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岩土锚固技术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岩土锚固技术手册](https://www.shukui.net/cover/35/30868541.jpg)
- 闫莫明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 ISBN:7114050240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833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854页
- 主题词:岩土工程-锚固-技术手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岩土锚固技术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2.6.1概述41
2.6.2地下水类型、水文地质结构与化学成分42
2.6.3岩土软化及其渗透系数44
2.6.4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影响45
2.6.5地下水的腐蚀性及其防护措施45
2.7岩体分类47
2.7.1锚喷支护围岩分类47
2.7.2岩体质量分级50
2.7.3岩体地质力学分类53
2.7.4巴顿岩体质量(Q)分类55
2.7.5 Deere的岩体质量指标(RQD)59
2.7.6按声波速度隧道围岩分类59
2.7.7国内主要行业部门的围岩分类60
2.8岩体的力学性质72
2.8.1岩体抗剪强度72
2.7.9岩体分类的发展趋势72
2.7.8国外其他主要围岩分类72
2.8.2软弱结构面强度参数、软化和摩擦系数76
2.8.3岩体强度的预测78
参考文献83
第3章锚杆84
3.1概述84
3.2锚杆分类和技术特征84
3.2.1树脂锚杆85
3.2.2快硬水泥卷锚杆85
3.2.3水泥砂浆锚杆86
3.2.4缝管锚杆86
3.2.5水胀锚杆86
3.2.6自钻式锚杆87
3.2.7木锚杆92
3.2.8竹锚杆93
3.2.9玻璃纤维锚杆93
3.2.10屈服锚杆95
3.2.11精轧螺纹钢锚杆95
3.2.12可回收锚杆95
3.2.13内注式注浆锚杆96
3.3锚杆选型97
3.3.1锚杆选型的基本原则97
3.3.2静压井巷的锚杆选型97
3.3.3动压井巷的锚杆选型97
3.3.4软岩井巷的锚杆选型98
3.3.5破碎松散围岩的锚杆选型98
3.4锚杆材料98
3.4.1杆体材料98
3.4.2锚固剂101
3.4.3托板(垫板)107
3.4.4锚杆螺母108
3.4.5钢带109
3.4.6网113
3.5锚杆支护原理概述113
3.6锚杆支护设计方法综述115
3.6.1工程类比法116
3.6.2现场监控法117
3.6.3理论分析法118
3.7锚杆支护施工工艺119
3.7.1锚杆施工要求119
3.7.2常用锚杆施工工艺119
3.7.3快硬水泥锚杆施工120
3.8.1锚杆钻机121
3.8锚杆支护施工机具121
3.7.6自钻式锚杆的施工121
3.7.5楔管锚杆、水胀锚杆施工121
3.7.4缝管锚杆施工121
3.8.2风动凿岩机132
3.8.3钻杆与钻头135
3.9锚杆的试验141
3.9.1破坏性试验141
3.9.2非破坏试验142
3.9.3蠕变试验142
3.10锚杆的质量检验143
3.10.1抽样方法和数量143
3.10.2检验内容143
3.10.3锚杆施工质量检测仪器143
参考文献147
4.1.1预应力锚索发展简况148
4.1概述148
第4章预应力锚索148
4.1.2预应力锚索最新发展149
4.1.3预应力锚索基本特征152
4.1.4预应力锚索基本组成构件152
4.1.5预应力锚索工程应用153
4.2预应力锚固工程类型与预应力锚索分类155
4.2.1预应力锚固工程类型155
4.2.2预应力锚索分类156
4.3典型锚索结构及其工程特性156
4.3.1荷载集中型锚索156
4.3.2荷载分散型锚索158
4.3.3对穿式预应力锚索162
4.3.4无粘结锚索162
4.3.5多重防护锚索162
