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气设备安装运行维护技术数据速查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陈家斌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 ISBN:9787512304963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521页
- 文件大小:68MB
- 文件页数:554页
- 主题词:电气设备-设备安装-技术手册;电气设备-运行-技术手册;电气设备-检修-技术手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电气设备安装运行维护技术数据速查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变压器安装运行维护技术数据1
1.1 变压器安装1
1.1.1 变压器的应用条件1
1.1.2 变压器安装基础验收1
1.1.3 变压器运输到位绝缘油验收检查项目2
1.1.4 变压器安装现场环境条件2
1.1.5 变压器充氮气或充干燥空气运输要求2
1.1.6 变压器搬运就位规定2
1.1.7 变压器吊罩安装或进箱内检查准备工作3
1.1.8 变压器油气置换3
1.1.9 变压器吊罩检查或进箱内检查要求4
1.1.10 变压器铁芯检查4
1.1.11 变压器绝缘油试验5
1.1.12 变压器有载调压切换装置检查和试验5
1.1.13 变压器器身检查要求条件6
1.1.14 变压器铁芯叠装标准6
1.1.15 变压器铁芯螺杆与铁轭螺杆绝缘规定7
1.1.16 变压器绕组到油箱的绝缘距离7
1.1.17 变压器木件、紧固件对各部分的最小机械距离8
1.1.18 变压器分接开关到其他部分的绝缘距离8
1.1.19 变压器各部最小电气绝缘距离11
1.1.20 变压器油位标准尺寸12
1.1.21 变压器外部套管绝缘最小电气距离13
1.1.22 变压器密封垫安装规定14
1.1.23 大中型变压器油箱安装规定14
1.1.24 变压器冷却装置安装规定14
1.1.25 变压器套管安装规定16
1.1.26 变压器油品质规定16
1.1.27 变压器需要干燥处理判断标准17
1.1.28 变压器干燥终结判断标准17
1.1.29 变压器绝缘件表面含水量标准18
1.1.30 变压器加热干燥,抽真空要求18
1.1.31 变压器干燥中温度控制规定19
1.1.32 变压器注油后静止时间19
1.1.33 变压器抽真空干燥和真空注油要求19
1.1.34 变压器热油循环规定20
1.1.35 变压器附件安装规定21
1.1.36 变压器空载试运行规定21
1.1.37 变压器带负载试运行规定22
1.2 配电变压器安装23
1.2.1 配电变压器室施工要求23
1.2.2 户外落地式变压器台24
1.2.3 杆上变压器台26
1.2.4 杆上变压器组装28
1.2.5 柱上式变压器安装28
1.2.6 户外落地配电变压器安装29
1.2.7 户内配电变压器安装29
1.2.8 配电变压器连接组和中性线电流的规定29
1.2.9 配电变压器熔丝选择规定29
1.2.10 三相配电变压器熔丝选择30
1.2.11 单相配电变压器高低压熔丝选择31
1.2.12 配电变压器巡视、检查、维护、试验周期32
1.2.13 10kV变压器进风口有效面积查算表32
1.2.14 变压器低压侧引线的选择33
1.3 变压器运行34
1.3.1 变压器运行条件34
1.3.2 变压器负载电流和温度的限值34
1.3.3 0.5h短期急救负载的负载系数K235
1.3.4 变压器并列运行条件37
1.3.5 变压器最理想并列状况37
1.3.6 变压器正常过负载规定37
1.3.7 变压器事故过负载规定40
1.3.8 变压器温升规定41
1.3.9 变压器损耗42
1.3.10 单台变压器经济运行43
1.3.11 多台同容量变压器经济运行45
1.3.12 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46
1.3.13 变压器过负荷能力47
1.3.14 变压器允许电压波动范围48
1.3.15 变压器三相负载不平衡的监视48
1.3.16 变压器负载电流和温度的限值48
