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南地区产业发展与创新研究丛书 机制与对策 循环经济之中国探索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西南地区产业发展与创新研究丛书 机制与对策 循环经济之中国探索](https://www.shukui.net/cover/39/30088956.jpg)
- 王朝全,李仁方,胡树林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54218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160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170页
- 主题词:自然资源-资源经济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西南地区产业发展与创新研究丛书 机制与对策 循环经济之中国探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述1
1.1走不出的背景:为什么要研究循环经济的发展机制1
1.1.1现实之痛:机制缺失导致实践效果欠佳2
1.1.2理论之痒:研究不足引起实施指导乏力2
1.1.3研究意义10
1.2抽丝剥茧:如何揭示发展循环经济的机制之秘11
1.3没有终结的结论:本报告的价值与不足何在?13
第2章 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14
2.1循环经济的技术原理14
2.1.1物质不灭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与循环经济14
2.1.2熵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与循环经济17
2.2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原理18
2.2.1资源稀缺理论18
2.2.2外部性理论21
2.2.3公共物品理论24
2.3循环经济的生态经济原理29
2.3.1循环增值原理29
2.3.2共生协调原理29
2.3.3整体性层级原理30
2.3.4多样性和主导性原理30
2.4对狭义循环经济的扩展——按需生产理论31
2.4.1“按需生产”理论产生的背景31
2.4.2“按需生产”理论的核心是减量化思想31
2.4.3“按需生产”思想的理论基础32
2.5本章小结34
第3章 循环经济的机制分析35
3.1机制与经济机制35
3.1.1机制的概念35
3.1.2经济机制36
3.1.3市场机制、计划机制与混合机制36
3.1.4经济规律、经济政策与经济机制37
3.2经济机制理论37
3.2.1经济机制理论的起源37
3.2.2经济机制理论的研究主题38
3.2.3经济机制理论的基本模型39
3.2.4经济机制理论的重要命题39
3.3循环经济机制及其构成40
3.3.1构建循环经济机制的必要性40
3.3.2循环经济机制的构成41
3.4循环经济机制研究的模型与内容42
3.4.1循环经济机制研究的基本模型42
3.4.2循环经济机制研究的基本内容44
3.5理论应用案例:循环经济下排污收费标准的选择44
3.5.1基本模型及其分析假设44
3.5.2厂商成本最小化的污染物最优排放条件45
3.5.3成本最小化的代表性厂商最优排污收费标准46
3.5.4两种选择标准的比较分析46
3.6本章小结48
第4章 循环经济的动力机制49
4.1循环经济的动力系统构成及其作用机理49
4.1.1循环经济的内生动力50
4.1.2循环经济的外生动力50
4.1.3循环经济动力系统的作用机理51
4.2发展循环经济的四种动力机制52
4.2.1经济利益驱动机制53
4.2.2社会需求拉动机制54
4.2.3技术进步推动机制54
4.2.4政府支持的促进机制55
4.3各种动力机制的协调与互动56
4.4借鉴德国经验来构建我国循环经济动力机制56
4.4.1中国与德国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主要差异57
4.4.2借鉴德国经验以推进我国循环经济快速发展58
4.5本章小结59
第5章 循环经济的运行机制60
5.1运行机制的含义与意义60
5.1.1运行机制的含义60
5.1.2循环经济运行机制60
5.1.3研究循环经济运行机制的意义62
5.2循环经济的主体假设与制度变迁66
5.3循环经济的宏观运行机制68
5.3.1高层政府行为与循环经济发展68
5.3.2高层政府发展循环经济的运行机制68
5.4循环经济的中观运行机制71
5.4.1次级政府行为与循环经济发展71
5.4.2次级政府发展循环经济的运行机制72
5.5循环经济的微观运行机制75
5.5.1企业行为与循环经济发展75
5.5.2次级政府与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博弈行为75
5.5.3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外部环境77
5.5.4企业循环经济运行机制77
5.6本章小结79
第6章 循环经济的保障机制80
6.1循环经济保障机制的内涵80
6.2循环经济保障机制的构成要素81
6.2.1技术体系81
6.2.2产业体系82
6.2.3政策体系82
6.2.4法律体系83
6.2.5道德规范体系83
6.2.6社会合作体系84
6.3循环经济保障机制的作用机理84
6.3.1行动目标选择84
6.3.2经济环境建构85
6.3.3信息反馈系统90
6.3.4行为纠偏机制91
6.4强制实施机制与自我实施机制92
6.4.1强制实施机制92
6.4.2自我实施机制94
6.5本章小结96
第7章 发展循环经济的差异化对策研究98
7.1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对策研究98
7.1.1我国发展循环经济主要法规政策中的激励措施98
7.1.2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障碍99
7.1.3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性对策建议102
7.2循环经济视角的区域差异问题分析107
7.2.1我国区域差异的表现及原因107
7.2.2循环经济与区域特征的关系108
7.2.3基于循环经济的区域划分111
7.3区域差异化背景下的循环经济模式选择116
7.3.1国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分析与借鉴116
7.3.2区域循环经济模式选择的原则117
7.3.3我国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120
7.4循环经济区域差异化发展对策的设计与实施125
7.4.1区域差异化发展对策及其设计原则125
7.4.2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区域差异化对策127
7.4.3循环经济区域差异化发展对策的实施134
7.5本章小结136
第8章 青白江国家循环经济工业园的建设实践137
8.1青白江区自然环境及基础设施状况137
8.1.1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137
8.1.2气候137
8.1.3水文137
8.1.4基础设施138
8.2青白江区社会经济及工业园区环境现状139
8.2.1冶金、机械产业园139
8.2.2化工产业园140
8.2.3工业园区内污染物排放状况140
8.3园区内污染物循环利用状况及园区生态关联度分析142
8.3.1工业园区内污染物循环利用状况143
8.3.2青白江工业园区生态关联度分析147
8.4青白江国家循环经济工业园的经验与不足149
8.4.1青白江国家循环经济工业园的发展优势149
8.4.2青白江国家循环经济工业园的发展经验150
8.4.3青白江国家循环经济工业园建设中存在的不足151
8.5本章小结与启示152
第9章 结论与展望153
参考文献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