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回向传统 儒学的哲思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回向传统 儒学的哲思
  • 陈来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3121045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37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463页
  • 主题词:儒家-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回向传统 儒学的哲思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文化论争3

中国近代思想的回顾与前瞻3

1.冲击与回应3

2.传统与现代6

3.儒学发展的理与势9

4.多元文化结构中的儒学及其定位13

梁漱溟的东西文化观19

1.反对反东方文化论21

2.科学与民主24

3.什么是西方文化27

4.三种路向说29

5.儒家与社会主义32

6.中国文化发展的世界语境35

7.我们现在应持的态度39

8.文化相对主义42

9.梁漱溟早期文化观的心理背景44

冯友兰新事论的文化论48

1.文化与哲学48

2.从东西到古今51

3.类型与个体57

4.现代化与民族化65

5.文化论说中的“体”与“用”72

新理学的现代化论78

1.工业化与近代性78

2.作为共相的现代性80

3.实存观照下的个体性与纵贯分析下的道德性82

4.现代性与合理性的检讨86

5.结语89

化解传统与现代的紧张92

1.引言:超越“五四”的历史任务92

2.激进功利主义95

3.文化保守主义98

4.东西古今: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102

5.新与旧:传统与现代106

6.文化决定论与实业决定论111

7.知性的否定与理性的否定113

九十年代的国学研究118

1.“国学”的概念120

2.文化变迁中的“国学”符号124

3.步履维艰的国学研究126

4.“国学”与21世纪中国128

孔子与当代中国131

1.“博物馆”中的孔子132

2.“一个对中国民族影响很大的文化—心理结构”133

3.“图书馆”中的孔子134

4.作为“实质性传统”的儒学135

5.新一波的国学热137

6.从“批判与启蒙”到“创造与振兴”138

中篇 现代哲思143

熊十力的明心说143

1.习染论144

2.本心论149

3.智识论154

马一浮的理气说163

1.从体起用164

2.摄用归体167

3.全体是用全用是体169

梁漱溟的人心论175

1.“心理”与“伦理”177

2.“本能”与“理智”178

3.“能静”与“自觉”182

4.“理性”与“无私的感情”185

5.“生命本性”与“宇宙生命”188

6.“人性善”与“人性清明”192

冯友兰的新理学198

1.实与真198

2.有与是200

3.理与性202

4.气与“气”205

5.体与用207

冯友兰的哲学境界210

1.宗教经验211

2.万物一体213

3.直觉与不可知216

4.天地境界218

5.负的方法222

世纪之交中国哲学的挑战227

1.胡适的中国哲学观227

2.冯友兰的中国哲学观229

3.张岱年的中国哲学观231

4.新的中国哲学观233

5.中国哲学的范围234

6.多层次的中国文化研究237

下篇 古典智慧241

早期政治哲学的三个主题241

1.引言241

2.天民合一244

3.天德合一247

4.天礼合一249

帛书五行说部的孟学思想252

1.德气说252

2.聪明圣智说257

3.天道说260

4.舍体说264

5.仁义说270

6.大体说274

7.《五行》与《孟子》277

性自命出与儒学的人性论285

1.郭店楚简的人性说的再分析286

2.先秦儒家人性论的主流294

3.人性说在儒学传统中的地位297

荀子政治哲学的人性公理300

1.情性与知能301

2.势物303

3.群分306

4.礼义309

5.心知312

6.小结318

朱子《中庸章句》的理学思想321

1.《中庸章句序》:道统与道学321

2.“中”与“庸”326

3.戒慎与慎独327

4.诚意与明善332

5.尽性之功:存心与致知335

王阳明哲学中的有与无340

1.天泉证道341

2.无善无恶349

3.心体与性体358

4.儒与佛363

5.有与无367

6.严滩问答373

船山哲学的气体论与气善论378

1.气善论380

2.气体论386

3.气几论391

4.气化论394

5.气理论401

元明理学去实体化的转向409

1.吴澄的理“非别有一物”说410

2.罗钦顺的“理气一物”说413

3.王廷相的“性出于气”说419

4.刘宗周的“气质之性”说423

5.王夫之的“气质中之性”说429

后记43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