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育社会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教育社会学
  • 谢维和著 著
  • 出版社: 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571129437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539页
  • 文件大小:182MB
  • 文件页数:56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教育社会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教育社会学分析的学科意识1

第1节 教育社会学学科意识的基本涵义及特点4

第2节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9

第3节 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定位19

一、教育社会学是一门中观性的学科20

二、教育社会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22

三、教育社会学与其他具体教育学科的关系23

第4节 教育社会学的功能与边界24

一、教育社会学的基本功能25

二、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边界34

第5节 教育社会学分析和研究的领域与主题36

一、教育社会学分析和研究的主要领域36

二、当代教育社会学分析和研究的主题41

第2章 教育社会学分析的理论基础与渊源49

第1节 前教育社会学的理论与观点51

第2节 古典教育社会学理论52

一、迪尔凯姆和教育社会学的起源53

二、马克思与作为冲突的教育57

三、马克斯·韦伯与教育60

四、斯宾塞、曼海姆、凡勃仑和茨那尼克的理论与观点63

第3节 现代教育社会学理论68

一、一般社会学的理论视野和教育社会学68

二、功能主义理论69

三、功利主义理论72

四、教育的冲突理论73

五、教育的互动理论82

第3章 教育社会学的分析视角和方法89

第1节 教育社会学的分析视角91

一、结构与过程92

二、均衡与冲突96

三、教化与内化99

四、分化与抽离101

第2节 教育社会学的分析与研究方法104

一、教育社会学的理论与模式105

二、知识的分析和研究方法108

第4章 教育活动的一般分析117

第1节 教育活动的基本涵义与构成119

第2节 教育活动是一种互动132

第3节 合作与冲突——教育活动的基本形态138

一、教育活动中的合作139

二、教育活动中的冲突143

第4节 教育活动的合理性分析149

一、教育活动的工具合理性151

二、教育活动的价值合理性152

第5章 教育活动的基本主体:教师与学生163

第1节 教师165

一、教师行为及其基本特点166

二、收入、声望与权力——教师的社会地位172

三、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分析178

第2节 学生186

一、学生的涵义186

二、「边际人」的规定及其依据187

三、「年轻的成人」——对青少年学生社会地位的新预设192

四、青少年学生的主体性分析197

第3节 群体中的学生与教师的关系199

第6章 教育活动与社会化205

第1节 社会化释义208

一、社会化的涵义208

二、社会化的分析角度209

三、社会化的主要内容211

第2节 社会化的阶段分析——初级社会化和次级社会化215

一、初级社会化216

二、次级社会化218

第3节 社会化主要机制的分析220

一、家庭221

二、学校225

三、社区文化228

四、同伴群体229

五、大众传播媒介232

第4节 社会化的基本条件235

第5节 社会化的几种主要理论和模式239

一、迪尔凯姆的社会化理论和道德内化观点239

二、帕森斯的社会化理论241

三、冲突的社会化理论243

四、辩证的社会化理论245

第6节 进化与功能——社会化研究的不同思路248

第7节 教化与内化——社会化研究的不同本位253

一、教化与内化的基本关系模式254

二、以内化为本位的关系模式257

第7章 教育活动的初级群体:班级263

第1节 关于班级研究的各种不同观点265

第2节 班级的基本属性和特点268

第3节 班级的规模、规范与制度272

第4节 班级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初级群体277

第5节 班级建设的意义280

第8章 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学校287

第1节 学校组织的意义分析289

一、学校组织是一种建构的教育环境290

二、学校组织的社会同构性290

第2节 学校组织的一般特点292

一、学校组织的目标特征292

二、学校组织成员的特点293

三、学校组织规范的特点294

第3节 学校组织的功能分析295

第4节 学校组织的基本性质与类型299

一、学校组织的基本性质299

二、学校组织的基本类型302

第5节 学校组织的结构分析306

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二元性306

