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眼科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眼科手册
  • 唐由之,吴星伟主编;沈潜,吴燮民,邹菊生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 ISBN:7801741137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675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70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眼科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眼科诊断方法1

第一章 眼部检查法1

第一节 病史采集2

一、病史采集的顺序2

二、眼病患者的主觉症状2

第二节 眼附属器的检查2

一、眼睑2

二、泪器3

三、结膜3

四、眼球位置及运动4

五、眼眶4

第三节 眼球前段检查4

三、前房5

二、巩膜5

一、角膜5

四、虹膜6

五、瞳孔6

六、晶体7

第四节 眼底检查法7

一、检眼镜检查的意义7

二、检眼镜检查法8

第二章 眼科疾病症状分析11

第一节 视觉障碍11

一、先天性视力障碍11

二、进行性视力障碍11

三、一过性黑矇12

四、急性视力障碍13

五、突发性视力障碍13

七、远视清楚而近视不清14

六、皮质盲14

八、看远看近均不清15

九、远视不清而近视清楚15

第二节 形觉异常16

一、视物变形症16

二、小视症16

三、大视症16

四、闪光感17

五、幻视17

六、飞蚊症18

七、闪辉性暗点18

第三节 光觉异常18

一、夜盲18

二、昼盲19

二、后天性色觉异常20

一、先天性色觉障碍20

第四节 色觉障碍20

第五节 复视与多视22

一、复视22

二、多视23

第六节 眼疲劳24

一、调节性眼疲劳24

二、屈光参差性眼疲劳24

三、眼肌性眼疲劳24

四、眼病因素24

五、全身病因素24

六、环境和工作照明因素25

第七节 眼痛25

一、眼睑痛25

二、眼球痛25

一、畏光26

第八节 畏光流泪26

四、眶部痛26

三、球后痛26

二、流泪27

第九节 干涩感、异物感和痒感28

一、干涩感28

二、异物感28

四、痒感28

第十节 分泌物29

一、脓性分泌物29

二、粘液性分泌物29

三、浆液性分泌物29

四、纤维素性分泌物30

五、泡沫状分泌物30

六、丝状分泌物30

一、远视力检查法31

第一节 视力检查法31

第三章 心理物理学检查法31

二、近视力检查法33

三、视力检查注意事项33

四、视力残疾的标准34

五、激光干涉条纹视力检查法35

第二节 视野检查法35

一、周边视野检查法36

二、中心视野检查法37

三、静态视野检查法37

四、Amsler方格表检查法38

五、视野检查的特点与临床应用39

第三节 暗适应检查法40

一、暗适应对比检查法40

二、夜光表检查法40

四、暗适应异常的常见原因41

三、暗适应计检查法41

第四节 对比敏感度检查法42

第五节 眩光检查法43

第六节 色觉检查法44

一、色盲的发病原因45

二、色觉检查方法45

三、色觉异常的工作限制48

第四章 眼科特殊检查法49

第一节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法49

一、弥散光照射法49

二、直接焦点照射法50

三、角膜缘分光照射法50

四、后部反光照射法50

一、检查方法51

第二节 前房角镜检查法51

六、镜面反光照射法51

五、间接照射法51

二、正常前房角检查所见52

三、Scheie房角宽度分类法52

四、Scheie房角色素分级法53

五、前房角异常53

第三节 三面镜检查法54

一、三面镜的构造与性能54

二、三面镜的检查方法55

三、正常与异常三面镜眼底像55

第四节 眼压检查法56

一、指触眼压测量法56

二、压陷眼压计测量法56

三、压平眼压计测量法57

四、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法59

五、眼压描记检查法59

第五节 角膜内皮显微镜检查法60

一、设计原理及组成61

二、分类与特点61

三、检查方法61

四、结果分析62

