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基础教育学科年鉴 历史卷 2009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吴小晴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303116222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746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779页
- 主题词:基础教育-中国-2009-年鉴;历史课-教学研究-中小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基础教育学科年鉴 历史卷 2009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专家视野1
学科1
2008年中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综述1
2008年西方史学史与史学理论研究的回顾14
2008年中国古代史研究述评——以中学历史教学为中心25
2008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综述37
2008年中国现代史研究综述58
2008年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综述76
2008年世界近代史研究综述89
2008年世界现代史研究综述114
课程142
2008年中学历史教学实践研究成果综述142
2008年中学历史教材研究成果综述149
2008年中学历史教学评价研究综述160
政策文件169
教育部:全国初中毕业生今年全部进入新中考169
今年全国各地新课程中考突出“一改三突破”核心169
教育部启动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172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援助地震灾区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的通知173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09年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学用书目录》的通知175
教育部关于同意山西等省(区、兵团)2008年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批复270
北京新课改将进选修课阶段 高考方案9月出台271
北京加大高中课改投入 学校间可共建基地 学生可跨校选课271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272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278
江苏省中小学将试开京剧课 选定15首京剧唱段278
江苏省关于对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情况进行教学视导的通知279
浙江省新课改高考方案公布综合282
湖南省2010年起将按新课程标准进行高考283
湖北提交高中课改方案:用学分考评中学生284
关于印发福建省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后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的通知284
福建省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后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284
深圳中学:课改实验在争议中前行288
江西省关于全省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免费提供教科书后学校作业本(空白)规范管理问题的通知291
江西省2008年普通高中课改实验教师远程培训实施方案292
青海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意见297
青海查处各种违纪行为 严防“高考移民”流向农牧区299
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08年暑期高中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的通知300
2008年新疆高中起始年级课改实施方案出台302
新疆2008年进行高中课改 学生需修够144学分302
自治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彭先卫详解普通高中新课程304
四川川省义务教育在四川藏区整体普及306
成都市积极推动中小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307
重庆市高考可报6次志愿第1次本月26日始308
重庆高中课改 拟将职业教育纳人高考命题309
重庆高中课改2009年秋季启动 一年拟分4学段309
重庆明年拟进行高中课改2012年“新高考”开考310
概况与摘要312
历史课程研究312
概况312
摘要313
阶级斗争史范式与我国现代中学历史课程的演变313
从《历史课程标准》的行为动词看问题314
西方国家《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女性视角”314
西方国家《历史课程标准》中的“资料研习”315
从历史教学观的视角看新课程的问题316
高中历史新课程的结症316
普通初中推进历史新课程的现状与分析316
初中历史新课程是旧瓶子贴新标签317
初中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新课程改革317
关于深化历史课程改革的探讨318
我对《历史课程标准》的再思考318
历史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思路319
个体的匮乏与群体的失落——对高中历史新课程中女性题材缺失的思考320
初中历史新课程不应忽视乡土历史320
社会史对中学历史课程的挑战321
新课程下高考历史考试评价标准及试卷结构技术指标构想321
高中历史新课程实施需要解决六个矛盾322
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史学理论解读322
从国际主义到世界意识——关于历史课程目标的思考323
初中历史新课程的教学要求和存在的问题初探324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中的“技能”要求和教学策略324
《历史与社会》课程中历史学习的价值325
高中历史新课程学习体会325
