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初中语文学考必备用书 修订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初中语文学考必备用书 修订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15/30788170.jpg)
- 李小球,王湘庆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13972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47页
- 文件大小:172MB
- 文件页数:367页
- 主题词:中学语文课-初中-升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初中语文学考必备用书 修订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语文学习总纲领1
1练好语文基本功的方法1
1.学会说普通话1
2.写一手潇洒的字1
3.消灭作文中的错别字1
4.多背优秀诗文1
5.多看报纸杂志1
6.多看书、多买书2
7.坚持勤做笔记2
8.勤写、勤读、勤练2
9.注意留心生活2
10.多学别人优点2
11.紧扣基础知识2
12.加强课本学习3
2体会语言魅力的方法3
1.情感朗读法3
2.咬文嚼字法3
3.想象体会法3
3培养阅读能力的方法3
1.明确阅读功能3
2.遵循阅读守则3
3.优化阅读策略4
4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4
1.阅读是写作的基础4
2.生活是写作的源泉5
3.练笔是提高的途径5
5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方法5
1.设法消除怯场心理5
2.遵循循序渐进原则5
3.充分调动各种感官5
6预习和背诵课文的方法6
1.预习课文的步骤6
2.背诵课文的方法6
7名家学习方法小汇7
8记笔记的有效方法8
9中考语文复习的策略8
1.第一阶段:以“本”为主8
2.第二阶段:专项突破9
3.第三阶段:仿真训练9
第二部分 语文基础知识10
第一章 语音10
1汉语拼音必备知识10
1.《汉语拼音方案》10
2.音素、元音、辅音11
3.零声母的概念11
4.韵母及其分类11
2多音多义字的读音11
1.因字义不同而产生一字多音11
2.因语体不同而产生一字多音13
3易错读形声字小汇13
4中考语文常考字音总汇15
5易读错百家姓69例19
6中考语音的应对策略19
1.中考命题分析19
2.中考复习方法19
3.经典真题解析20
第二章 汉字22
1汉字概说22
1.汉字的历史22
2.汉字的特点22
2汉字形体的演变23
1.甲骨文23
2.金文23
3.小篆24
4.隶书24
5.楷书、草书和行书24
3汉字的构造特点25
1.笔画25
2.偏旁25
3.汉字的结构25
4汉字的构造方式26
1.象形26
2.指事26
3.会意26
4.形声26
5.转注27
6.假借27
5汉字的其他相关知识27
1.独体字和合体字27
2.同音字27
3.形似字和多义字27
4.纠正错别字28
6查字典的常用方法28
1.音序查字法28
2.部首查字法28
3.笔画查字法28
7常见易写错的字29
1.易错成语208例29
2.中考常考错别字总汇30
8中考汉字的应对策略31
1.中考命题分析31
2.中考复习方法31
3.经典真题解析32
第三章 标点33
1标点符号概说33
1.起源33
2.作用33
3.种类34
2点号用法详解34
1.顿号34
2.逗号34
3.分号35
4.冒号35
5.问号36
6.句号36
7.感叹号36
3标号用法详解37
1.破折号37
2.括号37
3.引号38
4.书名号38
5.省略号38
6.着重号38
7.连接号38
8.间隔号39
9.专名号39
4标点趣闻39
1.鲁迅巧难出版商39
2.断错句娶错妻39
3.智斗汉奸40
4.标点留客40
5中考标点的应对策略40
1.中考命题分析40
2.中考复习方法40
3.经典真题解析40
第四章 词语43
1词语的分类方法43
1.按词的语法功能分类43
2.按词的语体色彩分类43
3.按词的感情色彩分类43
4.按词义分类43
5.按词义的相近或相反分类44
6.按词的来源分类44
2词语积累和解释44
1.积累词语的方法44
2.解释词语的方法45
3辨析词语的方法45
1.从词义方面辨析45
2.从色彩方面辨析45
3.从用法方面辨析46
4成语运用和记忆46
1.运用成语的技巧46
2.记忆成语的方法47
5常见易错词语小汇47
6常见易混同音词小汇48
7常见易混近义词小汇51
8常见近义成语总汇53
9常考易错成语100条59
10初中古文成语集释60
11容易曲解的成语62
