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基础教育学科年鉴 语文卷 2010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基础教育学科年鉴 语文卷 2010
  • 严华银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303116109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34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461页
  • 主题词:基础教育-中国-2010-年鉴;语文课-教学研究-中小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基础教育学科年鉴 语文卷 2010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专家视野1

2009年语文教育研究的态势1

概况与摘要10

课程实施10

识字教学10

概况10

2009年识字、写字教学研究概况10

论文摘要15

把握课程理念,融入课堂实践15

北京师范大学版识字教材与现代汉语常用字的比较分析16

儿歌引路,写好汉字16

扎扎实实学生字,平平常常打基础16

立足中小学衔接,夯实语文课基础17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中的运用17

浅谈如何搞好低年级识字教学17

浅谈怎样处理好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识字的关系18

让写字教学深度“潜伏”——人教版低段教材写字教学策略研究18

如何规范学生的汉字书写18

如何让识字教学生动起来19

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写字水平19

探析提高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有效性的策略19

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浅说19

以生为本,培养学生识字、写字兴趣20

于细微处求实效——识字·写字教学探微20

语文教学中训练之探究20

激发乐趣提高识字、写字教学的效率20

生活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观——利用身边资源组织识字教学21

以情激趣,快乐识字21

从部首出发——漫谈字词教学21

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的有效措施22

提高小学生识字、写字教学的有效途径22

优化识字策略,提高识字效率22

关于小学“识字、写字”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22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23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初探23