1.3.17 变压器短路绕组平均温度最大允许值49
1.3.18 变压器运行寿命49
1.3.19 变压器运行电压升高倍数与允许持续时间50
1.3.20 变压器额定性能数据允许偏差51
1.3.21 变压器气体继电器动作原因及故障性质判断51
1.3.22 根据气体继电器动作时的气体初步判断变压器故障52
1.3.23 变压器绝缘老化程度分级52
1.3.24 变压器的监视与维护周期53
1.3.25 变压器空载电流和空载损耗53
1.3.26 变压器空载合闸电流55
1.3.27 变压器阻抗电压和负载损耗55
1.3.28 变压器短路电流57
1.3.29 变压器压力释放阀开启关闭压力59
1.3.30 ZY型有载分接开关检修周期及变换次数59
1.3.31 F型分接开关检修周期分接变换次数60
1.3.32 变压器分接开关每天分接变换次数61
1.3.33 变压器合闸前的准备工作61
1.3.34 变压器投退操作遵守的规定62
1.4 变压器检修62
1.4.1 变压器检修周期62
1.4.2 变压器干燥处理评定条件63
1.4.3 变压器干燥66
1.4.4 变压器热油循环法67
1.4.5 变压器热风干燥法67
1.4.6 变压器干燥温度的监控68
1.4.7 变压器铁损干燥68
1.4.8 变压器铜损干燥70
1.4.9 变压器零序电流干燥71
1.4.10 变压器烘箱干燥72
1.4.11 变压器有载调压开关的维修周期72
1.4.12 变压器储油柜检修质量标准73
1.4.13 变压器吸湿器的检修质量标准73
1.4.14 变压器压力释放阀的检修质量标准74
1.4.15 变压器气体继电器检修质量标准74
1.4.16 变压器测温装置检验75
1.4.17 变压器试验项目76
1.4.18 测量变压器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标准77
1.4.19 测量变压器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吸收比或极化指数标准78
1.4.20 测量变压器绕组连同套管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anδ的规定79
1.4.21 油浸电力变压器绕组绝缘电阻的允许值79
1.4.22 油浸电力变压器绕组泄漏电流允许值80
1.4.23 油浸电力变压器绕组tanδ允许值80
1.4.24 20℃及以上变压器非纯瓷套管的tanδ(%)标准80
1.4.25 变压器出厂局部放电试验的合格标准81
1.4.26 变压器绕组绝缘电阻的测量81
1.4.27 变压器铁芯、铁轭螺杆和夹件(轭铁梁)的绝缘电阻标准82
1.4.28 变压器试验电压的标准83
1.5 绝缘油84
1.5.1 运行中变压器油质量标准84
1.5.2 运行中变压器油的常规检验周期和检验项目85
1.5.3 运行中设备绝缘油色谱分析的检测周期86
1.5.4 新投运设备油内气体含量标准86
1.5.5 变压器、电抗器和套管油中溶解气体含量的注意值86
1.5.6 互感器油中溶解气体含量注意值87
1.5.7 变压器和电抗器的绝对产气速率的注意值87
1.5.8 用三比值法判断设备故障类型88
1.5.9 电力变压器、电抗器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色谱分析检验周期和要求89
1.5.10 互感器、套管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色谱分析89
1.5.11 对设备中油溶解气体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判断91
1.5.12 常温下设备绝缘油tanδ(%)值的标准91
1.5.13 变压器油中溶气注意值91
1.5.14 绝缘油中特征气体与故障性质的关系92
第2章 高低压电器安装运行维护技术数据93
2.1 隔离开关93
2.1. 1 隔离开关安装基础复测93
2.1.2 隔离开关支架安装93
2.1.3 隔离开关组装94
2.1.4 隔离开关安装前检查94
2.1.5 隔离开关安装调整95
2.1.6 隔离开关机构传动装置安装与调整96
2.1.7 接地开关安装96
2.1.8 V形隔离开关安装96
2.1.9 垂直型隔离开关安装97
