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物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生物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40/30876833.jpg)
- 刘隆炎,利容千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7307043157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77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400页
- 主题词:生物学-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生物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0.1生物学的发展简史及其主要趋势1
0.2生物学的分科5
0.3学习生物学的目的与方法7
第一篇 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9
第1章 生命的特征和起源9
1.1生命的基本特征9
1.1.1核酸和蛋白质9
1.1.2细胞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9
1.1.3新陈代谢10
1.1.4信息传递10
1.1.5生长和发育10
1.1.6生殖(reproduction)10
1.1.9生物与环境的统一11
1.2生命的起源11
1.1.8进化(evolution)11
1.1.7遗传(heredity)和变异(variation)11
1.2.1原始生命的化学演变12
1.2.2原核细胞的产生13
1.2.3自养生物的出现15
1.2.4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15
第2章 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17
2.1细胞的分子基础17
2.1.1生物小分子17
2.1.2生物大分子19
2.2细胞的基本概念26
2.2.1细胞的形态和大小26
2.2.2原核细胞(prokaryoticcell)28
2.2.3真核细胞32
2.3.1细胞周期63
2.3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63
2.3.2细胞分裂64
2.3.3细胞周期的调控74
2.3.4癌细胞、癌基因和抑癌基因75
2.3.5细胞的衰老和死亡77
第3章 组织、器官和系统81
3.1高等植物的组织和器官81
3.1.1植物组织81
3.1.2植物的营养器官87
3.1.3植物的生殖器官103
3.2哺乳动物的组织器官和系统108
3.2.1动物组织108
3.1.4高等植物的系统108
3.2.2哺乳动物的器官系统116
第二篇 生命过程一般原理141
第4章 物质和能量的代谢141
4.1生物的代谢类型141
4.2生物催化剂——酶143
4.3细胞呼吸147
4.4光合作用155
第5章 遗传与变异161
5.1遗传基本规律161
5.1.1分离定律162
5.1.2自由组合定律164
5.1.3连锁与互换定律166
5.1.4三大定律在人类遗传中的体现170
5.2.1性别决定172
5.2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172
5.2.2伴性遗传175
5.3遗传物质是DNA177
5.3.1肺炎球菌转化实验178
5.3.2噬菌体感染实验178
5.4DNA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180
5.4.1DNA的化学组成180
5.4.2DNA的分子结构180
5.5染色体形态结构、类型和核型182
5.5.1染色体的形态结构182
5.5.2染色体的类型183
5.5.3染色体核型184
5.6.1基因的概念188
5.6基因的概念和基因类别188
5.6.2基因的类别189
5.7基因的分子结构190
5.8DNA的复制193
5.8.1DNA复制的半保留性193
5.8.2DNA复制的半不连续性195
5.8.3DNA复制的全过程195
5.9基因的表达197
5.9.1遗传密码197
5.9.2中心法则199
5.9.3转录200
5.9.4翻译202
5.10基因的突变205
5.10.1碱基替换205
5.10.2移码突变208
5.11DNA的修复209
5.11.1光复合209
5.10.3整码突变209
5.11.2切除修复210
5.11.3重组修复210
5.12基因表达的调控211
5.12.1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模型211
5.12.2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214
5.13染色体畸变217
5.13.1染色体数目的改变217
5.13.2染色体结构改变220
6.1生殖的基本类型223
6.1.1无性生殖223
第6章 生殖与发育223
6.1.2有性生殖227
6.2被子植物的生殖和发育231
6.2.1被子植物有性生殖简单过程231
6.2.2花粉粒的形成231
6.2.3胚囊的形成234
6.2.4开花与传粉235
6.2.5花粉萌发和受精237
6.2.6胚胎发育和种子的形成239
6.2.7种子萌发与幼苗形成243
6.2.8被子植物的生活史245
6.3高等动物的生殖发育247
6.3.1生殖过程247
6.3.2胚胎发育253
6.3.4衰老和死亡258
6.3.3胚后发育258
第7章 生物进化262
7.1达尔文和自然选择理论262
7.1.1达尔文以前的进化学说262
7.1.2达尔文和《物种起源》263
7.1.3自然选择学说263
7.2达尔文以后进化论的补充和发展264
7.2.1基因库和哈迪-温伯格定律264
7.2.2基因频率的改变267
7.2.3综合进化论268
7.2.4分子进化和中性学说269
7.3物种的形成271
7.3.1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271
7.2.5点断平衡说271
7.3.2物种形成方式273
第三篇 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的环境276
第8章 生物的类群276
8.1生物的分界276
8.1.1分类系统276
8.1.2生物分类等级和物种的命名278
8.2病毒界279
8.2.1病毒的形态280
8.2.2病毒的结构280
8.2.3病毒的繁殖281
8.3原核生物界283
8.3.1细菌283
8.3.2放线菌286
8.3.5其他原核生物287
8.3.3古细菌287
8.3.4蓝藻287
8.4原生生物界288
8.4.1主要特征288
8.4.2主要类群289
8.4.3原生生物与人类的关系290
8.5真菌界290
8.5.1真菌门290
8.5.2地衣门293
8.6植物界294
8.6.1植物界的进化294
8.6.2藻类植物294
8.6.3苔藓植物296
8.6.4蕨类植物298
8.6.5裸子植物299
8.6.6被子植物300
8.7动物界301
8.7.1海绵动物门301
8.7.2腔肠动物门302
8.7.3扁形动物门304
8.7.4原体腔动物门306
8.7.5环节动物门307
8.7.6软体动物门307
8.7.7节肢动物门308
8.7.8棘皮动物门309
8.7.9脊索动物门310
9.1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312
9.1.1生物圈312
第9章 生物与环境312
9.1.2生物与无机环境313
9.1.3生物与有机环境316
9.2种群生态学316
9.2.1种群的概念316
9.2.2种群的基本特征317
9.2.3存活曲线319
9.3群落生态学320
9.3.1群落的概念320
9.3.2群落的基本特征320
9.3.3群落的结构321
9.3.4群落的类型和分布321
9.3.5群落的演替322
9.4.2生态系统的特征324
9.4生态系统324
9.4.1生态系统的概念324
9.4.3生态系统的组成325
9.4.4生态系统的结构326
9.4.5生态系统的功能328
9.4.6生态系统的平衡332
9.5人与环境333
9.5.1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333
9.5.2合理开发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334
9.5.3保护和建设环境334
第四篇 现代生物学与生物技术335
第10章 现代生物技术335
10.1生物技术概述335
10.2.1基因工程336
10.2生物技术的研究领域336
10.2.2细胞工程341
10.2.3酶工程344
10.2.4发酵工程345
10.2.5蛋白质工程347
10.3生物技术的服务领域347
10.3.1在医药卫生领域中的应用347
10.3.2在农业、食品工业中的应用350
10.3.3在开发能源和解决污染中的应用352
10.3.4制造工业原料生产贵重金属353
第11章 生物学前沿科技355
11.1动物克隆技术355
11.1.1克隆的基本概念355
11.1.2动物克隆的基本方法355
11.1.3动物克隆技术的应用前景357
11.1.4克隆人358
11.2人类辅助生育技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360
11.2.1常规IVF-ET技术及其派生技术360
11.2.2IVF-ET技术的发展363
11.2.3先进的辅助生育技术面临的社会、伦理、道德、法律等问题364
11.3转基因动植物365
11.3.1转基因动物的构建365
11.3.2转基因动物的应用366
11.3.3转基因植物的构建369
11.3.4转基因植物的应用369
11.3.5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370
11.4生物芯片371
11.4.1生物芯片概念371
11.4.2生物芯片的应用372
主要参考文献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