在写字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23

关于小学生教学的几点思考24

深化语文教学,造就“立体”的人24

谈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24

新课程下写字教育功能24

引导学生发现,还识字教学于精彩25

小学生写字教学点滴25

论文篇目索引25

阅读教学27

概况27

2009年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概况27

论文摘要41

深度备课:高效阅读教学设计的必由之路——以《人琴俱亡》教学设计为例41

新课程文本解读方法系列讲座(四)寻找隐藏的叙述结构——叙述学、叙事序列、行动者和《我的叔叔于勒》42

初中语文教材叙述者和叙述聚焦例举42

“脱裤子防炮击”语含调侃吗——与钱理群、孙绍振等教授商榷43

发现“小人物”——关于《皇帝的新装》的再阅读43

闻一多有失谦逊美德吗——试析《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开头44

别样的理解和尊重——《蝉》的另一种解读44

《雪》中两处不可忽视的关键44

暗香浮动文深沉——从《藤野先生》几处闲笔看鲁迅先生的爱国深情45

一座美文的宫殿——分析鲁迅《雪》的正题45

《信客》的文化隐喻——细读《信客》46

关于文本阅读“客观性”的再思考46

为“难于直说”一辨——读《野草题辞》47

叙事学视角下《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解读47

将错就错“错”出精彩48

从科举视角解读《项脊轩志》48

智者的一种讲述49

天崩地裂话沧桑49

《风筝》主题探讨49

《香菱学诗》解疑50

《蜡烛》一文中的宗教意义50

左光斗为何“微行入古寺”51

“删”出来的话题51

掌握比较方法认清因果关系——《烛之武退秦师》51

爱情体验与人生经验的相互融通——李商隐《无题》诗的细读还原批评52

《水浒传》:悲惨世界52

定位整合设计53

儿子是小偷吗——于描写模糊处发现文本之美53

《范爱农》文本探微53

语文教学内容理据例谈54

教学内容的确定应重视教材编写意图54

阅读方法:阅读教学的核心内容55

阅读教学要强调本位思想55

亲近语言,走进文本——语文教学“泛人文化”现象之反思56

冷视新课改阅读课堂的“变奏曲”56

对语文阅读教学中“即时表达”的冷思考56

不该忽视的评价57

阅读教学中“语文”元素的缺失刍议57

怎么读就怎么教——对“本色语文教学”的另一种理解58

从文化学的视角来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58

正确把握个性化阅读的教学内涵59

阅读教学不能没有“过程”和“环节”59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60

“课”与“文”的纠缠60

寻觅“切入点”探究,引领“个性化”阅读61

短文长教策略谈61

罗素的伟大在哪里——《我为什么而活着》教学价值的个性挖掘62

“三尊重”:“非指示性”教学实践的基本原则62

阅读:怀着一颗“语文”的心63

把握文本价值,引领深度阅读63

如何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64

请让学生看到不同的风景64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65

语文阅读教学模型和八步读书法65

如何使语文教学目标准确而具体66

有效朗读应从把握文本开始66

“猜”出别样的风景67

教师设问:构建个性化阅读平台67

优化语文教学的提问策略67

一个文本的三次教学及思考68

从钱梦龙教《故乡》看“提问管理教学”68

牵一发而动全身——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69

尝试用学生的提问来进行阅读教学69

主问题激起深度语文之花70

阅读教学:“问”的问题70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流”70

关于阅读课堂表演教学的思考71

新形势下的中学语文作业设计71

在比较中品味语言72

巧设十“点”,妙点生辉——谈每课十个“点”的教法尝试72

找准批注阅读的切入口73

关于有效备课的几点思考73

课文教学:得意不能忘言73

阅读教学:把握对话的宜与忌74

阅读教学的回归本原:按思路教74

教学反思: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75

细节探究——提高课堂效率的抓手75

促成语文课堂的有效生成75

关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几个关键词76

把问题引向深处——由“弊在赂秦”与“弊在赂秦也”说起77

教学设计的新意与规范问题77

阅读教学中的点击、链接和刷新77

举一反三,有效把握课本阅读78

深入文本:阅读的有效途径78

三维目标之外——小谈教学目标的设定79

教学,离不开学生的个体经验和感受80

课堂导入不妨“活泼鲜亮”些80

浅谈高中传记文本选修课教学的有效阅读80

回归真正的文学教育81

文学阅读教学的原点:还原与转化81

阅读教学中文本文学性的困惑82

“消极思想”的积极意义82

浅谈文学作品阅读中的“咬文嚼字”83

组织小说教学需要什么83

中学文学教学阅读体验的促生83

从体验入手,引导学生解读“文学”内涵84

我怎样朗诵古诗词——古诗词朗诵技巧探究84

探析现代诗歌朗读策略85

让“文”与“言”有机融合——《黔之驴》三种不同模式的设计85

诵读积累,浸润传承——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的一点思考86

现代诗究竟应该怎么教?——关于诗歌教学模式的一点思考86

文体使语文成为语文86

我的小说教学观87

与散文文本对话的关键词87

以己度物,空白联想认同88

根据学生的学情选择教学内容88

论语文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89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要基于学生的生命成长89