论英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之发展——兼评2007年版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326
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若干问题探析326
领悟·借鉴·融合——关于非课改实验区教师学习课程标准改进高中历史教学的思考327
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实施及思考327
感悟国际理解教育在我国历史课程中的实施328
论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评价方式328
历史新课程的挑战与思考329
对新课程标准实施后高中历史教学评价的研究330
对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评价设计的研究330
新课程新变化——浅谈对高中历史新课程的体会331
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评价方式与自主学习——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学的体会331
浅谈历史新课程标准对历史教学的影响——师范教育者眼中的新课程332
浅论历史新课程改革332
对课程“行为目标”取向的历史考察与现实思考333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课程改革趋势初探333
同为综合,不同历史——两套《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比较分析334
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思考335
我对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几点思考335
历史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336
中英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中能力目标的比较研究336
高效实现历史教学三维目标——以《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一课为例337
历史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37
浅谈历史课程改革与人文主义思想338
如何落实高中历史新课程中“知识与能力”的目标338
高中历史新课程实施中的困惑与对策339
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新课程整合的价值分析339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历史教备策略探悉340
全球史观下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重构340
中学历史课程的整合教学341
历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341
新编历史教学论343
历史教材研究343
概况343
摘要345
正确阐述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345
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历史教科书的编写345
是“十分之一”吗346
历史教材中的一处矛盾346
《联合国宪章》的制定时间347
人教版“鸦片战争”内容商榷347
晚清外国历史课程与教科书论述348
历史教科书中“甲午陆战”评析——《走进甲午》读史札记348
民国时期历史教科书课文结构管窥349
岳麓版教材的几个小错误349
唐玄宗与“开元通宝”350
对人民版《历史》必修2一幅插图的质疑350
从建构主义视角谈历史教科书的编写350
有关“抗日战争”的比较分析351
由一道选择题发现的问题351
对“新航路开辟”问题的两点看法352
美国明尼苏达州依顿派瑞高中历史作业赏析与解读352
对“副团长谢晋元率八百名官兵”的质疑352
对左宗棠分三路进军新疆的质疑353
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与文本的对话和理解——由新航路开辟的编写问题想到的353
论“中外合编”353
诠释《元朝行省图》之窦疑354
香港中学会考中国历史科校本评核的特点和启示354
现代文官制度在英国的诞生355
中学老师如何看待“二期课改”教科书356
是世界史?还是欧美史?——浅议高中历史新课程的世界史内容356
试论民国时期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特点及启示357
吕著中国历史教材研究刍议358
读史可解惑,可益知——评《俄罗斯史》中译本358
凸显国际外交博弈的辩证法——评《李光耀时代的新加坡外交研究》(1965~1990)359
2007年人教版历史教材教育理念探讨359
对人民版课本习题的思考360
巴黎公社究竟存在了几天?——历史与社会教材中关于巴黎公社存在的时间表述有误360
对人民版《历史》必修1《南京条约》内容表述的商榷361
对于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教材及配套图册的几点建议361
关于中国古代中央官职演变的一个隐形问题——三省六部制确立后,三公九卿是否消失了362
实践中的历史探究活动课362
近代条约中几个容易产生歧义的问题363
太平天国的纪年363
对鸦片战争前外贸顺差认识的误区364
是“三大工厂”还是“三大工程”364
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萨尔的归属364
一字之差365
新课标教材高中《历史》必修2指瑕365
如何准确理解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的国家制度366
关于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367
供电部门并非行政机关367
谈香港中学会考适用《探索中国史4(上)》(教师本)中的图像367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两幅插图质疑368
人教版《历史》必修1的十点商榷368
英军是因为广东防守严密无隙可乘而北上的吗?——也谈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军北上的原因369
中国出现电话的时间辨析369
“英埃苏丹”释疑370
试析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夏天”370
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租界”371
民族融合也要讲“胡化”371
