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区域经济理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区域经济理论
  • 陈秀山,张可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7100038502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10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24页
  • 主题词:区域经济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区域经济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导论:区域经济学与区域经济理论1

1.1 区域的含义与区域的划分1

1.1.1 区域的含义1

1.1.2 区域的划分5

1.2 区域经济中的行为主体6

1.3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内容体系11

1.3.1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11

1.3.2 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若干基本问题13

1.3.3 区域经济学的内容体系15

2.企业区位选择理论:区位因素与区位决策21

2.1 区位与企业的经营成果21

2.1.1 企业作为一个开放系统21

2.1.2 区位决策的长远性和不确定性24

2.2 区位分析的基本原理25

2.2.1 新古典派25

2.2.2 行为科学派27

2.2.3 结构学派35

2.3 区位选择因素概述37

2.3.1 区位因素的重要性37

2.3.2 区位因素的历史发展过程40

2.4 本章小结42

3.新古典区位理论:运输费用的作用45

3.1 运输费用和价格45

3.2 运输费用最小的区位48

3.3 运输费用、产量和生产技术54

3.4 运输费用和区域垄断59

3.4.1 统一出厂价格61

3.4.2 统一消费者价格63

3.4.3 价格歧视65

3.4.4 区域垄断的稳定性67

3.5 运输费用分析的普遍性应用69

3.6 本章小结71

4.区位模式和区位结构理论73

4.1 分散的和集中的区位模式73

4.2 中心地理论76

4.2.1 市场区边界76

4.2.2 最佳市场区的形成78

4.2.3 多种产品条件下的市场区79

4.2.4 中心地体系81

4.2.5 中心地结构的变化82

4.2.6 廖什的解释83

4.2.7 中心地理论的局限性84

4.3 勃温特对区位结构理论的整合85

4.3.1 从静态分析到动态分析86

4.3.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88

4.4 聚集效应的经济学分析89

4.4.1 内部效应90

4.4.2 外部效应90

4.5 外部效应的区域经济政策含义93

4.5.1 外部效应与总体经济效率94

4.5.2 经济政策结论97

4.5.3 最佳城市规模问题99

4.6 本章小结101

5.区域产业结构理论104

5.1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与优化104

5.1.1 区域产业分类105

5.1.2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108

5.1.3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诱因与机制113

5.1.4 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标准119

5.2 区域专业化产业与主导产业选择122

5.2.1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122

5.2.2 主导产业选择方法125

5.3 区域经济基础理论与乘数效应128

5.3.1 经济基础理论的起源129

5.3.2 经济基础理论的基本内容131

5.3.3 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132

5.3.4 输出基础模型133

5.3.5 简单的经济基础模型135

5.3.6 典型的经济基础模型136

5.4 基础部门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乘数估算方法137

5.4.1 调查法138

5.4.2 假设法139

5.4.3 区位商法140

5.4.4 最小需求法141

5.4.5 多元回归分析方法143

5.5 区域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分析144

5.5.1 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问题144

5.5.2 区域投入产出模型147

5.5.3 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149

5.5.4 平衡的区域投入产出模型150

5.6 本章小结151

6.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决定因素及输出基础理论154

6.1 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决定因素154

6.1.1 经济增长的含义与决定因素154

6.1.2 经济发展的含义156

6.2 区域间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相互作用159

6.2.1 区域间的货物和要素流动159

6.2.2 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作用161

6.2.3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分析框架166

6.3 输出基础理论167

6.3.1 以输出为基础的经济增长:两区域模型167

6.3.2 输出基础理论的主要贡献和局限170

6.4 本章小结172

7.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175

7.1 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基本模型176

7.2 通过要素流动实现均衡增长:两区域模型Ⅰ181

7.3 通过区际贸易实现均衡增长:两区域模型Ⅱ185

7.4 对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的评价189

7.5 本章小结192

8.区域经济发展的极化理论195

8.1 极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195

8.1.1 部门发展的极化197

8.1.2 区域发展的极化198

8.1.3 扩散效应和回流效应201

8.1.4 极化理论的经济政策主张及其局限性202

8.2 极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204

8.2.1 增长极和增长中心204

8.2.2 中心—外围模型207

8.3 倒U模型:从极化走向均衡?211

8.4 本章小结214

9.新增长与区域创新理论217

9.1 新增长理论的主要内容218

9.1.1 生产技术进步218

9.1.2 新增长理论的基本模型220

9.1.3 新增长理论的政策含义223

9.1.4 新增长理论评价227

9.2 区域创新理论229

9.2.1 创新过程的特征229

9.2.2 区域创新差别:构想的框架237

9.2.3 区域环境与创新241

9.2.4 区域企业结构与创新243

9.2.5 企业战略与创新248

9.2.6 区域创新差别的经验研究成果251

9.3 柔性生产与新产业区253

9.3.1 从“福特主义”到“后福特主义”254

9.3.2 “后福特主义”(柔性化集聚)256

9.3.3 新产业区的柔性专业化261

9.4 本章小结264

10.区域分工与要素流动理论268

10.1 区域分工的性质与影响因素268

10.1.1 区域分工的性质269

10.1.2 区域分工的经济性与外部性270

10.1.3 区域分工的影响因素276

10.2 区域分工理论的发展与演变283

10.2.1 从绝对成本优势到比较成本优势284

10.2.2 要素禀赋理论288

10.2.3 比较利益陷阱291

10.2.4 新贸易理论294

10.2.5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301

10.3 区域要素流动理论306

10.3.1 劳动力要素的流动306

10.3.2 资本要素的流动311

10.3.3 技术要素的流动314

10.4 本章小结321

11.产业梯度转移与区域经济格局演变理论325

11.1 产业转移和技术传播的基础325

11.1.1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326

11.1.2 区域生命周期理论331

11.2 梯度理论333

11.2.1 梯度理论的主要观点333

11.2.2 对有关梯度理论的争论的评述335

11.3 区域技术传播理论339

11.3.1 区域技术传播理论概述339

11.3.2 新古典区域技术传播理论342

11.3.3 累积因果理论344

11.3.4 不完全传播理论345

11.4 区域趋同理论355

11.4.1 区域趋同的含义356

11.4.2 区域趋同理论的假设与基本内容361

11.4.3 区域趋同模型364

11.5 区域空间组织理论368

11.5.1 累积增长与时空收缩369

11.5.2 塔弗网络模型372

11.5.3 空间一体化理论374

11.5.4 点轴开发与网络开发理论377

11.6 本章小结378

12.区域经济干预理论382

12.1 区域经济与政府作用382

12.1.1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一般的干预思想383

12.1.2 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385

12.1.3 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政府干预区域经济的两种基本范式388

12.2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中的政府干预思想392

12.2.1 区域经济理论中的政府干预思想概述392

12.2.2 中心地理论的政府干预思想394

12.2.3 新古典区域经济理论及其一体化战略的政府干预思想395

12.2.4 增长极理论与增长中心战略的政府干预思想396

12.2.5 输出基础理论的政府干预思想398

12.2.6 中心—边缘理论的政府干预思想399

12.2.7 地区经济一体化循环理论的政府干预思想401

12.3 区域经济关系协调理论中的政府干预思想402

12.3.1 政府干预区域经济关系的基本目标402

12.3.2 政府干预区域经济关系的强度与方式403

12.3.3 区域经济政策的作用条件405

12.4 本章小结407

后记41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