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红铃虫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红铃虫](https://www.shukui.net/cover/28/30800762.jpg)
- 万胜印编著 著
- 出版社: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ISBN:16110·96
- 出版时间:1982
- 标注页数:290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30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红铃虫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
第一章 分类与形态1
一、分类1
二、形态1
目录1
(一)卵的形态2
(二)幼虫的形态及雌雄区别2
(三)蛹的形态及雌雄区别3
(五)真、假红铃虫的区别4
(四)成虫的形态及雌雄区别4
第二章 分布与寄主7
一、分布7
二、寄主8
第三章 生活史观察12
一、每年发生代数12
二、历年各代发生期12
(一)历年越冬幼虫化蛹羽化期12
(二)历年各代卵发生期19
三、各代发生期迟早的原因分析25
(一)受食料的影响25
(二)受温度的影响28
(三)第一代发生早迟,影响下代发生期33
四、各代各虫态历期36
(一)饲养方法36
(二)各虫态历期观察结果37
(一)各代卵在棉株各器官上的分布43
一、卵期43
第四章 生活习性观察43
(二)各代卵在棉株上的垂直分布44
(三)第二、三代卵在棉铃上的分布45
二、幼虫期46
(一)幼虫取食和为害46
(二)各代幼虫雌雄比率47
(三)幼虫越冬48
(一)成虫活动规律考查50
三、蛹期50
四、成虫期50
(二)三种不同诱蛾工具下成虫活动时间比较52
(三)四种不同天气下成虫活动时间比较53
(四)雌雄成虫夜晚活动规律比较53
(五)雌雄成虫对黑光灯的趋性比较54
(六)各代雌雄羽化高峰比较54
第五章 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56
一、与气候条件的关系56
(一)越冬幼虫化蛹、羽化与温度的关系57
(二)卵期与温度的关系57
(三)幼虫期与温度的关系59
(四)蛹期与温度的关系59
(五)发生量、为害程度与湿度的关系60
二、与过冬虫源远近的关系61
(一)第一代卵量与过冬虫源远近的关系61
(三)第二代幼虫为害青铃情况与过冬虫源远近的关系63
(二)第一代花害率与过冬虫源远近的关系63
(四)过冬虫源远近与第三代的关系65
三、与棉株生育状况的关系66
(一)第一代发生量与不同棉花类别的关系66
(二)第二代发生量与棉株结铃早迟的关系67
(一)第一代发生为害程度与不同地势的关系69
(二)第二代发生为害程度与不同地势的关系69
四、与地形地势的关系69
(三)第三代发生量与棉株成熟早晚的关系69
(三)第三代发生为害程度与不同地势的关系71
五、与植棉历史的关系73
第六章 历年发生量和增殖比考查74
一、历年红铃虫年度累计卵量比较74
二、历年各代累计卵量和增殖比74
三、历年各代高峰日卵量和增殖比76
四、历年越冬和早春基数比较76
(一)越冬基数调查统计76
(二)越冬死亡率调查计算78
(四)历年每亩越冬基数、越冬死亡率及每亩早春基数比较79
(三)早春基数换算79
第七章 历年受害实况调查81
一、历年受害程度81
(一)第一代的受害81
(二)第二代的受害84
(三)第三代的受害85
(四)年度受害情况89
(五)红铃虫为害与蕾铃脱落的关系91
二、受害症状94
(一)蕾被害状94
(二)花被害状95
(三)铃被害状95
(四)红铃虫与其它棉虫为害症状的主要区别96
三、调查方法98
(一)蕾害率98
(二)花害率98
(四)青铃被害情况99
(三)每亩累计虫花数99
第八章 年中消长特点和第三代虫口激增原因分析100
一、年中消长特点100
(一)一年中的卵量消长特点100
(二)历年卵量消长类型101
二、第三代虫口激增原因分析102
(一)与食料条件的关系102
(二)与第一、二代不同着卵部位的关系106
(三)与气候条件的关系107
(四)与第二代虫源的关系108
(五)与防治质量的关系109
三、小结110
第九章 预测预报方法研究112
一、发生期预测114
(一)相关预测法114
(二)有效积温预测法128
(三)期距预测法137
(四)历期预测法162
(五)“简法预测”法165
(六)物候预测法176
(七)高斯诱蛾预测法181
二、发生量预测199
(一)相关预测法200
(二)增殖比预测法204
三、为害程度预测205
(一)相关预测法205
(二)经验指数预测法208
第十章 防治方法探索210
一、棉仓敌敌畏熏蒸消灭越冬红铃虫试验211
二、磷化铝熏蒸消灭棉种内红铃虫幼虫试验215
三、温汤浸种消灭棉籽内越冬红铃虫幼虫试验216
四、粉用药剂拌种消灭棉籽内越冬幼虫试验216
五、金小蜂防治红铃虫试验217
六、人工挑“花虫”和摘“虫花”防治红铃虫试验221
七、敌敌畏毒土棉地熏蒸防治红铃虫试验225
八、粉用药剂棉地灭蛾避卵试验229
十、“七○七”防治红铃虫四龄幼虫药效测定231
九、“七○五”防治红铃虫幼虫药效测定231
十一、“七○七”大田防治红铃虫效果试验232
十二、几种液用药剂防治第三代红铃虫效果比较试验233
十三、晚熟棉地棉花生长后期喷药防治红铃虫试验234
十四、烟雾剂防治红铃虫等蕾铃期害虫试验236
十五、海克迷向法防治红铃虫试验240
十六、高斯诱捕法防治红铃虫试验246
十七、以红铃虫为主的棉地综合防治试验252
十八、溴氰菊酯防治红铃虫等棉花害虫试验267
一、预测预报272
第十一章 综合防治方案272
(一)发生期预测273
(二)发生量预测276
(三)为害程度预测278
(四)高斯诱蛾预测280
(五)预测预报效果的鉴定281
二、综防措施281
(一)越冬防治282
(二)棉地防治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