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学化学实验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学化学实验手册](https://www.shukui.net/cover/40/30079298.jpg)
- 郑玉林,倪其道,韦秀明,李大堃,张珏如,蒯世定编著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 ISBN:7533603125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907页
- 文件大小:79MB
- 文件页数:92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学化学实验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学化学实验室1
第一节 中学化学实验室的要求和布局1
一、中学化学实验室的要求1
二、中学化学实验室的布局2
第二节 中学化学实验室的主要设备8
一、演示实验桌、学生实验桌、凳、准备实验桌8
二、试剂橱、标本模型橱、仪器橱10
三、电、煤气、水、通风和排气设备14
第三节 中学化学实验室的管理21
一、实验室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21
1.采购制度21
2.登记造册制度21
3.仪器损坏赔偿制度22
4.借用和领取制度22
5.教学辅助用品的计划制作(采集)和实验资料的建档制度23
二、仪器、试剂的分类、保管和储存24
1.仪器、试剂的分类排列24
2.仪器和试剂的保管和储存25
三、化学实验室的有关守则及公约26
1.学生实验守则26
2.实验室工作须知27
3.教师、实验员公约27
第四节 化学实验室的有关安全知识28
一、割伤28
二、烧伤29
三、爆炸31
四、触电31
五、着火32
六、中毒35
第二章 物质的性质及常数37
第一节 无机化合物在水中和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37
第二节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72
第三节 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85
第四节 气体液化的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85
第五节 不同温度时冰和水的蒸气压86
第六节 不同温度时水和乙醇的密度91
第七节 常用酸、碱、盐溶液的浓度和密度93
第八节 分配系数143
第九节 水的离子积144
第十节 酸、碱的电离常数和水解常数146
第十一节 微溶化合物的溶度积Ksp161
第十二节 配位化合物的稳定常数171
第十三节 标准电极电位表182
第十四节 单质和化合物的物理性质205
一、单质和无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205
二、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310
第三章 实验仪器、设备和用品330
第一节 化学实验中常用玻璃仪器及辅助器材330
第二节 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设备354
一、加热器和加热设备354
1.火焰加热器354
2.电加热器358
二、天平364
1.托盘天平365
2.精密扭力天平367
3.分析天平369
三、交直流电源379
1.自耦式调压变压器379
2.交流稳压器380
3.直流稳压电流381
四、计时器382
五、气压计384
六、比重计385
七、离心机387
1.手摇离心机387
2.普通电动离心机387
八、搅拌机388
1.电动搅拌机388
2.电磁搅拌机389
九、机械真空泵390
十、7151DM型控温仪391
十一、PHS—Ⅱ型酸度计393
十二、DDS—11A型电导仪403
十三、72型分光光度计405
十四、多用白昼幻灯机408
十五、投影仪410
第三节 实验用品411
一、滤纸及试纸412
二、干燥剂416
三、气体吸收剂419
四、致冷剂422
五、载热体426
六、粘合剂427
第四章 中学化学实验的准备工作433
第一节 实验用水433
一、实验用水的品种434
二、蒸馏水的实验室制法435
三、去离子水的制备436
四、市售商品——70型离子交换纯水器441
五、水质检验的方法443
第二节 滤纸浆和石棉浆的制备444
一、滤纸浆的制备和使用方法444
二、石棉浆的制备和使用方法445
第三节 溶液的配制446
一、化学试剂的规格446
二、溶液浓度的表示法及相互间的换算447
三、常用试剂和特殊试剂的配制方法451
四、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463
五、指示剂的配制467
六、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475
1.标准pH溶液475
2.指定pH值的溶液配制法477
第四节 仪器的组装和调整480
一、天平的组装和调整480
二、砝码的检定和校正486
三、容量仪器的校正489
四、玻璃温度计的校正(实验室方法)493
第五节 试剂的提纯499
1.盐酸499
2.硝酸500
3.氨水500
4.溴501
5.氯化钠501
6.氯化钾502
7.氯化铵502
8.碳酸钠502
9.硫化钠502
10.重铬酸钾503
11.甲醇503
12.乙醇504
13.乙醚504
14.石油醚505
15.丙酮506
16.乙酸乙酯506
17.三氯甲烷506
18.四氯化碳507
19.苯507
20.甲苯507
21.甲酸507
22.乙酸507
23.氢氧化钠508