12常见歇后语归纳62
13常用文言词语举例63
14中考词语的应对策略66
1.中考命题分析66
2.中考复习方法66
3.经典真题解析66
第五章 句子69
1句子概说69
1.句子的概念69
2.句子成分69
3.句子的主干69
4.划分句子成分的口诀69
5.划分句子成分的方法69
2句子的分类70
1.按句子功能划分70
2.按句子结构划分71
3单句分析71
1.主谓句及常用句式分析71
2.非主谓句及常用句式分析72
3.句子的变换72
4复句分析73
1.分句的特点73
2.分句之间的关系73
3.联合复句详解73
4.偏正复句详解74
5紧缩复句简介75
1.紧缩复句的定义75
2.紧缩复句的类型75
3.紧缩复句与单句的区别76
6复句划分方法76
1.从内容入手76
2.从关联词语入手76
3.从关键词语入手76
4.用余下分句校验76
5.几组易混淆的复句辨析77
7运用复句的常见错误77
1.分句间缺乏密切联系77
2.结构混乱或层次不清77
3.关联词语搭配不当77
4.缺少必要的关联词语77
5.错用、滥用关联词语77
6.关联词语位置不对78
8修改病句78
1.修改病句题的命题形式78
2.病句中常见的词类误用78
3.导致语病的七种原因78
4.修改病句的基本原则79
5.修改病句的五种方法81
9歧义句分类解析82
1.多义词引起歧义82
2.多音词引起歧义82
3.同音词引起歧义82
4.结构划分不同形成歧义83
5.语义不明引起歧义83
6.指代不明出现歧义83
10中考仿句方略83
1.仿句的概念和特点83
2.仿句常考知识点分析83
3.中考仿句题的解题思路84
4.中考仿句题的仿写方法85
11中考句子的应对策略86
1.中考命题分析86
2.中考复习方法86
3.经典真题解析87
第六章 名句名篇89
1名句名篇中考变化趋势89
1.考查语境中名句的默写89
2.考查名句的鉴赏与运用89
3.兼顾课外名句的考查89
2名句名篇考题的特点89
1.以本为本89
2.经典即重点90
3.句子完整90
4.瞻前顾后90
3复习名句名篇五注意90
1.注意生僻难写的字90
2.注意同音异义词90
3.注意同义异形词90
4.注意具体语境90
5.注意语句的顺序90
4背诵默写题的常考题型91
1.直接型默写题91
2.理解型默写题91
3.迁移型默写题91
4.运用型默写题91
5.简单赏析型默写题92
5初中课本诗文名句总汇92
6中考常考名句分类94
1.春天的诗94
2.夏天的歌94
3.秋天的曲94
4.冬天的梦95
5.诗中水声95
6.诗中之雨95
7.诗中之日96
8.诗中的月96
9.诗中山景96
10.诗中风声97
11.诗中之花97
12.诗中青草97
13.诗中嫩柳98
14.诗中绿树98
15.诗中之鸟98
16.诗中之河98
17.诗中之江99
18.诗中之云99
19.别离怅歌99
20.诗中亲情100
21.诗中乡情100
22.诗中豪情100
23.哲理与诗100
7中考名句名篇的应对策略101
1.中考命题分析101
2.中考复习方法101
3.经典真题解析101
第七章 名著103
1中考必备名著103
1.中考必备名著30部103
2.新课标推荐阅读书目104
2中考常考名著简介104
1.《西游记》104
2.《水浒传》104
3.《朝花夕拾》105
4.《骆驼祥子》105
5.《繁星·春水》106
6.《鲁滨孙漂流记》106
7.《格列佛游记》107
8.《名人传》107
9.《童年》108
10.《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08
3中外经典名著简介109
1.《围城》109
2.《乱世佳人》(一译《飘》)109
3.《战争与和平》109
4.《堂吉诃德》110
5.《安娜·卡列尼娜》110
4中考名著的应对策略110
1.中考命题分析110
2.中考复习方法112
3.经典真题解析113
第八章 中考语言运用题115
1语言运用题考点分析115
1.信息提取115
2.信息表述115
3.读图表述115
4.读表表述115
2语言运用题备考方法115
1.新闻类题型115
2.图表类题型116
3.语句扩展类题型116
4.仿写类题型117
5.对联类题型117
6.句式变换类题型117
7.句式选择类题型118
8.漫画类题型118
9.新闻点评类题型118
10.诠释汉字类题型118
11.句子衔接类题型119
3中考语言运用题的应对策略119
1.中考命题分析119
2.中考复习方法120
3.经典真题解析120
第九章 修辞123
1应掌握的修辞格123
1.比喻123
2.拟人124
3.夸张124
4.排比124
5.对偶124
6.反复125
7.设问125
8.反问125
9.引用125
2应了解的修辞格125
1.对比125
2.映衬125
3.通感126
4.借代126
5.层递126
6.双关126
7.顶真127
8.互文127
9.反讽127
10.婉曲127