2.1.10 水平形隔离开关安装98
2.1.11 隔离开关安装垂直水平度要求98
2.1.12 中压隔离开关电气绝缘距离98
2.1.13 隔离开关静动触头之间距离99
2.1.14 隔离开关最小拉出力99
2.1.15 隔离开关接触电阻值99
2.1.16 隔离开关检修后试验操作次数100
2.1.17 隔离开关允许断开电流值规定100
2.1.18 三相隔离开关不同期允许值100
2.1.19 户外隔离开关接线端子允许水平机械荷载100
2.1.20 隔离开关电动操动情况检查项目101
2.2 断路器101
2.2.1 SF6断路器安装现场环境要求101
2.2.2 SF6断路器基础复测102
2.2.3 SF6断路器本体支架安装固定102
2.2.4 SF6断路器气动机构管道连接、附件安装103
2.2.5 SF6断路器机构管道检验、检漏103
2.2.6 SF6断路器重换吸附剂、真空处理、充SF6气体要求103
2.2.7 SF6断路器包扎、检漏、微水测试104
2.2.8 SF6断路器测试项目及技术标准104
2.2.9 GIS中SF6气体水分含量指标105
2.2.10 GIS检修类别及周期106
2.2.11 断路器断流容量系数确定106
2.2.12 真空断路器安装检查调试109
2.2.13 真空断路器接触行程调整数据109
2.2.14 真空断路器三相同步性调整数据110
2.2.15 真空断路器灭弧室真空度检查110
2.2.16 断路器交流耐压试验标准111
2.3 断路器维护技术数据111
2.3.1 断路器最高工作电压111
2.3.2 断路器安装场所海拔高度与最高环境温度111
2.3.3 交流高压电器在长期工作时的最大允许发热温度和允许温升112
2.3.4 高压断路器试验项目和分类114
2.3.5 真空断路器的拉杆绝缘电阻最低值标准115
2.3.6 断路器每相导电回路电阻值标准115
2.3.7 真空和SF6断路器操动机构最低动作电压范围115
2.3.8 真空断路器操动机构动作情况检查项目116
2.3.9 SF6断路器动作情况检查116
2.3.10 SF6气体质量标准116
2.3.11 SF6气体含水分允许值117
2.3.12 在工作场所SF6气体及毒性分解物的容许含量117
2.3.13 SF6气体回收检修工艺及质量标准118
2.3.14 SF6气体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值118
2.4 跌落熔断器119
2.4.1 高压跌落式熔断器安装119
2.4.2 跌落式熔丝熔断时间120
2.4.3 10kV跌落式熔断器熔丝管的尺寸120
2.4.4 熔断器选择120
2.5 消弧线圈121
2.5.1 装设消弧线圈的条件121
2.5.2 电力线路单相接地电容电流的估算121
2.5.3 变电站母线电容电流122
2.5.4 6~35kV电缆线路每千米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和充电电流122
2.5.5 网络单相接地流过故障点的电流无效分量极限值123
2.5.6 消弧线圈安装123
2.5.7 消弧线圈运行操作124
2.5.8 消弧线圈不同分接头位置的容许负荷时间125
2.5.9 消弧线圈整定原则125
2.5.10 消弧线圈中性点位移电压125
2.6 避雷器126
2.6.1 避雷器安装基础检查126
2.6.2 避雷器安装126
2.6.3 避雷器顶端允许水平拉力128
2.6.4 母线上避雷器与主变压器的电气距离128
2.6.5 变电站母线防雷保护规定128
2.6.6 避雷器标称放电电流129
2.7 互感器130
2.7.1 互感器安装支架检查130
2.7.2 互感器安装调整130
2.7.3 室内互感器安装131
2.7.4 电压互感器额定二次负荷规定131
2.7.5 单相三绕组电压互感器零序电压绕组额定二次负荷132
2.7.6 三相三绕组电压互感器额定二次负荷133
2.7.7 电压互感器温升限值133
2.7.8 电压互感器试验133
2.7.9 电流互感器周期性检验误差测量134
2.7.10 电流互感器误差和准确度级次135
2.7.11 互感器出厂局部放电试验标准137
2.7.12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绕组绝缘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137
