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低碳经济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低碳经济学
  • 薛进军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09722800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68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394页
  • 主题词:气候变化-影响-经济发展-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低碳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低碳经济学理论与方法3

第一章 低碳经济学概论3

第一节 低碳经济的基本认识6

第二节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8

第三节 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11

第二章 低碳国民经济学19

第一节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成本和收益20

第二节 为什么需要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尽早参与21

第三节 一个公平的国际协定的要素21

第四节 中国实行MCCC的可行性问题23

第五节 国际承诺的重要性24

第六节 中国和全球领导地位25

第三章 低碳经济哲学26

第一节 新科技老思维28

第二节 开放性29

第三节 可持续性30

第四节 差异化和协调31

第五节 新世界观和日常生活33

第六节 陆地生态系统的有限性34

第七节 生物圈的复原能力36

第八节 新的生活方式36

第九节 容错性、创造性和变化38

第四章 低碳可持续发展学40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久远的向往40

第二节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中实现当代的可持续发展45

第三节 低碳经济切中当代可持续发展的要害48

第四节 将低碳经济同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起来50

第五章 低碳政治经济学54

第一节 为什么中国政府需要公开承诺2050年减排目标55

第二节 中国气候政策变化(1998~2009年)59

第三节 中国绿色现代化与减排路线图(2006~2050年)61

第六章 低碳增长经济学65

第一节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65

第二节 低碳经济增长模型73

第三节 结束语78

第七章 碳排放测算的卡亚模式80

第一节 引言80

第二节 碳排放测算的卡亚模式82

第三节 日本的案例84

第八章 低碳经济计量学93

第一节 气候变化减缓的综合评价94

第二节 IPAC模型98

第三节 IPAC-AIM/技术模型103

第四节 中国的低碳发展情景104

第九章 低碳国际经济学112

第一节 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学属性113

第二节 一个理论框架和全球解决方案115

第三节 一个示例性的测算120

第四节 讨论123

第五节 结论126

第十章 低碳环境经济学129

第一节 引言129

第二节 资源、贸易及环境影响131

第三节 资源的国际相互依存和环境影响133

第四节 环境公平和效率135

第五节 外商直接投资(FDI)的环境影响137

第六节 讨论和总结138

第十一章 低碳国际贸易学142

第一节 碳排放与国际贸易的理论分析框架143

第二节 碳排放与国际贸易的经验分析148

第三节 政策含义与结论153

第十二章 低碳关税理论158

第一节 中国被征收碳关税的可能性分析159

第二节 碳关税的合理性、合法性与操作性162

第三节 碳关税的经济影响165

第十三章 低碳财税学170

第一节 日本能源税的特征170

第二节 能源税收及其用途173

第三节 能源税制会计的低碳改革176

第四节 总结179

第十四章 碳排放与就业的经济学181

第一节 减排对就业的影响182

第二节 推动减排的两种路径184

第三节 激进减排的就业代价188

第四节 减排应瞄准重点行业与地区193

第五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198

第十五章 低碳经济指标202

第一节 引言202

第二节 理想的低碳社会203

第三节 低碳社会与资源问题204

第四节 幸福指标206

第五节 Ecotopia指标207

第六节 低碳社会评价的应用210

第七节 低碳经济的评价指标212

第八节 总结213

第十六章 低碳商务模型215

第一节 商务模型的概念216

第二节 商务模型重要性和社会效用216

第三节 低碳经济的商务模型219

第四节 日本的低碳经济模型224

第五节 中国的低碳经济模型225

第六节 小结226

第二篇 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229

第十七章 低碳经济政策229

第一节 国内政策的制定229

第二节 绿色经济与社会变革政策232

第三节 国际合作233

第四节 结论235

第十八章 低碳社会计划237

第一节 日本关于低碳社会的议论及方案定位237

第二节 日本的低碳社会方案239

第三节 技术选择之外的低碳社会推进策略243

第四节 构建低碳社会我们需要做什么245

第五节 结论247

第十九章 低碳城市建设249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社会250

第二节 可持续社会的模型:存量型社会253

第三节 向存量型社会转换情境257

第四节 结论263

第二十章 低碳绿色成长战略265

第一节 绿色成长政策的推进背景和过程266

第二节 绿色成长国家战略和绿色成长5年计划268

第三节 绿色产业的新发展272

第四节 绿色成长政策的成果和未来的课题276

第二十一章 低碳经济的市场机制281

第一节 碳排放量和效率指标282

第二节 德国的碳排放和可再生资源285

第三节 按行业分类的可再生能源和能源储备288

第四节 远景前瞻296

第二十二章 低碳能源发展299

第一节 气候变化问题正从环境问题演变成更宽泛更复杂的议题299

第二节 中国中长期能源需求及碳排放情景304

第三节 中国的低碳能源发展道路309

第四节 政策建议314

第二十三章 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与碳排放拐点319

第一节 文献综述320

第二节 收入差距与碳排放差距322

第三节 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326

第四节 经济发展水平与碳排放的关系332

第五节 结论与今后的课题339

第二十四章 经济发展差异与碳排放差异342

第一节 文献综述343

第二节 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的数学推导345

第三节 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的实证分析348

第四节 经济发展差异与碳排放差异354

第五节 结论363

后记366

索引36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