“包产到户”到“包干到户”371
关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评价372
逼蒋抗日?联共抗日372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辨析373
“协定关税”之由来373
新课标高中历史教材中的两处错误374
对人教版《历史》必修3两幅插图的质疑374
《导引图》与“五禽戏”374
关于赫德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时间375
读图看新中国农业政策的演变376
新课标教材高中《历史》必修3指瑕376
何谓“印度支那”377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008年印刷本的变化377
2008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的变化378
“关中怀集县的庸调银饼”称法质疑378
对清末新政的认识378
对经典材料要认真“咀嚼”——以《罗斯福新政》教学中的两则材料为例379
何谓“前进士”380
J.BULL指的是谁380
是“詹姆士一世”还是“查理一世”380
《波茨坦公告》与《波茨坦会议议定书》381
新课改高中历史教材创新使用探讨381
对新课程历史教材整合的探索382
例谈历史教材的处理艺术382
如何促进学生掌握新版本历史教材中的知识——以高一上学期的课程为例383
谈谈中学历史教材的建设383
谈高中历史教材的整合384
中学历史教师教材知识体系的构建——谈新课标历史教材的使用384
浅谈如何创造性使用教材——以高中历史新课程为例385
浅谈新编历史教材的特点和教学改革385
对历史教材的适当补充和合理精简386
发掘历史教材推进创新教育386
浅析新课标高中历史教材内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387
人教版和岳麓版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1的初步比较387
新课程高中历史三种教材栏目设置比较388
史学理念高起点 学习探究新平台389
关于人教版高一历史教材中出现的两次统制经济政策390
中学历史教材中值得商榷的两个参考答案390
历史教材的标志性事件391
关于教材中的“历史时间”391
开发校本教材激发学生兴趣——浅谈校本历史教材的开发和利用392
广东省地方历史教材编写概貌392
广东省地方历史教材的编写形态393
深圳乡土历史教材的开发393
解读初中历史(北师大版)教材的体会——以《决定美利坚民族命运的内战》文本解读为例394
历史中考开卷考试中对教材的使用认识395
对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的几处质疑395
对北师大版中学历史教材的两点意见396
北京地方历史教材——培养学生文物保护意识的有效载体396
浅谈中学历史教材的使用397
当前历史课堂教学中教材处理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397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管窥397
浅谈高中新课程教学对教材的处理398
谈谈历史教材中导读框的作用398
新课程下关于历史教材整合的实践与思考——以岳麓版历史教材为例399
中学历史教材插图价值与选用399
对初中历史课本如何写古代农民战争的历史考察与反思400
何来《松竹秀石图》401
康熙平藩中的重重“疑案”401
“三藩之乱”若干问题释疑401
人教版等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科书栏目设置比较402
决定战争胜败的是性质还是实力402
初中历史教材三幅插图补注403
是“拱辰桥”还是“拱宸桥”403
再议“拱宸桥”404
何谓“中国人民革命军”404
英国九年级历史练习册探究405
西北开发史上有没有过辉煌——介绍田澍主编《西北开发史研究》405
明史和佛教史研究的新突破——《明代北京佛教寺院修建研究》读后406
世界名著《历史失误》系列丛书翻译出版406
问题意识下的有益探索——《中国现代公务员考铨制度的初建:1928~1948》感言407
《直系军阀史略》评介407
中美关系研究的新视角——读吕桂霞的《遏制与对抗:越南战争期间的中美关系》(1961~1973)408
一部鲜活生动的清代社会风情史——《清代嘉庆朝的刑科题本社会史料辑刊》出版408
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409
河西地方史研究的新创——评《先秦汉魏河西史略》409
翟强著《中国与越南战争,1950~1975》410
“新”的历史盛宴——《清华历史讲坛续编》评介410
《战争论》:一部可供高中历史教学参考的军事著作411
十年沉思力作,高屋建瓴发机抒——评《美国外交思想史(1975~2005)》411
一部口述的昭和史——《昭和时代见证录》评介412
历史教学实践413
概况413
摘要414
“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实践”教学实录414
浅谈历史教学怎样反思414
如何理解美国《独立宣言》的内容与意义415
约克镇战役是美国独立战争的最后一战吗415
莫斯科保卫战中的秘密416
“珍珠港事件”图片教学设计416
俾斯麦与社保事业417
教学设计要讲求科学、合理417
日本战后重建并非完全白手起家417
如何开展有效的历史教学418
慎重使用材料418
中国古代复种制不始于唐,也不始于汉418
步达生与“北京人”419
历史教科书中“甲午陆战”评析419
“宋江投降谜案”探究419
从“宋江投降谜案”探究,看中学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420
明代“倭患”问题辨析420
再谈课堂教学要有效的落实“内容标准”421
在40分钟外开辟有效教学“第二战场”421
这样教,会使学生参与更有效422
“开辟新航路”一课易误知识点举例422
试析葡萄牙和西班牙支持新航路开辟的原因422
西班牙女王是哥伦布首次航海的主要赞助人吗423
有关人类起源的研究423
资本主义性质抑或封建性质——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原因刍议424
“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教学案例424
对“新航路开辟”问题的两点看法424
教师应引导学生“敢问”和“会问”425
中美历史教学设计的比较与思考——以“美国独立战争”内容为例425
“全面阶级斗争”的由来426
关于新航路开辟经济原因的困惑426
课堂转型的关键:重视“过程与方法”——“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备课心得426
民国时期中央政府治理西藏述略427
《换个角度看历史》与中学历史教学428
从一堂讨论汇报课谈起——课改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428
