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美术考古学导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美术考古学导论
  • 刘凤君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714781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55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493页
  • 主题词:文物/考古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美术考古学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卷1

理论与方法1

第一章 西方美术考古的产生和发展3

第一节 欧洲古典美术考古的产生3

第二节 温克尔曼与《古代艺术史》5

第三节 近代考古学的地层学和类型学对美术考古的影响10

第四节 米海里司与《美术考古一世纪》14

第五节 20世纪西方美术考古的发展18

第一节 金石学与美术考古学27

第二章 美术考古学是中国考古学重要的分支学科27

第二节 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国人在中国的美术考古活动32

一、法国人33

二、匈牙利人斯坦因34

三、德国人34

四、美国人35

五、瑞典人安特生35

六、沙俄人36

七、日本人37

第三节 如何看待外国人在中国早期的考古活动38

第四节 岑家梧与《中国艺术考古学之进展》42

第五节 冯贯一的《中国艺术史各论》46

第六节 中国近代考古学对美术考古学的影响47

第七节 大专院校的美术考古教学51

第八节 目前中国美术考古学研究的局限性52

第三章 美术考古学的研究方法55

第一节 美术考古学的基础研究法56

一、考古学的文化为美术考古学奠定了“硬性”的研究基础56

二、美术遗迹和遗物的区系划分法58

三、美术考古学的分类和分组合法63

一、古今学者重视对文物艺术的研究83

第二节 美术考古学深入综合的研究法83

二、古代美术是审美再创作活动的造型艺术86

三、对古代美术的历史研究法88

四、对古代美术的艺术研究法100

第四章 美术考古学与考古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114

第一节 美术考古学与考古学的关系114

第二节 美术考古学与美术史的关系120

第三节 美术考古学与美学的关系128

第四节 美术考古学与宗教美术的关系135

第五章 中国古代美术的民族特征148

第一节 中国美术源远流长,民族风格一脉相承148

第二节 中国美术特殊的寓意象征性审美功能154

第三节 中国美术重视以形传神161

下卷171

分类与研究绪171

第一章 雕塑173

第一节 雕塑艺术是最典型的造型艺术173

第二节 中国雕塑艺术的发现与研究176

第三节 中国雕塑艺术内容分类181

第四节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技法183

一、雕刻和捏塑183

二、雕塑艺术技法188

第五节 新石器时代与铜石并用时代的雕塑艺术195

一、中国新石器时代与铜石并用时代雕塑艺术的分类比较196

二、雕塑艺术技法的发展与审美意识的提高以及艺术功能的演变214

三、雕塑艺术在中国文明起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20

第二章 佛教造像224

第一节 中国佛教造像艺术的发现与研究224

第二节 佛教造像内容分类234

一、佛像类235

二、菩萨类236

三、弟子罗汉类239

四、天龙八部类240

五、佛教故事类243

六、佛经变相图类244

七、特殊的密宗造像类245

八、供养人像类245

九、装饰图案类247

第三节 佛教造像艺术形式分类248

一、石窟造像248

二、个体造像249

第四节 佛教造像的布局艺术251

一、表示时空感的立体式造像布局251

二、突出中心的左右时称式布局252

三、表示佛教故事情节的连环式布局254

四、寺院塑像序列式的整体布局255

第三章 画像石与画像砖257

第一节 画像石和画像砖的发现与研究257

第二节 画像石262

一、汉画像石262

二、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的石刻画像265

第三节 隋、唐陵墓石线雕人物画的内容、雕刻技法和构图266

一、隋、唐陵墓石线雕人物画的内容266

二、线雕技法278

三、构图技巧279

四、画尽意在,像应神全280

第四节 画像砖283

一、战国晚期的画像砖284

二、秦、西汉时期的画像砖284

三、东汉时期的画像砖285

四、东晋、南朝时期的画像砖286

第四章 绘画289

第一节 绘画艺术的分类289

一、古代岩画289

二、战国、汉代的帛画291

三、吐鲁番出土的绢画293

四、壁画293

五、传世的唐、宋、金、元、明、清时期的纸绢画295

六、工艺品装饰画296

第二节 中国古代墓室壁画和寺观壁画的发现与研究299

第三节 吐鲁番出土的绢画伏羲女娲像305

第四节 墓室壁画的分期与分区和内容分类312

一、两汉时期312

二、魏、西晋、十六国时期314

三、南北朝时期316

四、隋、唐时期319

五、宋、辽、金、元时期325

第五章 建筑329

第一节 中国古代建筑的发现与研究329

第二节 中国古代建筑的分类335

一、住宅类336

二、城市宫殿类339

三、宗教建筑类341

四、陵墓建筑类345

五、桥梁建筑类346

第三节 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特征347

第四节 美术考古学所研究的古代建筑348

一、建筑与环境艺术348

二、建筑群体组合艺术350

三、建筑装饰艺术352

第六章 陶瓷354

第一节 陶瓷的发现与研究354

第二节 陶器和瓷器的分类362

一、陶器的分类362

二、瓷器的分类364

一、商、周至西汉时期的原始青瓷366

第三节 瓷器的分期366

二、东汉至隋代的瓷器367

三、唐代的瓷器370

四、宋、辽、金、元时期的瓷器381

第七章 玉器397

第一节 玉器的发现与研究397

第二节 玉器的分类400

一、礼仪类401

二、日常用器类402

三、葬玉类402

六、专门的陈设艺术类404

四、辟邪类404

五、佩饰类404

第三节 中国玉器发展的原因405

第四节 中国玉器的艺术特征406

一、寓意性406

二、天趣工巧性408

三、佩饰的组合性408

第五节 商、周时期的琢玉技术411

一、立体圆雕411

二、扁平体浅雕412

三、因材施艺413

四、“俏色”工艺414

第八章 铜器415

第一节 铜器的发现与研究415

第二节 商、周青铜器的分类421

第三节 商、周青铜器的制作与纹饰内容423

第四节 汉、唐铜镜的形制与纹饰426

一、汉代铜镜426

二、唐代铜镜429

第九章 石碑和墓志形制433

第一节 石碑和墓志的发现与研究433

一、碑形墓志435

第二节 南北朝墓志的分类与源流435

二、长方形墓志439

三、方形墓志443

四、特殊的龟形墓志444

第十章 其他古代工艺美术的发现与研究447

第一节 金银器的发现与研究447

第二节 玻璃器的发现与研究448

第三节 漆器的发现与研究449

第四节 丝织品的发现与研究450

后记45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