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周围神经外科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周围神经外科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41/30878505.jpg)
- 刘志雄,张伯勋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0428837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697页
- 文件大小:91MB
- 文件页数:720页
- 主题词:周围神经系统疾病-神经外科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周围神经外科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周围神经的结构1
第一章 周围神经的解剖和生理1
一、神经纤维2
二、结缔组织膜4
三、神经终器6
第二节 周围神经的生理8
一、细胞骨架8
二、轴突运输11
三、轴突的长出和在发育过程中的信息传导14
四、施万细胞的功能15
第三节 周围神经的血供16
一、神经伴行血管16
四、神经束间血管网17
五、神经束内微血管网17
三、神经外膜血管17
二、神经节段血管17
第四节 主要神经的应用解剖18
一、正中神经19
二、尺神经23
三、桡神经27
四、坐骨神经31
第二章 周围神经的变性和再生38
第一节 周围神经的病理学检查38
一、周围神经活检38
二、周围神经肿瘤及其他病变活检39
三、周围神经病理诊断常用技术及应用价值39
第二节 周围神经的变性45
一、沃勒变性45
二、轴索变性48
三、节段性脱髓鞘50
四、施万细胞变性50
五、髓鞘再形成51
六、增生性病变51
第三节 周围神经的再生和修复53
一、再生过程53
二、影响再生和修复的因素55
第四节 感觉器及神经末梢的变性和再生57
第三章 周围神经损伤的原因及分类62
第一节 周围神经损伤的常见原因62
一、解剖学因素62
二、损伤因素63
一、Seddon分类法65
第二节 周围神经损伤分类65
二、Suderland五度分类法66
第三节 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特点67
一、运动功能障碍67
二、感觉功能障碍67
三、皮肤营养改变68
四、血管功能障碍68
五、骨质疏松68
六、疼痛68
第四节 周围神经损伤的其他并发损伤68
一、血管损伤68
二、肌肉、肌腱损伤70
三、骨折与脱位70
第五节 周围神经损伤早期误诊的原因及预防71
一、早期误诊的原因71
二、预防73
第四章 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断与检查74
第一节 临床诊断74
一、询问病史74
二、临床表现75
三、周围神经肌力检查法与分级78
四、感觉功能检查113
五、自主神经功能检查方法116
六、周围神经检查的记录117
第二节 肌电检查技术121
一、正常肌电图121
二、异常肌电图123
三、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127
四、神经重复刺激检查130
五、体感诱发电位与运动诱发电位131
六、周围神经损伤的肌电图检查132
第五章 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141
第一节 周围神经损伤的药物治疗142
一、药物治疗的适应证142
二、药物的分类142
三、介绍几种常用的周围神经损伤治疗药物145
第二节 周围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152
一、手术治疗的适应证152
二、手术治疗的时机153
三、手术有关问题154
四、手术方法160
五、影响周围神经恢复的因素181
第三节 周围神经缺损修复材料的选择应用183
一、自体神经游离移植体183
二、带血管蒂的自体神经移植体187
三、自体非神经组织桥接神经缺损190
第四节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192
一、康复治疗的基本概念192
二、康复治疗的重要手段192
三、运动疗法的生理学与力学基础193
四、运动疗法介绍194
五、作业疗法介绍197
六、物理疗法介绍198