简谈中学历史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处理428
一课时讲完隋唐史的实验——以材料与问题为主的教法演示429
再说大胆推介,勿轻小心求证429
自主性学习与教学中的运用策略430
《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教学实录430
关于地理大发现的动因问题430
唐代公主“愁嫁”现象及其原因431
“中古时代的欧洲”教学反思431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与当今全球金融危机432
新方法≠新课程432
学会透过别人的眼睛看历史——探究式学习的新尝试432
在联系和对比中理解和教授历史——以雅典和罗马古典奴隶制城邦的建立与发展为例433
论历史教学中的无效教学行为433
初中历史教学创新导入的一些尝试434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艺术浅探434
初中历史教学中素质教育之我见434
初中历史教学中自主创新教学新探索435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初探435
对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的思考436
漫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导人艺术436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如何进行创新教育436
浅谈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437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的良方——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437
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的开展与创新437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历史教学设计浅谈438
新课改下如何进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438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初中历史教学438
初中历史教学怎样“激活”学生438
关于初三历史教学的一些思考439
历史课堂教学中“问点”的选择439
浅谈多媒体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440
浅议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学生活动440
新课程改革中初中历史教学的几点心得440
怎样让历史变得鲜活441
历史课堂上的四种“问题探究”形式——以新课标岳麓版高中教材必修1《五四爱国运动》一课为例441
浅谈历史教师双语教学尝试的两个层次442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历史探究性教学的开展442
史料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原则443
“人格塑造”应当成为历史教学的灵魂444
中学历史探究性学习的现状及策略444
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要关注探究性题目444
对历史课堂优质教学的研究445
实施有效历史课堂教学的策略445
历史教学怎样让学生明智起来446
史事的比较446
让激情在课堂燃烧——也谈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447
历史教学与环境教育448
论历史教学中的无效教学行为448
历史的定论和没有定论的历史——略谈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449
运用问题教学法增强历史教学有效性例说449
再谈中学历史教学设计——从课堂教学实例说开去450
人本教学管理:争取新课程教学与备考双赢——浅谈实现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450
论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师实施人格教育的方法451
史料、史实与历史教学的有效性451
优化课堂设计之我见——以岳麓版选修3《战云密布的欧洲》一课为例452
中学历史教育:乡土历史教学方法之我见452
立足课堂,探寻有效教学途径——“分享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与评价453
高中历史新课程问题教学策略之我见——从实践性思考与探索说开去453
提高历史课堂教学品质的策略454
试析历史课堂探究教学的方法步骤454
联系教学法在高中历史复习课中的运用455
举重若轻,从学科特点突显历史教学的有效性455
比较法在《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教学中应用例谈455
感恩教育在历史课程中的拓展456
试论中学历史教学的设疑方法456
浅析合作学习在高中历史课中的实践457
中学历史课堂“悬念”教学初探457
浅谈历史课堂中的德育渗透458
“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458
新课改中历史教学方法新探459
分组学习在历史教学中的实施459
课堂导入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460
历史教学中的提问艺术460
历史教学中的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461
历史教学中讨论法的运用462
如何在高中历史课堂上进行反思性教学463
谈历史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463
分析的历史哲学与中学历史教学464
简谈中学历史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处理464
优化历史情感教育的探讨465
挖掘历史教育的内在价值,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465
新课标下乡土史在教学中的作用466
寓意志品质教育于历史教学——例谈历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466
“究天人之际”——历史教学中的生态文明教育467
从学生的参与看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467
高中历史教学课堂交流艺术初探468