2.7.13 电流互感器主绝缘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137
2.7.14 电流互感器20℃时介质损耗角正切值138
2.8 并联电容器138
2.8.1 电容器室建筑布置138
2.8.2 电容器支架安装139
2.8.3 电容器检查、试验139
2.8.4 室内电力电容器安装140
2.8.5 电容器允许运行电压标准140
2.8.6 电容器运行电流标准141
2.8.7 电容器运行温度标准141
2.8.8 移相电容器周围空气温度要求142
2.8.9 电力电容器熔体选择143
2.8.10 电力电容器的试验143
2.9 电抗器144
2.9.1 电抗器基础检查144
2.9.2 电抗器安装145
2.9.3 电抗器在额定电流下的电抗值偏差146
2.9.4 电抗器的绝缘水平标准146
2.9.5 电抗器外绝缘最小尺寸147
2.9.6 电抗器的温升限值147
2.9.7 电抗器在工频额定电流下的损耗值148
2.9.8 电抗器声级水平148
2.9.9 电抗器绝缘干燥要求148
2.10 电气设备架构组立149
2.10.1 设备架构基础复测149
2.10.2 设备架构到货检验149
2.10.3 设备架构排杆150
2.10.4 钢筋混凝土杆焊接150
2.10.5 设备架构顶板焊接151
2.10.6 设备架构立杆找正151
2.10.7 避雷针吊装152
2.10.8 设备架构梁安装152
2.11 屏、柜安装153
2.11.1 值班室和配电装置室要求153
2.11.2 变配电装置室门、窗布置规定154
2.11.3 控制室建筑和布置规定155
2.11.4 变电站采暖和通风规定155
2.11.5 配电装置室内各种通道最小宽度(净距)156
2.11.6 设备区通道与围栏要求157
2.11.7 高压配电室内各种通道最小宽度158
2.11.8 盘柜基础检查复测159
2.11.9 控制盘、保护盘安装标准159
2.11.10 设备端子箱安装标准160
2.11.11 配电盘、箱接地标准160
2.11.12 电气开关柜的安装标准161
2.11.13 母线连接161
2.11.14 母线筒安装标准162
2.11.15 设备端子排安装检查163
2.11.16 配电盘、柜的检查163
2.11.17 电气二次回路接线的检查164
2.11.18 电气设备基础型钢及柜(盘)安装尺寸允许偏差165
2.11.19 配电箱安装165
2.11.20 配电箱、配电柜内的电源母线分相标志168
2.11.21 高压开关柜耐电压标准169
2.11.22 高压开关柜对地净距169
2.12 控制电缆施工170
2.12.1 二次电缆施工准备170
2.12.2 控制电缆展放171
2.12.3 二次电缆排列整理172
2.12.4 二次电缆固定173
2.12.5 控制电缆接线174
2.12.6 二次电缆孔洞的封堵177
2.12.7 控制电缆竣工质量检验178
2.12.8 二次电缆连接螺栓压紧力矩要求179
2.12.9 管内穿线技术要求179
2.12.10 穿电缆管口处理181
2.12.11 电缆导线端部的处理182
2.12.12 二次回路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185
2.12.13 图板模拟母线的标志颜色185
2.12.14 1kV及以下配电装置和馈电线路测试186
2.12.15 二次回路测试186
2.12.16 二次回路的试验项目、周期和标准186
2.13 低压电器187
2.13.1 低压电器使用条件187
2.13.2 低压电器安装类别188
2.13.3 低压电器电气间隙188
2.13.4 低压电器爬电距离189
2.13.5 低压电器温升标准191
2.13.6 低压电器中各种材料和部件的温升极限值192
2.13.7 低压设备器件间、电子器件与发热元件间的距离193
2.13.8 低压电器产品正常使用的环境条件193
2.13.9 常用低压电器的检修周期194
2.13.10 接触器每小时允许操作次数及开闭时间195
2.13.11 接触器额定控制电动机最大容量195
2.13.12 接触器闭合断开和可逆转换时间196
2.13.13 50Hz交流接触器在不同频率下使用时的允许工作电流196