七、周围神经损伤后康复治疗的基本方法199
八、周围神经损伤在功能恢复期的康复医疗方法200
九、神经肌腱移位术后康复医疗的特殊问题201
第五节 周围神经损伤的高压氧治疗201
一、高压氧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机制201
三、高压氧治疗周围神经损伤中的有关问题202
二、高压氧在治疗周围神经损伤中的临床应用202
第六章 周围神经的显露204
第一节 上肢神经的显露204
一、副神经的显露204
二、臂丛神经的显露205
三、肩胛上神经的显露208
四、腋神经的显露208
五、肌皮神经的显露209
六、桡神经的显露209
七、正中神经的显露213
八、尺神经的显露218
九、指神经的显露222
第二节 下肢神经的显露224
一、马尾神经的显露224
三、股神经的显露225
二、闭孔神经的显露225
四、坐骨神经的显露226
五、胫骨后神经的显露229
六、腓总神经、腓深神经及腓浅神经的显露231
第七章 火器性周围神经损伤233
第一节 火器性周围神经损伤的病理改变233
一、周围神经变性233
二、神经再生233
三、周围神经的功能恢复233
第二节 火器性周围神经伤的判断和分类234
一、快速判断神经伤的方法234
二、周围神经伤的分类234
三、火器性臂丛神经损伤235
二、火器性周围神经损伤二期处理原则235
一、火器性周围神经损伤初期外科处理原则235
第三节 火器性周围神经损伤治疗235
四、火器性周围神经损伤疗效分析236
五、灼性神经痛的治疗及其机制探讨237
第八章 断肢(指)再植时周围神经损伤的处理240
第一节 断肢(指)再植中的周围神经损伤特点240
第二节 断肢(指)再植中的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重要性及原则240
一、神经修复的重要性240
二、神经修复的原则241
第三节 断肢(指)再植中的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方法241
一、神经缝合技术241
二、周围神经损伤的早期修复方法243
三、周围神经损伤的后期修复方法245
第四节 断肢再植中不可修复的神经损伤的功能重建248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249
第一节 产伤性臂丛神经损伤249
第九章 医源性周围神经损伤249
二、临床分型及表现250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251
四、产瘫的预防252
五、治疗252
第二节 腰骶丛损伤253
一、致伤因素253
二、临床表现253
三、预防与治疗256
第三节 与手术有关的神经损伤257
一、止血带所致的神经损伤257
二、体位性神经损伤259
三、手术操作所致的神经损伤260
一、病因与病理263
第四节 注射所致的神经损伤263
二、临床表现264
三、预防与治疗264
第五节 石膏或小夹板所致神经损伤264
一、病因与病理265
二、临床表现265
三、预防与治疗266
第六节 与物理因素有关的神经损伤266
一、病因与病理266
二、临床表现267
三、预防与治疗267
第十章 周围神经的痛性病变269
第一节 刺激性神经痛269
一、病因269
四、治疗270
二、临床表现270
三、症状与体征270
第二节 灼性神经痛274
一、灼性神经痛的发病原因274
二、临床表现275
三、诊断276
四、治疗276
第三节 痛性神经瘤278
一、神经瘤的形成及其疼痛原因278
二、临床表现279
三、诊断279
四、治疗279
第四节 截肢后幻肢痛281
一、临床特点282
二、发病机制284
三、治疗方法287
四、预防289
第十一章 永久性周围神经损伤的功能重建290
第一节 重建方法及原则290
一、肌腱转位290
二、关节融合术292
三、显微外科技术293
第二节 上肢功能重建304
一、肩胛肌瘫痪的功能重建304
二、肩关节周围肌肉瘫痪的功能重建304
三、肘关节功能重建311
四、神经损伤后的手功能重建316
第三节 下肢功能重建331
一、臀上、臀下神经损伤臀肌功能重建331
二、闭孔神经永久性损伤——腘绳肌腱移位重建内收肌功能336
三、股神经永久性损伤患肢功能重建337
四、坐骨神经永久性损伤的治疗340
五、腓总神经永久性损伤——胫后肌前置术344
六、胫神经永久性损伤——跟行足治疗350
第四节 支具在周围神经损伤治疗中的应用352
一、支具治疗的必要性352
二、周围神经损伤病人使用支具治疗的原则353
三、常用支具介绍353
