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官场·官道·官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官场·官道·官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26/30814546.jpg)
- 潘鉷道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ISBN:750351888X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487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518页
- 主题词:政治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官场·官道·官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3
卷一做官入手处:3
修身治己与施政大略3
孔子告弟子为官之道3
周公教子守国术3
治天下如运诸掌4
为臣原则:从道不从君5
人臣之“患”与“罪”6
为政需有一段敬畏之意8
初仕要略9
王应麟提出的居官法则12
做人为做官之基14
官无尊卑,视其立志如何14
“消受得过”四字莫忘15
欲求治,先自大官始16
学做官须知17
出仕之机不可不慎择18
立志为贤员,不必为能员20
做官的只事事想一想21
李塨赠官“十戒”21
君子保身必慎“五本”24
官员好坏唯视其心术如何25
当官需要热心肠27
耐烦比廉洁还重要27
当官一不言贫,二耐得住贫30
贤与能相为表理33
民尊则官尊,官自尊则不尊33
大吏的品德与原则35
志趣宜正36
为官要语37
中正和平,推诚布公37
大义与小节38
毋择官而仕39
做好官须知路数42
“高而不危,满而不溢”为仕途真功夫44
为政六善45
为官兴利避恶47
居官八字47
于安思危,于治忧乱48
只把持得“公”字,便自天清地宁49
公心则虚己49
诚与明合则称真明51
只知有国,不知有己51
改过需靠己51
何西畴宦余沉思录52
高廷瑶暮年阐述居官要则55
许鲁斋《为官语录》57
存心与施政60
防嫌疑之事于未然63
上任前不可预存成见63
为官有“三莫”64
作官一事不可苟65
公于己者能公于人65
居官以公正为先66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66
凡事须立定主意、咬紧牙关去做67
仕宦须脱小规模70
新官要把持得住性情71
谦受益,满招损71
仕宦者,义务也72
做官都是苦差事,为官原是苦命人73
为大官者当尽大官之道76
在官必咬得菜根断78
刘恕自纠“二十失”、“十八蔽”78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79
为政以方便百姓为上80
淡泊宁静可以致远81
君子要善于“悔”82
正己,然后治人83
必有忍,其乃有所济85
官场戒律森严87
袁枚答门生怎样作县令89
害怕为官为好官94
宦途跬步96
当官三要:不欺君、不卖法、不害民97
善自修与不善自修者的不同结局98
薛文清从政要语99
虚心可治天下101
读书人做官不可求人103
当官“三过”:受过、分过、担过104
居官不可作受用之想104
官场非得意之场106
认得正,行得直106
“公慎”二字,居官要旨108
节义为君子应遵守的天下大法108
仕途如陷阱110
操守为先110
“治官如治家”111
“以人为可爱,而我亦可爱”112
好官,尽心焉而已113
当官之法,唯有三事113
事惟公平可以服人心114
办大事须有大担当114
克己之惰性116
自胜者强117
为官的良心117
吏治好坏决定于高官118
不可薄待天下人119
作县第一策119
人臣之术“六正”、“六邪”120
居官是淡薄121
处天下事,只消得“安详”二字125
廉而无能不若贪而有干127
州县官作孽易,造福亦易127
地位高一层,责任重一层129
功与过129
当官究竟为什么130
吕新吾《仕箴四条》131
大官当有大肚量132
克己铭134
容人即是容己134
施政须恕,但“恕”不可误用136
“典、浅、浅”与“俭、简、检”137
有才有识可谓善治138
好问察迩是为政第一要着138
居官是非应分明139
当官守拙,不怕被人笑143
做好官把定六字:忍耐、割舍、省俭144
吕夷简《门铭》145
为高官而欺君蠹民,尚可为人哉145
忠臣之道如土147
高明与英明148