2.13.14 热继电器主电路连接导线为铜芯截面积标准197
2.13.15 低压电器交接试验标准197
2.13.16 低压电器工频耐压试验标准198
2.13.17 低压控制线路耐压试验标准199
2.13.18 低压电器湿热试验标准199
2.13.19 低压电器绝缘电阻的测量要求199
第3章 配电母线安装维护技术数据201
3.1 矩形母线安装201
3.1.1 母线制作弯制规定201
3.1.2 矩形母线的搭接规定202
3.1.3 母线与设备接线的螺栓搭接面的安装要求205
3.1.4 母线与螺杆形接线端子连接要求205
3.1.5 母线在支柱绝缘子上固定206
3.1.6 母线相序排列206
3.1.7 母线涂相色漆规定206
3.1.8 硬母线制作最小允许弯曲半径207
3.1.9 母线焊口焊接前的处理207
3.1.10 焊母线用焊药及其选择209
3.1.11 焊母线用焊丝及其选择210
3.1.12 焊母线用焊条及其选择213
3.1.13 硬母线气焊焊接方法215
3.1.14 母线焊缝的质量检查及验收216
3.1.15 母线在绝缘子上固定技术要求217
3.1.16 母线温度补偿器的安装218
3.1.17 10kV以下母线支撑点距离标准219
3.2 管母线安装220
3.2.1 管母基础与支架验收220
3.2.2 管母开箱检查220
3.2.3 管母伸缩节的安装跨数221
3.2.4 管母线焊接221
3.2.5 管母安装224
3.2.6 管母吊装226
3.2.7 管母刷相色漆规定226
3.3 软母线安装227
3.3.1 软母线跨距测量227
3.3.2 软母线导线压接227
3.3.3 软母线悬式绝缘子串组装228
3.3.4 软母线挂线229
3.3.5 软母线弛度测定229
3.3.6 软母线分支引下线及设备连线的安装229
3.3.7 安普线夹安装230
3.3.8 母线安装竣工后质量验收230
3.4 封闭母线安装231
3.4.1 封闭式母线的布线231
3.4.2 封闭母线安装要求232
3.4.3 封闭母线水平安装232
3.4.4 封闭母线垂直安装234
3.4.5 封闭母线穿墙套管安装234
3.5 母线运行维护234
3.5.1 母线机械性能和电阻率234
3.5.2 母线涂色规定234
3.5.3 母线铜铝连接处的螺栓数量与允许电流235
3.5.4 母线接头长期允许温度235
3.5.5 母线用螺栓连接时导体接头的长期最高发热温度及允许温升236
3.5.6 母线电气连接最小接触面积237
3.5.7 连接母线用的螺栓、螺帽、垫圈要求237
3.5.8 母线与母线或母线与电器接线端子的螺栓搭接面的安装238
第4章 电力架空线路安装运行维护技术数据240
4.1 架空电力线路基础施工240
4.1.1 电力线路复测240
4.1.2 杆塔基础分坑241
4.1.3 杆塔基坑开挖242
4.1.4 杆塔接地沟开挖243
4.1.5 杆塔基坑回填243
4.1.6 杆塔接地沟回填244
4.1.7 杆塔基础钢筋加工244
4.1.8 杆塔基础钢筋连接245
4.1.9 杆塔基础钢筋安装247
4.1.10 杆塔基础尺寸允许误差247
4.1.11 杆塔基础养护248
4.1.12 浇制塔基尺寸的误差249
4.1.13 浇制拉线基尺寸的误差规定249
4.1.14 铁塔基填土夯实后尺寸的误差249
4.1.15 电杆装配式预制基础质量标准250
4.1.16 杆塔基础试块标准250
4.1.17 杆塔基础拆模时间规定251
4.1.18 杆塔基础拆模后表面缺陷处理标准251
4.1.19 瓷质绝缘子的检查252
4.1.20 玻璃绝缘子的检查252
4.1.21 复合绝缘子的检查252
4.1.22 电杆混凝土叉梁、横担等预制件标准252
4.1.23 电杆底盘、卡盘标准253
4.1.24 线路用混凝土构件各部尺寸允许偏差253
4.1.25 铁塔件角铁运输后检查255
4.1.26 杆塔基坑卸车品种数量255
4.1.27 常用杆体及水泥制件的单体质量256
4.2 电力架空线路杆塔257
4.2.1 钢筋混凝土电杆或构件的强度安全系数257
4.2.2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电杆主要技术数据257
4.2.3 普通钢筋混凝土电杆最小配筋量258
4.2.4 预应力铜筋混凝土电杆最小配筋量258
4.2.5 普通钢筋混凝土电杆外观检查标准258
