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漳州人与台湾开发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漳州人与台湾开发
  • 江玉平编著;何池编著 著
  • 出版社: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539187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17页
  • 文件大小:124MB
  • 文件页数:332页
  • 主题词:人物-生平事迹-漳州市;台湾省-地方史-史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漳州人与台湾开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第一章 史前至开发之际的台湾社会4

第一节 东山古陆桥5

一、海峡水下考古的新发现5

二、东山古陆桥的发现8

三、东山古陆桥的位置11

第二节 台湾开发前夕的经济社会12

一、台湾的少数民族概况12

二、少数民族社会生产力状况14

三、台湾开发前夕的经济社会17

第三节 台湾开发之际外国势力的涉足20

一、口本人的觊觎20

二、荷兰人的“牛皮借地”22

三、西班牙人的插足及荷西的角逐23

第四节 早期漳籍先民的迁台活动24

一、早期大陆的涉台记载24

二、宋元时期漳州人的零星迁台活动26

三、台湾开发前夕漳州人的迁台活动26

第二章 台湾大规模开发序幕的拉开29

第一节 颜思齐及其对台湾的大规模开发30

一、颜思齐其人30

二、颜思齐的开台壮举34

三、颜思齐的开台成效38

四、水林乡颜厝寮颜氏后人39

五、开台王故里青礁村40

第二节 颜思齐开发台湾的重要历史意义44

一、掀起了大陆乡亲渡台开垦的热潮44

二、推动了台湾的深度开发50

三、使台湾有了最早港口贸易集市和社会管理机构53

四、最早在台湾大规模传播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54

五、使颜思齐完成了从“海寇”到“开台王”的升华56

第三节 缘开发而起的“台湾”之称58

一、明代以前的台湾之称58

二、明崇祯八年(1635)始称“台湾”62

三、有关“台湾”之称缘起的其他说法63

第三章 台湾深度开发热潮中的漳州人69

第一节 漳籍垦民与台中台南的开拓70

一、郑氏政权时期漳籍将士及移民对台湾的开发70

二、台中南屯垦区“蓝张兴庄”的开拓者72

三、联合垦殖台中的“六馆业户”73

四、漳籍主要姓氏开垦台中74

第二节 雾峰林家与台中的开发75

一、雾峰林家的祖籍地75

二、雾峰林家迁台始祖林石77

三、林石在大里杙的经营78

四、雾峰林家的中落与复兴80

五、雾峰林家祖籍地埔坪村今昔85

第三节 板桥林家与台北的开发88

一、台北早期的农业开发与林应寅入台88

二、林平侯拓殖台北的成效91

三、“林本源”家号的形成92

四、热心慈善事业的“板桥林家”94

第四节 吴沙与宜兰北部的开发98

一、吴沙入垦之前的宜兰98

二、吴沙祖籍地考100

三、“开兰始祖”吴沙106

第五节 陈辉煌与宜兰南部的开发115

一、从一介“隘丁”到红顶协台115

二、“开兰元勋”117

三、开辟“苏花”步道的先锋119

第四章 漳籍先贤治台思想与实践127

第一节 沈鈇与经理澎湖“六策书”128

一、沈鈇其人128

二、沈鈇经理澎湖的“六策书”130

三、沈鈇经理澎湖“六策书”的重要影响131

附录 沈鈇上南抚台暨巡海公祖请建彭湖城堡置将屯兵永为重镇书133

第二节 黄性震对平定台湾的贡献135

一、黄性震的“平台十策”135

二、黄性震的“平海善后八款”138

三、黄性震倾资兴建诒安堡140

附录 黄性震平台十策141

第三节 “筹台宗匠”蓝鼎元142

一、蓝鼎元其人142

二、蓝鼎元的治台思想及其实施144

三、蓝鼎元治台思想对仕台官员的影响150

附录 与吴观察论治台湾事宜书(摘要)152

第四节 吴凤为和睦汉族与少数民族关系所作的贡献155

一、抚“番”是仕台官员无可回避的现实与难题155

二、康熙年间阿里山“番社”概况156

三、为和睦汉“番”关系而殉职159

四、两岸同胞纪念吴凤163

五、吴凤世系与故里平和县壶嗣(后时)村166

六、吴凤后裔回乡寻根祭祖168

附录 平和壶嗣纪念吴凤诞辰310周年、公祭吴凤成仁240周年暨吴凤神像安奉大典告全体宗亲书170

第五章 漳籍先贤与台湾开发时期的水利建设174

第一节 林成祖开凿水圳成果丰硕175

一、大甲圳与十四份埤圳的兴建175

二、台北重要的灌溉水渠大安圳178

三、林成祖的祖籍地攀龙村今昔180

第二节 郭锡镏与台北的“镏公圳”183

一、郭锡镏其人183

二、镏公圳的开凿184

三、台北的“都江堰”185

四、郭锡镏故里庙兜村今昔187

第三节 漳籍先贤兴建的其他水利成果189

一、云嘉平原189

二、台中苗栗189

三、宜兰平原190

四、台北盆地190

第四节 水利兴建管理与祖籍地水利技术的应用191

一、水利兴建的投资形式191

二、水圳的管理192

三、祖籍地水利建设技术的应用193

第六章 漳州人与台湾文化教育的发端197

第一节 闽南文化成为台湾的主流文化198

一、漳州是闽南文化的重要发祥地198

二、闽南文化的内涵199

三、漳州文化是闽南文化的重要源头200

第二节 陈永华——台湾文化教育的奠基人202

一、台湾文化教育的奠基人202

二、陈永华并非同安人203

三、陈永华祖籍龙溪县石美村北门206

四、加盟郑氏政权,建设台湾社会211

五、首设府学,首倡科举213

六、遭疑忌解兵权抑郁而终216

第三节 陈梦林与台湾第一部县志218

一、焚膏继晷编纂《诸罗县志》218

二、《诸罗县志》的影响与价值220

三、《诸罗县志》的特色222

第四节 谢颖苏——台湾美术的开山祖228

一、从“画坛神童”到“诏安画派”领袖228

二、对台湾美术的启蒙230

三、画坛巨星殒落万松关232

四、谢颖苏的故居234

第七章 漳籍先贤开发台湾成效显著239

第一节 大片荒埔变成田园242

一、明末清初土地开发的初步成果242

二、雍正之后土地开发的快速推进244

三、漳籍垦民在台湾各地的垦殖成就246

第二节 祖籍地的生产资料与生产技术传入台湾248

一、开发前夕台湾的原始农业248

二、漳州农作物传入台湾249

三、耕牛及农业生产工具传入台湾262

四、榨糖业传入台湾265

五、平和大溪豆腐制作技术传入台湾268

六、芗城蔡福美制鼓技术传入台湾270

第三节 促使台湾社会经济文化的初步发展273

一、人口的急剧增多273

二、促进了“番社”除陋俗换新风275

三、街市、港口和郡县的产生与发展277

四、农产品成为商品——台湾商业的发端281

五、中华文化和闽南区域文化在台湾的传播和扎根289

附录 劝和论301

结论308

参考文献310

后记31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