3常见修辞方法的区别127
1.借喻和借代127
2.比喻和比拟128
3.对比和对偶128
4.排比和层递129
5.排比和反复129
6.反问和设问129
7.排比和对偶130
4文言文的修辞130
1.借代130
2.互文130
3.委婉130
4.讳饰130
5古诗文中的修辞131
1.比兴131
2.避讳131
3.对仗132
4.割裂132
5.用典132
6.互文133
7.列锦133
6广告修辞漫谈133
1.双关133
2.仿词134
3.引用134
4.反语134
5.对比134
6.比拟135
7中考修辞的应对策略135
1.中考命题分析135
2.中考复习方法135
3.经典真题解析135
第十章 文言文阅读137
1文言文阅读方法137
1.预读137
2.抄读137
3.解读137
4.诵读137
2文言文理解技巧137
1.情景对比法137
2.词语串连法137
3.图表记忆法137
4.画面对照法137
5.抄写、听读法138
6.词语搭配法138
3文言文一词多义详解138
4中考常见通假字总汇145
5古今异义词分析147
1.词义扩大147
2.词义缩小147
3.词义转移147
4.用法不同147
6古今异义词总汇148
7词类活用分析149
1.名词的活用149
2.动词的活用149
3.形容词的活用150
8中考词类活用大全151
9文言文特殊句式归纳154
1.判断句154
2.被动句154
3.宾语前置154
4.成分省略155
5.定语后置155
6.主谓倒装155
7.介宾短语后置156
10文言文断句156
1.文言文断句思路156
2.文言文断句技巧156
3.标点断句的易错点156
11文言文翻译157
1.文言文翻译总原则157
2.文言文翻译8法157
3.文言文翻译的步骤与技巧158
12中考易误读字159
1.中考易误读字类型159
2.中考常见误读字159
13中考文言文命题分析159
1.命题特点分析159
2.命题趋势预测160
3.命题类型归纳160
14中考文言文考点分析160
1.考查文言实词辨析160
2.考查文言虚词辨析161
3.考查文言语句理解与翻译161
15新课标推荐背诵篇目161
16中考文言文的应对策略162
1.中考命题分析162
2.中考复习方法163
3.经典真题解析163
第十一章 现代文阅读165
A.记叙文阅读165
1记叙文概说165
1.记叙文的定义165
2.记叙文的六要素165
2记叙文的顺序与人称165
1.顺叙165
2.倒叙165
3.插叙166
4.人称166
3记叙文的线索和过渡166
1.线索的形式166
2.找线索的方法166
3.记叙文的过渡167
4记叙文的中心167
1.抓住记叙文中心的方法167
2.抓住记叙文中心的捷径168
3.归纳文章中心思想的窍门168
5记叙文的表达方式168
1.叙述、描写和说明168
2.抒情二重唱168
3.人物描写方法169
6中考记叙文阅读的应试技巧169
1.记叙文阅读的方法169
2.记叙文阅读的解题思路170
3.记叙文阅读的训练方法170
7小说和散文阅读攻略171
1.读小说171
2.读散文171
8备战中考散文阅读171
1.中考散文阅读考点明析172
2.散文文体知识172
3.散文阅读难点突破172
4.散文阅读的考点归类173
5.划分文章段落173
9备战中考小说阅读173
1.中考小说阅读考点明析173
2.小说文体知识173
3.小说阅读难点突破173
4.结尾段和照应句的作用174
B.说明文阅读174
10说明文概说174
1.说明文的定义174
2.说明文的分类174
3.说明文的特点174
4.说明文的结构174
5.说明文的语言要求175
11常用的说明方法175
1.解释概念175
2.分类说明175
3.分项说明175
4.举例说明176
5.比较说明176
6.顺序说明176
7.比喻说明176
8.描述说明176
9.数字说明176
12说明的顺序176
1.说明文顺序采用的缘由176
2.说明文4种最常见的顺序177
3.理清说明顺序的6个诀窍177
13中考说明文十大经典考点178
1.对说明对象、特征的理解178
2.对说明角度的分析178
3.对说明内容的理解178
4.对说明方法的辨识178
5.对说明顺序的分析178
6.对文章段落结构的分析178
7.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178
8.对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体会178
9.对关键词句的评析178
10.开放性试题179
14说明文阅读的难点攻关179
1.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的区别179
2.对词语的分析179
3.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179
