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WCDMA无线网络工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WCDMA无线网络工程](https://www.shukui.net/cover/36/30838065.jpg)
- 杨峰义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121745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21页
- 文件大小:4MB
- 文件页数:335页
- 主题词:码分多址-宽带通信系统
PDF下载
下载说明
WCDMA无线网络工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概述1
1.1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发展简介1
目 录1
1.2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特征4
1.3WCDMA技术标准的发展5
1.4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后续发展6
1.4.1 后IMT-2000系统的总体目标6
1.4.2 B3G系统可能应用的关键技术8
第二章无线传播基础13
2.1概述13
2.3多径衰落14
2.2 自由空间传播模型14
2.4 阴影衰落16
2.5多普勒效应20
2.6菲涅尔区21
2.7多径信道模型23
2.7.1 多普勒频谱的类型24
2.7.2 GSM系统的多径信道模型24
2.7.3 WCDMA系统的传播模型26
2.8中值路径损耗预测模型29
2.8.2 自由空间的传播30
2.8.1 常用中值预测模型30
2.8.3 Okumura-Hata模型31
2.8.4 COST231-Hata模型32
2.8.5 COST231 Walfish Ikegami模型32
2.8.6 Keenan-Motley模型34
2.9传播模型校正35
2.9.1 连续波(CW)测试36
2.9.2传播模型的校正39
3.1 概述43
3.1.1 UTRAN结构43
第三章WCDMA无线网络接口43
3.1.2 Uu接口结构46
3.2 WCDMA Uu接口信道结构49
3.2.1传输信道与物理信道49
3.2.2上行物理信道50
3.2.3 下行物理信道59
3.2.4传输信道到物理信道的映射69
3.2.5 物理信道间的定时关系70
3.2.6 物理层工作过程72
3.3.1 物理层数据传输格式和配置75
3.3 WCDMA Uu接口业务复接与信道编码75
3.3.2信道编码与复接81
3.3.3传输格式检测89
3.4 MAC子层91
3.4.1 MAC实体结构91
3.4.2 MAC子层功能97
3.5 RLC子层98
3.5.1 RLC模型98
3.5.2 RLC功能与提供的业务103
3.6.1 概述104
3.6 RRC子层104
3.6.2 RRC层的功能105
3.7 Iu系列接口106
3.7.1 Iu接口106
3.7.2 Iur接口111
3.7.3 Iub接口114
第四章WCDMA无线网络结构与性能增强127
4.1概述127
4.2 WCDMA无线接入网络整体结构128
4.2.1逻辑结构128
4.2.3 Node B129
4.2.2 RNC129
4.3.1概述130
4.3.2 中央交换功能模块130
4.3 RNC体系结构130
4.3.3 RNC基本处理功能模块131
4.3.4无线资源管理模块131
4.3.5操作维护功能模块131
4.4.1概述132
4.4.2传输子系统132
4.4 Node B体系结构132
4.4.3 中频/基带子系统133
4.4.4射频子系统134
4.4.5天馈子系统135
4.4.6控制子系统136
4.5覆盖扩展技术136
4.5.1 基站四天线接收分集技术136
4.5.2基站发射分集技术143
4.5.3基站OTSR全向发射扇区接收技术151
4.5.4 AMRC语音速率自适应调整技术154
4.5.5塔放157
第五章WCDMA无线网络组网应用161
5.1概述161
5.2应用场景的划分和相应的覆盖方案161
5.2.1 分布式覆盖技术162
5.2.2 密集城区164
5.2.3 普通城区167
5.2.4 室内覆盖168
5.2.5郊区/乡镇175
5.2.7交通干线176
5.2.6农村地区176
5.2.8风景区178
5.2.9大面积水域178
5.2.10其他偏远地区179
5.3WCDMA无线接入网络传输组网179
5.3.1概述179
5.3.2 WCDMA接入网传输解决方案180
第六章无线资源管理187
6.1概述187
6.2.2闭环功率控制188
6.2.1 开环功率控制188
6.2功率控制188
6.2.3下行功率平衡190
6.3准入控制193
6.3.1 业务归一化因子194
6.3.2上行准入控制194
6.3.3下行准入控制196
6.4切换197
6.4.1 软切换和更软切换198
6.4.2异频切换201
6.4.3 系统间切换203
6.5负载控制204
6.5.1 负载平衡205
6.5.2负载重整206
6.5.3拥塞控制207
6.6速率控制207
6.6.1 AMR模式控制207
6.6.2 动态信道资源配置209
第七章QoS管理211
7.1概述211
7.2 3GPP对QoS的定义211
7.3 3GPP典型业务定义214
7.3.2 传统话音业务的QoS指标评价体系215
7.3.1 QoS指标评价体系215
7.3.3 数据业务的QoS指标评价体系216
7.4 WCDMA网络中的QoS管理功能217
7.4.1 QoS管理子功能描述217
7.4.2 QoS管理子功能在UMTS网络中的实现218
7.4.3 3G典型业务的QoS实现与保障示例222
第八章无线网络规划226
8.1概述226
8.2.1 无线链路预算228
8.2 估算228
8.2.2 小区覆盖范围和小区覆盖区域估算236
8.2.3设备估算237
8.3 详细规划240
8.3.1 初始化:定义无线网络布局242
8.3.2 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迭代过程242
8.3.3 后处理:网络覆盖预测252
8.4 网络优化255
8.4.1 扇区化255
8.4.2 天线倾角的影响257
8.4.3 塔放258
第九章WCDMA无线工程技术262
9.1概述262
9.2共站址264
9.2.1干扰机理266
9.2.2隔离度计算方法269
9.2.3 隔离度计算结果271
9.2.4工程措施272
9.3 WCDMA/GSM/DCS共室内分布系统278
9.3.1 室内分布系统中无源器件的共用要求279
9.3.2 WCDMA干线放大器282
9.4直放站应用研究290
9.4.1 WCDMA直放站技术要求290
9.4.2 直放站对系统的影响分析295
9.4.3 使用直放站时的网络规划考虑299
9.5 WCDMA系统与其他系统共存研究305
9.5.1 WCDMA系统之间共存305
9.5.2 WCDMA系统与GSM/DCS1800系统共存310
9.5.3 WCDMA系统TD-SCDMA系统共存315
9.5.4 WCDMA系统与PHS系统共存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