4.3.8双圈环绕无粘结预应力锚索165
4.3.6可拆芯式锚索165
4.3.7矿用单束锚索165
4.3.9玻璃纤维锚索167
4.4锚索设计167
4.4.1前期准备与调查研究168
4.4.2掌握相关规程规范169
4.4.3锚索计算若干问题170
4.4.4采用公式法计算锚固力(锚固长度)179
4.4.5外锚头设计186
4.4.6部分规范标准计算法简介188
4.5腐蚀与防腐195
4.5.1腐蚀基本概念195
4.5.2 FIP关于腐蚀的建议196
4.5.3锚索腐蚀与防护的特点198
4.5.5国内锚索防护基本效果199
4.5.4基本防护措施199
4.5.6防护实例200
4.6施工材料202
4.6.1预应力材料202
4.6.2水泥基锚固浆体210
4.7常备器具210
4.6.3早强、高强混凝土213
4.6.4专用防护材料213
4.6.5其他零星材料215
4.7.1预应力锚(夹)具216
4.7.2限位板与顶压器223
4.7.3挤压机226
4.7.4止浆装置228
4.7.5承载体(板)228
4.7.6导向帽228
4.8.1钻孔设备230
4.8施工机械230
4.8.2注浆设备235
4.8.3张拉设备236
4.8.4混凝土搅拌设备243
4.8.5下料设备243
4.9预应力锚索施工244
4.9.1施工计划245
4.9.2施工平台245
4.9.3钻孔245
4.9.4编束249
4.9.5放束入孔方式251
4.9.6注浆固结251
4.9.7外锚头制作252
4.9.8张拉锁定253
4.9.9防护256
4.10预应力锚索试验257
4.10.1验证试验257
4.10.2适应性试验261
4.10.3验收试验262
4.11预应力锚固工程质量与检测仪器264
4.11.1预应力锚固工程质量264
4.11.2预应力锚固工程验收264
4.11.3检测仪器265
4.12矿用预应力锚索267
4.12.1矿用预应力锚索分类和系列化268
4.12.2矿用预应力锚索主要参数设计268
4.12.3岩巷用锚索(多束砂浆锚固)269
4.12.4煤巷用锚索(单束树脂锚固)270
4.12.5矿用锚索专用机具273
参考文献275
第5章喷射混凝土278
5.1概述278
5.1.1喷射混凝土定义278
5.1.2喷射混凝土分类278
5.1.3喷射混凝土的主要特点278
5.1.4喷射混凝土技术的发展279
5.2喷射混凝土的原材料与主要配套设备280
5.2.1原材料280
5.2.2主要配套设备287
5.3喷射混凝土设计290
5.3.1设计依据290
5.3.2配合比设计291
5.3.3混合料的配合比与拌制294
5.3.4几种参考配合比294
5.3.5喷射混凝土厚度的计算296
5.3.6喷射混凝土配合比的测定方法299
5.4干法喷射混凝土303
5.4.1干法喷射混凝土简述303
5.4.2干法喷射混凝土工艺流程303
5.4.3干法喷射混凝土机具303
5.4.4干法喷射混凝土主要性能307
5.4.5干法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310
5.5湿法喷射混凝土315
5.5.1湿法喷射混凝土概述315
5.5.2湿法喷射混凝土工艺流程316
5.5.3湿法喷射混凝土与干法喷射混凝土的比较316
5.5.4湿法喷射混凝土机具317
5.5.5湿法喷射混凝土主要性能323
5.5.6湿法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332
5.6.3水泥裹砂喷射混凝土工艺特点341
5.6.2水泥裹砂喷射混凝土工艺流程341
5.6.1水泥裹砂喷射混凝土简述341
5.6水泥裹砂喷射混凝土341
5.6.4水泥裹砂喷射混凝土配合比342
5.6.5水泥裹砂砂浆的拌制342
5.6.6施工机具与施工要点343
5.6.7水泥裹砂喷射混凝土应用实例343
5.7钢纤维喷射混凝土344
5.7.1钢纤维喷射混凝土定义344
5.7.2钢纤维喷射混凝土特点344
5.7.3钢纤维344
5.7.4钢纤维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346
5.7.5钢纤维喷射混凝土的特性348
5.7.6施工要点353
5.8.1硅灰354
5.8.3硅灰喷射混凝土的施工要求355