二、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间的二元性307

三、教学与科研之间的二元性309

四、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之间的二元性310

第6节 学校组织的文化分析311

一、学校组织的物质文化312

二、学校组织的制度文化313

三、学校组织的观念文化315

四、学校组织文化的基本功能316

第9章 教育活动的制度分析321

第1节 教育制度的基本涵义与特点323

一、教育制度的基本涵义323

二、教育制度的基本特点325

第2节 教育制度的结构与类型分析327

一、关于制度结构的几种观点328

二、教育制度结构的基本要素329

三、教育制度的各种子制度333

四、教育制度的基本类型333

第3节 教育制度与经济活动336

一、教育制度与经济活动之间关系的基本性质336

二、主要内容及其模式338

三、案例分析342

第4节 教育制度与政治制度345

一、教育制度与政治制度的关系的案例345

二、教育制度与政治制度之间的直接同一性348

三、基本模式与主要内容349

第5节 教育制度与社会文化352

一、教育制度与观念文化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特点352

二、教育制度与观念文化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性质354

三、文化多元性与教育制度的关系355

第6节 教育制度的功能分析358

一、教育制度在培养社会合格公民方面的功能358

二、教育制度在促进社会公平方面的功能359

三、教育制度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的功能361

第10章 教育活动的结构分析369

第1节 教育结构的一般涵义371

一、教育结构的概念与特征371

二、教育结构的主要类型373

第2节 教育结构的基本内容379

一、教育的层次结构379

二、教育的类别结构381

三、教育的形式结构385

四、教育的布局结构388

第3节 教育结构的社会文化和逻辑基础分析389

一、教育结构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基础390

二、教育结构的逻辑基础398

第4节 教育结构的功能分析400

一、教育结构与教育的选拔功能401

二、教育结构对社会结构的复制402

三、教育结构对社会结构的优化404

第5节 教育结构的优化405

一、教育结构优化的基本涵义405

二、教育结构优化的基本原则407

三、教育结构优化的基本途径411

第11章 教育发展415

第1节 教育发展的基本涵义417

一、教育发展的概念417

二、教育发展的两个基本维度419

三、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422

第2节 教育发展的解释模式与理论424

一、结构功能主义的解释模式424

二、新马克思主义的解释模式428

三、人口型的解释模式432

四、人才型的解释模式433

五、地位竞争型的解释模式435

六、内在的解释模式436

第3节 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439

一、社会发展的一般涵义及其变化与教育发展的内涵之间的关系440

二、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444

三、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446

四、教育发展与政治发展449

五、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中几个比较重要的问题451

第4节 教育发展机制的一般原则455

一、稳定原则455

二、协调原则457

三、同步与时序原则458

第12章 教育成层与教育机会均等461

第1节 社会分层与教育成层463

一、社会分层的基本涵义463

二、影响社会分层因素的分析464

三、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467

四、教育成层的主要途径475

五、教育成层的社会基础479

第2节 教育机会均等481

一、教育机会均等的基本涵义及历史发展481

二、教育机会均等的社会基础与影响因素的分析485

三、教育机会均等的类型分析489

四、教育机会均等与社会公平491

第13章 教育活动中的违规与控制497

第1节 教育活动中违规与控制问题的社会和教育背景499

一、青少年学生违规行为的社会背景500

二、青少年学生违规行为的教育背景501

第2节 教育活动中违规和控制的基本涵义与特点502

一、基本涵义502

二、一般特点504

第3节 教育活动中违规行为的主要形式和原因分析507

一、主要形式507

二、解释青少年学生违规行为的主要理论510

三、影响和造成违规行为的直接社会原因514

四、影响和造成违规行为的学校和教育原因516

第4节 教育活动中违规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方式519

一、教育活动中违规控制的基本原则520

二、影响教师进行控制的主要因素522

三、几种关于违规控制的基本理论523

四、惩罚530

后记53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