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态经济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生态经济学
  • 唐建荣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65159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30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349页
  • 主题词:生态经济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生态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生态经济学的形成1

第一节 生态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1

一、人类的生物占有量1

二、气候变化以及臭氧层空洞增大2

三、能源匮乏3

四、土地退化4

五、生物多样性减少5

第二节 生态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简史6

一、经济学发展历史6

二、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11

三、其他重要思想12

第三节 生态经济学的产生15

一、国外生态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15

二、中国生态经济学的起源与发展19

三、生态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21

第二章 生态经济学的内涵22

第一节 生态经济学的内涵及研究对象22

一、国外学者对生态经济学含义的理解22

二、中国学者对生态经济学含义的理解27

第二节 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9

一、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9

第三节 生态经济学的性质和特点31

二、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内容31

第四节 生态经济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33

一、生态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33

二、生态经济学和资源经济学36

第三章 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基础37

第一节 生态学理论37

一、有关生态学的基本理论37

二、生态系统理论42

第二节 经济学理论47

第三节 系统论和热力学定律49

一、系统论49

二、热力学定律55

第四节 环境伦理学56

第四章 生态经济学的价值研究59

第一节 价值的内涵59

一、价值的含义59

二、价值的本质60

第二节 传统的价值理论61

第三节 环境价值理论63

一、环境价值的组成和分类63

二、环境价值理论64

三、生态价值理论65

第四节 生态经济学的价值理论68

一、能量及能量分析69

二、能值价值理论72

第五章 生态经济能值分析74

第一节 能值理论和分析方法的发展74

一、生态能量学74

二、能值分析理论76

三、能值与资源和经济77

第二节 能值原理及其符号语言78

一、能值原理78

二、能值符号及语言80

第三节 能值分析方法及其应用82

一、基本概念82

二、主要能值指标和指标体系83

三、基本方法87

第四节 能值分析及其意义90

第六章 生态经济系统研究91

第一节 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91

一、生态系统91

二、经济系统93

三、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95

第二节 生态经济系统的要素配置102

一、生态经济系统的要素配置102

二、生态经济要素配置结构的评价103

第三节 生态经济系统的配置方法105

第四节 生态经济系统的组合功能115

第五节 生态经济系统的配置原则117

第七章 生态经济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120

第一节 生态经济系统的物质循环120

一、物质循环120

二、资源利用及其效率120

三、自然资本和人造资本125

四、资源利用过程的公平问题129

五、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130

第二节 能量、信息和货币流动133

一、地球上能量的储存以及来源133

二、能量的流动134

四、贸易与全球化问题135

三、信息和货币流135

第三节 生态经济系统的平衡和稳定137

一、生态经济系统的动态平衡137

二、生物多样性在生态经济稳定中的作用138

第四节 生态经济系统效益141

第八章 生态经济的核算研究142

第一节 生态经济核算的发展史142

第二节 生态经济核算的特点145

第三节 生态经济核算的内容147

一、资源及生态环境状况147

二、生态经济核算的方法150

第四节 绿色GDP和GNP的核算152

一、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155

三、绿色GNP160

二、Hicksian收入160

四、国内生产净值指标(NDP)162

五、基于投入产出的绿色GDP的核算163

六、环境资源核算在中国的实践164

第五节 生态经济投入产出核算166

第六节 福利的计算170

一、福利的含义170

二、经济福利的衡量172

第七节 承载力及生态足迹的核算177

一、关于增长的极限177

二、生态足迹理论178

第九章 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科技政策185

第一节 相关环境政策185

一、经济刺激政策185

二、宏观调控手段189

三、可持续性的一些政策193

第二节 科技政策及其不确定性197

一、科技进步在系统发展中的作用197

二、不确定性200

第三节 不同水平的政策执行202

一、地方尺度203

二、区域尺度204

四、国际水平和第三世界205

三、国家尺度205

五、全球尺度206

六、结论207

第十章 生态经济的产业研究208

第一节 生态经济产业原理208

一、生态经济产业的概念208

二、生态经济产业的原理208

三、生态经济产业的分类209

第二节 生态经济产业实践210

一、生态第一产业210

二、生态第二产业218

三、生态第三产业223

四、生态第四产业225

五、生态第五产业227

第三节 生态经济产业设计与评价228

一、生态经济产业设计228

二、生态经济产业评价232

第十一章 生态经济消费研究238

第一节 生态经济消费的意义238

一、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238

二、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进步239

三、节约资源并减少废物的产生239

四、有利于改善国际关系240

一、生态经济消费的特征241

二、生态经济消费模式内涵241

第二节 生态经济消费模式241

三、生态经济消费模式的设计准则243

第三节 生态经济消费实证研究244

一、生态经济消费中的南北矛盾244

二、人口、环境与生态经济消费247

第四节 生态经济营销及其SWOT分析249

第十二章 生态经济教育研究253

第一节 生态经济教育的意义253

第二节 生态经济教育的目标253

第三节 生态经济教育的模式255

二、生态经济教育是多元教育256

一、生态经济教育是普及教育256

三、生态经济教育的实践路径257

第十三章 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262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263

一、可持续发展的定义263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265

三、两种可持续发展的范式267

第二节 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思想270

一、生态经济协调思想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270

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271

三、生态经济核算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271

第三节 承载力及资源的生态约束271

二、现代经济理论对资源要素的认识272

一、环境资源对可持续发展的刚性约束272

三、资源约束下的经济增长模型举例273

四、资源承载力274

五、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279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的路径282

一、能源可持续利用282

二、发展循环经济288

三、加强自然资源管理296

四、开展生态国际贸易299

第十四章 荷兰森林的可持续综合利用管理及其价值302

一、森林:综合利用、压力、经济和政策302

三、森林管理的模型303

二、案例研究结果303

四、操作性森林多种利用模型305

五、模型检验306

六、模拟情景分析306

七、多重标准和成本利润估算309

八、结论312

第十五章 荷兰地区自然和农业冲突的动力模型314

一、介绍314

二、案例研究——荷兰的Peel区研究314

三、一个综合的动力模型315

四、结果指标316

五、分析316

六、结论322

参考文献32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