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海上茶路·甬为茶港”研究文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海上茶路·甬为茶港”研究文集](https://www.shukui.net/cover/45/30687995.jpg)
- 竺济法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189508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59页
- 文件大小:65MB
- 文件页数:370页
- 主题词:茶叶-文化-文集-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海上茶路·甬为茶港”研究文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辑一“海上茶路·甬为茶港”1
“海上茶路·甬为茶港”研讨会共识1
宁波“海上茶路”启航地的地位毋庸置疑——历时1200余年,一直为中国茶叶、茶具出口主要港口,甬为茶港、中国茶港名副其实&竺济法4
宁波港在茶叶向外传播和输出中的地位与作用&姚国坤 张莉颖8
海上茶路启航地之研究——以唐宋时期明州港为考察对象&林士民18
提出“甬为茶港”概念的几点感想&徐建成28
试论“甬为茶港”的历史文化内涵&吴廷玉33
关于“甬为茶港”的思考&吕志鹏41
关于“甬为茶港”的几点思考&徐国青50
略论“甬为茶港”特色及其人文积淀&陈伟权55
“茶都”“茶港”及其他&鲍志成61
中国茶东传日本、朝鲜半岛的文化特征&竺济法67
宁波“海上茶路”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马莉75
茶文化创意产业在宁波“甬为茶港”形象塑造中的价值&李文杰82
中国禅茶文化对东亚茶文化的影响与反思及价值&舒曼87
明州港与朝鲜半岛“海上茶路”之研究&林士民95
高丽时代饮茶习俗——从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展开&关剑平103
影响欧洲的中国茶&程启坤108
论近代宁波茶埠的兴衰&陶德臣117
海上香飘茶船去 山间铃响马帮来——宁波“海上茶路”与云南“茶马古道”比较研究&竹潜民128
历代宁波——日本茶路&欧阳伟然134
千年一港与茶叶千年&张楠138
宁波茶香,冲撞着我的灵魂&韩星海142
茶都、茶港亟须建设大型茶市&胡旭成 竺济法144
辑二 人物、掌故、其他146
最澄送别的诗茶会——兼论禅·诗·茶的关系&关剑平146
金乔觉与九华茶&丁以寿153
荣西与宁波&滕军159
日本茶祖荣西的传说与崇拜&曹建南164
漫说公度《茶道》诗&曹建南171
朱舜水茶事记略&储建国178
百年影像读刘茶&王旭烽183
刘峻周将宁波茶叶引种格鲁吉亚&竺济法189
美国驻宁波领事法勒与西湖龙井茶籽的传入美国&鲍志成193
“物恺”情怀与“物哀”幽绪——中日茶文化美学精神比较之一&吴廷玉200
辑三 越窑青瓷、玉成窑、天目茶碗208
甬港为茶路之通道——以井里汶出水茶具为例&林浩 林士民208
期盼越窑青瓷再创辉煌&胡旭成 竺济法218
施珍——越窑青瓷传承人&竺济法223
浅谈唐代越窑茶器&郭丹英228
秘色瓷的出土及其历史意义&韩金科236
唐代上林湖主要青瓷茶具&晋武成241
对上林湖越窑青瓷茶具的三点认识&陈云同247
期待上林湖越窑遗址景观群形成&公刘子254
捩翠融青瑞色新——越窑茶器之传承与发展散议&大茶260
神奇的上林湖“秘色瓷”&桂晓燕264
茶助瓷辉,瓷益茶雅——浅析越窑青瓷与茶的关系&马桑草 胡旭英267
宁海岔路越窑遗址出土的北宋茶具&周衍平272
梅调鼎与玉成窑&竺济法277
天目茶碗探秘&过婉珍283
中国天目山三大宝物是如何传入日本的&过婉珍290
辑四 海外来稿295
中日茶业技术交流史概论&[日]小泊重洋/文 顾雯/译295
从宁波到博多探访“海上茶路”——以唐宋史迹为中心&[日]顾 雯顾春芳299
明州与日本的茶汤文化——从堺复原千利休的草庵茶室谈起&[日]顾春芳 顾雯305
从宁波到堺市的茶文化传播之路&[日]森村健一/文 曹建南/译310
15、 16世纪的日中茶文化和册封体制&[日]森村健一/文 曹建南/译316
日本江户时代,从宁波漂至袋井的商船&[日]吉野亚湖/文 顾雯/译320
继承宋代茶礼的日本留学僧——高僧圆仁、成寻、荣西与茶事历史&[日]丹下明月 立山尚明/文 顾雯/译327
荣西在日中文化交流史上的功绩&[日]堀本一繁/文 顾雯/译331
论大典禅师在中日茶文化交流事业中的功绩——以《茶经详说》和《煎茶诀》为例&顾雯335
关于小谷馆藏“茶道画屏风”的制作年代&[日]小谷宽/文 曹建南/译340
关于日本和中国的茶臼&[日]小谷宽/文 曹建南/译344
韩国茶和浙江茶在文化史上的意义&[韩]崔锡焕347
中国茶文化东传韩国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贡献&[韩]崔锡焕352
后记 期盼把“海上茶路·甬为茶港”打造成宁波独特的、具有国际意义的文化名片&竺济法356
编后语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