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证明评价原理 兼及对民事诉讼方法论的探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证明评价原理 兼及对民事诉讼方法论的探讨
  • 段厚省,张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7511822062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02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10页
  • 主题词:诉讼-证据-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证明评价原理 兼及对民事诉讼方法论的探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1

一、问题的选定1

二、初步的研究2

三、本书的研究4

第二节 对之前观点的回顾、补充与修正8

一、回顾:证明评价概念及证明评价概念的价值8

二、补充:证明评价特征14

三、修正:证明评价内容17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意义、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19

一、研究的意义19

二、研究的范围22

三、研究的方法27

第二章 证明评价主体——以当前中国审判权分享与运作机制为基础的考察31

第一节 引论31

一、证明评价主体的概念31

二、研究证明评价主体的意义33

三、本章的研究方法34

第二节 证明评价主体:法院抑或法官36

一、法院独立与法官独立的分歧36

二、法院与法官在事实发现和法律寻找上的作用区别37

三、证明评价更依赖于法官40

四、证明评价不排除法院42

第三节 法院43

一、作为一种公共组织的法院43

二、法院的组织结构46

第四节 职业法官62

一、作为组织成员的法官62

二、生活在特定场域的法官67

三、追求人格独立与法律上正义的法官71

第五节 人民陪审员74

一、司法独立与人民主权74

二、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基本内容75

三、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优势76

四、人民陪审员制度的问题77

五、人民陪审员在证明评价中的作用78

第六节 小结80

一、证明评价主体中存在的问题80

二、诉讼程序的失灵80

三、证明评价程序的失灵89

四、解决问题的思路90

第三章 证明评价对象——以作为裁判基础之实体 事实为中心的考察93

第一节 引论93

一、证明评价对象的概念93

二、证明评价对象的意义94

三、本章的研究方法95

第二节 诉讼标的理论与证明评价对象97

一、诉讼标的一般理论97

二、诉讼标的理论与证明评价对象101

第三节 裁判方法理论与证明评价对象115

一、裁判方法的一般理论115

二、两种裁判方法在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体现122

三、不同裁判方法下证明评价对象的确定131

第四节 诠释学循环理论与证明评价对象147

一、诠释学循环的一般理论147

二、司法中的诠释学循环149

三、诠释学循环方法在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体现153

四、诠释学循环方法与证明评价对象的确定158

五、诠释学循环方法对律师与法官在法律素养上的要求161

第五节 余论165

第四章 证明评价方法——对检验当事人证明的方法论的考察166

第一节 引论166

一、证明评价方法的概念界定166

二、研究证明评价方法的意义168

三、本章的研究方法169

第二节 讨论的基础170

一、讨论的基础之一:有限自由的证明评价模式170

二、讨论的基础之二:法律真实的证明评价标准183

第三节 逻辑推理理论与证明评价方法190

一、逻辑推理的一般理论190

二、司法中的逻辑推理活动202

三、证明评价:检验当事人事实推理的活动207

四、小结225

第四节 诠释学循环理论与证明评价方法225

一、对诠释学循环理论的补充阐述225

二、对司法中诠释学循环的补充阐述232

三、证明评价活动中的诠释学循环240

第五章 证明评价程序——关于诉审商谈主义的程序构想245

第一节 引论245

一、证明评价程序概论245

二、本章的研究方法247

第二节 哈贝马斯的法律商谈理论249

一、交往行为理论249

二、法律商谈理论252

第三节 司法中的诉审商谈主义255

一、司法裁判中的事实性与有效性问题——裁判的确定性与合理性之间的张力255

二、先于法律商谈理论的四种解决方案256

三、法律商谈理论的解决方案——诉审商谈主义258

四、诉审商谈主义的三重意义260

第四节 诉审商谈的证明评价程序266

一、事实问题与法律问题对于诉审商谈的不同要求266

二、诉审商谈主义的程序构造269

三、小结287

第五节 附论:诉审商谈主义不能作为人民法院调解的理论基础289

一、当前人民法院调解的发展现状289

二、诉审商谈主义不能成为人民法院调解的理论基础294

参考文献297

后记3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