5.8.2硅灰喷射混凝土的优点355
5.8.4硅灰对喷射混凝土性能的改善356
5.8.5粉状硅灰对喷射混凝土性能的改善356
5.8.6硅灰料浆对喷射混凝土性能的改善357
5.8.7硅灰喷射混凝土原材料358
5.8.8硅灰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点358
5.8.9相关标准要求361
5.8.10硅灰喷射混凝土工程应用实例361
5.9喷射混凝土质量控制与检验366
5.9.1喷射混凝土质量控制366
5.9.2喷射混凝土强度的检验369
5.9.3喷射混凝土厚度的检验372
5.9.4用拔出法检测喷射混凝土强度372
5.9.5测定喷射混凝土粉尘373
参考文献375
6.2.1土钉376
6.2土钉墙的基本构造376
第6章土钉墙376
6.1概述376
6.2.2面层377
6.2.3排水系统377
6.3土钉墙的技术特点及应用范围377
6.3.1土钉墙的技术特点377
6.3.2土钉墙的应用范围379
6.4土钉墙的作用机理与工作性状379
6.4.1土钉墙的作用机理379
6.4.2土钉墙的破坏模式及特征381
6.4.3土钉墙的工作性状381
6.5.2土钉墙设计依据385
6.5土钉墙设计385
6.5.1土钉墙设计内容385
6.5.3土钉墙构造设计要求386
6.5.4土钉墙设计步骤387
6.5.5土钉墙设计计算方法387
6.6土钉墙施工及质量检验392
6.6.1施工准备392
6.6.2土钉墙施工一般规定393
6.6.3土钉墙施工技术要求393
6.6.4土钉墙施工质量检验395
6.7土钉墙施工监测395
6.8工程实例396
6.9复合土钉墙技术及其工程应用401
6.9.1概述401
6.9.2几种典型的复合土钉墙支挡结构401
6.9.3复合土钉墙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403
参考文献439
7.1.3锚杆锚固作用原理440
7.1.1岩土锚固技术的应用范畴440
7.1.2岩土锚杆类型及特点440
第7章岩土锚固设计理论与方法440
7.1概述440
7.2常用锚杆的锚固力计算442
7.2.1粘结式锚杆442
7.2.2楔缝式锚杆449
7.2.3胀壳式锚杆450
7.2.4缝管式锚杆451
7.3锚固设计准则与安全系数451
7.3.1单根粘结锚杆的破坏型式452
7.3.2岩土锚杆上拉承载能力452
7.4单锚极限锚固力的锚固设计453
7.4.1锚固设计的一般要求453
7.4.2岩土锚固设计主要内容454
7.4.3单根岩土锚的锚固设计准则454
7.4.4单根锚杆(索)设计计算455
7.5地下工程锚固设计方法与计算456
7.5.1地下工程锚固设计要点456
7.5.2地下工程设计内容与设计模型457
7.5.3锚喷参数设计的工程类比法458
7.5.4锚喷参数的理论计算方法460
7.5.5现场监控法478
7.5.6锚固设计三种主要方法对比分析482
7.5.7锚固工程计算设计准则483
7.5.8矿山巷道工程设计方法484
7.5.9隧道工程设计计算方法486
7.5.10地下工程设计实例490
7.6.1岩土边坡工程分类495
7.6.2影响边坡稳定性因素495
7.6岩土边坡锚固工程设计与计算495
7.6.3边坡失稳破坏模式496
7.6.4边坡破坏失稳预测497
7.6.5边坡锚固设计内容与程序498
7.6.6预应力锚杆加固边坡原理498
7.6.7边坡稳定性分析和加固力计算500
7.6.8边坡锚固设计应考虑的问题503
7.6.9岩土边坡锚固工程实例506
7.7基坑锚固设计与计算507
7.7.1深基坑支护法分类与特点507
7.7.2喷锚网支护作用原理509
7.7.3喷锚网支护设计条件512
7.7.4喷锚网支护设计基本程序512
7.7.5喷锚网支护设计基本原则514
7.7.6基坑侧壁支护设计516
7.7.7深基坑开挖的基底稳定性验算516
7.7.8深基坑支挡结构的作用与类型517
7.7.9地面无附加荷载的无锚拉悬臂桩的计算518
7.7.10地面有附加荷载的单支撑(锚拉)悬臂桩的计算519
7.7.11地面有附加荷载的多层支撑(锚拉)悬臂桩的计算519
7.7.12土钉墙的稳定性分析522
7.8其他岩土工程锚固设计与计算527
7.8.1概述527
