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青少年发展心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青少年发展心理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37/30807907.jpg)
- 张文新主编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ISBN:7209032703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560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576页
- 主题词:青少年心理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青少年发展心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前言1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人生发展历程与青少年期1
一、童年期3
二、青少年期4
三、成年期7
第二节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过渡性特点9
一、生物过渡10
二、认知过渡11
三、社会过渡13
第三节青少年发展的社会背景14
一、家庭16
二、同伴与学校17
第四节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主题18
一、自我的发展19
二、亲密感20
三、道德与价值观22
四、性及性别化的发展23
讨论:关于青少年的刻板印象25
第二章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理论流派30
第一节生物学取向的青少年发展理论31
一、霍尔的复演说31
二、格塞尔的成熟论34
第二节精神分析学派的青少年发展理论35
一、西蒙·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36
二、安娜·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38
三、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39
第三节行为主义与社会学习理论的青少年发展观42
一、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42
二、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理论44
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46
第四节勒温的场论与斯普兰格的人格理论48
一、勒温的场论48
二、斯普兰格的人格理论50
第五节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52
一、心理发展的实质及影响因素52
二、心理发展的阶段53
第六节文化人类学的理论观点55
一、玛格丽特·米德的观点55
二、本尼迪克特的观点57
第七节生态学的发展理论58
一、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模型59
二、艾尔德的人类发展生活历程理论60
讨论:从理论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62
第三章青少年的生理发展65
第一节青少年的生理变化66
一、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发展变化66
二、身高、体重及身体其他方面的发展变化72
三、第二性征的发育与性成熟80
第二节青少年生理发育的个体差异84
一、青春期开始时间与发育速度的个体差异84
二、影响青少年生理发育个体差异的因素85
第三节青春期生理变化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90
一、青春期生理变化对青少年产生的影响91
二、青春期生理变化对青少年自我形象等方面的影响93
三、青春期特定生理事件的影响97
四、早熟和晚熟的影响100
讨论:为什么早熟对男女青少年会产生不同的影响104
第四章家庭与青少年的发展107
第一节家庭系统与青少年期家庭的变化108
一、家庭系统108
二、青春期家庭系统的变化113
第二节青少年家庭系统的内部关系及特征117
一、青少年与父母的关系117
二、青少年与兄弟姐妹的关系136
第三节青少年的家庭义务感与对传统孝道的态度139
一、青少年的家庭义务感140
二、青少年对孝道的态度146
第四节家庭应激与青少年的发展155
一、婚姻变故与青少年的发展156
二、家庭经济压力对青少年的影响159
讨论:青少年家庭虐待162
第五章青少年的同伴关系164
第一节青少年同伴关系概述165
一、有关同伴经历165
二、青少年期同伴关系的发展特点167
三、同伴关系与青少年发展168
第二节青少年的同伴团体171
一、同伴团体的一般结构172
二、青少年同伴团体的发展变化174
三、同伴接纳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关干预177
第三节青少年的友谊关系183
一、青少年期友谊关系的特殊意义183
二、青少年的友谊观185
三、青少年友谊关系中的亲密性和相似性189
四、青少年期异性关系的出现190
第四节青少年的同伴影响191
一、青少年文化与同伴文化191
二、青少年的“同伴导向”192
三、父母影响与同伴影响196
讨论:不良同伴群体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201
第六章青少年的认知发展204
第一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205
一、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基本观点205