4.2.6 普通钢筋混凝土电杆质量标准259
4.2.7 φ300、φ400mm等径水泥杆的规格和质量261
4.2.8 非预应力锥形水泥杆的规格和质量262
4.2.9 钢箍连接的混凝土杆电弧焊接规定264
4.2.10 水泥电杆底盘安装允许误差265
4.2.11 电杆卡盘安装深度要求266
4.2.12 电杆拉线盘入坑后安装位置规定266
4.2.13 混凝土杆质量标准266
4.2.14 塔材质量要求267
4.2.15 铁塔组装268
4.2.16 铁塔组立质量标准269
4.2.17 铁塔组立允许误差270
4.2.18 水泥杆吊装271
4.2.19 电杆立后质量标准272
4.2.20 铁塔吊装273
4.2.21 直线10kV单杆组装275
4.3 架线及附件安装280
4.3.1 架线跨越设施安装280
4.3.2 挂线时对于孤立档、较小耐张段及大跨越的过牵引长度规定281
4.3.3 紧线质量标准282
4.3.4 间隔棒安装283
4.3.5 导线放线质量要求284
4.3.6 10kV架空配电线路铝芯交联聚乙烯轻型薄绝缘线弧垂表286
4.4 电杆拉线289
4.4.1 电杆拉线种类及组成289
4.4.2 电杆拉线用导线互换关系291
4.4.3 电杆拉线长度计算292
4.4.4 电杆拉线截面积计算292
4.4.5 电杆拉线制作294
4.4.6 电杆拉线把制作294
4.4.7 电杆拉线盘选择和埋设深度296
4.4.8 电杆拉线上把制作297
4.4.9 电杆拉线中把制作298
4.4.10 各种电杆拉线配套金具298
4.4.11 电杆拉线所用混凝土拉线盘规格298
4.4.12 电杆拉线盘埋深要求299
4.4.13 电杆拉线截面配置300
4.4.14 电杆拉线桩安装300
4.4.15 终端杆横担配置301
4.4.16 电杆拉线长度配置301
4.4.17 电杆拉线棒的参数选择303
4.4.18 电杆临时拉线的选择303
4.4.19 电杆位于上下坡的拉线坑要求303
4.5 低压架空线路305
4.5.1 低压电杆安装305
4.5.2 低压电杆的种类306
4.5.3 低压架空导线的档距306
4.5.4 竖立低压电杆307
4.5.5 低压电力线路弧垂标准307
4.5.6 低压电力线路导线固定308
4.5.7 低压电力线路始终端支持点在蝶形绝缘子上的绑扎309
4.5.8 低压电力线路针式绝缘子的颈部绑扎310
4.5.9 低压电力线路针式绝缘子顶部绑扎311
4.5.10 低压接户线跨越交叉距离313
4.5.11 接户线直接进户314
4.5.12 加装进户杆进户314
4.5.13 利用屋外支持铁件接接户线314
4.5.14 进户线安装规定315
4.5.15 低压线路杆塔组装317
4.5.16 低压架空线路安装317
4.5.17 低压线路立杆322
4.5.18 低压线路线间距离及线对电杆、拉线或构架的距离规定323
4.5.19 低压线路导线对地距离及交叉跨越要求324
4.5.20 接户线架设要求325
4.6 导线连接327
4.6.1 电力线路导线连接327
4.6.2 铝及钢芯铝绞线钳压工艺328
4.6.3 钳压压口数及压后尺寸规定330
4.6.4 弓子线的连接及弓子线与主线连接330
4.6.5 导线液压连接330
4.6.6 导线爆压连接法332
4.6.7 导线叉接缠绕333
4.6.8 电力线路导线连接的总体要求335
4.6.9 导线各种连接方法适用范围336
4.6.10 电力线路导线的补修336
4.7 电力架空线路运行维护338
4.7.1 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338
4.7.2 线路检测项目与周期338
4.7.3 线路维修的主要项目及周期341
4.7.4 输电线路污秽等级及爬电比距342
4.7.5 有避雷线的线路,每基杆塔不连避雷线的工频接地电阻值343
4.7.6 架空线路导线对地距离及交叉跨越要求343
4.7.7 杆塔护坡、挡土墙修筑344
第5章 电力电缆线路敷设运行维护技术数据346
5.1 电缆直埋敷设346
5.1.1 电缆埋设深度346
5.1.2 电缆与其他管道的最小距离346
5.1.3 电缆与道路最小距离346
5.1.4 挖电缆样沟348
5.1.5 电缆沟开挖348
5.1.6 电缆直埋工艺349
5.1.7 电缆直埋敷设施工351