君子不以无位为患,而以无所立为思149
为治有体150
官员仪表不可忽152
明公宁可使网漏吞舟154
庸官之害甚于酷吏154
不愧不怍,走遍天下155
吕新吾痛斥十种为官者155
自强不息之心,有余不尽之意160
从政自有大体小体161
古今当官有别164
涵养——为官之大品德164
名宦名言辑录167
立志不可持两端167
要把自己搁到戏里去看戏172
治国之道在恤民贫172
地方官,天下最不易为之官173
公生明,偏生暗175
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175
看古人巧为政、善为言175
事变万端,人生有限178
不勤政而拿厚禄,必遭恶报178
居是官则思尽其职180
立志要紧181
“精明浑厚”四字缺一不可181
大贤富贵不为己182
圣人之大本领、大作用182
应骤然之变183
痛克自家之短,则官无难为之事184
信用是为官者通行证185
当官大要十五则185
当官为民,死而犹荣187
临民如承大祭187
昏官庸官最为害188
在其位,谋其政189
为人臣应为仁190
为官应常存力不胜任之心191
为官熬得“四耐”方为本事192
一着错,满盘输193
慎密为做官之大要194
人臣以无过为大196
陈确的无敌天下之道196
政事万端,惟守“公”而已197
口威心善为良法199
心诚爱民,智无不及200
为政之本末正邪200
当官应常扪心自问204
当官要术不求多204
曾国藩日课十二款205
为人臣者之选择206
人生大病,只一“傲”字207
陈録《左右铭》207
欲要人人说好官208
居官不可有一毫之偏向209
当官不以其位为乐211
行与思212
不慎之害无穷213
官模五十则214
作官第一要清220
新官上任有规矩221
卷二做官为民不为己229
钓鱼之道与治民术229
治民如持朽索驾马229
治民如弹琴230
观孺子驱鸡识御民之法230
造福还是享福231
治民如栽树233
“堂上一点朱,民间千点血”234
以为家之心治民236
审案当存救人心237
心中有公事238
天下之治乱视守令贤否238
有重民之心,而天下无不治239
当官最易行善239
好官如良医治病240
时时事事要为民着想243
说官好做便非做好官之人244
为官“莫作孽”七则244
远虑可以防祸246
良苦用心都为民247
官为治之本249
治民当求其本250
平易近民,为政之本252
害人,还是害己253
用刑之道在于寓严明以忠厚253
苦口婆心行劝诫255
治民不以小惠257
治民如渡河258
民困在于官索求太多259
非诚信无以取亲于百姓261
李至《续座右铭》262
赏一人与罚一人263
遇事得结便结263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264
畏大人,畏小民267
“吾心如秤,视民如伤”268
养民之道在爱其力268
得民心者可名为官271
为民父母,慈爱明断兼顾271
治民如治目,治吏如治牙273
委曲以行吾术,恳切以尽吾心273
持身为重274
四不欺275
保富之道275
实心行实政,真心爱百姓276
以民心为己心276
体民心为己心277
为官者切记:祸民者天必祸之277
“噢咻抚摩”四字最宜玩味278
公虚敏断278
为民即最大之忠279
第一要爱百姓280
取媚于民则久安长治280
实心爱民则本立281
天下未有不畏官者281
民敢犯官,皆官致之282
此等“善官”不可取282
惠民之政不止一端283
官之性情心术瞒不过百姓286
视民如子,治民如家286
善体天地生万物之心287
治民有形与无形289
有一点不容己于斯民之心289
民与水291
方便于民即是第一政绩291
不阻人告状与不准理292
以法治,还是以人治292
善治不如善教296
天下真实紧要之官只有两员297
官体之真得体298
于成龙示亲民官自省六戒298
“洁己爱民,实心办事”301
治民而民忘者,即为好官301
爱人者亦所以自爱302
治以亲民为要303
当官以民膏血自肥,岂有一丝一毫人心303
知州知县之职304
只一“亲”字认得透,官无难做306
要时刻惦记着百姓的期望307
作州县官正好舒救民之志308
时时不脱离民众308
民畏官与官畏民310
只求有良心之官,不怕无良心之民311
以心入之,以身先之312
事事从民生起见312
一个老父亲的嘱托:为民间播一嘉种313
国家设官,为民做爹耶315
循吏惟不忍视斯民为非318
亲民之官要将“亲”字做到319
“民佣”也民之父母319
官不可与民争利320
晓民之情,通治民之道321
天下难治者在官不在民324
风流太守知不知327
习民之性,察民之情327
造福与造孽328