第五节 周围神经损伤病人的截肢和假肢技术362
一、周围神经损伤病人截肢的指征362
二、常见周围神经损伤病人截肢的有关问题363
三、常用假肢介绍366
第十二章 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结果368
第一节 周围神经治疗结果的总评价368
第二节 各种修复方法的评价370
第三节 周围神经损伤治疗结果的评价标准373
第十三章 周围神经各论380
第一节 脊神经380
一、脊神经根和脊神经380
二、脊神经的脊膜支和后支381
第二节 上肢神经383
一、颈丛383
二、副神经386
三、臂丛388
四、胸长神经388
五、肩胛背神经390
六、肩胛上神经390
十、腋神经391
九、肩胛下神经391
八、胸背神经391
七、胸外侧和胸内侧神经391
十一、肌皮神经393
十二、桡神经396
十三、正中神经407
十四、尺神经421
十五、臂内侧皮神经430
十六、前臂内侧皮神经431
第三节 下肢神经431
一、腰丛431
二、髂腹下神经432
三、髂腹股沟神经433
四、生殖股神经434
五、股外侧皮神经434
六、股神经435
七、闭孔神经442
八、腰骶干444
九、骶丛444
十、坐骨神经及其分支胫神经和腓总神经449
第十四章 臂丛神经损伤472
第一节 臂丛神经的应用解剖472
一、臂丛神经椎孔内结构472
二、臂丛神经椎管内结构472
三、臂丛神经椎管外结构473
四、臂丛神经的组成473
五、臂丛的分支474
六、臂丛神经根的功能支配476
七、臂丛的交感神经纤维及睫状交感神经通道478
八、臂丛的变异478
九、臂丛的血液供应479
十、臂丛的行径及其组成480
十一、前中斜角肌起点与臂丛神经的关系481
第二节 臂丛神经损伤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类型481
一、发病情况481
二、发病机制482
三、病理类型483
第三节 臂丛神经的损伤类型及症状与体征485
一、臂丛神经根损伤485
二、臂丛神经干损伤486
三、臂丛神经束损伤486
四、全臂丛神经损伤487
第四节 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487
一、临床诊断487
二、影像学诊断及其意义492
三、臂丛神经损伤的电生理检查493
第五节 臂丛神经损伤的治疗496
一、一般治疗496
二、手术治疗497
第十五章 周围神经肿瘤505
第一节 周围神经良性肿瘤507
一、神经鞘瘤507
二、孤立性神经纤维瘤509
三、神经纤维瘤病510
四、神经束膜瘤512
五、颗粒细胞瘤513
六、黑色素性神经鞘瘤514
七、神经鞘黏液瘤516
八、节细胞神经瘤517
十、细胞性神经鞘瘤518
九、丛状神经鞘瘤518
十二、环层小体样神经纤维瘤519
十一、退变性神经鞘瘤519
十三、上皮细胞样神经纤维瘤520
十四、多发性黏膜神经瘤综合征520
十五、异位性脑膜瘤520
十六、胶质组织异位521
十七、化学感受器瘤521
十八、神经肌肉性错构瘤521
十九、栅栏状有包膜的神经瘤522
二十、神经鞘囊肿522
二十一、脂肪瘤性病变522
二十二、创伤性神经瘤523
二十三、Morton神经瘤524
一、恶性周围性神经鞘瘤525
第二节 周围神经恶性肿瘤525
二、婴幼儿色素性神经外胚层瘤530
三、向神经黑色素瘤531
四、恶性颗粒细胞瘤532
五、神经母细胞瘤533
六、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535
七、外周性原始性神经外胚层瘤536
第十六章 周围神经嵌压综合征540
第一节 概述540
一、神经嵌压的解剖学因素540
二、与发病有关的因素542
三、病理及其发病机制543
四、诊断545
一、应用解剖546
五、处理546
第二节 胸廓出口综合征546
二、病因及发病率549
三、临床表现549
四、诊断550
五、鉴别诊断552
六、治疗553
第三节 桡管综合征556
一、引言556
二、应用解剖556
三、病因558
四、桡管综合征与骨间后神经嵌压综合征558
五、桡管综合征与肱骨外上髁炎的鉴别要点559
六、治疗559
第四节 桡神经感觉支嵌压症560
一、解剖及病理机制561
二、临床表现561
三、治疗561
第五节 肘管综合征561
一、应用解剖561
二、病理生理562
三、肘管综合征的相关因素563
四、临床表现564
五、诊断565
六、鉴别诊断565
七、治疗566
第六节 腕管综合征567
一、应用解剖567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568