5.1.8 电缆绝缘要求353
5.1.9 电缆路径要求353
5.1.10 电缆敷设与其他管道最小距离354
5.1.11 电缆各处预留长度355
5.1.12 电缆敷设高差规定355
5.1.13 电缆受潮检查方法356
5.1.14 电缆弯曲半径规定356
5.1.15 电缆保护层或保护管要求356
5.2 电缆沟内敷设357
5.2.1 电缆沟宽度标准357
5.2.2 电缆沟内敷设358
5.2.3 电缆沟内固定360
5.2.4 电缆沟内支架安装361
5.2.5 电缆敷设常用参考数据362
5.3 电缆桥架安装363
5.3.1 电缆桥架选择363
5.3.2 电缆托盘、梯架的选择364
5.3.3 电缆桥架安装365
5.3.4 电缆吊(支)架的安装367
5.3.5 电缆桥架保护接地368
5.3.6 电缆桥架表面处理369
5.3.7 桥架内电缆敷设370
5.3.8 电缆桥架内敷设质量要求371
5.3.9 电缆桥架安装技术要求371
5.3.10 电缆桥架的安装方式372
5.4 电缆排管安装378
5.4.1 电缆排管敷设378
5.4.2 水泥管排管敷设379
5.4.3 电缆穿管敷设383
5.4.4 电缆保护管的加工要求383
5.4.5 电缆保护管连接384
5.4.6 电缆保护管敷设386
5.5 电缆其他敷设方式389
5.5.1 电缆在桥梁上敷设389
5.5.2 电缆架空敷设390
5.5.3 电缆钢索悬吊架空敷设391
5.5.4 电气竖井内敷设392
5.5.5 电缆沿建筑物明设392
5.6 电缆头制作393
5.6.1 10kV电缆冷收缩型终端头制作393
5.6.2 10kV电缆冷收缩型中间接头的制作397
5.6.3 电力电缆接地线要求401
5.6.4 电缆线芯连接金具要求402
5.6.5 电缆终端接头相间最小距离402
5.7 电缆线路运行维护402
5.7.1 电力电缆运行最高允许温度402
5.7.2 电缆直埋温度校正系数403
5.7.3 电缆穿管温度校正系数403
5.7.4 电缆直埋不同土壤热阻系数时校正系数404
5.7.5 电缆直埋多根时校正系数404
5.7.6 电缆在空中多根校正系数405
5.7.7 电缆在桥架内校正系数405
5.7.8 电力电缆线路保护区规定405
5.7.9 电缆施工用机械敷设电缆时最大牵引强度406
5.7.10 电缆敷设最低温度406
5.7.11 电缆终端头出线带电裸露部分之间至接地部分的最小距离407
5.7.12 电缆施工时加热规定407
5.7.13 电缆预防性试验409
5.7.14 电缆包绕防火带、涂防火涂料要求411
5.7.15 电缆防火封堵规定411
5.7.16 电缆隧道防火隔板,防火墙的设置规定412
5.7.17 电缆夹层阻水法兰安装413
5.7.18 电缆沟防火墙安装413
5.7.19 电缆竖井防火要求414
5.7.20 盘柜孔洞防火要求414
5.7.21 电缆保护管、二次接线盒防火要求415
5.7.22 设备端子箱防火要求415
第6章 电气照明设备安装运行维护技术数据417
6.1 灯具安装417
6.1.1 照明灯具安装规定417
6.1.2 应急照明灯安装规定419
6.1.3 防爆灯具安装规定420
6.1.4 霓虹灯安装规定421
6.1.5 建筑物景观照明灯具安装要求421
6.1.6 航空障碍标志灯安装要求421
6.1.7 钢索吊灯安装422
6.1.8 喷水池照明灯具安装423
6.1.9 游泳池水下照明灯具安装425
6.1.10 道路照明灯安装425
6.1.11 开关安装428
6.1.12 插座安装429
6.1.13 吊灯安装429
6.1.14 高压汞灯安装430
6.1.15 卤钨灯安装431
6.1.16 照明通电试运行431
6.2 照明灯具维护432
6.2.1 照明装置维护周期及项目432
6.2.2 照明灯具维护系数K值433
6.2.3 几种光源的光通量波动深度434
6.2.4 气体放电灯单灯补偿电容器435
6.2.5 灯管电压的变化极限436
6.2.6 照明器最低悬挂高度436
6.2.7 光源的显色性437
6.2.8 单位容量法计算照度438
6.2.9 照明器布置最佳距离439
6.2.10 照明器与无护栏的高压带电部分距离440
6.2.11 建筑物表面材料反射比441
6.2.12 霓虹灯441
6.2.13 霓虹灯管与电压关系442
6.2.14 霓虹灯管直径和发光效率的关系442