学生比我们想象的要好90

把课堂的精彩留给学生90

《十八岁出门远行》课例研究报告91

《瓦尔登湖》:中美语文教师的“同课异构”91

寻求适合初中生的古典诗词赏读途径91

阅读教学呼唤精彩的细节设计——以《石壕吏》的细节设计为例92

精段阅读,注重效益——例谈阅读教学设计的诗意手法(45)92

一线贯穿赏人物提纲挈领析全篇——以《孔乙己》教学片段为例谈创新教学问题设计遵循的原则93

在阅读教学中寻找与文本对话的支点93

在聆听中读懂母爱94

《组歌教学实录94

引导学法实践,力行“授之以渔”95

走进“三境”,体味生命之间的温存95

拨开重重迷雾走进人物心灵——《我的叔叔于勒》课堂教学实录95

从《雷雨》教学谈对学生问题意识的激发96

引导归纳提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教学对话96

文本解读,语文教学的求真之旅97

文本细读与文本诗意的开掘97

略读课文:把握尺度因“材”施教98

因文而异“略”出精彩98

小学略读课文的把握和教学策略99

小学语文“文包诗”课文教学策略管窥99

眷注学情:建构有效课堂的基石99

分析“学习需要”,打开课堂教学的“黑箱”100

让有效教学在课堂落地生根100

也谈教学主线的设计101

古典名著:你怎么教?101

“让学”——生态语文课堂的本质追寻102

眷注学情:建构有效课堂的基石102

当阅读教学遭遇读图时代103

告别游离锤炼敲击关键词的功力103

对阅读教学设计思路的几点思考104

论语文教学学情分析的视野104

阅读教学设计的五个视野104

语文课的“伪阅读”105

关于“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误解105

探寻课文教学的“语文价值”106

走出对话教学的“失聪怪圈”106

三十年回眸:语文课,怎么上107

系好第一个“扣子”107

这样解读文本行吗?107

写作教学108

概况108

2009年写作教学研究概况108

论文摘要128

作文的心理失衡现象分析128

矫正中学作文的浮躁之弊129

中学生作文的定式及突破129

对当前作文教学“文学化”倾向的冷思考130

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几大问题131

个性化写作教学应体现人文精神131

莫让“人文性”变成“成人化”——中学生作文“成人化”及对策132

2009年高考作文试题简析132

2009年全国高考作文命题追踪分析132

特色鲜明的2009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133

高考作文在文化情智上的嬗变及教学策略133

高考作文与作文教学应当关注什么134

高考作文:莫让学生猜哑谜134

浅谈中学作文教学指导的困境及建议135

高中作文教学低效原因的思考135

经世致用与诗意人生——对当前中学写作教学价值取向的思考135

关于构建初中作文序列的一点思考136

新课程视野下的写作知识教学136

作文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写作知识重建137

略谈苏教版必修教材中写作知识的教学137

高考有效作文备考的基本策略138

优化高三写作指导有讲究138

让学生作文远离“正确的废话”139

面向儿童的习作教学——一种朴素而真切的教学走向139

写作,在有意无意之间——多元写作训练设计策略140

生活作文教学“情趣”是怎样“炼”成的140

建造学生作文的“生态场”141

彰显实用:新粤派语文写作教学理念的思考141

从两个维度改进作文训练过程的指导141

细化作文能力目标,优化作文教学过程142

重提作文教学应摆正的两对关系142

作文教学的主体发表律143

关于“作文”或“写作”的正名143

让作文绽放人文色彩——新课标下高中作文写作教学的几点思考144

写作能拒绝个性吗?145

因材施教在个性化写作中的实践与创新145

如何走出应试教育下的作文教学困境146

作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146

高考作文网上阅卷双评过程中的质量监控146

高中作文评改模式初探147

给学生一把评改的尺子——也谈作文评改147

作文评语创新的四原则148

科学发展观与中学作文教学148

中学生作文内化训练的几点思考148

交流批改,反思争鸣——作文批改学生自主化初探149

论文篇目索引149

综合性学习156

概况156

2009年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概况156

重要论文摘要164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实践与思考164

就地取材活水长流——浅谈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64

小议新课标下的语文综合性学习165

澄清问题,有效实施——对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典型问题的分析165

浅谈影响语文综合性学习开展的若干问题166

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166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计与实施167

拓展语文学习空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167

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综合性语文课堂167

感受谐音趣味触摸汉字文化——《综合性学习·有趣的谐音》教学案例与评析168

怎样开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168

语文综合性学习例谈168

以经典诗词为抓手进行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168

小语综合性学习内容呈现特点及教学建议——以人教版和北师大版课标教材为例169

打好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功169

主题式语文综合性学习:一个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形式169

让语文综合实践性教学走向纵深170

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策略浅探170

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策略171

综合性学习中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171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171

撇下一滴甘露,润起一片绿洲——语文综合课的几点尝试172

语文综合性学习学生评价初探172

语文综合性学习评价的五大策略172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评价172

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认识与反思173

展示什么,怎么展示——兼议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评价方式173

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参与态度和合作精神”的评价173

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各学段评价重点174

走进灵动的语文风景——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考点解析及复习备考建议174

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复习应考策略探析174

以“试题”模式引领综合性学习174

论文篇目索引175

口语交际177

概况177

2009年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研究概况177

论文摘要181

口语交际能力训练体系的建构181

训练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183

口语交际课,应该关注什么184

口语交际教学是学生发展的奠基工程185

英国口语交际教学的特点及启示186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调查与策略思考187

语用学原则在口语交际教学中的运用189

如何做好学生口语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对接190

培养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之我见191

农村初中生口语交际的现状及思考192

不拘一格,让学生真正“说”起来193

中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对策研究195

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成长197

2009年中考口语交际经典试题例析199

也谈口语交际教学策略199

口语交际教学策略200

滴水瓣花总见春——论语文A版教材口语交际板块的几大亮点202

如何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203

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策略204

试谈口语交际教学的新路子206

论文篇目索引207

课程评价210

中考部分210

概况210

2009年中考语文研究概况210

论文摘编217

实中求活平中见新——2009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卷命题意图217

2008年中考命题折射出的新的评价理念218

充分发挥中考语文试题的导向作用219

中考文言文字词考查特点及与教科书注释比较——以2005—2008年22个地区中考试卷及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教科书为例219

2008年中考名著阅读试题分析220

中考现代文阅读评价的现状和思考220

平实素朴,回归根本——2009年全国各地中考作文题试评221

2009年广东省语文中考综合性学习试题评析222

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在活动中展示能力——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管窥222

试题分析223

2009年中考试题概况223

高考部分251

概况251

2009年高考语文研究概况251

论文摘编264

质疑高考语文命题“以能力立意”264

探究“探究”265

2009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卷巡礼266

2008年高考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类阅读测试的命题特点266

彰显“大教材”,杜绝“泛语文”——由2009年语文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题引起的理性思考267

