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中医脉诊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费兆馥主编;江启中,孙汉钧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56479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53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468页
- 主题词:脉诊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中医脉诊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第一篇传统脉学1
第一章脉学的起源、形成和发展1
第一节脉学的起源1
一、扁鹊为脉学创始的代表者1
二、《黄帝内经》记载的脉学3
三、帛书、竹简记载的古代脉学5
第二节脉学的形成和发展5
一、《难经》提出寸口“三部九候”脉法5
二、张仲景是脉证并举的典范6
三、《脉经》是中国最早的脉学专著6
四、脉学的延续发展8
第三节脉学对国内外医学的影响9
一、藏医脉学9
二、蒙医脉学10
三、欧洲及印度脉学10
第四节脉学研究的进展11
二、诊脉方法的沿革12
一、初步定性定量的古代研究12
三、脉象归类方法的研究13
四、脉象的近代研究14
第二章脉诊的意义17
第一节辨别病情18
一、脉象主病18
二、“同病异脉”及“异病同脉”19
一、以脉象阐明病机20
第二节阐述病机20
二、从脉、证的综合比较阐明病机21
三、从脉象变化的程度说明病机21
第三节指导治疗22
一、对准下药22
二、谨防误治23
第四节推断预后23
三、脉症不符者为凶24
四、脉象与形气相失为病24
二、脉无胃气者预后多凶24
一、脉象与疾病的新旧相应24
第三章脉象形成的中医理论26
第一节脉象形成的因素26
一、气、血与脉象26
二、心、脉与脉象28
三、其他脏腑与脉象29
四、经络与脉象31
第二节脉象的生理性调节31
一、时间、气候对脉象的影响32
二、机体状态对脉象的影响33
第四章脉诊的方法35
第一节诊脉方法35
一、诊脉部位35
二、诊脉指法43
三、诊脉体位47
四、诊脉时间47
五、调神平息48
第二节辨脉方法48
一、从脉象的“胃”、“神”、“根”辨别脉的常和变49
二、辨寸口脉的“齐变”和“独异”推断病变的性质和部位51
三、掌握八纲脉51
四、脉证合参53
第五章脉象的表述55
第一节古代示意脉图55
第二节近代示意脉图55
第三节多因素图示法58
一、指压-指感趋势图58
三、脉长图60
二、脉宽图60
四、脉波图61
五、常见脉象示意图64
第四节数学和力学原理的表述73
第六章平脉和常见脉象77
第一节脉位分类78
一、浮脉78
二、芤脉79
三、散脉80
四、沉脉81
五、伏脉82
第二节脉率分类83
一、迟脉83
六、脉位分类诸脉比较83
二、缓脉84
三、数脉85
四、疾脉86
五、脉率分类诸脉比较86
第三节脉宽分类86
一、大脉86
二、洪脉87
三、细脉88
四、脉宽分类诸脉比较89
第四节脉长分类89
一、长脉89
二、短脉90
第五节脉力分类91
一、虚脉91
三、脉长分类诸脉比较91
二、弱脉92
三、微脉92
四、实脉93
五、脉力分类诸脉比较94
第六节流利度分类94
一、滑脉94
二、动脉95
三、涩脉95
一、弦脉96
四、流利度分类诸脉比较96
第七节紧张度分类96
二、紧脉98
三、革脉98
四、牢脉99
五、濡脉99
六、紧张度分类诸脉比较100
第八节均匀度分类100
一、结脉100
二、代脉101
三、促脉102
四、均匀度分类诸脉比较102
第二篇脉象客观检测的研究103
第一章中医脉象的检测方法103
第一节脉搏波及取脉压力的检测103
一、物理模型103
二、搏动力及取脉压力104
一、双探头脉象检测法105
第二节脉象多种力学参数的检测105
二、中医脉象的多种方法检测研究107
第三节脉象宽度的检测研究107
第二章脉象换能器110
第一节测力式脉象换能器110
一、换能器简单工作原理110
二、一般计算方法111
三、关于检测重复性能的保证112
四、脉象换能器的整体结构形式115
二、硅杯脉搏传感器118
一、中医切脉用传感器118
第二节软接触式脉象换能器118
三、AZN-Ⅰ型无创血流动力学定量分析仪用传感器120
四、对软接触式脉象换能器性能的评估120
第三节点阵式脉象换能器121
一、半导体应变片式点阵脉象换能器121
二、PVDF多点脉搏传感器123
第三章中医脉象仪及脉象检测装置126
第一节 中医脉象仪的设计特点126
一、工作原理127
第二节典型中医脉象仪整机电路介绍127
二、性能指标介绍129
第三节几种国外脉象检测仪器(装置)介绍130
一、一种针灸临床用的新型无创脉波记录仪130
二、压力、脉搏测定装置131
三、局部加压型检脉装置133
四、日本Colin公司脉波检测仪134
五、日本sony公司脉波记录仪136
一、脉图信号的预处理及脉图特征值的识别139
第一节计算机技术在脉诊研究中的运用139
第四章智能化中医脉象检测仪139
二、脉图类型的判别140
