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方经济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西方经济学
  • 高鸿业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128306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669页
  • 文件大小:246MB
  • 文件页数:687页
  • 主题词: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西方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引论1

第一节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1

第二节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2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7

第四节 对西方经济学应持有的态度8

第五节 为什么学习西方经济学9

第六节 本教材的特点10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3

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13

第二节 需求曲线16

第三节 供给曲线18

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20

第五节 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25

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28

第七节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44

第八节 蛛网模型(动态模型的一个例子)48

第九节 结束语51

第三章 效用论57

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57

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66

第三节 预算线71

第四节 消费者的均衡74

第五节 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77

第六节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80

第七节 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85

第八节 不确定性和风险86

第九节 结束语92

第四章 生产论98

第一节 厂商98

第二节 生产函数101

第三节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104

第四节 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110

第五节 等成本线114

第六节 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115

第七节 规模报酬121

第八节 结束语122

第五章 成本论127

第一节 成本的概念127

第二节 短期总产量和短期总成本129

第三节 短期成本曲线131

第四节 长期成本曲线140

第五节 结束语145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150

第一节 厂商和市场的类型150

第二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151

第三节 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155

第四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158

第五节 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161

第六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162

第七节 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164

第八节 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167

第九节 结束语169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的市场175

第一节 垄断175

第二节 垄断竞争186

第三节 寡头192

第四节 不同市场的比较201

第五节 结束语202

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208

第一节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208

第二节 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213

第三节 从厂商的需求曲线到市场的需求曲线216

第四节 对供给方面的概述218

第五节 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224

第六节 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228

第七节 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234

第八节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239

第九节 结束语240

第九章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245

第一节 一般均衡245

第二节 经济效率249

第三节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252

第四节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255

第五节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257

第六节 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262

第七节 社会福利函数265

第八节 效率与公平272

第九节 结束语281

第十章 博弈论初步288

第一节 博弈论和策略行为288

第二节 同时博弈:纯策略均衡289

第三节 同时博弈:混合策略均衡298

第四节 序贯博弈312

第五节 结束语319

第十一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322

第一节 垄断322

第二节 外部影响326

第三节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331

第四节 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340

第五节 结束语352

第六节 微观经济学结束语354

第十二章 国民收人核算362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362

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366

第三节 核算国民收人的两种方法369

第四节 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371

第五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373

第六节 名义GDP和实际GDP375

第七节 结束语376

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380

第一节 均衡产出380

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382

第三节 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388

第四节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392

第五节 乘数论394

第六节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396

第七节 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398

第八节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401

第九节 结束语403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408

第一节 投资的决定408

第二节 IS曲线414

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419

第四节 LM曲线424

第五节 IS—LM分析428

第六节 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431

第七节 结束语433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438

第一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438

第二节 财政政策效果439

第三节 货币政策效果444

第四节 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447

第五节 结束语449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456

第一节 经济政策目标456

第二节 财政政策458

第三节 货币政策466

第四节 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475

第五节 结束语479

第十七章 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483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483

第二节 总供给的一般说明486

第三节 长期和短期在国民收入决定中的特殊含义490

第四节 古典总供给曲线491

第五节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492

第六节 常规总供给曲线494

第七节 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496

第八节 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的数学小结498

第九节 结束语499

第十八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503

第一节 失业的描述503

第二节 失业的经济学解释505

第三节 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507

第四节 通货膨胀的描述508

第五节 通货膨胀的原因511

第六节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516

第七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518

第八节 结束语524

第十九章 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528

第一节 汇率和对外贸易528

第二节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532

第三节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应用535

第四节 南一北关系的一种经济分析539

第五节 结束语542

第二十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544

第一节 国民收人长期增长趋势和波动544

第二节 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546

第三节 增长核算550

第四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554

第五节 内生增长理论562

第六节 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564

第七节 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特征565

第八节 经济周期理论的简要回顾567

第九节 乘数一加速数模型570

第十节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573

第十一节 结束语576

第二十一章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580

第一节 消费580

第二节 投资586

第三节 货币需求593

第四节 结束语597

第二十二章 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601

第一节 从菲利普斯曲线到总供给曲线601

第二节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渊源603

第三节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607

第四节 一个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AD—AS模型609

第五节 新凯恩斯主义形成的理论背景和特征613

第六节 名义黏性615

第七节 一个新凯恩斯主义的AD—AS模型617

第八节 目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共识621

第九节 博弈论在宏观经济政策中的应用621

第十节 本章和宏观经济学结束语624

第二十三章 西方经济学与中国630

第一节 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是科学吗?630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对我国的有用之处633

第三节 在应用西方经济学时应加以考虑的我国国情的特殊性634

第四节 科学主义635

第五节 对意识形态问题的隐讳638

第六节 当前金融危机对现行西方经济理论的挑战639

附录一 引用文献中英文对照表643

附录二 重要人名译名对照表650

附录三 重要术语汉英对照表65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