追求务实、理性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谈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学的有效性468
教师口语转变与角色塑造一一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之我见468
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以《走向世界的日本》(人教版选修1)为例469
找准契合点:尊重历史与服务现实——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课的教学说起469
试论历史教学中“程序性知识”的教学问题470
历史人物教学与健全人格教育的实践探索470
在历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人格教育471
高中历史教学如何突出学生主体性472
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几项原则472
论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全局意识的培养473
比较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听“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474
中美历史教学设计的比较与思考——以“美国独立战争”内容为例475
名画与历史教学475
理性、感性与原则:历史教学设计中材料运用的路径探索——以《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为例476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选择与运用476
浅议中学历史课堂中的史料教学476
浅谈新课程历史教学中的语言问题477
浅谈音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巧妙运用——以《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岳麓版)一课教学为例477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历史课堂教学的误区478
图示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478
切勿以偏概全479
如何理解中国古代“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479
关于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理解与认识480
浅谈对高中新课标历史教材中疑问内容的教学处理480
关于有效使用新教科书插图的三个问题481
也谈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赔款数量481
诗词歌曲与中学历史教学481
谈传统美德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482
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的实践探索482
“法国大革命”教学实录483
摆脱历史的宿命论——三听“古代希腊民主政治”483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教学实录484
“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教学案例484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教学案例485
试析高中历史新课程有效教学的四个环节——以人民版必修2“中国古代的商业经济”一课为例485
怎样铺陈史实486
教学开发的准则是教学目标486
深化历史教学内容方式的探讨以“鸦片战争”为例的教学设计486
岳麓版《历史》必修1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教学案例487
岳麓版《历史》必修1第10课《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教学实录487
岳麓版《历史》必修3《文化发展历程》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教学目标与教学思路概述488
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8课《1787年美国宪法》教学实录488
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18课《罗斯福新政》教学实录489
岳麓版《历史》必修2《经济成长历程》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教学实录489
《古代商业的发展》教学实录490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学案例——兼谈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490
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实录491
岳麓版《历史》必修1《政治文明历程》第13课《鸦片战争》教学实录491
谈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整合——以《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一课教学为例492
板书与PPT的教学运用492
高中历史课运用英语知识初探493
新课程实施中教师面临的专业挑战493
我看历史新课程改革493
从“法国大革命”看中学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494
正确看待历史传承——二听“古代希腊民主政治”494
多些具体分析,少点“概念”与“程式”——从清末495
新政、预备立宪与辛亥革命爆发的关系说起495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495
从关注自己到发展学生——由教学经历反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496
博取约存 厚积薄发——《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课的感触496
《新航路的开辟》教学思考496
全面、长期、深刻才是有效——有感于历史教学的有效性497
《古代商业发展》一课教学评析497
高三历史教学的出路在哪里——由全国卷Ⅰ学生解题情况想到的497
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恰当反馈498
