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汶川特大地震 宝兴抗震救灾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汶川特大地震 宝兴抗震救灾志
  • 《汶川特大地震宝兴抗震救灾志》编纂委员会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6003225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18页
  • 文件大小:76MB
  • 文件页数:482页
  • 主题词:抗震救灾-概况-宝兴县-2008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汶川特大地震 宝兴抗震救灾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述1

大事记6

2008年6

2009年18

2010年26

2011年31

第一篇 灾情34

第一章 地质构造·地震活动34

第一节 地质构造34

一、龙门山构造带34

二、金汤弧构造带35

第二节 地形地貌36

一、地质发育简史36

二、地层37

三、地貌特征39

四、地貌类型39

五、宝兴境内著名山峰及山岭41

六、水面43

第三节 地震活动历史45

第四节 地震异常现象51

第五节 地震烈度及影响范围51

第二章 地质灾害53

第一节 震前地质灾害53

第二节 震后地质灾害54

一、防汛抗灾准备工作55

二、确保安全度汛55

三、排除地质灾害隐患55

四、矿山地质灾害防灾56

第三章 房屋损坏57

第一节 城镇房屋57

第二节 农村房屋57

第四章 基础设施损坏59

第一节 公路桥梁设施59

第二节 通信设施60

第三节 电力设施60

第四节 水利设施60

第五章 工业损失61

第一节 石材矿山破坏受损严重61

第二节 电力在建工程影响61

第六章 商贸·旅游·建筑业损坏62

第一节 商贸业62

第二节 旅游业62

第三节 建筑业63

第七章 社会事业单位设施损坏63

第一节 教育设施损坏63

第二节 医疗卫生设施损坏64

第三节 文体广电设施损坏64

第四节 科技设施损坏65

第八章 次生灾害66

第一节 泥石流灾害66

第二节 洪水灾害66

第三节 异常气候67

第四节 人员伤亡67

第二篇 抢险救灾68

第一章 组织机构·抢险救灾预案68

第一节 组织机构68

一、食品安全小组的组成84

二、各部门的工作职责84

三、宝兴县人武部组织指挥机构85

四、武警宝兴县中队组织指挥机构86

五、宝兴县消防大队组织指挥机构86

六、宝兴县公安局组织指挥机构86

第二节 抢险救灾预案87

一、大震分类及其实施对策的机关87

二、对策的实施意见87

三、大震监测预报组织体制88

四、地震监测预报对策92

五、震前预防对策93

六、震后应急及抢险救灾对策97

第二章 救助方案及保障措施100

第一节 市、县政府制定的政策措施100

第二节 县级各部门的保障措施104

第三节 上级媒体报道108

第三章 灾情评估与受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109

第一节 受灾范围评估109

第二节 受灾损失评估109

第三节 受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112

第四章 受灾群众生活救助113

第一节 应急期救助113

第二节 过渡期救助114

第三节 受灾群众心理救助115

第四节 群众互助自救115

第五章 受灾群众安置116

第一节 集中安置116

第二节 分散安置117

第三节 其他安置117

第六章 生活配套设施恢复117

第一节 生活配套设施117

第二节 通信设施118

第三节 市场监管119

第七章 维护稳定与公共安全120

第一节 治安管理120

第二节 打击刑事犯罪120

第三节 消防安全121

第八章 恢复交通和管理121

第一节 确保省道210线安全畅通121

一、救灾“生命线”121

二、奋力抢通生命线122

三、高度重视,加强领导123

四、明确职责,各司其职124

五、精心布置,确保畅通125

六、交通局抢险保通126

七、加强运力调控,保障救灾物资运输127

八、加强公路养护,确保道路畅通128

九、物资保障保畅通129

十、领导亲临,上下联动130

十一、热情服务,无私奉献131

十二、相关情况133

第二节 恢复县乡公路136

一、恢复重建工程136

二、农村公路建设138

第三节 交通秩序管理139

一、公路养护139

二、公路路政管理139

三、公路运输管理140

四、交通规费征收140

五、海事工作140

六、安全工作140

第九章 恢复教育文化生活141

第一节 中小学、幼儿园复课141

第二节 文化生活的恢复142

一、千方百计确保在第一时间恢复广电网络142

二、努力完成抗震救灾专题新闻报道任务143

三、做好文化领域自身抗震救灾工作143

第三篇 医疗防疫144

第一章 组织机构144

第一节 县卫生局抗震救灾指挥部144

第二节 疾控中心防病防疫应急工作领导小组145

第三节 县医院应急领导小组146

第四节 中医院应急防控领导小组147

第五节 乡镇卫生院应急领导组织148

一、硗碛卫生院援救小组148

二、五龙卫生院医疗救护工作领导小组149

三、陇东中心卫生院救护领导小组149

四、蜂桶寨中心卫生院救护领导小组150

第六节 中共党员突击队151

第二章 灾后卫生防疫152

第一节 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和防控152

第二节 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154

一、疫苗接种情况154

二、修复冷链设备和接种服务情况156

三、实验室检测能力情况156

第三节 食品卫生监督监测157

第四节 饮用水的监督检测158

第五节 爱国卫生运动160

一、健康教育宣传工作160

二、环境综合整治,做好消毒工作161

第三章 抗震救灾医疗卫生防疫队162

第一节 赴宝兴防疫队162

一、湖北省襄樊市卫生防疫队162

二、宜昌卫生防疫分队164

第二节 省道210线巡回医疗166

一、紧急部署166

二、启动应急预案166

第四章 救治预防保健工作168

第一节 伤员的救治168