4.事理说明文与说理散文的区别180
C.议论文阅读180
15议论文概说180
1.议论文的概念180
2.议论文的特点180
3.议论文的分类180
4.议论文的三要素180
5.议论文的结构181
6.议论文的行文模式181
16阅读议论文的7种方法181
1.找出中心论点181
2.弄清论据及论证方法181
3.理清文章的结构181
4.领会关键词语的含义182
5.拓展性研读文章182
6.赏析性审视文章182
7.比较性阅读182
17把握中心论点的方法182
1.依据论点的定义182
2.依据论点的句型特点182
3.依据论点的常见位置182
4.依据论点与题目的关系183
5.依据论点与论据的关系183
18议论文难点突破183
1.难点突破方法183
2.常见错误分析184
D.文学鉴赏185
19小说、散文鉴赏方法185
1.文学鉴赏的概念185
2.小说鉴赏方法185
3.散文鉴赏方法185
20戏剧鉴赏方法185
1.捕捉初感,由浅入深185
2.阅读剧本,反复体会186
3.抓住关键,把握冲突186
4.分析人物,观其言行186
5.理解结构,深识堂奥186
21现代诗歌鉴赏方法186
1.整体阅读防片面186
2.深刻体味辨真伪186
3.以小见大看本质186
22古代诗歌鉴赏方法187
1.透过字面把握形象187
2.通过联想分析思想187
3.品味语言鉴赏技巧187
4.考题有两种形式187
5.修辞手法的判断187
23中考现代文的应对策略187
1.中考命题分析187
2.中考复习方法188
3.中考记叙文真题解析188
4.中考说明文真题解析190
5.中考议论文真题解析191
6.中考散文真题解析192
7.中考小小说真题解析194
第十二章 文学常识195
1中国文学史195
1.先秦文学195
2.两汉文学196
3.魏晋南北朝文学196
4.唐代文学197
5.宋代文学197
6.元代文学197
7.明清文学198
8.近代文学198
9.现代文学198
10.当代文学198
2中国古代文学常识速记199
1.先秦文学199
2.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199
3.唐代文学199
4.宋代文学199
5.元明清文学199
3外国作家及代表作200
4重要的文学现象和流派202
1.唐初四杰202
2.古文运动和诗文运动202
3.唐宋八大家202
4.新乐府运动202
5.“三苏”202
6.元曲四大家202
7.复社202
8.桐城派203
9.五四新文化运动203
10.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203
11.左联203
5中考文学常识的应对策略203
1.中考命题分析203
2.中考复习方法203
3.经典真题解析204
第十三章 写作205
A.概说205
1写作基础必备205
1.文章的主题205
2.文章的表达方式205
3.文章的材料205
2作文积累方略206
1.养成好的习惯206
2.写作技法指导206
3.佳作范例欣赏206
3写作构思策略208
1.作文构思的基本方法208
2.作文构思精巧的策略209
3.作文构思创新的技巧209
4写作结构攻略210
1.写作技法指导210
2.佳作范例欣赏213
5写好作文开头的对策214
1.写好作文的开头很关键214
2.写好作文开头的基本要求215
3.中考作文开头常见失误215
4.中考作文开头9条秘诀215
5.佳作范例欣赏218
6写好作文结尾的对策219
1.作文结尾的重要性219
2.写好作文结尾的基本要求219
3.中考作文结尾技法219
4.佳作范例(精彩结尾)221
B.中考作文应试必备223
7语言表达的应试技巧223
1.中考作文语言常见毛病223
2.中考作文语言技法指导223
3.佳作范例欣赏224
8表达技巧三大抢分攻略226
1.准确把握文章体裁226
2.综合运用表达方式226
3.尝试不同的写作顺序227
9审题技巧228
1.中考作文审题基本要求228
2.中考作文审题常见失误229
3.中考作文审题技法指导229
10扣题技巧229
1.中考作文常见失误229
2.中考作文扣题技法230
3.中考作文扣题注意事项230
4.实例分析231
11立意技巧233
1.立意基本要求233
2.中考作文立意失误235
3.中考作文立意技法235
4.佳作范例欣赏236
12点题技巧240
1.中考作文点题失误240
2.中考作文点题技法240
3.点题实例分析240
4.佳作范例欣赏241
13写好细节技巧242
1.细节描写的作用242
2.中考作文细节描写技法242
3.细节描写实例分析242
4.佳作范例欣赏243
14写出真情实感技巧244
1.真情写作的必要性244
2.真情写作技法指导244
3.真情写作实例分析245
15中考作文修改方略246
1.查作文题目246
2.查文章体裁是否符合要求246
3.查文章的主题246
4.查看选材与主题是否一致246
