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我的环保生涯 为了环保的春天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我的环保生涯 为了环保的春天](https://www.shukui.net/cover/71/30781610.jpg)
- 徐锦峰著 著
- 出版社: 香港:中国文化出版社
- ISBN:9886453544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86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0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我的环保生涯 为了环保的春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简介1
代序:一封特殊的回信1
为了环保的春天(我的环保生涯)1
一、艰难的环保创业2
(一)环境研究机构被撤销,怎么办?2
(二)一篇惊动赛福鼎书记的文章3
(三)一篇充满争议的文章13
(四)一篇充满以人为本保护环境的文章20
(五)四项环境问题的解决,促成区级环保机构的成立29
(六)一篇全面介绍新疆环境与环境科学的文章30
二、救救塔里木!42
三、为了祖国的明天60
(一)环境科学与新疆农业的现代化60
(二)能源与未来67
(三)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问题及其对策的探讨70
(四)保护好农业生态环境是当前我国环境保护的战略重点84
(五)对二000年我国环境战略目标的不同看法91
(六)我国大西北开发中的几个问题96
(七)大西北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急需采取果断措施116
(八)我国环境问题没有全民族觉醒将难以解决119
(九)走在十字路口的我国环境保护工作121
(十)新疆农牧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130
(十一)新疆农林牧区的环境问题与自治区经济翻两番的关系137
(十二)大西北与种草种树工作有关的几个宏观战略问题(摘要)142
(十三)我国第一部环境宣言~《乐山宣言》的问世146
(十四)中国典型生态区生态保护、恢复、利用对策研究150
(十五)筹建“中国环境保护基金会”~一次失败的民间活动253
(十六)建议新疆在畜产品、果品、中草药资源的开发中打一场人民战争257
(十七)为喀纳斯地区的综合开发出谋划策257
(十八)为北疆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出谋划策263
(十九)痛定思危,救我长江!救我中华!266
(二十)为“再造中华秀美山川”而奋斗269
(二十一)七条解决环境问题的对策建议281
四、为了环保的春天285
附件一、徐锦峰:默默无闻的环保英雄150
中国典型生态区生态保护、恢复、利用对策研究150
一、典型生态区生态破坏现状与发展趋势150
二、生态保护、恢复、利用的战略目标150
三、生态保护、恢复、利用的综合对策151
(一)完善决策151
1、对我国现行关系到生态保护的政策开展环境影响评价151
2、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领导管理体系152
3、进一步完善自然保护的目标、方针和措施152
4、进一步完善农村生态保护、推广生态农业的目标、方针和措施154
(二)协调发展155
1、协调发展要从思想上、管理上、经济上、体制上同时提出对策156
2、普及环境科学知识,依靠全民强化管理156
3、环境保护的战略重点逐步转人以保护环境资源为主,强调生态建设157
4、开展全国生态环境规划与区划研究157
5、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制定全国生态环境科技规划157
6、充分发挥省(区)、市(地)、县长在协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157
7、尽快落实“农、林、牧、水、土地各部门分头负责,环保部门宏观指导、监督管理”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157
8、要妥善处理长远规划与近期工作的关系158
9、力争实现全国各层次统一制定《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规划》158
10、选择“创新”战略、落实“适度”目标158
11、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设立环境保护委员会160
(三)教育先行160
1、环境教育的范畴160
2、学校普及环境教育160
3、学校环境教育的原则和方法161
4、在职成人环境教育162
(四)宣传开道163
1、在思想上把环保宣传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上164
2、加强环保宣传机构的建设164
3、关于宣传设备和宣传经费165
4、宣传工作要有重点165
5、关于宣传的内容和形式16
(五)法制保证167
1、完善立法体系,特别要加强地方立法的领导和指导工作167
2、加强环境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法制观念,从思想上保证环境法的实施168
3、完善执法体系,特别要注意专业化的法制机构建设和训练有素、业务精通的环境法制队伍建设168
4、健全法制,要注意执法与立法体系的衔接和配套建设169
5、尽快完善补充《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169
6、加强环境监督管理,严格执法,从监督管理上保证环境法的实施170
7、加强法制建设,充分利用好现行的条文法规171
8、为完备环境立法,在制定实体法规的同时,必须加强有关程序法规的制定171
9、环境法制建设,需要全体公民的协同配合,共同行动171
(六)强化管理172
1、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管理模式172
2、改进管理,切实解决好环境管理的中介环节问题173
3、环境管理的方法175
4、强化监督管理,促进生态保护176
5、充分借助各级人大在环境管理中的重大作用179
6、逐步建立环境管理系统工程新体制180
(七)推行责任制181
1、推行环保目标责任制的作用182
2、为提高环保责任制的效果,应注意的事项182
3、结合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建立多种形式的环境保护责任制183
4、创造条件,进一步推行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责任制184
5、县长、乡长、村长环境目标责任制应以自然生态和农村生态环境为主要考核指标185
四、生态保护、恢复、利用部门对策186
