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魏晋佛学格义问题之考察 以道安为中心的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魏晋佛学格义问题之考察 以道安为中心的研究
  • 林庆彰主编;蔡振丰著 著
  • 出版社: 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 ISBN:9789862546918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165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17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魏晋佛学格义问题之考察 以道安为中心的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问题的基点与展开1

一、「格义」之说的检讨1

二、对「格义」一词在使用上的反省4

三、基本预设与讨论的展开6

第一章 《安般守意经》经、注、序所显示的格义问题11

一、安世高译作的确定11

二、现存《安般守意经》经注的主要内容13

三、《安般守意经》经、注所显示的格义问题20

(一)语言的隔阂部份20

(二)理论的部份25

四、小结39

第二章 《阴持入经》经、注、序中的法数与识神概念41

一、《阴持入经》对五阴、六本、十二入、十八持的分类41

二、陈氏《注》对五阴、六本等基本法数的理解48

(一)心与阴(识神与诸阴)48

(二)种与元气52

(三)解脱之道与「无为」之说56

三、陈氏《注》的检讨59

(一)陈氏思想背景的推测及其衍生问题59

(二)陈氏《注》心之理论的混合型式及其与佛教义理的差异63

(三)陈氏理论在格义问题上的意义66

四、道安〈阴持入经序〉所反映的问题67

五、小结69

第三章 道安对格义的态度及其经序思想的转折71

一、道安对格义的批评71

二、现存道安经序成篇的先后74

三、道安初期经序所反映佛、道思想及其转折80

(一)〈道地经序〉的思想80

(二)〈大十二门经序〉在论述上的思想转折83

四、《般若经》的传译及道安在研究上的择取86

五、道安经序的般若思想90

(一)〈道行经序〉的般若思想90

(二)〈合放光光讚略解序〉的般若思想99

六、道安经序在格义问题上的意义102

(一)对无我义的不契103

(二)对空义的不契103

(三)翻译与理解之隔阂104

七、小结106

第四章 道安时代的般若学与不契空义之关键109

一、文献所见六家七宗之说110

二、六家之所指与格义之解释112

(一)识含、缘会、幻化三宗为存神之论112

(二)本无、即色及心无三家所指的疑义113

三、僧肇所破三家为竺法汰、关内即色、支愍度116

(一)竺法汰本无宗116

(二)关内即色宗119

(三)支愍度心无宗123

四、僧肇评论的基础及后人的评述125

(一)僧肇125

(二)周?〈三宗论〉126

(三)僧镜〈实相六家论〉127

五、支道林的名言概念与郭象寄言迹冥之论129

(一)〈大小品对比要抄序〉的主要论旨129

(二)支道林与郭象之「寄言」在思考形式上的相近132

(三)即色游玄与般若空义不契134

六、小结135

附录137

第五章 结论145

一、魏晋佛学格义的方法与思考形式145

(一)中、印思想及诸经比义的理解方式145

(二)中国思想方法的影响146

(三)格义无法达成理解的关键148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格义」一词的意义148

(一)文献所见的「格义」149

(二)僧叡在〈喻疑论〉及〈毗摩罗诘提经义疏序〉中的意见150

(三)格义时期指为般若学流行前的时期154

参考书籍及论文15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