谁甘为小人而不为君子328
官民两无所累最妙329
三军要他轻生,万姓要他重生329
行简临民330
以己心求民心331
以德感民,寓教于治332
抒实心,宣实力334
周石藩别解“民之父母”四字335
卷三驭吏之道339
饬吏操守339
清官难逃猾吏手339
官役吏,还是吏役官340
待胥吏要持己以正340
宽为待下第一341
张惠言谈“用吏之难”343
长官要明察吏属出的主意347
官要自己做,勿轻假权于人348
勿授胥吏以权351
吏治不修、民生不遂之咎352
约束部下有方352
当官何故拱手让权于吏354
吏以廉静为贵354
吕坤描述为吏八等人的脸谱355
制驭之术必严于自立358
良吏莫如“霹雳手”359
能吏与廉吏优劣359
用吏人,不可使他知我有恤他之意360
察吏属待我之真假七十法360
新上任万勿为衙门人所骗害364
猾吏舞文弄法之根在上官不正364
宽严二字见为官功夫365
驾御僚属要以防为主367
率吏之道368
官府之弊如积尘369
治吏远比治民难369
禁手下人下乡370
怎样对付奸猾胥吏370
饥附饱飏,僮仆之性372
大官之书吏最难治372
良吏与福吏375
天下安危系乎民,民之休戚系乎吏375
用仆从须留心379
勿以辛苦得来之官为奸吏之孤注380
幕友幕友,必以友待之381
用权与办事要分开382
公事与调剂382
成见在胸,稳操权柄383
“山鬼伎俩有限,老僧不动无穷”384
官吏恃势为非如飞蛾扑灯384
执役公门者与屠户相似385
一县之众先从身边人治起386
观吏治民风可知为官好坏386
胥吏变坏之由388
卷四名利场上见清浊391
当官有“钱癖”之因剖析391
性命与珠宝孰贵393
名节一失如妇女不贞394
为人臣切不可收名而不任怨394
俭则不役于物395
李莹《财货铭》397
为官受贿,得不偿失398
居官尤宜俭399
宦情不可太重401
诩诩焉自视为廉能者最值怀疑401
恩欲己出,怨将归谁402
“内愧此心,下愧百姓”402
贪财者,取祸之门403
为官要自爱405
“自是自私”四字要去405
大臣法则,小臣自廉406
俭以养廉,侈以成贪406
宁公而贫,不私而富409
临财莫如廉409
节用养廉,量入为出411
勿求虚荣412
廉不仅限于不受贿412
到任之初切不可先受赂413
廉为居官者分内事414
用官之财如己之财415
失而复得是官,失而不得是名415
勿自保太过416
“我不要钱”的背后416
一物之微,所关甚大417
官不可贪六大原因419
官不必贪也有六说422
由大象因齿身亡谈起425
在官不可忧家425
欲为清白吏,必自节用426
盆花幅草皆足为累428
善讲排场者皆因不善治民429
财物来处要分明430
“小利”与“大利”431
为官奢侈影响坏431
贪污心理分析432
善恶有报,毫厘不爽433
当官者须力禁嗜好434
居官不要钱,其实算不得好官435
为官勿装点出富贵人模样436
居官不要钱,鬼神犹畏之437
善为治者不可有好名喜事之念438
欺世盗名之官为可恨439
矜智恃才,自害而已440
侥幸一时,侥幸不过一世440
廉洁首要,精勤尤先442
暗中馈送,官得实少443
丝毫之利贪不得444
清官何故比贪官还坏445
碌碌官场,尽为一己之私利446
不合逻辑的官民关系447
田文镜苦口婆心劝贪官447
所得甚小者,往往所失甚大449
义利关乃人鬼界450
陋规也不可轻言革除451
所谓功名451
谋利有方452
奢与俭453
惜福杜贪之途453
当官惟廉俸系应得之项455
官场病根在于功利重455
注意另一种“俭”456
节用与贪赃457
万分廉洁为小善,一点贪污为大恶458
清欲人知与贪欲人知459
“公私”二字要分明459
当官何以难为廉460
看贪官污吏卑鄙伎俩461
今之仕宦唯利是视463
不要混账钱463
受禄如何为不苟464
官不可好名,但不可无名465
治贪之道要从改变社会风气入手466
官吏不可平日声名太坏467
食禄有方,汲汲遑遑要不得468
当天下到无人不可做官时468
君子为政,莫大于去名469
遇苦缺当洁身自守472
尽官之本分值不得夸472
俭与廉473
自家身子原是自家心去害他474
当官受贿,衣冠禽兽者也475
为官稍有人心,当怀自愧之意476
贪淫之过生于奢476
避瓜田李下之嫌477
嗜好不可偏477
为官者须先要见得义利二字真确478
贪官报应不在眼前,必在身后479
知利害之分、贤愚之别479
实道理与虚套子480
廉为基,仁为本481
当官不俭,祸患无穷482
视官场如生意场,未有不贪鄙者484
王参政《四留箴》485
陈献章《四箴》485
做人处事当存两念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