7.8.2坚硬岩层中的锚固深度528
7.8.3节理岩体中的锚固深度529
7.8.4非粘性土中的锚固深度530
7.8.5粘质土中的锚固深度532
7.8.6抵抗竖向位移的锚固设计533
7.8.7抵抗倾倒的锚固设计534
7.8.8抵抗基础水平位移的锚固设计536
7.9岩土锚固工程可靠度分析与优化设计537
7.9.1极限状态设计原则和方法538
7.9.2结构单元的可靠度计算方法539
7.9.3结构系统可靠度的计算方法542
7.9.4岩土工程分析中的不确定性与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545
7.9.5岩土锚固工程可靠度设计的目标指标的确定546
7.9.6边坡锚固工程的可靠度分析549
参考文献551
第8章光面爆破与预裂爆破552
8.1爆破对保留岩体的不利影响552
8.1.1爆破对边坡的影响553
5.8硅灰喷射混凝土554
8.1.2爆破对地下工程的影响555
8.2光面爆破556
8.2.1隧道光面爆破557
8.2.2井巷光面爆破560
8.2.3竖井光面爆破565
8.2.4边坡光面爆破567
8.3预裂爆破570
8.3.1预裂爆破设计571
8.3.2预裂爆破施工工艺574
8.3.3工程实例575
8.4光面、预裂爆破质量评价581
8.5准光面、准预裂爆破581
8.6爆破振动监测582
参考文献584
第9章岩土锚固工程监测585
9.1工程监测的意义和目的585
9.2工程监测中的若干名词和概念585
9.2.1非电量的电测法585
9.2.6率定586
9.2.5遥测586
9.2.7误差586
9.2.4测试元件586
9.2.3传感器586
9.2.2一次仪表和二次仪表586
9.2.8精度587
9.2.9灵敏度587
9.2.10稳定性588
9.2.11重复性589
9.2.12非线性偏差589
9.3岩土工程测试元件589
9.3.1机械式测试元件590
9.3.2液压式测试元件594
9.3.3电阻式测试元件596
9.3.4振弦式测试元件598
9.4岩土工程测试元件的率定601
9.4.1位移传感器的率定601
9.4.2应变传感器的率定602
9.4.3压力传感器的率定603
9.4.4实体率定技术604
9.5工程监测方法简介605
9.5.1肉眼检测605
9.5.2常规的岩土物理、力学试验和工程材料试验606
9.5.3岩土应力测试606
9.5.4水平位移监测619
9.5.5沉降(垂直位移)监测624
9.6.1拟定设计原则630
9.6工程监测设计与测试数据的回归分析630
9.6.2确定监测内容和选择监测手段631
9.6.3测点布设(量测间隔)631
9.6.4仪器的选择633
9.6.5测试数据的回归分析633
9.7若干工程现场监测实例638
9.7.1南昆铁路八渡滑坡整治工程中的现场监测638
9.7.2南岭铁路隧道监测640
9.7.3 广州某软土深基坑现场监测643
9.7.4北京城市地下工程现场监测648
9.7.5某边坡工程稳定性的现场监测651
参考文献656
第10章岩土锚固工程勘探分析与软件657
10.1概述657
10.1.1 目的与作用657
10.1.2岩土锚固工程特性657
10.1.3岩土工程分类658
10.1.4岩土工程分析的特点658
10.1.5岩土工程分析应考虑的因素659
10.1.6岩土锚固分析研究与进展660
10.2国外岩土工程分析软件660
10.2.1 Rocscience系列分析软件660
10.2.2 Geo-Slope系列分析软件661
10.3.1理正岩土分析系列软件662
10.3国内岩土工程勘察与分析软件662
10.3.2启明星系列软件663
10.3.3吉奥工程勘察软件667
10.3.4华宁岩土工程勘察软件667
10.3.5其他岩土工程分析软件668
10.4岩土锚固工程有限差分法及程序671
10.4.1概述671
10.4.2 FLAC3D程序特点与功能671
10.4.3 FLAC程序求解问题一般过程676
10.4.4采用FLAC程序进行岩土工程分析应考虑的问题676
10.4.5 FLAC本构模型与材料性质680
10.4.6使用FLAC程序的提示与建议690
10.4.7FLAC程序中关键词解释692
10.4.8 FLAC程序使用技巧693
10.5岩土锚固工程中的有限元法及程序694
