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机交互技术 原理与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人机交互技术 原理与应用](https://www.shukui.net/cover/32/30871076.jpg)
- 孟祥旭,李学庆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09344X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53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269页
- 主题词:人-机系统-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人机交互技术 原理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第1章绪论1
1.1 什么是人机交互1
1.2人机交互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
1.2.1认知心理学2
1.2.2人机工程学2
1.2.3多媒体技术3
1.2.4虚拟现实技术3
1.3人机交互的研究内容4
1.4.1 发展历史5
1.4人机交互的发展历史及趋势5
1.4.2发展趋势7
1.5习题8
第2章认知心理学与人机工程学9
2.1 认知心理学9
2.1.1 人的感知9
2.1.2认知过程与交互原则15
2.1.3情感20
2.1.4人的个性差异20
2.1.5概念模型及对概念模型的认知20
2.2人机工程学26
2.2.1 人机系统26
2.2.2界面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29
2.2.3数字化人机工程31
第3章交互设备33
3.1 文本输入设备33
3.1.1 键盘33
3.1.2手写设备35
3.1.3语音输入设备36
3.2图像输入设备36
3.2.1 扫描仪36
3.2.2数码摄像头38
3.3.1 鼠标39
3.3指点输入设备39
3.3.2触摸板40
3.3.3控制杆41
3.3.4光笔42
3.3.5触摸屏43
3.3.6手写液晶屏43
3.3.7眼动跟踪系统44
3.3.8光标键——非连续定位装置44
3.4显示设备45
3.4.1 位图显示45
3.4.2 显示技术46
3.5.1 耳麦47
3.5语音交互设备47
3.4.3数字纸47
3.5.2声音合成设备48
3.6虚拟现实系统中的交互设备49
3.6.1 三维空间定位设备50
3.6.2沉浸感显示设备52
3.6.3虚拟现实系统55
3.7习题56
第4章人机交互技术57
4.1人机交互技术概述57
4.2.1 命令行58
4.2命令行和文本菜单技术58
4.2.2文本菜单60
4.3图形用户界面61
4.3.1 图形用户界面的主要思想61
4.3.2设计图形用户界面的原则63
4.3.3基本的图形输入原语69
4.4多通道用户界面70
4.4.1 多通道用户界面的基本特点71
4.4.2多媒体技术72
4.4.3虚拟现实技术73
4.4.4眼动跟踪(eye-gaze tracking)75
4.4.5手势识别(gesture recognition)77
4.4.6 三维输入78
4.4.7语音识别(speech reognition)79
4.4.8表情识别81
4.4.9手写识别(handwriting recognition)81
4.4.10数字墨水(digital ink)83
4.5汉字信息处理技术88
4.5.1 文字信息的计算机处理过程89
4.5.2汉字编码标准89
4.5.3汉字输入方法90
4.5.4非键盘输入法93
4.6习题94
5.1.1 可用性的定义95
第5章可用性分析与评估95
5.1 可用性与可用性工程95
5.1.2成功与失败的可用性案例96
5.1.3可用性工程97
5.2支持可用性的设计原则99
5.2.1 可学习性99
5.2.2灵活性101
5.2.3鲁棒性104
5.3可用性评估105
5.3.1用户模型法(user model)106
5.3.2启发式评估(heuristicevaluation)106
5.3.3认知性遍历(cognitive walkthrough)108
5.3.4用户测试(usability testing)109
5.3.5问卷调查(questionnaire)111
5.4 以用户为中心的界面设计114
5.4.1对象建模分析115
5.4.2视图抽象设计116
5.4.3概要设计116
5.4.4视图的关联设计117
5.4.5视图的全面设计118
5.5习题118
6.1.1 GOMS119
6.1行为模型119
第6章人机交互界面表示模型119
6.1.2 LOTOS122
6.1.3 UAN125
6.2结构模型127
6.2.1 产生式规则128
6.2.2状态转换网络131
6.3事件-对象模型136
6.3.1 对话的独立性和语义反馈136
6.3.2 E-O模型137
6.4行为模型和结构模型的转换140
6.4.1 整体框架140
6.4.2转换算法141
6.5 习题145
第7章软件结构和实现146
7.1 窗口系统146
7.1.1 窗口系统结构146
7.1.2 设计交互应用程序147
7.2交互系统开发软件包150
7.3用户界面管理系统UIMS152
7.3.1 作为一个概念结构的UIMS152
7.3.2UIMS的表示方法153
7.4交互系统的软件结构155
7.4.1 Seeheim模型155
7.4.2 MVC模型及Struts结构157
7.4.3 E-O模型163
7.4.4智能体模型164
7.5 习题170
第8章 Web界面设计171
8.1 Web基础171
8.1.1 Web的出现与发展171
8.1.2超文本与超媒体172
8.1.3 Web界面设计问题的提出172
8.2 Web信息交互模型173
8.3 Web信息设计模型173
8.4.1 网站架构和导航设计174
8.4 Web网站的概念设计174
8.4.2兼顾不同浏览器的设计175
8.5 Web界面设计所涉及的问题175
8.5.1 Web界面设计基本原则176
8.5.2 Web界面规划178
8.6 Web界面设计概要设计179
8.6.1 Web界面框架设计179
8.6.2 Web界面的内容与风格179
8.6.3 Web界面设计的语言与文化180
8.7 Web界面设计要素181
8.7.1 Web界面布局181
8.7.2 Web界面的色彩182
8.7.3 Web界面的字体183
8.7.4 Web界面的动画与多媒体185
8.7.5 Web界面的导航186
8.8 Web界面设计技术与工具186
8.8.1 Web界面设计技术基础186
8.8.2常用Web界面设计工具192
8.8.3 Web界面设计新技术193
8.9 Web界面设计的评估196
8.9.1 Web网站的可用性196
8.9.2常见Web设计错误196
8.10 Web界面实例分析198
8.11 习题202
第9章移动界面设计203
9.1 移动界面基本概念203
9.1.1 移动互联简介203
9.1.2移动设备与连接方式204
9.1.3移动界面的输入方式206
9.1.4移动界面的输出方式209
9.1.5移动界面设计的新问题210
9.2移动界面的设计方法211
9.2.1 可用性设计原则211
9.2.2移动界面导航215
9.2.3移动界面设计要素217
9.3移动界面实现221
9.3.1 移动应用开发技术架构221
9.3.2移动设备操作系统223
9.3.3移动浏览标准224
9.3.4 开发工具225
9.3.5应用实例分析226
9.4习题228
附录A第4章的一个例子229
附录B长类型QUSI的完整实例237
附录C简单的Struts实现源码实例246
参考文献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