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精译伤寒杂病论 伤寒论 金匮要略合订本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精译伤寒杂病论 伤寒论 金匮要略合订本
  • 张仲景原著;柳术军编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 ISBN:7801741234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541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565页
  • 主题词:伤寒杂病论-译文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精译伤寒杂病论 伤寒论 金匮要略合订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卷 伤寒论3

第一篇 辨病脉证并治3

第一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3

第一节 太阳病概论3

一、太阳病提纲3

二、太阳病的分类——中风、伤寒、温病3

目录3

三、太阳病传与不传5

四、辨太阳病病程的变化6

五、太阳病欲解时7

六、外感病初起辨阴阳的要点8

七、辨寒热真假9

一、桂枝汤证的兼证11

第三节 桂枝汤证的谦证、变证及禁忌证11

二、桂枝汤证的辨证13

三、坏病处理原则与桂枝汤禁忌证15

四、太阳病轻证17

第四节 桂枝汤证疑似证19

一、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19

二、甘草干姜汤证、芍药甘草汤证19

三、证象阳旦20

第二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21

第一节 葛根汤证及其辨证21

第二节 麻黄汤证23

第三节 麻黄汤证兼证25

一、大青龙汤证25

二、小青龙汤证26

第四节 解表发汗方的辨证选用27

一、辨宜用桂枝汤解外的脉证27

二、辨可不可发汗与小发汗29

三、桂枝汤的灵活应用32

四、表证衄血之辨33

第五节 太阳病汗吐下后的变证34

一、汗吐下后邪去正虚欲愈34

二、辨汗吐下后变证的虚寒与实热35

三、五苓散证40

四、梔子豉汤证42

五、真武汤证45

第六节 峻汗禁例45

第七节 表里先后辨48

第八节 小柴胡汤证49

第九节 小柴胡汤证的兼变证与疑似证53

一、小建中汤证53

二、大柴胡汤证53

三、柴胡加芒硝汤证54

四、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55

五、肝邪乘脾肺证56

第十节 太阳病火逆变证57

第十一节 太阳病吐后变证62

第十二节 太阳蓄血证64

一、蓄血轻证64

二、蓄血重证65

第一节 结胸与胸结的比较67

第三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67

第二节 结胸证治68

一、大结胸证治68

二、小结胸证治71

三、寒实结胸及文蛤散证72

第三节 结胸疑似证74

一、太阳少阳并病与热入血室74

二、柴胡桂枝汤证75

三、柴胡桂枝干姜汤证76

四、阳微结证77

第四节 痞证证治78

一、痞证的病因病机78

二、大黄黄连泻心汤证与附子泻心汤证79

三、半夏泻心汤证、生姜泻心汤证、甘草泻心汤证80

四、痞证的鉴别82

第五节 痞证的辨证与兼变证83

一、痞证误下后的变证与赤石脂禹余粮汤证83

二、旋覆代赭汤证83

三、桂枝人参汤证84

四、瓜蒂散证85

五、痞症的辨证85

第六节 太阳病其他变证87

一、白虎与白虎加人参汤证87

二、黄芩汤证88

三、黄连汤症89

第七节 风湿证90

四、十枣汤证90

第八节 炙甘草汤证92

第四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93

第一节 阳明病概论93

一、阳明病提纲93

二、阳明病外症、主脉、来路94

三、阳明病的病因病机95

四、阳明病中风、中寒辨97

五、阳明发黄及其他证候99

第二节 阳明病不可攻下101

第三节 阳明病三承气汤用法比较103

第四节 谵语辨证及白虎汤证105

一、谵语辨证105

一、阳明病攻下与多汗的辨证109

二、白虎汤证109

第五节 阳明病兼变证的辨治109

二、阳明病攻下后寒热之辨111

三、阳明兼少阳证治112

四、阳明中风发黄113

五、导法114

六、阳明兼太阳证治114

七、阳明发黄与阳明蓄血的辨治115

第六节 燥屎辨证116

第七节 辨转属阳明与脾约证118

一、转属阳明有寒热之辨118

二、脾约证120

第八节 各种攻下法的比较121

第九节 阳明发黄辨124

第五章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126

第一节 少阳病概论126

一、少阳病提纲126

二、少阳病禁忌及其辨证126

第二节 少阳病的转归128

第六章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129

第一节 太阴病概论129

一、太阴病提纲129

二、太阴中风130

三、太阴病治则130

第二节 太阴病兼证131

第三节 太阴寒湿发黄132

第七章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133

第一节 少阴病概论133

一、少阴病寒化证主要脉证133

二、少阴病冶禁134

三、少阴病火劫伤阴变证135

四、少阴病动血变证135

第二节 少阴病预后136

一、阳回自愈可治证136

二、少阴病欲愈候与欲解时137

三、少阴不治证138

第三节 太少两感证与少阴热化证140

一、太少两感证140

第四节 少阴寒湿证141

二、少阴热化证141

第五节 辨少阴便脓血、吐利证142

一、少阴便脓血证142

二、少阴吐利证143

第六节 少阴咽痛证143

第七节 少阴下利证145

一、白通汤证与白通加猪胆汁汤证145

二、真武汤证146

三、通脉四逆汤证147

四、四逆散证147

五、猪苓汤证148

第八节 少阴三急下证149

第九节 少阴病温法提要150

第八章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151

第一节 厥阴病概论151

第二节 辨厥152

一、厥的概念152

二、厥热胜复153

三、厥的危重证156

四、厥证辨治157

第三节 辨不利163

一、下利辨治163

二、下利辨脉166

第四节 辨呕与哕169

一、呕吐辨治169

二、哕的辨治170

第一节 霍乱病脉证171

第九章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171

第二节 霍乱病证治173

一、四逆加人参汤证173

二、五芩散证与理中丸汤证173

三、四逆汤证174

四、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证175

五、病后调理175

第十章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176

第一节 阴阳易证治176

第二节 差后病证治177

第二篇 脉法脉证180

第十一章 辨脉法180

第十二章 平脉法198

第十三章 伤寒例218

第十四章 辨痉温暍脉证239

第三篇 辨病脉证并治其他245

第十五章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245

第十六章 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254

第十七章 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267

第十八章 辨不可吐病证277

第十九章 辨可吐病证279

第二十章 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281

第二十一章 辨可下病脉证并治297

第二十二章 辨发汗吐上后病脉证并治306

第一篇 《金匮要略》诠解一325

第一章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325

下卷 金匮要略325

第二章 痉湿暍病脉证治339

第三章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351

第四章 疟病脉证并治358

第五章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362

第六章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368

第七章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375

第八章 奔豚气病脉证并治382

第九章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384

第十章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389

第十一章 五脏风寒积聚病399

第十二章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407

第十三章 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421

第十四章 水气病脉证并治426

第十五章 黄疸病脉证并治441

第十六章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449

第十七章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454

第二篇 《金匮要略》诠解二471

第十八章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471

第十九章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475

第三篇 《金匮要略》诠解三479

第二十章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479

第二十一章 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484

第二十二章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490

第四篇 《金匮要略》诠解四501

第二十三章 杂疗方501

第二十四章 禽兽鱼虫禁忌并治507

第二十五章 果实菜谷禁忌并治52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