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下水监测井布局及井结构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李砚阁,章树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1113375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42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253页
- 主题词:地下水-环境监测-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地下水监测井布局及井结构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地下水资源监测的基础知识1
1.1 地下水的赋存条件1
1.1.1 地下水的赋存空间1
1.1.2 岩土的水理性质2
1.1.3 含水层与隔水层4
1.1.4 地下水的类型5
1.2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10
1.2.1 地下水的补给10
1.2.2 地下水的径流13
1.2.3 地下水的排泄15
第2章 国内外地下水监测17
2.1 我国地下水监测工作概况17
2.1.1 地下水监测工作的沿革17
2.1.2 地下水监测规划19
2.2 现行地下水监测站网布局及原则标准21
2.2.1 地下水类型区及监测站分类21
2.2.2 地下水监测站网布设原则21
2.2.3 监测站网布设要求22
2.2.4 城市地下水动态监测站网的布设24
2.3 国外主要国家地下水监测25
2.3.1 欧洲25
2.3.2 美国28
第3章 我国地下水监测状况30
3.1 我国地下水动态监测现状30
3.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下水监测现状31
3.2.1 华北地区31
3.2.2 东北地区35
3.2.3 西北地区37
3.2.4 华东地区40
3.2.5 华中地区45
3.2.6 华南地区47
3.2.7 西南地区49
3.3 我国地下水监测存在的问题51
第4章 地下水站网布局与设计54
4.1 地下水监测站布设基本步骤54
4.1.1 确定监测区域54
4.1.2 查明水文地质条件54
4.1.3 明确区域和重点区监测目的55
4.1.4 布设原则55
4.1.5 监测站的布设56
4.2 地下水监测系统质量56
4.3 地下水监测站网密度57
4.3.1 基本原则57
4.3.2 站网密度规划方法概述57
4.3.3 地下水监测频次62
第5章 基本类型区地下水监测网67
5.1 长江流域片67
5.1.1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67
5.1.2 现有地下水监测网67
5.1.3 监测网布局68
5.2 黄河流域片68
5.2.1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68
5.2.2 现有地下水监测网69
5.2.3 监测网布局69
5.3 淮河流域片69
5.3.1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69
5.3.2 现有地下水监测网70
5.3.3 监测网布局70
5.4 海河流域片71
5.4.1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71
5.4.2 现有地下水监测网71
5.4.3 监测网布局71
5.5 珠江流域片72
5.5.1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72
5.5.2 监测网布局72
5.6 松辽流域片73
5.6.1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73
5.6.2 现有地下水监测网73
5.6.3 监测网布局73
5.7 太湖流域片74
5.7.1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74
5.7.2 现有地下水监测网74
5.7.3 监测网布局74
5.8 部分重点类型区地下水监测网75
5.8.1 重点城市地下水监测网优化——北京市75
5.8.2 考虑水文地质条件的地下水监测网优化——河北省78
5.8.3 基于动态克里金方法的地下水监测网优化——淮北平原西部80
5.8.4 地下水监测频次优化——乌鲁木齐河流域85
第6章 地下水专用监测井的建设93
6.1 钻井用钻机简介93
6.1.1 钻机简介93
6.1.2 钻进要求95
6.2 钻进、采样与编录95
6.2.1 钻进的分类95
6.2.2 岩芯编录96
6.2.3 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97
6.2.4 监测井井管的安装98
6.3 填砾、止水和封闭99
6.3.1 填砾99
6.3.2 止水和封闭99
6.4 洗井100
6.4.1 洗井目的100
6.4.2 洗井方法选择101
6.5 抽水试验103
6.5.1 抽水试验目的103
6.5.2 基本要求104
6.5.3 试抽105
第7章 地下水监测井的结构研究106
7.1 地下水监测井概述106
7.2 监测井井深106
7.2.1 潜水监测井107
7.2.2 承压水监测井113
7.3 监测井井管配置114
7.3.1 井管分类116
7.3.2 井管的差异116
7.4 监测井的过滤器118
7.4.1 过滤器类型118
7.4.2 过滤器的开孔率与孔隙大小121
7.5 监测井填砾的规格及位置122
7.5.1 砾料的选择123
7.5.2 砾料的级配123
7.5.3 监测井填砾厚度124
7.5.4 监测井填砾高度125
7.5.5 监测井的填砾方法125
7.6 监测井封闭的位置及所用材料126
7.6.1 封闭位置126
7.6.2 监测井封闭常用材料和封闭方法126
7.6.3 监测井井口封闭127
第8章 监测井井管材料128
8.1 常用管材128
8.1.1 井管一般要求128
8.1.2 常见监测井和开采井管材128
8.2 水泥管与PVC管成井工艺简介132
8.2.1 水泥管监测井成井工艺要求132
8.2.2 PVC管监测井成井工艺实例135
8.3 井管腐蚀研究138
8.3.1 传统井管(铁管)腐蚀类型138
8.3.2 井管腐蚀机理139
第9章 主要流域片地下水监测井结构研究141
9.1 海河流域片地下水监测井结构研究141
9.1.1 流域片基本情况141
9.1.2 岩溶地下水监测井结构144
9.1.3 平原区地下水监测井结构147
9.2 淮河流域片地下水监测井结构研究160
9.2.1 流域片基本情况160
9.2.2 岩溶地下水监测井结构162
9.2.3 平原区地下水监测井结构164
9.3 黄河流域片地下水监测井结构研究174
9.3.1 流域片基本情况174
9.3.2 地下水监测条件分析177
9.3.3 黄河流域片地下水监测井结构179
9.3.4 内陆河流域地下水监测结构206
9.4 松辽流域片地下水监测井结构研究217
9.4.1 流域片基本情况217
9.4.2 辽宁省地下水监测井结构研究219
9.4.3 吉林省地下水监测井结构研究223
9.4.4 黑龙江省地下水监测井结构研究229
9.4.5 内蒙古地下水监测井结构研究236
参考文献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