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教育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马桂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ISBN:7108018357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41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55页
- 主题词:环境教育-师范大学-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环境教育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环境教育学概述3
一、环境教育学与环境教育3
二、环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5
三、环境教育学的学科属性7
四、环境教育学的研究方法10
第二节环境教育的概念、任务与目标14
一、环境教育的概念14
二、环境教育的任务与目标16
第二章环境教育的产生、发展和现状22
第一节环境教育产生的背景和发展的历史22
一、世界性的环境问题22
二、环境运动的兴起26
三、环境教育发展的历史27
第二节当前学校环境教育的三个取向33
一、环境教育的绿色取向34
二、环境教育的蓝色取向36
三、环境教育的红色取向39
第三节欧洲环境教育的特点和发展趋势44
一、欧洲环境教育的合作性45
二、欧洲环境教育的创新性48
三、欧洲环境教育的实践性52
四、欧洲环境教育发展的新趋势55
第四节中国环境教育的发展与现状59
一、中国环境教育的发展历史59
二、辽宁省环境教育概况67
第一节环境问题80
第三章环境教育内容(上)80
一、环境污染81
二、资源问题89
三、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101
第二节环境保护与人口教育102
一、人口现状与特点102
二、人口对环境的影响106
三、中国人口生育政策109
四、人口数量控制与素质提高112
第三节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116
一、生态学基础117
二、生物多样性122
三、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130
第四章环境教育内容(中)139
第一节人与环境的关系139
一、环境139
二、环境的组成与结构139
三、环境的基本性质与分类143
四、人类与环境的关系145
第二节环境质量与人体健康148
一、环境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150
二、环境激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154
三、有害化学物质对人类健康的威胁155
四、吸烟与健康161
第三节环境伦理与规范165
一、环境道德的概念165
二、环境道德的基本原则166
三、环境道德的基本规范172
第四节环境保护与法律176
一、环境法概述177
二、中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179
三、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184
四、环境法律责任186
五、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环境权189
第一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战略195
一、可持续发展概念产生的背景195
第五章环境教育内容(下)195
二、可持续发展的定义199
三、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发展204
四、国际可持续发展战略比较205
五、两次可持续发展首脑会的10年220
第二节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态势223
一、中国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认识223
二、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宏观对策227
三、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进程233
四、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制约因素239
五、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趋势242
六、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246
第三节关于《21世纪议程》和《中国21世纪议程》250
一、关于《21世纪议程》250
二、关于《中国21世纪议程》251
第六章环境教育途径与方法255
第一节环境教育途径255
一、多学科渗透型环境教育课程256
二、跨学科交叉型环境教育课程260
三、综合性学习型环境教育课程264
四、核心主题型环境教育课程267
第二节环境教育方法的意义271
一、环境教育方法的重要性271
二、环境教育对教师的要求274
第三节自然教育方法275
一、自然教育方法的原则276
二、自然教育方法举例278
第四节可视化与主持式环境教育方法290
一、可视化与主持式环境教育方法的原则290
二、可视化与主持式环境教育方法的实践体现291
第五节小组合作互动式教育方法293
一、角色扮演的小组合作互动活动294
二、心路图像法的小组活动296
三、小组合作互动式“利用旧报纸的时装表演”297
第六节探究式学习方法301
一、什么是探究式学习301
二、探究式学习举例304
三、组织环境教育活动应注意的问题308
一、环境教育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意义310
第七节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环境教育310
二、环境教育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具体方法311
第七章环境教育实践活动316
第一节环境教育实践概述317
一、环境教育实践的意义317
二、环境教育实践的特点320
三、组织和开展环境教育实践的原则321
四、高等学校学生环境保护社团活动323
一、调查研究型实践活动的基本过程326
第二节环境教育实践的基本程序326
二、社会公益性实践活动的基本过程329
第三节环境教育实践活动设计331
一、调查研究型实践活动设计331
二、社会公益型实践活动设计336
第八章环境教育评价352
第一节环境教育评价的含义352
一、环境教育评价的概念353
二、环境教育评价的类别355
三、环境教育评价的特点363
第二节环境教育评价目标368
一、美国联邦环境教育法(1970年)369
二、人类环境宣言(1972年)369
三、贝尔格莱德宪章(1975年)370
四、第比利斯会议(1977年)371
五、其他372
第三节环境教育评价的功能373
一、诊断功能373
二、反馈功能374
三、激励功能375
四、指导功能376
五、管理功能377
第四节环境教育评价的原则377
一、环境教育评价原则的意义377
二、环境教育评价原则379
第五节环境教育评价的具体操作385
一、环境教育评价的基本框架385
二、环境教育评价计划的制定386
三、环境教育评价的几个具体办法388
四、环境教育评价操作方法与举例389
《环境教育学》教学建议406
主要参考文献409
后记415
附录一与环境有关的纪念日418
附录二与环境有关的网址431
附录三参考书目436
附录四环境保护标志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