(一)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利用对策186
1、我国农业环境的基本特点186
2、我国农业环境保护的战略目标187
3、大力发展生态农业187
4、完善农业环境保护法190
5、制定有利于农业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法规192
6、加强农业环境综合整治工作192
7、加强农业环境的管理193
8、积极开展农业环境保护对外交流194
9、加强县级环境保护机构的建设194
10、发展庭院经济是保护、利用农业环境的有效办法194
11、合理利用气候资源、促进农业生产发展196
(二)森林资源保护、恢复、利用对策197
1、我国森林资源的特点197
2、制定森林资源保护、利用的战略目标199
3、加强宣传教育,使全国人民重视绿化造林和保护森林资源199
4、制定绿化祖国大地的总体规划和分期、分片实施计划199
5、认真执行采伐限额,严格控制森林资源消耗199
6、开发新林区,采伐过成熟林,解决木材供需矛盾199
7、严格控制计划外采伐,大力营造薪炭林,逐步解决农村的用材和燃料问题199
8、提高木材利用率,大力发展木材加工和综合利用工业199
9、加强森林防火、防治病虫害工作199
10、强化法制建设,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199
11、突出营林地位,制订科学营林标准,采用高产营林技术199
12、因地制宜建立农田防护林体系199
13、确定林价,把山林从无价变为有价,实现营林生产企业化200
14、低山丘陵戈壁规划建设三亿亩果园及经济林木的设想建议200
(三)草原的保护、恢复、利用对策201
1、加强牧区计划生育工作,控制牧区人口202
2、大力宣传、认真贯彻“草原法”202
3、改变畜牧业的经营思想,实行“以草定畜、草畜平衡”的方针和草原环境管理目标责任制202
4、建立人工饲草饲料的生产基地202
5、创造条件,解决畜群供水,充分开发利用11.6亿亩缺水草场202
6、促进草原季节畜牧业与农区季节畜牧业相结合202
7、加强牧区教育事业203
8、积极发展牧区畜产品的综合加工工业203
9、加强草原建设203
10、加强治蝗灭鼠工作203
(四)土地资源保护、利用对策203
1、发展节地型经济是解决我国土地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根本途径204
2、积极稳妥地开发宜农荒地资源206
3、改土治水,加强农田基本建设207
4、积极、合理利用比耕地面积大得多的淡水、浅海、滩涂以及宜牧山区和草原资源207
5、协调好土地保护利用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207
6、防止土地资源进一步遭受污染209
7、大力宣传落实“土地管理法”,全面加强土地管理工作209
(五)水资源的保护、利用对策209
1、加速江河治理,防御洪水灾害,化水害为水利210
2、修复、更新和完善现有灌溉系统211
3、按流域建立统一的水资源管理机构212
4、逐步推行用水缴费纳税制度,促使节水工业和节水农业的发展212
5、跨流域调水212
6、湖泊水资源的保护开发必须统筹兼顾213
7、加强水资源保护利用技术研究213
8、防治水污染,实行污水资源化213
9、科学地开采地下水213
10、水利开发工程项目要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制度214
11、切实抓好水土保持工作214
(六)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恢复、利用与自然保护区的建设214
1、查清资源、制定规划、加强保护、合理利用215
2、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野生动植物,采取人工繁殖饲养和人工栽培的快速增值办法215
3、加快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步伐215
4、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宣传教育工作216
5、执法如山,强化法制建设216
6、充分依靠和发挥人大、政协的检查和舆论监督作用216
五、生态保护、恢复、利用分区对策216
(一)热带亚热带区生态保护、恢复、利用对策217
1、森林破坏是造成热带亚热带生态失调的主要原因217
2、保护和扩大森林资源,发展多效林业218
3、实行多资源、多产业、多效益的综合开发对策220
4、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整治——防治水土流失221
5、土地资源的保护、利用对策223
6、山地资源开发应以不损害当地生态平衡为前提224
7、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和旅游资源225
8、合理兴建水利工程,保护水生生态系统,防止洪涝灾害226
9、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物种的保护工作226
10、严格控制人口增长,迅速健全和强化各级生态环境保护机构,认真落实有关政策,加强管理,完善各种制度227
(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生态保护、恢复、利用对策227
1、资源开发利用应遵循的原则227
2、对“种草种树、发展畜牧业、改造大西北”战略口号的一点补充231
3、把西北干旱区建设成我国最大的果品基地232
4、把西北草原区建成我国最大的(牛羊)肉奶基地234
5、积极开展沙漠化土地的整治工作236
6、加强对山区森林和平原胡杨林为主的荒漠林的保护238
7、西北的经济开发与气候资源的合理利用240
8、加强水资源保护,合理利用水资源242
9、进一步加强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防治工作242
10、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242
(三)黄土高原区生态保护、恢复、利用对策242
1、黄土高原生态问题严重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超过了合理的负载能力243
2、解决区域人口压力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区域本身的人口负载能力243
3、确定“以水保为纲,林牧结合,粮食自给,多种经营”的农业发展战略246
4、加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248
5、强化人口政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250
6、广开财源,增加治理投资251
7、加强管理,建立治理环境恶化的功能系统251
8、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