第二节 中医中药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169

第三节 妇幼保健170

第四节 放射防护170

第五节 学校复课复读后的检测171

笫五章 抗震救灾工作保障172

第一节 红十字会援助物资172

第二节 抗震救灾资金募集与使用174

第三节 物资发放175

第四篇 赈灾176

第一章 社会赈灾发动与管理176

第一节 社会赈灾管理机构176

第二节 社会赈灾组织发动177

第二章 社会捐赠179

第一节 县级机关和军队捐赠活动179

第二节 乡(镇)捐赠活动180

第三节 企业界捐赠活动180

第四节 人民团体、学校、宗教团体与社会组织捐赠活动181

第五节 特殊党费183

第三章 捐赠款物使用184

第一节 使用机制(统计、管理)184

第二节 协调使用(划拨使用)187

第四章 救灾资金和物资管理188

第一节 政府投入救灾资金监管188

第二节 政府投入救灾物资监管188

第三节 社会捐赠救灾资金管理189

第四节 社会捐赠救灾物资监管190

第五章 志愿者队伍191

第一节 组织志愿者队伍191

第二节 自发志愿者队伍191

第三节 志愿者赈灾活动192

第五篇 灾后恢复重建193

第一章 部署安排193

第一节 国家、省、市领导赴宝兴指导灾后恢复重建193

第二节 灾后重建工作机构的组建197

一、综合协调组199

二、数据统计监测组200

三、资金拨付监督组201

四、质量安全监督检查组201

五、工程招投标审查监督组202

六、灾后重建项目指导协调组203

第二章 灾后重建相关政策措施204

第一节 财税政策204

一、财政部、国家税务局关于认真落实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税收优惠政策205

二、四川省“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税收优惠政策206

第二节 金融政策209

第三节 土地政策210

第四节 产业政策212

第五节 其他政策215

第三章 重建规划及实施方案的对接与编制216

第一节 总体规划216

第二节 专项规划220

一、城乡住房建设和农户重建及维修规划221

二、城镇体系重建规划221

三、宝兴县农村建设规划223

四、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224

五、夹金山麓灾后生态恢复重建项目规划编制230

六、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规划233

七、市场服务体系规划235

八、土地利用规划237

九、防震减灾灾后恢复重建规划238

第四章 城乡居民住房建设239

第一节 资金补助与实施239

第二节 农村居民住房灾后恢复重建240

第三节 城镇居民住房灾后恢复重建240

第五章 城镇体系建设241

第一节 城镇241

第二节 市政公共设施建设242

一、道路桥梁和公共交通建设242

二、供水系统建设244

三、污水垃圾处理系统建设244

第三节 风景名胜区灾后恢复重建245

一、夹金山国家森林公园灾后恢复重建245

二、四川省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灾后生态修复建设246

三、神木垒景区灾后恢复建设249

四、东拉山灾后恢复建设250

第四节 熊猫古城建设251

一、熊猫古城建设规划251

二、熊猫古城市政道路基础设施255

三、熊猫古城建设领导小组256

四、熊猫古城打造凸显特色256

第六章 农村建设258

第一节 农业生产设施258

第二节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260

第三节 贫困村建设262

第七章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264

第一节 教育264

第二节 医疗卫生266

第三节 文化、文物保护267

第四节 广播电视268

第五节 体育269

第八章 基础设施建设270

第一节 交通270

第二节 邮政和通信270

第三节 能源271

第四节 水利272

第五节 旅游业273

第六节 文化市场建设273

第九章 市场服务体系建设274

第一节 商品零售网店274

第二节 生活服务网络274

第三节 粮食流通体系275

第四节 金融服务网络275

第十章 防震减灾276

第一节 灾害风险治理276

第二节 监测预警277

第三节 应急指挥和救援救助278

第十一章 生态修复278

第一节 环境治理278

第二节 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修复279

第三节 林业设施恢复重建280

第十二章 土地利用281

第一节 重建用地281

第二节 土地复垦282

第十三章 对口支援与社会支持283

第一节 海南、广安对口支援宝兴283

第二节 港、澳、台及海外捐建和支持287

第十四章 实施与保障292

第一节 组织协调292

第二节 资金筹措292

第三节 总结293

一、灾后恢复重建成果瞩目293

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回顾298

三、灾后恢复重建创造和积累的宝贵经验300

四、大力弘扬重建精神,奋力加快宝兴发展303

附录306

县级以上表彰的先进集体、先进人物名录306

一、受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及国家级部委表彰的先进名单306

二、受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及省厅级系统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名单307

三、受市委、市政府、雅安军分区及市级部门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名单311

四、2008年6月受县委、县政府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名单315

存文(法律法规、领导讲话、口述材料和名词注释)319

索引410

后记41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