五、临床应用62

六、注意事项63

第六节 角膜曲率计检查法63

一、角膜曲率计63

二、自动角膜曲率计65

第五章 眼科影象学检查法66

第一节 眼科超声检查法66

一、眼科超声诊断的基本概念与方法66

二、眼眶部超声的检查特点68

三、B超检查在眼科的应用69

四、超声生物测量的应用价值79

五、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法80

第二节 眼部X线检查83

一、X线检查的原理83

二、眼科X线检查的适应证84

三、眼眶X钱摄影的观察内容84

四、X线诊断方法的临床应用84

第三节 眼科CT检查法86

一、CT的检查原理86

二、CT的检查方法87

三、CT的正常眼部扫描像87

四、CT检查的临床应用87

第四节 眼科磁共振成像检88

一、磁共振的原理与方法88

二、眼眶正常磁共振表现89

三、磁共振的临床应用89

二、光学干涉断层扫描的操作90

第五节 眼部光学干涉断层扫描90

一、光学干涉断层扫描的原理90

三、光学干涉断层扫描的测量与目的91

四、光学干涉断层扫描的临床应用91

第六章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法93

第一节 眼底荧光素钠血管造影术93

一、基本原理和方法94

二、正常与异常眼底的荧光血管造影表现97

第二节 眼底吲哚菁绿血管造影术104

一、吲哚菁绿血管造影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05

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术的临床应用106

第七章 视觉电生理检查法110

第一节 闪光视网膜电图110

一、FERG的主要成分与起源110

二、FERG的记录方法与特性111

三、FERG记录的基本技术113

四、FERG的临床应用117

第二节 图形视网膜电图121

一、PERG记录的基本技术121

二、PERG的记录程序122

三、PERG的测定分析123

四、PERG的临床应用123

第三节 局部视网膜电图123

一、LERG记录的基本技术124

二、LERG的局部刺激器124

三、LERG的测定分析技术125

四、LERG的临床应用126

第四节 视觉诱发电位126

一、VEP记录的基本技术127

二、影响正常视诱发电位的因素130

三、视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131

第五节 视觉眼电图136

一、EOG记录的基本技术136

二、EOG的标准测试程序137

三、EOG的分析与诊断指标138

四、EOG记录的影响因素139

五、EOG的临床应用140

第六节 多焦视网膜电图143

一、多焦视网膜电图记录的基本技术143

二、多焦视网膜电图的临床应用144

第八章 眼球内异物定位检查法147

一、眼内异物的诊断方法147

二、眼内金属异物的定位149

三、眼内非金属异物的定位151

第九章 伪盲检查法153

一、客观检查法153

二、主观检查法154

第十章 中医眼科辨证法则156

第一节 五轮辨证156

一、肉轮156

二、血轮157

三、气轮157

四、风轮158

五、水轮158

第二节 辨外障和内障159

一、外障159

二、内障160

第三节 辨眼部常见症状161

一、辨视觉161

二、辨目痛161

三、辩目痒162

六、辨目劆163

四、辨目涩163

五、辨羞明163

七、辨红肿164

八、辨眵泪164

九、辨翳与膜165

第四节 辨内眼病变167

一、眼内病变常见体征168

二、眼内病变辨证169

第二篇 眼科治疗法172

第一章 眼科常用中西药物172

第一节 抗生素类药物172

一、青霉素类抗生素172

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173

三、其他类抗生素174

第三节 抗真菌药物175

第二节 抗细菌类药物175

第四节 抗病毒药物177

第五节 抗青光眼与降眼压药物179

一、拟胆碱类药179

二、抗胆碱酯酶类药179

三、拟肾上腺素类药179

四、抗肾上腺素类药180

五、α受体激动剂181

六、碳酸酐酶抑制剂182

七、高渗脱水剂183

第六节 扩瞳剂183

第七节 治疗白内障药物185

第八节 养护角膜药186

第九节 血管扩张剂188

第十节 改善眼部微循环药物189