对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提问的反思498
生成,在科学预设与教学智慧发挥之中499
历史教学中有关提问的一些思考499
中学历史课教学的困境及解决对策500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反思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500
对几节历史新课程教学实践课例的反思501
既要动之以情 更要晓之以理——由一堂历史课所引发的思考501
高中阶段历史教学衔接的几点思考502
浅议历史教学中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作用502
高中历史课堂探究教学模式的探讨503
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与学生能力的培养503
以丰富的历史课堂教学开展美育504
历史老师如何在新课改中脱颖而出504
历史教学中创设开放式教学平台的尝试505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历史教学中的开放式教学505
以问题为中心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探究506
高中历史教学改革思路与实践探讨506
新课标下研究性学习与历史教师的作用507
对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的探讨507
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508
走进高中历史教学现场509
历史课堂教学技能训练510
历史教学评价511
概况511
摘要511
一道有利于教学评价改革的试题511
“美丽的简单化”与历史学科测评——以“冷战”史试题及其答案为例的讨论512
初中历史作业的借鉴与思考——道美国历史作业的启示513
中学历史纸笔测试研究综述515
评价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新视角及其对历史教学的启示——刍议SOLO评价理论515
南澳州历史课程学业评价简介516
如何创造学生的“最近发展区”517
“南海一号”组题引发的提升学生学史能力思考518
寓意志品质教育于历史教学——例谈历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518
中美历史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比较519
评价一堂历史好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与张显传、李宪老师商榷519
英国中学历史课程内容的争议520
关注大型政论片对高考命题的影响520
新课程背景下高考历史学科命题探究521
考“方法”要遵守逻辑规则521
“方寸”中的试题及其设计522
“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和“说有易,说无难”522
新课程下的高考命题应力戒两种倾向523
再说“方寸”中的试题及其设计523
2008年高考历史命题猜想524
发挥考试测量的诊断功能,以科学命题反拨教学524
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评分技术的新进展525
2008年考试大纲的变化及解读525
天上有两片云合起来有多少云526
新课程高考典型试题教学分析527
“美丽的简单化”与历史学科测评527
社会史:历史高考命题的重要趋向528
对推进SOLO评价法研究和试验的几点想法528
突出信息建构,让考试与教学理念高度契合529
两道历史漫画选择题的启示530
材料选择题中的“史料分析”与“历史语境”530
注意高考命题的新导向(以2008年广东卷第4题为例)531
文科班教学的“新”思路531
从考查目标分析历史试题532
基于SOLO分类评价理论的历史思维训练实验研究532
关于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533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评价的思考534
新理念下中学历史纸笔测试命题原则研究534
现行高中历史教学评价的弊端及其危害初探535
谈历史教学的评价标准535
2008年江苏历史高考题中几点不足的分析536
从主体能动性看历史高考材料解析题的解题536
韩国高考中“社会探究”科目命题的研究537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2008年高考历史新课程试题对高三复习教学的启示538
平稳过渡 稳中出新——2008年江苏高考历史卷评析538
对新课程情感目标问题设计的几点指误与纠正——以2008年新课程高考历史试题为例539
对2008年广东高考基础科历史部分复习的几点思考539
新课程下高中历史作业评价的尝试540
历史高考备考策略浅谈540
新课程背景下典型高考试题对历史教学的导向性541
在两大历史课程观的辉映下——2008年广东省历史高考试题评析541
2008年文科综合全国卷Ⅰ历史试题分析542
高考历史试题的反猜题特点及其启示542
高考历史研究性试题命题模式例谈543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543
概况543
摘要545
如何充分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历史教学545
论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在新课程中的开发与利用545
由一张历史图片教学所想到的546
创建历史文化网站,推动历史课程改革——建立中学历史网站的实践和思考547
利用乡土历史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547
让学生激活我们的思维547
从“新航路开辟”原因说起——浅议历史教科书的教学处理548
影像史学与历史教学549
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材料选择与问题设计549
历史图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550
浅谈“文本研读”在新课程中的运用——以2005人教版《历史》必修1“太平天国运动”为例550
浅谈地名在常州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551
诗文史料与历史新情境题的创作与解析552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史料教学基本内容探析553
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情境创设有效性的达成553
