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容量产权解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环境容量产权解释](https://www.shukui.net/cover/1/30715667.jpg)
- 王平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3818440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176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185页
- 主题词:环境-产权-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环境容量产权解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导论1
1.1问题的提出1
1.1.1环境监管的兴起1
1.1.2监管手段的变化2
1.1.3新型产权制度的形成4
1.1.4环境资源产权对当今中国的意义7
1.2本书的研究对象9
1.2.1环境经济学的诞生9
1.2.2环境资源体系的双重功能10
1.2.3环境容量产权11
1.2.4对几个流行概念的讨论13
1.3研究方法17
1.4主要内容18
2产权分析的逻辑20
2.1从科斯定理说起20
2.1.1教科书上的科斯定理20
2.1.2科斯自己的表述20
2.1.3科斯定理的影响22
2.2早期产权理论:概念与功能24
2.2.1概念24
2.2.2功能26
2.2.3产权的起源28
2.3走向合约理论29
2.3.1巴泽尔的贡献30
2.3.2威廉姆斯和哈特的贡献32
2.4走向国家理论34
2.5产权分析的逻辑与启示37
3环境资源产权相关文献43
3.1公地悲剧43
3.2三种富有影响的理论流派44
3.2.1 CPRs学派44
3.2.1.1 CPRs的资源特征和制度特征44
3.2.1.2共同财产的产权结构46
3.2.1.3成功社区治理的原则和条件48
3.2.1.4社群所有制与正式法律制度的关系49
3.2.2 TEAs学派50
3.2.2.1制度的基本特征50
3.2.2.2制度的适应性管理问题52
3.2.2.3有效制度的设计原则53
3.2.2.4制度运行中的主要难点54
3.2.2.5 TEAs与CPRs产权特征的比较56
3.2.3 FME学派57
3.2.3.1强弱FME的主张57
3.2.3.2从政府失灵证据中寻求支持59
3.2.3.3受到的批评59
3.3我国学者的相关论述60
3.4评论63
4“政治—经济”双重市场理论模型68
4.1环境资源的双重价值68
4.2人类的双重权利71
4.2.1环境权71
4.2.2环境容量产权73
4.3双重市场76
4.3.1环境政治市场76
4.3.1.1政治市场的理论基础76
4.3.1.2环境政治市场的组织结构77
4.3.2环境经济市场81
4.3.2.1环境容量的初始产权界定82
4.3.2.2产权交易83
4.3.2.3产权监督与实施83
4.4双重市场的耦合84
4.5对产权制度的法律解释88
5政治市场中总量目标89
5.1环境管制市场的特殊性89
5.2监管权利的潜在竞争91
5.2.1监管机构91
5.2.2行政权利多重制衡93
5.3监管规则的民主程序93
5.3.1规则制定程序94
5.3.2规则执行96
5.4监管手段比较97
5.4.1标准监管与排污收费的比较97
5.4.2排污权交易的微观效率和宏观效应99
5.4.3排污收费与排污权交易比较101
5.5总量目标的政治性质104
5.5.1“门槛模式”的失效104
5.5.2成本收益分析方法(CBA)的局限性105
5.5.3总量目标的政治性质107
6容量产权的初始分配与交易110
6.1环境资源产权演化的历史逻辑110
6.1.1洛克条件110
6.1.2租金耗散与公地悲剧112
6.1.3产权形成的条件115
6.2初始产权分配原则117
6.2.1占统治地位的先占原则117
6.2.2经济学的困惑和辩护118
6.2.3先占原则的历史合理性119
6.3影响产权交易效率的因素121
6.3.1不合理集中121
6.3.2交易成本的影响122
6.3.3对转让的外部性的限制123
6.3.4跨期交易的限制123
6.4监督实施124
7多样化的环境资源产权制度126
7.1水权制度126
7.1.1地表水水权126
7.1.2水权取得129
7.1.3水资源转让限制130
7.1.4水的行政管理131
7.1.5地下水的法律事物132
7.1.6用水者协会133
7.2土地产权制度134
7.2.1基本法律制度134
7.2.2土地权的管理制度134
7.2.3可交易的土地开发权(TDRs)制度136
7.3渔业权:“个体可转让配额”(ITQs)制度140
7.3.1有限许可证141
7.3.2渔业权的转让142
7.4酸雨计划144
8对中国环境资源产权制度的若干分析146
8.1产权制度基本特征146
8.1.1国有所有146
8.1.2环境资源分割管理146
8.1.3资源占有条块分割147
8.1.4自上而下的体制特征147
8.2行政权利产权化的弊端148
8.2.1寻租和腐败148
8.2.2资源开发中的环境成本问题148
8.3案例:自上而下产权体制的失败149
8.3.1水资源分配体制149
8.3.2水污染管理体制151
8.4改革方向:国家所有权与私人用益物权的对接153
8.5环境容量产权制度试点的主要障碍154
8.5.1排污权交易154
8.5.2水权交易试点156
8.5.3环境容量产权制度的前提条件156
8.6推动环境容量产权制度创新的思路158
8.6.1强化法律约束,从逐利政府向公益型政府转变158
8.6.2推动环境民主,建立有效的环境政治市场159
8.6.3理顺行政体制,超越条块利益160
8.6.4强化产权保护,在公权和私权之间建立防火墙机制160
9总结162
参考文献166
后记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