近年来高考文学作品阅读测试材料评析268

关键在命题的切入点269

我看2009年全国高考文言文试题269

语言文字规范,语文高考理当承受之重——与陈文奎老师商榷270

简述孙绍振在高考作文试题研究方面的成果270

高考作文题:理性的失语与诗意的欠缺——2009年高考作文题述评271

研究论文目录索引272

试题分析273

2009年高考试题概况273

语文教育研究281

概况281

论著摘编289

潘庆玉《语文教育哲学导论》289

朱自强著《朱自强小学语文教育与儿童教育讲演录294

文学教育:小学语文教育的主体理念——朱自强教授访谈录295

论文摘编295

新课标的公布及对当今语文教学的影响295

人文性、工具性及其他——学习笔记九则302

批判性思维素养应当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308

论全球化背景下母语教育的普世价值315

“于漪们”“那一代”语文教改探索:回顾、清思与反思323

用什么话来讲语文课?330

语文内容结构改革的必然趋势331

研究课题335

全国“十一五”规划2009年课程与教学论层面立项课题目录335

语文教育著作目录337

教师继续教育339

概况339

论文摘要345

为什么是洪宗礼?——洪宗礼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述评345

论语文新课改背景下的文本释义观345

提高文体素养: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346

语文教师要练就真功夫347

语文教师如何进行文本解读347

30年中小学语文教学流派的形成与发展348

理论建构、治学之道与实践发展349

“于漪们”“那一代”的语文教改探索349

新课程背景下探究性教学的有效实施350

“于漪们”对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影响351

程红兵:呼唤语文教学“常识性思维”的回归351

学科研究:教师成长的基础工程352

从教学实践的角度看语文课程知识系统的建立352

语文教师魅力之“三昧”353

“全国青语会”时代功能的初步分析354

对语文教育本质的追寻——李海林语文教育智慧354

让教师专业社群变得更聪明355

钱梦龙:一种独特的教学风格的存在——钱梦龙语文教学观研究之一356

王尚文先生的教育思想及其命运——兼谈中国语文教育改革357

语文教师外国文学名著阅读素养357

女性教师的课堂教学究竟缺少什么358

论语文教师形象的自我设计359

语文老师该是啥模样359

阅读将我们带向何方——“生命语文”深呼吸360

我们距离名师有多远361

生活在规律中的主人——谈名师成长的方式361

让教师的倾听行走于课堂362

立于实思于古精于时——谈陈军先生的语文教学思考363

听课,从哪里听起363

语文课程有效教学的理论基石:教育心理学364

语文课程语言知识内容的建构364

具有独创意味的王松泉论著“结构示意图”365

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性思考366

教育需要虔诚以对——李吉林谈什么是教育家型教师366

我与“诗意”有个美丽的约定367

浅论教师专业发展的3个转化368

放“冷”心态写论文368

语文教师的个体差异与对教学成果的借鉴369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自己370

主备试教:语文集体备课的新举措371

培训活动371

海珠区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371

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骨干教师培训372

黑龙江省教科版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372

山东省中学教师远程研修培训373

南通港闸区初中语文学科教师网络培训374

成都市小学语文市级骨干教师培训374

中国教育学会莆田市教师发展基地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培训375

教育部“国培计划——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四川师范大学初中语文班375

专家名师377

程红兵377

曹勇军379

郑逸农382

董一菲385

李震387

张玉新390

程少堂392

张祖庆395

王崧舟397

武凤霞400

学木研究机构403

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403

北京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404

华东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405

江苏省母语教材研究所406

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408

聊城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410

徐州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411

大事记413

中国语文2009年大事记413

“首届全国大学生人文原创写作邀请赛暨全国大学生百强文学社团评选活动”正式启动413

第二届“‘语文报杯’原创多媒体课件大赛”开赛413

全国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在太原召开工作会议413

“两会”听证会:繁体字和简体字孰优孰劣415

上海市中青年语文教师论坛举行416

第十二届沪苏浙皖“新语文圆桌论坛”举行416

温家宝总理出席“世界读书日”活动417

首届两岸三地语文教学圆桌会议报告会举行417

“王尚文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举行418

“长三角语文教育论坛”举行2009年年会预备会420

国家语委公布《规范汉字表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421

教育部试点检测语文学习质量421

高考惊现“甲骨文作文”422

举办“全国中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评优活动”422

与名师同台——全国中小学语文“同课异构”教学观摩与研讨会召开422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学论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暨全球化语境下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国际研讨会423

第七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成功举办423

全国首届语文名师成长论坛8月在南京举行424

语文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在北戴河召开学术年会424

江苏省语文有效教学研讨活动在扬州举行424

全国语文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在四川师范大学举办学术年会425

第四届“四方杯”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选拔大赛拉开帷幕426

彭世强名师工作室汇报展演426

汉字整形舆论哗然427

举办第五届“中语西部行”活动427

“二十年回眸记忆中的精彩课堂”427

网络语言的价值引爆讨论427

特殊语文才能考生引发全社会关注428

从历史的角度自觉梳理语文大事428

小学语文“千课万人”活动428

全国语文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暨教育部重点课题开题大会428

《中国教师报》语文教学特别报道——语文到底应该教什么428

鲁迅作品淡出教材引起热议429

“零分作文书”受追捧429

《咬文嚼字》公布2009年国人十大常犯语文差错429

全国小语会2009年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小学语文教学交流会429

全国中语会编辑纪念语文教育改革三十年纪念册430

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暨中国教育学会中语会成立三十周年庆祝大会430

附:蔡明在纪念全国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成立30周年大会上的专题报告43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