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体运动环节重量参数测量新思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人体运动环节重量参数测量新思路](https://www.shukui.net/cover/28/30811503.jpg)
- 李世明著(山东省烟台师范学院)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 ISBN:7811001721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155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172页
- 主题词:运动生物力学-研究;运动人体测量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人体运动环节重量参数测量新思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人体重量参数概述1
一、重量2
二、重心位置2
三、转动惯量3
第二节人体模型的建立4
一、环节数量4
二、环节形状5
三、环节划分方法5
第三节人体环节重量参数的测量研究与统计模型7
一、尸体解剖法7
二、活体测量法9
三、数学模型法12
四、物理模拟法17
第四节人体整体重量参数的测量研究与统计模型17
一、人体整体重量参数的测量方法17
二、人体整体重量参数的统计模型18
第五节人体环节重量参数的应用现状19
一、参数应用的一般原则19
二、参数应用的现状分析20
第六节人体环节重量参数测量研究的发展趋势与不足方面21
一、发展趋势21
二、不足方面22
笫二章选题依据与研究流程24
第一节选题依据24
第二节研究流程25
基本概念27
第一节平衡板测量理论的提出27
一、平衡板测量概述27
第三章基于平衡板人体运动环节重量参数测量理论的27
二、平衡板测量方案选择28
第二节人体运动环节(链)概念的引入31
第三节重量矩参数的增补32
第四章基于平衡板人体运动环节(链)重量参数的测33
量原理33
第一节环节(链)重量矩平衡板的测量原理33
一、运动环节(链)重心与人体总重心之间的联动关系33
二、总重心圆原理35
三、总重心圆的物理意义35
五、总重心圆半径的计算39
四、总重心圆原理的延拓39
第二节环节(链)重心平衡板的测量原理41
一、重心位置测量原理示意图41
二、重心位置测量原理的生物力学分析42
第五章平衡板的研制与测量原理的验证46
第一节R-Ⅱ型平衡板的研制与测量原理的验证46
一、R-Ⅱ型平衡板的研制46
二、R-Ⅱ型平衡板仪器精度的检验55
三、R-Ⅱ型平衡板测量原理的验证61
第二节R-Ⅰ型平衡板的研制与测量原理的验证62
一、R-Ⅰ型平衡板的研制62
二、R-Ⅰ型平衡板仪器精度的检验66
三、R-Ⅰ型平衡板测量原理的验证68
第三节R-Ⅱ型、R-Ⅰ型两种平衡板组合精度的检验70
第六章基本人体模型运动环节重量参数的理论推算73
第一节基本人体模型的构建73
一、基本人体模型拓扑构型的描述73
二、人体运动环节链的划分75
第二节基于平衡板人体运动环节链重量参数的理论推算76
一、人体运动环节链重量矩的理论推算76
二、人体运动环节链重量参数的理论推算77
第三节封闭环节重量参数的理论计算77
第七章细化人体模型环节重量参数的最优化计算80
第一节细化人体模型概述80
第二节最优化理论的引入81
一、一般形式81
二、算法82
第三节细化人体模型环节重量参数的最优化计算83
一、目标函数的建立84
二、约束条件的确定86
三、最优化算法的实现88
第八章基于R-Ⅱ型平衡板人体总重心圆的测量失真89
分析89
第一节基于R-Ⅱ型平衡板人体总重心圆测量失真的理论分析89
一、人体总重心圆测量失真的原因分析89
二、人体总重心圆测量失真的控制因素分析91
第二节R-Ⅱ型平衡板重心点测量偏差的实验研究93
第三节R-Ⅱ型平衡板重心点测量偏差所引起的总重心圆失真分析95
第九章测量对象与方法101
第一节测量对象101
一、测量内容102
第二节测量方案102
二、测量方法103
三、测量现场布置107
四、静态图像分析系统107
第三节测量程序111
一、基于R-Ⅱ型平衡板测量人体环节(链)重量矩111
二、基于R-Ⅱ型平衡板和图像采集系统测量人体总111
重心111
三、基于R-Ⅰ型平衡板测量人体环节(链)重心半径112
四、人体形态参数测量112
第十章测量结果与分析115
第一节 图像解析与平衡板测量人体总重心的对比115
第二节平衡板测量与最优化计算环节(链)重量参数的对比118
第三节平衡板测量与模型计算环节(链)重量矩的对比119
第四节平衡板测量人体两侧环节(链)重量参数蹬对比121
第五节平衡板测量与模型计算环节(链)重量参数的对比125
第十一章 结论与建议130
第一节结论130
一、平衡板测量理论的构建130
二、测量仪器的研制131
三、最优化原理的引入131
四、人体环节参数的测量132
第二节建议132
一、对仪器改进的建议132
二、对测量方法的建议133
参考文献134
附 录143
后 记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