三、临床表现569
四、特殊检查570
五、诊断571
六、治疗571
第七节 腕尺管综合征573
一、应用解剖574
二、发病原因575
三、临床表现575
四、治疗576
第八节 骨间背侧神经嵌压症576
一、应用解剖576
二、发病原因578
三、临床症状和体征578
四、治疗579
第九节 骨间掌侧神经嵌压症580
一、应用解剖与发病原因580
二、临床表现581
三、诊断582
四、治疗582
第十节 肩胛上神经嵌压症582
一、应用解剖583
二、病因和病理584
三、临床表现584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584
五、治疗585
第十一节 梨状肌综合征585
一、应用解剖585
三、治疗586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586
第十二节 股神经嵌压综合征588
一、解剖与病理588
二、临床表现589
三、治疗589
第十三节 腓总神经嵌压综合征590
一、应用解剖590
二、病因591
三、临床表现591
四、治疗591
第十四节 股外侧皮神经嵌压综合征591
一、应用解剖与病理592
二、常见致压原因592
三、临床表现592
第十六节 跖管综合征593
一、历史回顾593
四、治疗593
第十五节 腓浅神经嵌压综合征593
二、跖管的解剖594
三、跖管综合征的病因594
四、跖管综合征的临床表现595
五、特殊检查595
六、诊断及鉴别诊断596
七、跖管综合征的治疗596
第十七节 跖底趾神经嵌压综合征597
一、临床解剖597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598
三、临床表现598
四、辅助检查598
六、治疗599
五、鉴别诊断599
第一节 脑瘫病人的后期生理及临床特点601
一、病因601
二、病理601
三、临床表现601
四、分型601
第十七章 脑性瘫痪病人的周围神经外科治疗601
五、诊断602
六、治疗原则602
第二节 脑性瘫痪病人的康复训练602
一、手部的作业疗法602
一、手术治疗的目的603
二、手术方法603
第三节 痉挛性脑瘫病人的手术治疗603
二、下肢的运动疗法603
第四节 脑性瘫痪病人的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604
一、颈胸段、腰骶部脊神经根的临床解剖学特点604
二、SPR解除痉挛的机制604
三、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605
第五节 脑软化病人的矫形外科治疗607
一、矫形外科手术的目的607
二、手术方法607
第十八章 周围神经损伤手术麻醉的有关问题608
第一节 周围神经损伤病人的病理生理特点608
第二节 周围神经损伤围术期麻醉管理的策略609
一、麻醉方法的选择609
二、麻醉药物的选择610
三、特殊病情的麻醉处理619
一、一般监测620
第三节 周围神经损伤围术期监测620
二、特殊监测621
第四节 围术期周围神经损伤的关注621
一、围术期周围神经损伤的发生率621
二、围术期周围神经损伤的常见原因621
三、围术期周围神经损伤的防治622
第十九章 周围神经损伤的护理623
第一节 病人的心理护理623
一、卫生宣教及心理护理623
二、防止发生再次损伤的护理623
三、手术后病人的护理624
四、常见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624
第二节 灼性神经痛的护理625
一、研究周围神经结构的方法626
第一节 周围神经的研究方法626
第二十章 周围神经损伤与修复的实验和临床研究626
二、评价周围神经功能的方法628
三、评价周围神经再生过程中连续性重建的方法633
四、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633
五、神经再生室633
六、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633
第二节 周围神经的研究现状634
一、有关神经再生及神经再生特异性的研究634
二、周围神经修复方法与材料的研究进展643
三、周围神经再生的机制研究652
附录661
附一 臂丛锁骨上区损伤部位与瘫痪肌肉对照表661
附二 肌肉的神经支配及相应的节段662
参考文献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