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肾脏病的中医药研究新进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肾脏病的中医药研究新进展](https://www.shukui.net/cover/50/30875111.jpg)
- 沈庆法,何立群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108131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55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366页
- 主题词:肾病(中医)-中医治疗法-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肾脏病的中医药研究新进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肾与肾脏的理论研究1
第一节 肾与肾脏的内分泌1
一、关于肾藏精——肾脏的内分泌物质2
二、关于肾藏肾阴肾阳——肾与血压的关系2
三、关于肾主骨——肾与骨的关系3
四、关于髓生肝(血)——肾与血的关系3
五、对相关研究的一些设想4
第二节 肾主气化与肾小管功能5
一、肾主水与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功能5
二、肾主纳气与肾小管酸碱平衡调节功能5
一、诊断6
第三节 肾脏病与血瘀6
四、问题与展望6
三、肾主藏精与肾小管对精微物质重吸收6
二、临床治疗9
第四节 肾脏病与湿热12
一、湿热的概念12
二、湿热证的形成12
三、湿热证的临床分析12
四、清利湿热法的临床应用13
五、讨论13
第五节 肾脏病与痰浊13
一、一般资料14
二、观察结果14
三、讨论14
一、肾纤维化与癥积关系的文献依据16
第六节 肾脏病与痰瘀16
二、痰瘀互结是肾微癥结的病理基础17
三、消补兼施、痰瘀同治是肾癥积的治疗总则17
第七节 肾脏病与风邪18
一、风邪性质18
二、风邪与肾病19
三、风邪辨证20
四、治风常用方药21
五、临床体会23
第八节 肾脏病与毒邪24
一、古今“毒”的含义24
二、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中“毒邪”的病因病机25
三、慢性肾功能衰竭“毒邪”致病的种种表现25
四、慢性肾功能衰竭“毒邪”的治则治法26
五、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毒邪”的常用方药27
六、现代医学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毒邪”的认识27
七、中医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毒邪”的思路28
第二章 肾脏病治法研究30
第一节 益气利水法30
一、益气利水法治疗系膜增生型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研究30
二、益气利水法治疗系膜增生型肾小球肾炎的实验研究32
三、益气利水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和实验研究35
四、益气利水法治疗肾病综合征研究39
第二节 补肾活血法40
一、补肾活血法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研究40
二、补肾活血法治疗成人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研究43
三、补肾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45
四、补肾活血法治疗肾脏病激素副作用的临床研究46
五、补肾活血法治疗肾功能衰竭大鼠骨代谢异常的实验研究48
第三节 益肾解毒法52
一、益肾解毒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52
二、益肾解毒法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进程的临床研究54
第四节 疏导调节法57
疏导调节法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研究57
第三章 肾脏病方药研究62
第一节 经验方62
治疗慢性肾炎方62
一、健肾片治疗IgA肾病的实验研究62
二、肾络通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观察66
三、丹芍汤治疗阴虚湿热型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疗效观察67
四、肾宁水丸治疗原发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研究70
五、益肾1方治疗肾小球性蛋白尿的疗效观察77
六、通脉口服液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肾炎的实验研究80
七、益气滋肾冲剂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研究83
八、固本通络冲剂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研究85
九、肾愈Ⅱ号颗粒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88
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方94
一、抗纤灵冲剂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94
二、肾康冲剂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98
三、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99
四、复肾康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研究101
五、渗利通络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104
六、下瘀血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107
其他方111
一、威草胶囊治疗尿酸性肾病的实验研究111
二、尿感康治疗慢性泌尿系感染的临床研究115
三、尿血宁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研究117
四、肾炎康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和实验研究119
五、三胶生血胶囊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与实验研究123
六、小四五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125
七、益肾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128
第二节 单味药及配伍130
雷公藤130
一、雷公藤多苷血清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的影响130
二、雷公藤内酯醇对TNF-α诱导上调的人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补体C3的抑制133
三、雷公藤及其活性成分治疗肾炎的细胞和分子机制136
木通137
一、木通引起肾损害的实验研究137
二、关木通与导赤散对大鼠急性肾损伤的实验研究140
一、应用大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144
