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日本明治时期北京官话课本词汇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日本明治时期北京官话课本词汇研究
  • 陈明娥著 著
  • 出版社: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551042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93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310页
  • 主题词:北京话-官话-词汇-研究-1868~1912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日本明治时期北京官话课本词汇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日本明治时期汉语教材语言研究价值1

一、汉语史价值2

二、社会史价值3

三、汉语教学史价值4

第二节 日本明治时期汉语教材语言研究综述5

一、文献整理与介绍5

二、文献语言研究7

三、汉语教学研究10

四、存在的不足12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方法13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13

二、典型语料的选取14

三、研究方法16

第二章 日本明治时期北京官话教材口语词汇研究18

第一节 北京官话口语词汇研究概况18

一、关于“北京官话口语词汇”18

二、清末北京官话研究概况20

第二节 北京官话口语词汇概观24

一、北京官话口语词汇例释24

二、北京官话口语词汇的词性和语义特征128

第三节 北京官话口语词汇的历时发展138

一、清代以前已出现的词语138

二、清代以来出现的词语138

三、老舍作品中保留的词语140

四、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使用情况140

第四节 北京官话口语词汇的特点141

一、反映了清末民初北京的社会生活现实和风土人情141

二、反映了北京官话口语词汇形式的灵活多变特征142

三、出现了带有鲜明北京方言特色的语言现象143

四、北京官话词语使用的类聚性147

五、出现了一些反映其他北方方言特征的词语148

第三章 日本明治时期北京官话教材词汇教学研究158

第一节 汉语词汇对比教学意识158

一、《言文对照北京纪闻》的文白差异词汇159

二、《最新清语捷径》的南北差异词汇166

三、《日汉辞汇》的南北差异词汇177

四、《支那语学校讲义录》的汉语对比教学观200

五、其他官话教材的汉语对照教学意识203

第二节 词汇使用与编排204

一、词量204

二、选词206

三、词汇编排特点208

第三节 实用主义词汇教学特点210

一、北京官话教学特色210

二、会话主义教学策略211

三、浓厚的军用色彩213

四、鲜明的商用特色214

五、“时文”和“台湾语”教育216

第四章 日本明治时期北京官话教材近代外来词研究219

第一节 音译词220

第二节 音译加意译词222

第三节 意译词226

一、经济类新词226

二、邮电类新词232

三、车船类新词236

四、物品类新词239

五、军事类新词242

六、其他类新词244

第四节 日语借形词247

一、古汉语已有的词249

二、古汉语无,利用汉字新造的词253

第五章 日本明治时期北京官话教材词汇特点257

第一节 口语化特征突出257

第二节 具有明显的北京方言特色258

第三节 出现了大量的异形词260

第四节 出现了丰富的同义词261

第五节 出现了大量的近代新词261

第六章 余论263

第一节 域外汉语教科书研究的几个问题264

一、教科书研究的范围仍需扩大264

二、域外教科书的对比研究亟须加强265

三、域外教科书的语言性质仍需讨论266

四、域外汉语文献宝藏等待我们进一步发掘267

第二节 域外北京官话教材的语言特点268

一、出现了大量的北京口语词汇,但其分布表现出较大的分散性268

二、反映了以北方方言为主的大官话基础271

三、域外官话教材内部呈现比较明显的个性差异和国别化特征273

第三节 从汉语史角度看域内外汉语文献结合研究的重要性276

一、起点介词“起”、“解”、“且”、“接”研究概况277

二、起点介词“起”、“解”、“且”、“接”在北京话语料中的使用情况277

三、结论282

参考文献28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