第六节 银及某些有机溶剂的回收和净化508
一、银的回收508
二、有机溶剂的回收和净化508
1.含碘的四氯化碳509
2.混有溴和高锰酸钾水溶液的苯509
3.含有植物油的苯509
4.三氯甲烷509
第五章 中学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510
第一节 玻璃管的加工510
一、玻璃管的切割510
二、玻璃管的弯曲512
三、玻璃管的拉细513
四、玻璃管的熔封514
五、玻璃管的熔接514
第二节 玻璃仪器的洗涤515
一、洗涤的一般步骤515
二、各种洗涤液的配制和使用516
1.硫酸—铬酸洗液516
2.氢氧化钠的乙醇洗液517
3.碱性高锰酸钾洗液517
4.酸性硫酸亚铁洗液517
5.盐酸—草酸洗液518
6.乙醇—浓硝酸洗液518
7.硝酸洗液519
8.有机溶剂洗液519
三、特殊物质的去除方法519
第三节 玻璃仪器的干燥和保管520
一、玻璃仪器的干燥520
二、玻璃仪器的保管521
三、磨口塞粘住的打开方法522
第四节 仪器的装配和拆卸523
一、塞子的配置和钻孔523
二、玻璃管与塞子、橡皮管的连接525
三、仪器装置的气密性检查526
四、仪器的安装与固定527
第五节 化学药品的取用528
一、药品的取用规则528
二、药品取用的方法528
三、固体物质的研磨529
第六节 称量530
一、称量方法530
1.直接称量法530
2.固定重量称量法530
3.减量法531
4.挥发性或吸水性液体试样的称量方法531
二、天平的使用532
第七节 液体体积的度量533
一、量筒的使用533
二、移液管的使用533
三、容量瓶的使用535
四、滴定管的使用536
第八节 气体的收集方法539
一、排空气法540
二、排水法540
第九节 振荡和搅拌541
一、振荡541
二、搅拌542
第十节 加热和冷却542
一、加热543
1.直接加热方法543
2.间接加热方法545
3.电加热546
二、冷却方法547
1.自然冷却547
2.间接冷却547
第十一节 物质的分离548
一、倾析、过滤和离心分离548
二、蒸发与结晶552
三、蒸馏与分馏553
四、萃取与分液553
五、升华554
六、渗析555
七、层析555
第六章 气体的制备及其性质实验558
第一节 气体的制备、干燥、净化及尾气处理558
一、气体制备的概述558
二、气体的净化与干燥560
三、气体的收集和尾气处理563
四、气体的实验室制备567
1.氧气的制备567
2.氨气的制备569
3.甲烷的制备570
4.氢气的制备571
5.硫化氢的制备574
6.二氧化碳的制备575
7.二氧化硫的制备576
8.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的制备577
9.乙炔的制备577
10.氯气的制备579
11.氯化氢的制备581
12.一氧化碳的制备582
13.氮气的制备583
14.乙烯的制备583
第二节 气体的物理性质实验585
一、气体的扩散586
二、气体的密度587
三、氯化氢、氨气的喷泉实验589
四、温度、压强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590
第三节 气体的可燃性实验590
一、可燃性气体在空气里燃烧591
二、氢气在氯气里燃烧593
三、氨气在氧气里燃烧594
四、乙炔在氯气里自燃594
第四节 混和气体的光照和爆炸实验595
一、混和气体的光照实验595
二、混和气体的爆炸实验597
第五节 气体的氧化—还原性实验601
一、氢气的还原性601
二、硫化氢的还原性601
三、氨气的还原性602
四、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和还原性603
五、氧气的氧化性604
六、氯气的氧化性605
七、二氧化氮的氧化—还原性607
八、二氧化碳的氧化性608
第六节 气体的其它性质实验608
一、漂白作用608
二、沉淀反应609
三、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611
第七章 物质的组成及常数测定612
第一节 水的组成612
第二节 溶质溶解度的测定615
实验一 用溶质质量法测定硝酸钾的溶解度615
实验二 用结晶析出法测定硝酸钾的溶解度617
第三节 化合物中结晶水的测定618
第四节 阿佛加德罗常数的测定619
实验一 电解法619
实验二 “单分子膜”简易测定法622
第五节 浓度、压力、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624
一、浓度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624
二、压强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627
三、温度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629
四、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630
五、接触面积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632
第六节 醋酸电离度和电离常数的测定633
实验一 用比色法测定醋酸的电离度和电离常数634
实验二 用pH值测定醋酸的电离度和电离常数636
第七节 中和滴定637
第八节 中和热的测定639
第九节 气体和低沸点液体的分子量测定642
实验一 蒸气密度法测定四氯化碳的分子量642
实验二 相对密度法测定二氧化碳的分子量643
第八章 仿工业生产原理的实验646
第一节 合成氨工业646
第二节 硝酸工业——氨催化氧化制硝酸648
第三节 硫酸工业650
第四节 氯碱工业653
一、电解食盐水653
二、合成盐酸655
第五节 纯碱工业656
第六节 肥料工业659
一、硝铵659
二、磷铵660