第十二节 促吸收药190

第十一节 止血药物190

第十三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抗炎药191

第十四节 非甾体抗炎药193

第十五节 免疫抑制剂194

第十六节 洗眼剂194

第十七节 局部麻醉药195

第十八节 其他药物197

第二章 眼科常用中药及临床配伍199

一、祛风解表药199

二、清热药200

三、祛湿药200

四、理气药201

五、化痰药201

七、镇惊熄风药202

六、退翳药202

八、止血药203

九、活血药204

十、补益药204

十一、滋阴药205

十二、外用药206

第三章 眼科激光治疗207

第一节 激光治疗的基本原理207

一、激光束与普通光束的区别207

二、激光的生物效应207

三、影响激光治疗效果的因素208

四、眼科常用激光器210

第二节 眼病的激光治疗212

一、激光虹膜切开术212

二、激光小梁成型术214

三、激光晶体后囊膜切开术215

四、全视网膜光凝217

六、黄斑水肿218

五、区域或象限性视网膜光凝218

七、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219

八、原位角膜磨镶术221

第四章 冷冻疗法222

第一节 冷冻的基本概念与方法222

第二节 组织冷冻法的临床应用224

一、睫状体冷冻术224

二、全视网膜冷冻术225

三、眼部肿物的冷冻治疗226

一、光动力治疗的原理229

二、光动力治疗的方法229

三、光动力治疗的适应证229

第一节 光动力治疗229

第五章 眼科特殊治疗法229

四、光动力治疗的并发症与禁忌230

五、评述与展望230

第二节 经瞳孔区温热疗法230

一、对黄斑部脉络膜毛细血管的治疗230

二、对眼内肿瘤的治疗232

一、洗眼壶冲洗法234

第一节 结膜囊冲洗法234

第六章 眼科常用操作与治疗234

二、洗眼杯冲洗法235

第二节 眼局部给药方法236

一、滴眼药水法236

二、涂眼药膏法237

三、眼用药膜置入法238

第三节 结膜下、球后与球周注射法239

一、结膜下注射法239

二、球后注射法240

第四节 眼睑与结膜常用操作241

一、术前剪睫毛法241

三、球周注射法241

二、电解倒睫术242

三、结膜结石取出术243

四、沙眼挤压法与摩擦法243

五、麦粒肿切开术244

六、霰粒肿摘除术245

第五节 泪道冲洗和探通术246

第六节 角膜病常用操作与治疗248

一、角膜异物取出术248

二、角膜烧灼法249

三、角膜溃疡细菌涂片及培养的检查方法250

一、眼部加压降眼压法251

二、滤过手术后眼球按摩法251

第七节 降眼压操作法251

第八节 抗代谢药在抗青光眼手术的应用252

一、5-氟尿嘧啶253

二、丝裂霉素C253

第九节 眼内抗菌素与皮质类固醇注射法254

一、前房内注药法254

二、玻璃体内注药法255

第十节 亚硝酸异戊酯吸入法256

第七章 中医眼科治疗法257

第一节 内治法257

一、疏风清热法257

二、祛风散寒法258

三、泻火解毒法258

四、滋阴降火法259

五、祛湿法260

七、活血化瘀法261

六、止血法261

八、疏肝理气法262

九、益气养血法263

十、补益肝肾法263

十一、软坚散结法264

十二、退翳明目法264

第二节 外治法265

一、点眼药法265

二、熏洗法266

三、敷法267

四、冲洗法268

五、劆洗法268

六、钩割法269

七、熨烙法269

一、十二经脉270

第一节 中医经络学说270

第八章 眼科针灸疗法270

二、奇经八脉271

三、经别及经筋271

四、络脉271

五、经络学术的现代研究271

第二节 针灸治疗法272

一、针法272

二、灸法275

第三节 治疗穴位选配方法276

一、要穴的分类276

二、选穴与配穴277

第四节 眼科常用穴位279

一、头颈部穴位279

二、背部穴位284

三、上肢穴位284

四、下肢穴位286

第一章 眼睑病288

第三篇 眼科疾病诊治288

第一节 眼睑皮肤病289

一、眼睑水肿289

二、眼睑充血291

三、眼睑丹毒293

四、带状疱疹296

五、单纯性疱疹300

六、眼睑湿疹302

七、癣306

第二节 睑缘炎307

第三节 睑腺病311

一、睑腺炎311

二、睑板腺囊肿314

一、上睑下垂317

第四节 睑与睫毛位置异常317

二、倒睫321

三、睑内翻322

四、睑外翻323

