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权应用伦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人权应用伦理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38/30685981.jpg)
- 任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 ISBN:9787517701514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11页
- 文件大小:59MB
- 文件页数:336页
- 主题词:人权-研究;伦理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人权应用伦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导论 人权应用伦理学何以可能1
第一节 主流伦理学的反思2
一、伦理学的附魅2
二、伦理学的祛魅5
第二节 伦理的发蒙10
一、人之初10
二、伦理之初11
三、伦理学之初17
第三节 伦理学——自由之学21
一、道德哲学就是规范性和超越性相互否定的历史进程22
二、道德哲学是人性矛盾的展现23
三、伦理学的现实性形态是:“权利—责任或义务”互动的规则体系25
第四节 伦理学的价值基准——人权27
一、功利论的路径27
二、道义论的路径28
三、义务论和目的论的内在逻辑关系29
四、责任论的路径41
五、权利论的路径43
六、何种价值基准48
基础篇:人权应用伦理学基础53
第一章 应用伦理学的逻辑和历史53
第一节 应用伦理学的两类基本看法53
一、否定论54
二、肯定论55
第二节 应用伦理学自身的内在逻辑57
一、伦理学属于实践或应用哲学57
二、应用伦理学是伦理学的高级阶段58
三、应用伦理学是一个逻辑过程61
第三节 应用伦理学法则的一与规范的多63
一、后现代伦理学对单原则论的解构64
二、应用伦理学原则的基本范式65
三、应用伦理学法则的一与规范的多67
结语70
第二章 应用伦理学视阈的人权71
第一节 人权理念的历史与困惑71
一、世界人权的进程71
二、中国人权的进程73
三、人权的哲学思考与困惑76
第二节 应用伦理学视阈的人权何以可能77
一、权利是否存在78
二、普遍权利还是特殊权利80
第三节 何为应用伦理学视阈的人权82
一、形式的权利还是实质的权利82
二、道德权利还是非道德权利84
第四节 应用伦理视阈的人权如何应用87
一、形式法则87
二、质料法则88
三、综合法则89
结语92
第三章 人权视阈的尊严理念93
第一节 尊严理念的论争93
一、内在尊严说93
二、权利尊严说97
三、尊严差异说98
第二节 尊严为何99
一、尊严的人性基础100
二、平等的法律尊严101
三、差异的道德尊严102
结语103
应用篇(Ⅰ):人权物理应用伦理学109
第四章 人权生命伦理学109
第一节 祛弱权问题的提出109
一、恩格尔哈特的问题109
二、脆弱性的伦理思考110
三、克奥拓的批评112
第二节 脆弱性何以具有普遍性113
一、非人境遇中的脆弱性114
二、同类境遇中的脆弱性115
三、自我本身的脆弱性116
第三节 祛弱权何以可能117
一、脆弱性潜藏着善和恶的可能性118
二、坚韧性潜藏着善和恶的可能性119
三、祛弱权何以具有人权资格121
第四节 祛弱权是何种人权123
一、消极意义的祛弱权123
二、积极意义的祛弱权124
三、主动意义的祛弱权125
第五节 “共识的崩溃”的崩溃127
一、割裂道德的一和多的辩证关系127
二、固守乐观主义伦理学的藩篱128
三、偏离生命伦理学的学科本性128
结语130
第五章 人权生态伦理学132
第一节 祛魅“休谟问题”——生态伦理学的奠基132
一、休谟问题的附魅133
二、休谟问题的祛魅136
第二节 生态伦理学的争论和选择140
一、功利论的失败140
二、义务论的困境141
三、超越论的尝试142
四、生态人权论的选择144
第三节 生态伦理学相关问题的回应147
一、生态伦理学相关问题的论证147
二、自然的内在价值问题149
三、主体和道德主体问题150
四、道德共同体问题151
五、有责任的支配如何可能152
结语153
第六章 人权工程伦理学154
第一节 工程伦理学是否可能154
一、法律可否取代工程伦理学155
二、传统可否取代工程伦理学155
三、价值中立说可否否定工程伦理学157
第二节 何种伦理学159
一、微观伦理学、宏观伦理学还是综合(协作)伦理学160
二、经验伦理学还是理论伦理学161
三、实践伦理学还是应用伦理学162
第三节 何种价值基准164
一、人权如何成为科学的价值基准165
二、人权如何成为技术的价值基准166
三、人权如何成为工程的价值基准168
四、人权如何成为工程师的价值基准169
结语170
应用篇(Ⅱ):人权人理应用伦理学175
第七章 人权宗教伦理学175
第一节 宗教不应当为何177
一、DCM体现为A=A的同义反复178
二、DCM根源于其形而上学的机械的思维方式180
三、DCM是扼杀理性精神的信仰独断论181
四、DCM是扼杀民主精神的道德专制论182
第二节 宗教应当为何185
一、祛恶求善的经验根据——宗教自我普遍化的冲动185
二、祛恶求善的存在根据——上帝自身的规定186
三、祛恶求善的价值根据——善恶的辩证关系188
第三节 宗教人权何以可能190
一、宗教和人是否具有内在联系191
二、宗教和人权是否具有内在联系196
第四节 何为宗教人权200
一、祛除苦难——宗教人权的基本要求200
二、平等尊重——宗教人权的道德精神202
三、对话商谈——宗教人权的民主程序205
四、伦理责任——宗教人权的有效保障207
结语209
第八章 人权法律伦理学211
第一节 法律本质的追问212
一、法律现象论212
二、法律价值论215
三、法律主体论216
四、法律方法论219
五、法律真理论222
第二节 法律还是道德226
一、实证法学对法律道德的内在联系的诘难226
二、法律和道德的重叠交织227
三、法律和道德之间的界限的划定和移动230
四、实证法律自身就应当具有道德价值232
第三节 法律还是人权234
一、法律权利与前法律权利的颉颃234
二、客观权利论与主观权利论的对抗238
三、人权法律化与法律人权化的互动244
结语248
第九章 人权政治伦理学249
第一节 权力及其正当性250
一、权力观念的历史论争250
二、权力属于何种权利253
三、权力、权利与人权258
第二节 纳粹集权的哲学反思260
一、纳粹集权的附魅261
二、纳粹集权的祛魅266
第三节 何种特殊权利271
一、人权优先原则272
二、特殊权利的合道德原则273
三、化解权利冲突的商谈原则275
四、保障权利的法律原则277
结语278
余论 人权应用德性论279
第一节 德性现象论281
一、德性是向善的习惯或习性281
二、德性是道德性技能或实践力量281
三、德性是在特定境遇中以特定方式行动的倾向282
第二节 德性本原论283
一、德性的道德心理:道德动机283
二、德性的社会机制:伦理秩序284
三、德性的普遍法则:价值基准285
第三节 应用德性论287
一、德性的问题视阈288
二、德性的理论性质289
三、德性的实践特质289
第四节 人权:应用德性的价值基准291
一、自然和德性的表面联系292
二、自然和德性的内在联系294
三、人权是德性的296
结语298
结束语300
参考文献302
后记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