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治经济学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政治经济学 下](https://www.shukui.net/cover/23/30753724.jpg)
- 余政主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168010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367页
- 文件大小:90MB
- 文件页数:38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政治经济学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篇 制度与体制3
第一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3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3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6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与根本任务8
第二节 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11
一、多种形式并存的所有制结构11
二、祉会主义公有制经济13
三、社会主义社会的非公有制经济15
第三节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17
一、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内涵17
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手段19
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22
第四节 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分配25
一、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及其必然性25
二、按劳分配方式26
三、非按劳分配方式27
四、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与共同富裕29
第二章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32
第一节 经济体制的功能与框架32
一、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32
二、经济体制的属性与功能33
三、经济体制的框架及影响因素36
第二节 经济体制的创新过程39
一、经济体制创新的一般过程39
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创新43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7
一、现代企业制度47
二、完整的市场组织49
三、健全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51
第二篇 市场与企业57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57
第一节 分工发展与市场体系的形成57
一、市场分类与体系57
二、市场体系的形成58
三、我国市场体系的培育61
第二节 商品市场与要素市场64
一、商品市场64
二、资金市场65
三、劳动力市场67
四、其它要素市场69
第三节 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71
一、现货市场71
二、期货市场72
第四节 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75
一、地方市场75
二、全国市场77
三、国际市场78
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机制81
第一节 市场机制及其功能81
一、市场机制的含义81
二、市场机制的功能83
第二节 市场机制的运行85
一、市场供求与价格85
二、市场竞争与风险89
三、市场机制的完善93
第三节 市场机制的缺陷95
一、市场的不完全性95
二、市场的外部性98
三、市场与公共产品101
第五章 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105
第一节 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105
一、市场与企业105
二、企业制度属性107
三、市场经济的企业产权基础110
第二节 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结构及其功能112
一、法人产权制度112
二、法人产权结构114
三、法人产权制度的功能116
第三节 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118
一、全民企业产权制度的演变118
二、用法人公司改造国有制119
第六章 社会主义企业经济行为124
第一节 企业行为目标与约束124
一、成本与收益124
二、企业行为目标127
三、 企业行为约束128
第二节 企业生产行为131
一、生产要素的组合131
二、短期最佳产量的决定133
三、长期最佳产量的决定134
第三节 企业财务行为135
一、资金周转135
二、资金筹措137
三、投资决策140
第四节 企业营销行为144
一、市场营销组合144
二、市场营销的不可控因素146
第七章社会主义农户和居民的经济行为143
第一节 农户的经济行为148
一、农户行为的动力与约束148
二、农户生产行为与农业技术进步150
三、农户的兼业化和土地的适度经营规模153
四、集体统一经营和社会化服务体系155
第二节居民的经济行为156
一、居民的收入行为156
二、居民的消费行为158
三、居民的储蓄行为162
第三篇 总量与结构169
第八章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核算与分配169
第一节 国民收入核算169
一、几个总量指标及其核算范围169
二、国民收入核算的三种方法173
三、名义国民生产总值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176
第二节 国民收入分配178
一、国民收入分配的实现形式和主导机制178
二、国民收入分配和循环180
三、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183
第九章 社会主义经济的总量均衡与非均衡188
第一节 有效总需求188
一、消费需求的形成188
二、投资需求的形成193
三、储蓄、利率与投资198
第二节 社会总供给200
一、生产函数与技术潜在总供给200
二、经济效率与经济潜在总供给201
三、实际总供给与常态总供给205
第三节 货币的需求与供给206
一、货币的定义和货币流通的两种形式206
二、货币的需求208
三、货币的供给210
第四节 社会总供求的均衡与非均衡215
一、总供求的均衡与非均衡215
二、总供求缺口217
三、总供求缺口的弥合:被迫储蓄219
四、总供求缺口的弥合:通货膨胀221
五、灰市交易与双轨价格制225
第十章 社会主义产业结构与地区布局229
第一节 产业结构及其影响因素299
一、产业结构的内涵229
二、产业结构与国民经济总量231
三、影响产业结构的主要因素232
第二节 产业结构的非均衡与优化234
一、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234
二、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236
三、我国产业结构的非均衡演进239
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243
第三节 产业发展的地区布局245
一、三大经济区域形成和结构特点245
二、优化我国经济区域布局的基本准则247
三、我国经济地区布局结构的合理化250
第十一章 开放条件下的总量与结构253
第一节 对外开放的必要性与形式253
一、我国对外开放的必要性与原则253
二、我国现阶段对外开放的形式256
三、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格局259
第二节 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总量261
一、进口水平的决定261
二、出口水平的决定263
三、进出口水平对宏观总量的影响264
四、进出口结构对宏观总量的影响266
第三节 开放条件下的产业结构269
一、对外经济战略选择与产业结构269
二、资源引进与产业结构272
三、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274
第四篇 增长与发展281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效益281
第一节 经济增长及其制约因素281
一、经济增长的内涵281
二、经济增长与积累率282
三、经济增长与人口284
四、经济增长与科技、教育286
五、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287
第二节 经济增长速度与途径289
一、经济增长率的决定286
二、经济增长模式和途径292
三、经济波动与稳定增长294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效益296
一、经济效益的含义和分类296
二、提高经济效益的意义和途径298
三、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效益301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304
第一节 经济发展目标与战略304
一、经济发展的内涵与意义304
二、经济发展的目标体系305
三、经济发展战略307
第二节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314
一、新中国经济发展的起点314
二、1953—1978年的经济发展311
三、1979年以来的经济发展313
第三节 经济发展的阻碍314
一、经济障碍与非经济障碍314
二、我国现代化的主要障碍316
三、二元经济与经济发展319
第四节 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选择321
一、效率与公平的权衡与协调321
二、就业结构与技术结构的选择322
三、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与方向324
第五篇 调节与控制331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331
第一节 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与目标331
一、宏观调控的必要性331
二、宏观调控的含义与目标333
第二节 宏观调控有效进行的条件及政府职能转换336
一、宏观调控有效进行的条件336
二、政府体制改革与职能转换338
第三节 宏观调控手段340
一、行政手段340
二、法律手段342
三、伦理道德手段343
四、经济手段344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宏观调控政策347
第一节 宏观调控政策总论347
一、宏观调控政策的内在规定347
二、宏观调控政策的构成要素349
三、宏观调控政策的体系结构351
第二节 供求总量调控政策353
一、需求总量调控政策353
二、供给总量调控政策357
第三节 供求结构调控政策363
一、需求结构调控政策363
二、供给结构调控政策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