6.2.15 照明线路导线截面的选择443
6.2.16 路灯灯具悬挑长度444
6.2.17 路灯灯具安装仰角445
6.2.18 路灯灯具配光类型、布灯方式、灯具安装高度与灯间距离445
6.2.19 十字路口布灯445
6.2.20 曲线路段布灯446
6.2.21 应急照明的照度446
6.2.22 应急照明的转换时间447
6.2.23 应急照明的连续供电时间448
第7章 电动机安装运行维护技术数据449
7.1 电动机安装449
7.1.1 电动机基础建造规定449
7.1.2 电动机安装前的检查450
7.1.3 电动机抽转子检查451
7.1.4 电动机电源线的安装452
7.1.5 电动机干燥处理453
7.1.6 电动机铜损干燥法455
7.1.7 电动机铁损干燥法455
7.1.8 电动机控制电器安装456
7.1.9 电动机试运行前检查460
7.1.10 电动机起动461
7.1.11 电动机在试运行中检查项目461
7.1.12 交流电动机带负荷起动次数规定462
7.2 电动机运行管理463
7.2.1 电动机电压和输出功率的对应关系463
7.2.2 电动机噪声限值463
7.2.3 电动机振动限值464
7.2.4 电动机温升规定464
7.2.5 电动机电源线温度规定466
7.2.6 电动机起动条件466
7.2.7 电动机自起动容量计算468
7.2.8 笼形转子异步电动机起动选择469
7.2.9 电压和频率变动对电动机性能的影响470
7.2.10 电动机对电源电压不对称要求471
7.2.11 电动机转矩过载倍数471
7.2.12 电动机等效全压起动次数472
7.2.13 三相异步电动机运行最高允许温度和最大容许温升472
7.2.14 三相异步电动机效率及功率因数474
7.3 电动机维护475
7.3.1 电动机轴与轴瓦间气隙475
7.3.2 电动机小修及大修周期476
7.3.3 电动机注入滑动轴承的润滑油选择476
7.3.4 电动机注入滚动轴承的润滑脂选定477
7.3.5 电动机添加润滑油脂的标准和方法477
7.3.6 电动机转子绕组绑扎钢丝的选择478
7.3.7 电动机线圈端头套管绝缘478
7.3.8 低压电动机线圈绝缘标准479
7.3.9 电动机联轴器热套最小间隙480
7.3.10 电动机定心允许误差480
7.3.11 电动机火花等级481
7.3.12 电刷的检修482
7.3.13 换向器的检修482
7.3.14 直流电动机出线端标志484
7.3.15 单相异步电动机电容器电容量选用484
7.3.16 电动机绝缘电阻的测定485
7.3.17 电动机直流电阻的测定485
7.3.18 电动机耐压试验486
7.3.19 电动机空载试验486
第8章 电气接地装置安装运行维护技术数据488
8.1 电气接地装置安装488
8.1.1 接地装置安装488
8.1.2 接地体定位及降低跨步电压技术489
8.1.3 垂直接地体安装490
8.1.4 水平接地体安装492
8.1.5 利用钢筋混凝土桩基做接地体492
8.1.6 利用钢筋混凝土板式基础做接地体492
8.1.7 接地线安装要求493
8.1.8 接地线敷设施工499
8.1.9 接地线防腐处理刷漆500
8.1.10 钢、铝、铜接地线的等效截面501
8.1.11 接地装置应全部采用镀锌钢件截面积最小规格502
8.1.12 低压电气设备地面上外露接地线的截面502
8.1.13 大接地系统接地线截面503
8.1.14 小接地系统接地线截面504
8.1.15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接地线截面504
8.1.16 各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规定504
8.1.17 利用钢筋混凝土电杆接地电阻值510
8.1.18 人工接地极工频接地电阻简易计算式511
8.1.19 各种型式杆塔接地装置的工频接地电阻简易计算512
8.1.20 土壤电阻率513
8.2 接地装置维护515
8.2.1 电气接地装置的维护检查周期515
8.2.2 发电厂和变电站地面电位分布最大容许接触电压516
8.2.3 接地装置防腐技术517
8.2.4 降低接地电阻技术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