第七节 电镀工业661
一、在铁片上镀锌661
二、铝的阳极氧化664
三、氧化膜的装饰染色666
第八节 煤的干馏668
第九节 石油工业669
一、石油的分馏670
二、催化裂化671
第十节 合成乙醛673
第九章 电化学和胶体实验675
第一节 电离675
一、强、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675
二、离子迁移679
三、同离子效应和缓冲溶液681
四、盐的水解683
第二节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比较实验685
一、金属与水反应686
二、金属与酸反应687
三、金属与碱反应688
四、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689
第三节 化学电源690
一、原电池690
二、干电池692
三、简易铅蓄电池693
第四节 电解694
第五节 电镀695
第六节 金属的腐蚀和防腐697
一、吸氧腐蚀698
二、析氢腐蚀701
三、金属的防腐701
第七节 胶体的制备706
一、氢氧化铁溶胶的制备707
二、碘化银溶胶的制备707
三、硅酸溶胶的制备708
四、氯化银胶体的制备709
第八节 胶体的性质710
一、丁达尔效应710
二、电泳712
三、胶体的渗析716
第九节 胶体的凝聚717
第十章 常见气体和离子的检验719
第一节 气体的检验719
一、氢气719
二、氧气720
三、氯气721
四、氯化氢722
五、硫化氢723
六、二氧化硫724
七、氨气725
八、一氧化氮725
九、二氧化氮726
十、一氧化碳727
十一、二氧化碳728
第二节 常见阳离子的鉴定728
一、氢离子729
二、锂离子729
三、钠离子730
四、钾离子731
五、镁离子731
六、钙离子732
七、钡离子733
八、铝离子734
九、锌离子735
十、亚铁离子736
十一、铁离子736
十二、铜离子737
十三、银离子739
十四、汞离子和亚汞离子740
十五、铅离子740
十六、铵离子741
第三节 常见阴离子的鉴定742
一、氢氧根离子742
二、氟离子742
三、氯离子743
四、溴离子744
五、碘离子745
六、硫酸根离子746
七、亚硫酸根离子746
八、硫离子747
九、硫代硫酸根离子748
十、硝酸根离子748
十一、亚硝酸根离子749
十二、磷酸根离子750
十三、碳酸根离子750
第十一章 有机化学实验752
第一节 有机物官能团的性质和鉴别实验752
一、烃的性质753
二、卤代烃的性质762
三、醇的性质764
四、酚的性质772
五、醛和酮的性质775
六、羧酸的性质779
七、羧酸衍生物的性质782
八、硝基化合物的性质784
九、胺的性质785
十、糖的性质787
十一、蛋白质的性质790
第二节 几种有机物的合成792
一、硝基苯的合成792
二、溴苯的生成793
三、纤维素硝酸酯的制取796
四、酚醛树脂的制取797
五、肥皂的简易制法798
六、合成洗涤剂800
七、合成洗衣粉805
八、苯胺的制取806
九、平面镜的制作807
第三节 有机物的一般检验方法809
一、有机物熔点的测定809
二、有机物沸点的测定812
三、纸上层析814
四、有机物的一般检验方法817
五、混和物的分离826
1.乙酸乙酯制备中混和物的分离826
2.硝基苯制备中混和物的分离826
3.苯胺制备中混和物的分离827
4.溴乙烷制备中混和物的分离828
第十二章 第二课堂中的化学实验830
第一节 诱发学生兴趣的化学实验830
一、自动变色液830
1.过氧化氢—碘酸根摆动反应830
2.可逆性氧化还原指示剂的变色体系831
二、彩色水波(改进的Belousov振荡反应)833
三、滴水变蓝834
四、滴水炼铜834
五、“地雷阵”835
六、可燃“冰棒”(固体酒精)836
七、火烧冰?凌837
第二节 课堂知识的补充实验837
一、平衡移动——沉淀的转化837
1.硫化镉黄色沉淀转化为硫化铅黑色沉淀837
2.铬酸银沉淀转化为氯化银沉淀838
二、锌置换铜离子反应的反应热测定838
三、活性炭的吸附作用839
1.对铅盐的吸附作用840
2.对氯气的吸附作用840
四、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840
五、氧化剂浓度对“铅树”生长速度的影响841
第三节 提高性实验842
一、铜可置换铅842
二、醋酸的电离常数Ka的测定843
1.一点法测定Ka843
2.pH法测定Ka844
三、缓冲溶液及盐的水解的演示实验844
1.缓冲液演示实验844
2.盐的水解845
四、高锰酸钾在不同介质中的氧化性845
第四节 化学在各方面的应用实验845
一、饮料845
1.固体汽水粉845
2.汽水846
二、糖心、无铅、五香皮蛋的加工846
三、麦芽糖的制作848
四、仿工业制硫代硫酸钠849
五、环境污染处理850
1.电镀车间含铬废水处理的模拟实验850
2.从废定影液中回收金属银或硝酸银及再生852
六、自制化学暖袋854
七、磺化煤的制备和水的软化854
八、制取蓝黑墨水855
第十三章 计算机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857
第一节 实验数据的处理及自动评分857
一、重结晶法提纯硫酸铜及其结晶水含量的测定857
二、阿佛加德罗常数的测定859
三、四氯化碳分子量的测定860
四、中和滴定862
五、中和热的测定863
第二节 统计学生总分和平均分864
附录867
一、国际原子量表867
二、国际单位制——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880
三、基本物理常数888
四、部颁气瓶安全监察规程889
五、我国和其他国家试剂规格等级对照表891
六、国颁数字修约规则893
七、常见的化学毒物引起中毒的症状及急救措施894
参考文献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