二、认知发展的阶段论208
三、对皮亚杰理论的批评210
第二节青少年认知发展的特点212
一、青少年的形式运算思维212
二、青少年的辩证思维215
三、青少年思维的基本特点216
第三节青少年认知发展的社会文化理论217
一、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理论217
二、文化人类学对青少年认知发展的研究221
第四节青少年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理论223
一、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研究范式223
二、信息加工认知发展理论224
第五节青少年的信息加工能力229
一、青少年的知识基础229
二、信息加工容量和速度231
三、元认知能力的提高233
四、青少年的科学思维243
第六节智力理论与青少年的智力244
一、传统智力理论245
二、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246
三、PASS智力理论249
四、青少年的智力发展250
讨论: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253
第七章青少年社会认知的发展257
第一节社会认知概述257
一、社会认知研究的起源258
二、社会认知的定义259
三、社会性知识与非社会性知识的区别260
四、社会认知能力与智力的关系262
第二节青少年的自我中心主义263
一、自我中心的含义264
二、去自我中心264
三、青少年的自我中心266
一、观点采择的含义与特性268
第三节青少年观点采择的发展变化268
二、观点采择的发展阶段与青少年观点采择能力270
第四节青少年的心理理论274
一、心理理论的含义274
二、儿童早期心理理论的发展276
三、青少年内隐人格理论280
第五节青少年对权威和社会规则的认知283
一、青少年对权威的认知284
二、青少年对社会规则的认知287
讨论:青少年关于政治问题的思考290
第八章青少年的情绪和情感293
第一节情绪和情感概述294
一、情绪和情感的含义294
二、情绪理论298
第二节青少年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302
一、情绪的表现方式由外在冲动性向内在文饰性转变302
二、情绪持续时间逐渐增长,出现心境化趋势304
三、情绪体验的内容更加深刻丰富,305
社会性情绪占主导地位305
四、情绪的结构更加复杂,306
表情认知能力得到很大发展306
第三节青少年的亲密感308
一、亲密感的含义308
二、有关青少年亲密感的理论观点309
三、亲密感的发展历程313
四、亲密同伴关系的功能318
一、青少年情绪情感发展中易出现的问题320
第四节青少年常见的情绪困扰及情绪调节320
二、青少年常见的情绪困扰321
三、调节青少年情绪,培养良好情感品质326
讨论:埃里克森与沙利文之争327
第九章青少年自我的发展329
第一节青少年自我发展概述330
一、青少年自我的发展330
二、当前青少年自我研究的理论范式336
第二节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发展343
一、自我概念的结构343
二、青少年的自我概念347
三、关于青少年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351
第三节青少年的自尊354
一、自尊的结构及分类355
二、青少年自尊的发展358
三、影响青少年自尊发展的因素361
第四节青少年同一性的发展368
一、同一性的基本问题368
二、青少年期的同一性建构375
三、影响青少年同一性建构的背景因素382
讨论:当前关于埃里克森的同一性观点的思考和修正386
第十章青少年的道德发展与价值观389
第一节道德发展理论390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390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393
第二节青少年期道德判断的发展特点400
一、青少年期的道德判断阶段400
二、青少年道德判断的性别差异404
三、对个人问题和性两难问题的道德判断407
第三节青少年的道德与亲社会行为408
一、有关道德与亲社会行为的理论模型409
二、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与移情412
三、亲社会、道德行为与道德判断415
第四节道德发展的影响因素与道德教育419
一、道德发展的影响因素419
二、道德教育421
第五节青少年的价值取向与人生价值观425
一、青少年个人——集体主义价值取向426
二、青少年的人生价值观427
讨论:道德即公正吗429
——关于道德范畴的内涵429
第十一章青少年性别角色和性心理的发展432
第一节青少年的性别差异433
一、认知领域的性别差异434
二、个性与社会性方面的性别差异439
第二节青少年性别角色的发展443
一、青少年性别角色的发展特点445
二、性别角色发展理论446
第三节青少年的性心理和性行为453
一、青少年的性心理453
二、青少年的性行为459
讨论:无性化教育,当否465
第十二章青少年的心理社会问题467
第一节概述468
一、青少年心理社会问题的内涵468
二、青少年心理社会问题的性质及其相互联系469
三、杰瑟关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模型471
四、一般原则473
第二节青少年的药物使用和滥用474
一、青少年的吸烟行为475
二、青少年的饮酒行为480
三、青少年药物滥用的预防与诊治484
第三节青少年的反社会行为和其他外部问题486
一、青春期反社会行为的一般特点486
二、青春期反社会行为的成因489
三、青少年反社会行为的预防与治疗493
第四节青春期的抑郁、自杀和其他内部问题494
一、青少年抑郁495
二、青少年的自杀行为499
三、青少年自杀行为的干预策略505
四、青春期的压力及其应对506
讨论:互联网与青少年的心理社会问题507
参考文献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