大黄144
二、大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应用体会145
黄芪146
一、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60例临床体会146
二、黄芪注射液治疗成人复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147
三、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性水肿疗效观察149
四、黄芪注射液对透析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150
川芎152
一、川芎针治疗肾病综合征高凝血症28例临床观察152
二、川芎素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疗效观察153
丹参154
复方丹参注射液加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154
水蛭对糖尿病大鼠肾功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155
水蛭155
配伍运用体会159
第三节 肾毒性的中草药163
一、马兜铃酸肾病163
二、有关中草药的肾毒性165
第四章 肾脏病实验研究与进展168
第一节 证候客观化研究168
辨证分型168
一、慢性肾功能不全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研究168
二、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临床辨证与实验室指标关系的研究171
舌象176
27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辨证舌象定量分析176
脉象181
18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辨证各型脉图变化分析181
新型尿酸性肾病动物模型的建立186
第二节 动物模型的研究186
第三节 治疗机理研究188
一、加减下瘀血汤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清道夫受体表达的影响188
二、灯盏花注射液对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192
三、参芪保肾颗粒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195
四、健肾片对IgA肾病鼠肾组织TGF-β1及其mRNA表达特征的影响197
五、益精方防治环磷酰胺雄性大鼠性腺损伤的研究200
六、绞股蓝总皂苷对肾性贫血大鼠血浆促红细胞生成素含量的影响204
七、补肾降浊汤对CRF患者EGF及IL-6的影响206
第四节 肾纤维化和内皮素研究208
一、肾纤维化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208
二、内皮素与慢性肾功能不全和中西医诊疗关系的研究进展213
一、急进性肾小球肾炎217
第五章 肾脏病专病研究217
第一节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217
二、肾小球肾炎220
三、肾小球疾病222
四、IgA肾病223
五、非IgA肾病229
六、IgM肾病233
第二节 继发性肾小球疾病235
一、过敏性紫癜性肾炎235
二、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239
三、糖尿病肾病242
四、尿酸性肾病252
二、慢性间质性肾炎的中医临床研究259
一、间质性肾炎的诊断259
第三节 间质性肾炎259
第四节 尿道综合征261
一、尿道综合征辨治研究261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36例262
第五节 尿路结石264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体会264
二、自拟逐石汤合解痉合剂治疗泌尿系结石50例疗效观察266
第六节 缺血性肾病266
一、慢性缺血性肾病中医证候初探266
二、慢性缺血性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近况268
第七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271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研究271
二、中医综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274
三、中医药治疗研究评述279
四、中医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机制的研究282
五、中医药治疗研究近况284
第六章 名老中医经验选录288
第一节 诊疗心法288
一、肾脏病“六对论治”288
二、肾脏病治疗的综合疗法291
三、肾脏病阴虚证的治疗295
第二节 肾病综合征300
一、分阶段论治300
二、中西医综合治疗301
三、辨证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305
一、20世纪70年代以前治疗以扶正为主309
第三节 慢性肾炎309
二、70年代后治疗以祛邪为主310
三、80年代末治疗以扶正祛邪多法并进312
四、90年代末络病理论的更新和虫类药的应用312
第四节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313
一、临床表现313
二、治疗313
第五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317
一、探求病机,守机论治317
二、辨识动静,重用清解317
三、活血化瘀,贯穿始终318
四、中西结合,互资其长318
一、临床表现319
第六节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319
二、病因病机320
三、辨证论治320
第七节 成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321
一、审病机,关键在于邪、瘀、虚321
二、辨证候,详分虚实322
三、论治法,重在祛邪补虚322
四、病案举例322
第八节 糖尿病肾病323
一、临床表现323
二、诊断及预后324
三、辨证及治疗325
一、早中期的辨证论治326
第九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326
二、以祛邪为主论治328
三、中医治则和治法330
四、辨证论治和专方专药334
五、中西医结合一体化治疗335
第七章 肾脏病国外研究进展340
第一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与慢性肾病的关系340
第二节 ACE基因多态性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作用机理340
第三节 细胞因子对肾脏病发生的影响341
第四节 氧化与抗氧化系统的变化对肾脏病发生的影响342
第五节 肾血流动力学异常对肾脏病发生的影响343
第六节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基因启动子区4G/5G多态性与IgA肾病肾小球硬化的相关性345
第七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流行病学调查与治疗进展346
第八节 脂质异常对慢性肾衰发生的影响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