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网络民主的可能及限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郭小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96588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06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27页
- 主题词:互联网络-影响-民主-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网络民主的可能及限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 问题提出1
二 研究综述5
三 选题价值15
四 研究方法与逻辑结构17
第一章 媒介与民主关系的一般理论20
第一节 大众媒介及政治功能21
一 传播、媒介与大众媒介21
二 大众传播的特点23
三 大众媒介的政治功能25
第二节 有关媒介与民主关系的经典论述31
一 古典思想家笔下的政治传播观31
二 启蒙思想家有关“言论自由”、“新闻自由”的经典论述35
三 精英民主理论思想家有关“媒介和政治”的论述39
四 发展传播理论有关“媒介与政治发展”的论述47
五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媒介与政治关系的论述50
第三节 媒介与民主关系的理论概括54
一 大众媒介的政治能动性55
二 大众媒介的政治依附性58
第二章 媒介与民主的关系:现状与困境64
第一节 西方民主政治中的大众媒介64
一 媒介与民主关系的历史进程65
二“政治媒介化”背景下媒介的功能异化及其表现69
第二节 西方民主政治中媒介功能异化的政治后果77
一 政治参与水平低下——“没有公民的参与”78
二 政治生态失衡——政党政治的衰落和议会权力的虚化79
三 社会资本的下降——“独打保龄球”84
四 公共领域的萎缩——“再度封建化”的危险86
第三节 中国媒介与民主的关系现状89
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媒介与民主关系的历史演变89
二 大众媒介属性的变化对中国民主政治的影响93
第四节 中国媒介与民主关系面临的困境100
一 身份困境:政治属性还是市场属性100
二 发展困境:自由与秩序的两难104
三 监督困境:建设性还是批判性为主106
小结109
第三章 走出困境的曙光:网络民主的兴起111
第一节 互联网兴起的历程111
一 互联网技术的兴起与扩散112
二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历程114
第二节 网络与民主的契合性116
一 互动结构的改变——高度交互性117
二 控制结构的改变——隐蔽性和离散性118
三 信息格局的改变——“自媒体”时代的来临119
四 参与结构的改变——平等性和非中介性121
第三节“网络民主”的概念及内涵122
一 从电视民主到网络民主:媒介民主形式的变迁123
二 相近概念的辨析126
三 “网络民主”的概念界定128
四 网络民主的科学内涵131
第四节 网络民主的表现形式及运行机制139
一 网络民主的实现途径:网络政治互动139
二 网络民主的载体:网络公共空间141
三 网络民主的外在体现:网络舆论145
四 网络民主的运行机制:虚拟与现实的相互作用149
第四章 网络民主的效度:不同政治生态下的考察167
第一节 有关网络民主的价值层次168
一 重振代议民主168
二 重塑代议民主169
三 颠覆代议民主171
四 培育代议民主172
第二节 网络民主在西方民主政治中的现实功能173
一 网络选举:“得网络者得天下”174
二 网络监督:“让扒粪运动来得更猛烈些”180
三 网络结社:更加多元化的集团政治格局185
四 网络决策:更多的直接民主实践193
第三节 网络民主在中国的角色和地位197
一 民主的中国式表达198
二 网络民主在中国的特定意涵204
第四节 网络民主给中国民主政治带来的变化207
一 输入主体变化:从“沉默的大多数”到“新意见阶层”207
二 公共决策模式变化:从“黑箱模式”到“新群众路线”215
三 监督力量变化:从“只打苍蝇不打老虎”到“离地三尺有网民”220
四 纠错模式变化:从“内部纠正”到“咬定青山不放松”225
第五章 网络民主的限度:结构和功能的视角236
第一节 网络民主的结构性缺陷237
一 网络民主的主体缺陷:“网络民主”还是“网络贵族民主”237
二 网络公共空间:离理想的公共领域还有多远242
三 网络舆论的喜与忧:自由之花上的苦涩果实246
第二节 网络民主的功能性缺陷251
一“蒙面式民主”的代价251
二“群体极化”和“协同过滤”带来的极端化和碎片化256
三“人肉搜索”的道德和法律困境264
结语 网络民主的出路与展望270
一 现实政治的对接和容纳270
二 培养多元化的民主力量而不是仅仅寄希望于网络民主272
三 与其他民主形式相互协调和补充274
四 以网络民主来促进民主形式的平衡发展276
参考文献280
后记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