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内蒙古主要草原类型区保护建设技术固碳潜力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侯向阳,丁勇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27137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08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220页
- 主题词:草原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内蒙古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内蒙古主要草原类型区保护建设技术固碳潜力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草原碳储量与固碳潜力研究进展1
第一节 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趋势和热点1
一、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现状1
二、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存在的问题4
三、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趋势和热点6
第二节 草原碳储量及固碳潜力研究趋势8
一、植被碳储量8
二、土壤碳储量9
三、草原固碳潜力研究10
第三节 草原碳储量及固碳潜力研究方法11
一、地上生物量的研究方法11
二、地下生物量的研究方法11
三、土壤碳储量研究方法12
四、草原固碳潜力研究方法13
第四节 内蒙古草原碳储量及固碳潜力研究进展15
一、内蒙古不同生态类型区植被-土壤系统固碳潜力比较研究15
二、典型草原放牧优化与草地土壤碳蓄积研究21
三、典型草原放牧利用与土壤有机碳储量关系的研究25
四、不同放牧制度对荒漠草原碳平衡影响的研究28
五、沙地草原不同修复措施下生态系统恢复研究31
第二章 典型草原不同保护利用方式和利用强度对碳储量的影响39
第一节 引言39
第二节 研究材料和主要研究方法41
一、研究区域概况41
二、研究样地设置42
三、取样和测定方法44
四、遥感数据处理47
五、主要分析统计方法47
第三节 研究结果48
一、不同退化草地植被-土壤碳密度及其分布规律48
二、不同利用方式和放牧强度对植被-土壤碳蓄积的影响56
三、典型草原区域植被-土壤碳储量估算与固碳潜力66
四、不同放牧利用方式对土壤呼吸及生态系统碳平衡的影响研究71
第四节 结论77
第三章 草甸草原不同放牧强度下碳储量及固碳潜力研究79
第一节 引言79
第二节 研究材料和主要研究方法80
一、研究区域概况80
二、研究样地设置80
三、取样和测定方法81
四、主要分析统计方法81
第三节 研究结果81
一、不同退化草地植被-土壤碳密度及其分布规律81
二、草甸草原土壤固碳潜力分析85
第四节 结论85
第四章 荒漠草原不同保护利用方式下生态系统碳平衡及动态分析86
第一节 引言86
一、研究目的、意义86
二、主要研究内容87
第二节 研究材料和主要研究方法88
一、研究区域概况88
二、研究样地设置90
三、取样和测定方法91
四、主要分析统计方法93
第三节 研究结果94
一、不同保护利用方式下碳平衡研究94
二、不同放牧强度下的草地碳储量104
三、不同植被类型碳储量研究107
四、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动态及影响因素111
五、苏尼特右旗草原碳储量估算及固碳潜力分析114
第四节 结论127
第五章 沙地草原不同保护利用方式下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固碳潜力分析129
第一节 引言129
第二节 研究材料和主要研究方法131
一、研究区域概况131
二、研究样地设置132
三、取样和测定方法134
四、主要分析统计方法140
第三节 研究结果140
一、不同保护利用方式对植被-土壤系统碳密度的影响140
二、不同围封演替阶段碳密度研究147
三、不同保护利用方式土壤碳通量156
四、不同围封演替阶段油蒿草场土壤碳通量171
五、鄂尔多斯沙地油蒿草场碳储量与固碳潜力174
六、不同保护利用方式和植被类型土壤呼吸研究174
七、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储量、土壤呼吸及微生物量碳178
八、不同固沙方式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性质研究181
九、不同固沙方式土壤微生物与土壤化学性质的关系190
第四节 结论195
主要参考文献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