第五节 眼睑神经性疾病325

一、眼睑痉挛325

二、眼轮匝肌麻痹327

第二章 泪器病329

第一节 泪道狭窄或阻塞329

第二节 泪道炎症331

一、慢性泪囊炎331

二、急性泪囊炎333

三、新生儿泪囊炎335

第三章 结膜病336

第一节 急性卡他性结膜炎336

第二节 淋球菌性结膜炎339

第三节 病毒性结膜炎342

第四节 慢性结膜炎344

第五节 沙眼347

第六节 泡性结膜炎351

第七节 春季卡他性结膜炎353

第八节 翼状胬肉355

第九节 结膜干燥症357

第十节 结膜肿瘤360

第四章 角膜病365

第五章 巩膜病375

第一节 前巩膜炎375

第二节 后巩膜炎379

第三节 表层巩膜炎384

第六章 白内障385

第一节 老年性白内障386

第二节 先天性白内障395

第三节 并发性白内障398

第四节 糖尿病性白内障401

第五节 外伤性白内障404

第七章 青光眼407

第一节 原发性闭角青光眼408

第二节 原发性开角青光眼414

第三节 继发性青光眼420

一、虹膜睫状体炎继发青光眼420

二、角膜白斑继发性青光眼421

三、晶状体异常所致继发性青光眼421

四、新生血管性青光眼423

第四节 先天性青光眼424

一、婴幼儿型青光眼424

二、青少年型青光眼425

第五节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症425

第八章 玻璃体病428

第一节 玻璃体混浊429

第二节 玻璃体出血435

第三节 玻璃体变性440

第四节 玻璃体寄生虫病444

第五节 先天性玻璃体异常446

第九章 葡萄膜疾病450

第一节 急性虹膜睫状体炎451

第二节 后极部葡萄膜炎或脉络膜炎456

第三节 梅毒性葡萄膜炎459

第四节 弓形体病461

第五节 周边部葡萄膜炎463

第六节 伏格特-小柳-原田氏病465

第七节 Behcet氏病467

第八节 脉络膜黑色素瘤470

第一节 视网膜动脉阻塞475

第十章 视网膜疾病475

第二节 视网膜静脉阻塞482

第三节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490

第四节 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495

第五节 视网膜脱离499

第六节 视网膜色素变性507

第七节 视网膜色素上皮病变519

第八节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523

第九节 中心性渗出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530

第十节 老年性黄斑变性533

第十一章 视神经与视路疾病543

第一节 视神经炎544

第二节 视神经萎缩548

第三节 视盘水肿552

第四节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556

第五节 视盘血管炎560

第六节 Leber氏遗传性视神经病变563

第七节 视神经外伤565

第八节 视交叉病变568

第九节 视束病变569

第十节 外侧膝状体以上的病变571

第十二章 全身病的眼底病变574

第一节 动脉硬化性视网膜病变574

第二节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577

第三节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584

第四节 肾性视网膜病变594

第五节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性视网膜病变598

第六节 白血病性视网膜病变603

第七节 贫血性视网膜病变607

第十三章 眼眶疾病614

第一节 眼球突出615

第二节 急性眼眶炎症616

第三节 眼眶假瘤619

第十四章 屈光不正623

第一节 远视眼624

第二节 近视眼629

第三节 散光637

第四节 老视639

第十五章 斜视与弱视643

第一节 共同性斜视644

第二节 麻痹性斜视650

第三节 弱视655

第十六章 眼外伤与职业性眼病663

第一节 眼球钝挫伤663

第二节 机械性穿孔性眼外伤667

第三节 眼球内异物669

第四节 化学性眼外伤67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