5.注意调整文章结构246
6.照顾阅卷老师的感受247
16中考作文实用技法247
1.拟写题记的技巧247
2.拟写小标题的技巧247
3.实例分析248
17如何拟好作文标题249
1.基本要求249
2.常见失误249
3.拟题技法249
4.佳题欣赏251
18中考作文活学巧用教材攻略251
1.借鉴课文中的句式251
2.学习课文中精妙的表现方法251
3.借用课文的内容材料252
19中考作文创新技巧252
1.中考作文创新的重要性252
2.中考作文创新技法指导253
3.实例分析253
20应考的“六宜”与“六忌”258
1.宜字迹端正,忌书写潦草258
2.宜文体分明,忌文体杂糅258
3.宜主题明确,忌偏题跑题258
4.宜找准角度,忌东拉西扯258
5.宜真情实感,忌矫揉造作259
6.宜发扬个性,忌人云亦云259
21做到书写规范的方法259
1.一般不用涂改液、改正纸259
2.不用浅色的钢笔和圆珠笔259
3.注意最基本的书写要求259
4.力戒写错别字259
5.正确使用删除、修改符号259
6.准确控制字数259
7.合理控制字的大小260
8.掌握基本的行款格式260
9.正确使用标点符号260
C.常见文体写作260
22写好记叙文的方法260
1.把握情境,真实叙事260
2.以小见大,挖掘深远260
3.选取材料,注意结构260
4.点面结合,有详有略261
5.开头铺垫,结尾照应261
6.记叙文行文方法示例261
23写好议论文的方法261
1.论点要正确261
2.论据要典型261
24写好说明文的方法261
1.抓住事物的特点262
2.关键要交代明白262
3.说明要具体262
4.说明语言要准确简明262
5.几种常用说明方法262
25写好常用应用文的方法262
1.书信263
2.启事267
3.通知267
4.广播稿268
5.说明书268
6.新闻269
7.广告270
8.实验报告270
9.电报270
10.借条、收条270
11.自我鉴定、个人总结271
12.日记272
D.应对策略和满分作文274
26中考作文的应对策略274
1.中考命题分析274
2.中考复习方法274
3.经典真题解析275
27文体创新的中考满分作文284
1.日记体284
2.书信体285
3.讲演稿、辩论稿287
4.广告体288
5.启事290
6.新闻报摘291
7.跟帖式291
8.计划式293
9.小小说294
10.神话、寓言294
11.剧本297
12.访谈录299
13.诗歌301
14.文体创新类301
第三部分 语文百科和趣味语文308
第一章 语文百科308
1古代称谓308
1.人物称谓308
2.谦称308
3.敬称308
4.特殊称谓309
5.年龄的称谓309
6.古代对教师的尊称309
7.对死亡的不同称谓310
8.别号310
9.名与字310
10.谥号310
11.庙号311
12.名311
13.社交用语和交友称谓311
14.姓、氏311
2古代文学体裁简介312
1.诗歌312
2.赋312
3.骈体文312
4.词313
5.小说313
6.散文313
7.戏剧314
3古代官职常识315
1.古代官职任免升降315
2.古代官职315
4古代地理常识317
5明清科举制度319
6古代礼仪制度320
7古代艺术321
8古代兵役制322
1.部落兵制322
2.募兵制322
3.旗兵制322
4.征兵制323
9其他文化常识323
1.常见借代词语323
2.中国文学之最323
3.结婚纪念日的名称323
4.民间崇拜的各业祖师324
5.诗句与人物324
6.一句话评书324
7.文人书斋名趣325
8.我国历史上的“十圣”325
9.《二十四史》来历325
10.我国有哪些主要地方剧种326
11.兵法326
12.我国十大古曲326
13.古书第一部327
14.京剧脸谱的色彩含义327
15.我国古代四大书院328
16.“文房四宝”及其别称328
第二章 趣味语文329
1字词句读329
1.“汉”字拾遗329
2.说“贮”329
3.巧改《清明》329
4.祝枝山写联329
2节日典故330
1.春节330
2.元宵331
3.清明332
4.端午333
5.七夕334
6.中秋335
7.重阳336
8.冬至336
3礼仪趣谈337
1.称呼337
2.衣冠338
3.饮食338
4.居所339
5.行止339
4文史趣话340
1.先秦340
2.汉340
3.唐340
4.宋341
5.元341
6.明341
7.清342
8.近现代342
5艺苑杂谈342
1.趣说诗词之最342
2.刘郎不敢题糕字342
3.回环诗343
4.唐代诗人雅号343
5.药名对联343
6.帝王之最343
7.弥勒楹联343
8.萧史乘龙344
9.《广陵散》344
10.打油诗344
6妙语新词345
1.妙语345
2.新词345
3.精句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