接入网络?PDN GW (S2a)256
15.3.9 ePDG?PDN GW(S2b)256
15.3.10 用户面256
15.3.11 eNodeB?Serving GW(S1-U)256
15.3.12 UE?eNodeB?Serving GW?PDN GW(GTP-U)257
15.3.13 UE?BSS?SGSN?Serving GW?PDN GW(GTP-U)257
15.3.14 UE?UTRAN?Serving GW?PDN GW(GTP-U)258
15.3.15 UE?UTRAN?SGSN?Serving GW?PDN GW(GTP-U)258
15.3.16 UE?可信WLAN接入网络?PDN GW (GTP-U)258
15.3.17 UE?ePDG?PDN GW(GTP-U)259
15.4 基于PMIP的接口259
15.4.1 Serving GW-PDN GW(S5/S8)259
15.4.2 可信非3GPP接入——PDN GW(S2a)261
15.4.3 ePDG-PDN GW(S2b)262
15.5 基于DMISPv6接口(UE-PDN GW (S2 C) )263
15.6 与HSS相关的接口和协议264
15.6.1 概述264
15.6.2 MME-HSS(S6a)和SGSN-HSS( S6d)264
15.7 与AAA相关的接口265
15.7.1 概述265
15.7.2 AAA服务器-HSS (SWx)266
15.7.3 可信非3GPP接入-3GPP AAA服务器/代理(STa)267
15.7.4 不可信的非3GPP IP接入-3GPP AAA服务器/代理(SWa)269
15.7.5 ePDG-3GPP AAA服务器/代理(SWm)270
15.7.6 PDN GW-3GPP AAA服务器/代理(S6b)272
15.7.7 3GPP AAA代理-3GPP AAA服务器/代理(SWd)273
15.8 PCC相关接口274
15.8.1 概述274
15.8.2 PCEF- PCRF (Gx )274
15.8.3 BBERF-PCRF(Gxa/Gxc )275
15.8.4 PCRF-AF (Rx )276
15.8.5 TDF-PCRF(Sd)277
15.8.6 OCS-PCRF (Sy )278
15.8.7 PCRF-PCRF (S9 )279
15.8.8 BPCF-PCRF(S9a)280
15.8.9 SPR-PCRF (Sp )281
15.9 与EIR相关的接口(MME-EIR和SGSN-EIR接口(S13和S13′) )282
15.10 与I - WLAN相关的接口(UE-ePDG (SWu) )282
15.11 与ANDSF相关的接口283
15.11.1 ISMP策略节点285
15.11.2 发现信息节点286
15.11.3 UE位置节点286
15.11.4 ISRP节点287
15.11.5 Ext节点289
15.12 与HRPD IW相关的接口290
15.12.1 优化切换和相关接口(S101和S103)290
15.12.2 MME?eHRPD接入网络(S101)290
15.12.3 Serving GW?HSGW(5103)292
15.13 到外部网络的接口292
15.13.1 概述292
15.13.2 功能293
15.14 CSS接口(MME-CSS接口(S7a) )293
第16章 协议295
16.1 简介295
16.2 GPRS隧道协议综述295
16.2.1 协议结构299
16.2.2 控制面(GTPv2-C)301
16.2.3 用户平面(GTPv1-U)304
16.2.4 协议格式305
16.3 移动IP306
16.3.1 概述306
16.3.2 基于主机的和基于网络的移动性机制308
16.3.3 移动IP的基本原则308
16.3.4 移动IPv6的安全性313
16.3.5 包格式313
16.3.6 双栈操作315
16.3.7 额外的MIPv6特性——路由优化317
16.4 代理移动IPv6318
16.4.1 概述318
16.4.2 基本流程318
16.4.3 PMIPv6安全321
16.4.4 PMIPv6数据包格式321
16.4.5 双栈操作322
16.5 Diameter协议323
16.5.1 背景323
16.5.2 协议结构323
16.5.3 Diameter节点324
16.5.4 Diameter会话、连接和传输324
16.5.5 Diameter请求路由325
16.5.6 节点发现326
16.5.7 Diameter消息格式326
16.6 通用路由封装327
16.6.1 背景327
16.6.2 基本协议328
16.6.3 GRE分组格式329
16.7 S1-AP329
16.8 非接入层(NAS )330
16.8.1 EPS移动管理330
16.8.2 EPS会话管理331
16.8.3 消息结构331
16.8.4 安全保护的NAS消息332
16.8.5 消息传输333
16.8.6 未来扩展和后向兼容333
16.9 IP安全333
16.9.1 引言333
16.9.2 安全封装载荷与认证头部334
16.9.3 互联网密钥交换336
16.9.4 IKEv2的移动性和多宿主337
16.10 扩展认证协议337
16.10.1 概览337
16.10.2 协议338
16.11 流控制传输协议340
16.11.1 背景340
16.11.2 基本协议特性341
16.11.3 多流342
16.11.4 多宿主343
16.11.5 数据包结构344
第17章 流程345
17.1 E-UTRAN的附着和分离345
17.1.1 E-UTRAN的附着过程345
17.1.2 E-UTRAN的分离过程347
17.2 E-UTRAN的跟踪域(TA)更新348
17.2.1 跟踪域更新过程348
17.2.2 MME改变时的TA更新349
17.3 E-UTRAN的服务请求351
17.3.1 UE触发的服务请求351
17.3.2 网络触发服务请求352
17.4 域间及域内3 GPP接入移动切换353
17.4.1 移动切换过程的阶段355
17.4.2 EPS中的3GPP切换案例357
17.4.3 E-UTRAN接入方式下的移动切换358
17.4.4 E-UTRAN以及其他3GPP接入方式(GERAN和UTRAN)之间的使用S4-SGSN的切换361
17.4.5 基于Gn/Gp的SGSN切换364
17.4.6 GERAN和UTRAN接入网之间的使用S4 SGSN以及GTP/PMIP的切换365
17.5 承载和QoS相关架构367
17.5.1 E-UTRAN承载管理368
17.5.2 GERAN/UTRAN承载管理370
17.6 Non-3GPP系统的移动管理372
17.6.1 GTPv2的S2a接口的可信WLAN接入网(TWAN)的初始附着373
17.6.2 GTPv2的S2a接口的可信WLAN接入网(TWAN)的去附着373
17.6.3 S2b接口的PMIP下不可信Non - 3GPP接入附着374
17.6.4 S2b接口的PMIP下不可信Non -3 GPP接入去附着375
17.6.5 S2c接口的DSPMIP下可信Non - 3 GPP接入附着376
17.6.6 S2c接口的DSPMIP下可信Non - 3 GPP接入去附着376
17.7 3GPP系统和Non-3GPP系统间的移动切换377
17.7.1 概述377
17.7.2 Non-3GPP的EPS切换378
17.8 Non-3GPP接入的QoS相关过程388
第5部分 EPS的总结与展望390
第18章 总结和展望390
附录391
附录A EPS相关标准实体391
附录B相关缩写395
参考文献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