10.5.1 NOLM分析软件简介695
10.5.2 NCAP分析软件简介697
10.5.3 ALGOR软件简介699
10.5.4 2σ、3σ分析软件简介700
10.5.5 ADINA分析软件简介701
10.5.6 ANSYS程序简介702
10.5.7 FINAL程序简介705
10.5.8 MSC.Marc程序简介705
10.6岩土锚固工程边界单元法及程序707
10.6.1 EXAMINE分析软件简介707
10.6.2 BMP-84程序简介708
10.7岩土锚固工程离散单元法及程序709
10.7.1 HYDEBE软件简介709
10.7.2 MUDEC软件简介709
10.7.3 3UDC软件简介710
10.8地基与基坑加固分析软件710
10.8.1深基坑支护之星软件简介710
10.8.2深基坑锚喷网支护设计软件简介711
10.8.3深基坑支护结构计算软件F-SPW简介712
10.9岩土工程分析与设计集成软件713
10.9.1岩土工程集成分析系统GIAS简介713
10.9.2地下采矿智能分析集成系统软件MIAS简介714
10.9.3煤巷锚杆支护设计系统软件BOLT简介715
10.9.4地基处理智能辅助设计系统IDSGI简介716
参考文献717
第11章岩土锚固工程项目管理719
11.1立项决策阶段的管理720
11.1.1建设项目建议书720
11.1.2可行性研究721
11.2设计阶段的管理729
11.2.1初步设计730
11.2.2施工图设计733
11.3施工阶段的管理740
11.3.1施工组织设计741
11.3.2施工与自检761
11.3.3竣工验收763
11.4工程的招投标管理765
11.4.1勘察设计的招投标管理767
11.4.2施工的招投标管理767
11.5施工阶段的监理777
11.5.1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778
11.5.2施工阶段的监理782
参考资料785
第12章岩土锚固工程实例786
12.1 小浪底水利枢纽地下厂房支护工程786
12.1.1工程概况786
12.1.2 1500kN预应力锚索的结构与制作787
12.1.3厂房顶拱锚索施工789
12.1.4预应力锚索锚固力的观测791
12.2某水利枢纽边坡加固工程792
12.2.1工程基本概况792
12.2.2锚索施工设计792
12.2.3预应力锚索施工794
12.3李家峡水电站边坡加固工程795
12.3.1工程概述795
12.3.2锚具及施工机械796
12.3.3现场试验796
12.3.4锚杆施工工艺797
12.4潘家口水利枢纽主坝加固工程798
12.4.1工程概况798
12.4.2预锚设计简况799
12.4.3锚索结构特点799
12.4.4预应力锚固施工800
12.5东方广场深基坑支护工程801
12.5.1工程地质情况802
12.5.2降水工程803
12.5.3边坡支护工程的设计804
12.5.4支护体系的试验与测试806
12.6北京城铁某车站基坑支护工程807
12.6.1工程概况807
12.6.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808
12.6.3基坑支护方案808
12.6.4支护方案实施809
12.7复合土钉墙基坑支护工程812
12.7.1工程概述812
12.7.2工程地质条件813
12.7.3支护设计813
12.7.4支护施工工艺与技术措施814
12.7.5监测815
12.8.2抗浮方案的确定816
12.8.1工程概况816
12.8污水处理沉淀池抗浮锚杆816
12.8.3锚杆施工817
12.9深基坑边坡喷锚网支护822
12.9.1工程概述822
12.9.2支护设计与施工823
12.10某公路边坡加固工程825
12.10.1工程概述825
12.10.2桩上预应力锚索的设计826
12.10.3预应力锚索的防护设计828
12.10.4压缩分散型土锚基本试验828
12.11预应力锚索加固桥墩地基边坡830
12.11.1地质概况830
12.11.2桥墩下岩石陡壁稳定性分析831
12.11.3岩石陡壁的加固处理831
参考文献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