寻找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浅谈时事热点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554
《以传统节日为媒介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对校本课程《中国传统节日介绍》建构的思考555
历史人物:新课程背景下应充分使用的教学资源555
浅析新教材图片教学556
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史学理论解读556
中学乡土历史资源的开发与实践——以滁州乡土史教育为例556
构建适应新课改需要的新型作业体系557
《复兴历史教科书》中的“作业设计”特色评析557
历史图片的使用557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558
历史新课程情境教学莫误入歧途558
关注江苏省情,掌握地方史实558
乡土资源在《历史与社会》探究性学习中的开发利用559
浅谈中学历史多媒体教学559
高中历史教学中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560
澳洲学校如何开发奥运主题课程561
中学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调查研究561
乡土史:专题研究性学习优势课程资源562
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562
新课程实施中高中历史教学的两个突出问题563
挖掘课程资源渗透生命教育564
历史课“内外迁移教学法”的设计与实践564
博采众长巧相融,整合资源活课堂——谈《历史与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565
遵循学生思维特点,优化整合教学资源——浅谈优化整合《历史与社会》教学资源566
重视生成性资源开发,激活历史课堂教学566
引用咏史诗词推动历史教学567
从乡土历史文化资源中开发校本课程568
故居文化,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568
历史课程资源需要有积极的“开发”意识569
信息系统在历史问题教学设计中的应用569
图片资料的妙用:历史教学探索570
公民教育在中学历史教育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570
校外历史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与思考——从对戚继光宁德抗倭的研究活动谈起571
为历史课程注入新活因素——家庭中隐性课程资源与潜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571
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572
浅议新课标下的历史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573
遵义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探析573
学科动态575
概况575
会议与交流575
东三省中学历史教学研讨会暨第五届年会575
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理事会576
广东高中历史教学评价研讨会576
安徽省历史教研员工作会议及开展普通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调研576
安徽省级教坛新星评选历史学科业务考核576
浙江省2008年高中历史优质课评比活动577
北京市历史学科基本功展示及总结大会577
辽宁省普通高中历史学科新课程现场会577
重庆市教育学会中学历史教学专委会、重庆市历史学会历史教学研究会会员代表大会暨课改经验交流表彰会578
福建省教育学会历史教学委员会2008年年会578
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578
2008年全国北京师范大学版历史教材与课程改革学术研讨会579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历史教研室组团赴上海进行教育考察579
河北省教育学会关于高中新课改培训会579
重大课题介绍579
辽宁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学历史教师创造性教学研究》中期成果交流会579
重庆市教育学会2004年重点课题《中学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结题580
教师继续教育580
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班580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骨干教师省级培训581
浙江省2008年下半年“领雁工程”省级骨干教师历史与社会学科培训班581
四川省省级初中历史、高中历史骨干教师培训581
河北省高中新课改培训会582
国外历史教育动态582
澳大利亚基础教育阶段历史教育动态582
学木期刊627
历史教学问题627
历史教学627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628
中学历史教学629
中学历史教学研究629
中学名校、名师介绍630
历史学科特色学校(江苏地区)630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630
江苏省南通中学635
江苏省昆山中学636
无锡市青山高级中学637
徐州市第十三中学640
南京市大厂高级中学641
福州市第三中学643
福州市第八中学646
莆田市第一中学649
上杭第一中学652
年度历史教师(江苏地区)655
陈伟国655
王雄656
单怀俊657
束鹏芳658
刘俊利659
大事记663
上海历史学会2008年年会在复旦大学召开663
全国教师教育论坛663
“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变革中实践问题的理论研究”研讨会召开663
教学改革与学校创新——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663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分会2008年年会在太原召开663
课程理论与实践创新第六次全国课程学术研讨会664
2008年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暨全国高校历史系主任联席会议召开664
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召开664
全国教学论专题研讨会664
著作、论文索引665
著作索引665
论文索引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