三、脉图计算机分析在临床上的应用141
四、脉象信息计算机处理和分析系统142
第二节ZM-Ⅲ型智能脉象仪147
一、系统组成147
二、系统的工作程序149
第三节寸、关、尺三部中医脉象检测装置150
三、打印报告150
一、结构特点151
二、功能简介152
第五章脉图的测试和分析155
第一节脉图的测试要则155
一、脉象测试的体位和部位155
二、脉图定标158
三、识别伪差、排除干扰160
四、减少呼吸对脉图的影响161
一、脉图的基本结构和意义162
第二节脉图的结构和判读162
二、脉图时域分析法163
三、脉图分析注意点172
四、脉图的频域分析法175
第六章脉图和脉象180
第一节脉图的中医定义180
第二节脉象模型180
第三节常见脉图(寸口部)介绍187
一、平脉图187
二、浮脉图190
三、沉脉图191
四、迟脉图194
五、数脉图195
六、滑脉图196
七、涩脉图198
八、弦脉图200
九、濡脉图204
十、洪脉图206
十一、弱脉图208
十二、实脉图210
十三、虚脉图211
十四、短脉图212
十五、结、代、促脉图214
十六、危重病脉图举例215
第三篇脉图的实验研究223
第一章动脉脉搏波形成机制的生理学解释223
第一节主动脉近心端脉搏初始波的形成223
第二节动脉脉搏波的传播224
第三节 血管内压力与管壁径向位移的关系225
第二章生物力学在脉图分析中的应用226
第一节生物力学在脉象研究中的一般方法226
第二节弹性腔理论在脉图分析中的应用227
一、弹性腔模型的建立227
二、弹性腔模型的基本方程228
三、线性弹性腔理论230
四、非线性弹性腔理论232
第三节脉搏波的线化理论在脉图分析中的应用240
五、弹性腔理论的应用240
一、桡动脉瞬态压力的分析表达式241
二、脉图随生理参数的变化243
三、脉搏波线化理论的应用246
第三章脉图的动物实验研究251
第一节弦、滑脉的动物实验研究251
第二节涩脉的动物实验研究254
第三节芤脉的动物实验研究255
第四节脉波传导速度的动物实验研究256
第一节桡动脉血管的整体运动与脉象的关系258
第四章脉象的机制研究258
第二节取脉的“掌弓旁路效应”与“压阻效应”260
第三节桡动脉的轴向张力与脉象的关系262
第四节常见脉象的形成机制264
一、浮脉与沉脉264
二、弦脉269
三、滑脉273
四、迟、数、结、代、促脉275
五、涩脉276
六、芤脉277
七、细脉278
第四篇脉图的临床运用研究283
第一章脉图反映一般生理状况283
第一节不同部位的脉图284
一、不同动脉的脉搏波284
二、人迎、寸口、趺阳脉图285
三、寸口、少阴、趺阳脉图286
四、寸、关、尺三部脉图287
一、年龄与脉图291
第二节不同年龄、性别的脉图291
二、性别与脉图306
三、妊娠、分娩、月经期脉图308
第二章运动、呼吸对脉图的影响311
第一节运动与脉图311
一、蹲起运动与脉图311
二、跑步运动与脉图313
三、自行车运动器运动与脉图316
四、水中运动与脉图318
第二节呼吸运动与脉图320
第三章自然环境对脉图的影响324
第一节季节与脉图324
第二节月相与脉图329
第三节昼夜与脉图330
第四节脉图的生物节律研究333
一、脉图的近似年节律变化334
二、脉图的近似月节律变化336
三、脉图的近似日节律变化339
第五节 日全食对脉图的影响344
第六节地域与脉图345
第四章生理刺激对脉图影响348
第一节寒冷、饮酒与脉图348
一、寒冷刺激与脉图348
二、饮酒与脉图349
第二节精神疲劳和体力疲劳对脉图影响352
一、精神疲劳与脉图352
二、体力疲劳与脉图354
一、饮食前后脉图变化356
第三节饮食与脉图356
二、饮黄芪煎剂后的脉图变化357
第五章心病脉图示例359
第一节“心主血脉”病变与脉图359
第二节 心电图、心动超声图与脉图370
一、心电图与脉图370
二、心动超声图与脉图375
第三节“心主神明”病变与脉图378
第四节虚证的心、脉功能观察382
第一节外感发热者脉图385
第六章肺病脉图示例385
第二节咳喘者脉图391
第七章脾病脉图示例395
第一节脾胃病与脉图395
一、脉形、脉力与证型的关系396
二、慢性胃炎各证型与心血管功能399
三、脾胃病与趺阳脉图400
第二节脾虚、便血者脉图401
一、甲型肝炎者脉图404
第八章肝脏病脉图示例404
第一节肝病脉图404
二、慢性乙型肝炎、肝癌者脉图407
第二节高血压病者脉图412
第三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自主神经紊乱者脉图416
第九章肾病脉图示例421
第一节肾病者脉图421
第二节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的脉图观察426
第三节 肾阴、肾阳虚证的脉图429
第一节手术过程中血压和脉图变化438
第十章血压与脉图438
一、手术前脉图形状和手术中血压安定性的关系439
二、麻醉和手术中脉图参数和血压变化的关系439
三、麻醉和手术中脉图形态变化和降压程度的关系440
四、麻醉药注射后血压、脉图的变化441
五、注射升压药后脉图的变化444
第二节休克与脉图446
后记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