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史
  • 吴镇柔,陆叔云,汪太辅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458647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596页
  • 文件大小:384MB
  • 文件页数:61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学位制度建立前的研究生教育1

第一章 建国前的研究生教育1

第一节 概述1

第二节 中国近代研究生教育制度的产生3

第三节 中华民国时期的研究生教育5

附录1 通儒院11

附录2 大学研究院暂行组织规程12

附录3 学位授予法12

附录4 大学研究所暂行组织规程13

第二章 建国初期的研究生教育(1949—1956)14

第一节 概述14

第二节 初创新型研究生教育培养“师资研究生”(1949—1956)17

第三节 拟正规培养“副博士研究生”的尝试(1955—1956)21

附录1 高等学校培养研究生暂行办法(草案)24

附录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暂行条例25

第三章 社会主义的研究生教育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57—1965)28

第一节 概述28

第二节 教育大革命中的研究生教育(1957—1960)33

第三节 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五年(1961—1965)36

第四节 参加“四清”运动到“文化大革命”中的研究生教育41

附录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节选45

附录2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培养研究生工作暂行条例(草案)45

第四章 研究生教育恢复时期(1977.9—1980.12)49

第一节 概述49

第二节 迅速恢复招收研究生52

第三节 二、三、四制并行培养研究生54

第四节 统一领导 分级管理 建立规章 迅速恢复 为实行学位制度打好基础55

第五章 小结57

第一节 成绩和经验57

第二节 问题和启示60

第二编 新中国学位制度的创立、实施和发展62

第一章 新中国学位制度的诞生62

第一节 两次建立学位制度的努力,功亏一篑62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制定和颁布64

第三节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草案)》的说明65

第四节 学位条例及其暂行实施办法的基本内容及特点68

第五节 贯彻与实施学位条例的准备70

附录1 关于学位、学衔和荣誉称号等条例(草案)起草工作的报告72

附件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草案)76

附件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学位和学衔委员会组织条例(草案)77

附录2 关于建立学位、学衔、工程技术称号等级制度的建议77

附录3 关于建立学位制度和教授称号制度的报告78

附件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草案)80

附件二 国务院学术称号委员会组织条例(草案)81

附录4 关于建立学位制度的报告82

附件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草案)83

附件二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条例(草案)84

附录5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草案)85

附录6 转达总理对在中国毕业的外国留学生应给予证书的指示86

附录7 关于授予外国留学生学位问题的请示86

附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关于授予外国留学生学位试行办法87

附录8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87

附录9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89

第二章 三级学位管理体制的建立与完善93

第一节 国家一级学位管理机构93

第二节 省、部一级学位管理机构95

第三节 学位授予单位一级的学位管理机构98

附录1 第一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99

附录2 第二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99

附录3 第三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99

附录4 第四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00

附录5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组织章程100

附录6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到第十六次会议简况101

附录7 关于加强省级学位委员会建设的几点意见103

第三章 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105

第一节 《试行草案》的制定105

第二节 《修定草案》的形成和《专业目录》的施行106

第三节 《专业目录》的修订与新《专业目录》的颁布施行108

第四节 学科、专业目录的发展趋势110

第四章 学位授予113

第一节 应届毕业硕士生、博士生学位授予113

第二节 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学位123

第三节 中国的名誉博士学位授予133

第四节 学士学位授予137

附录1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做好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的通知141

附录2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规定143

附录3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国外有关人士名誉博士学位暂行规定147

第五章 学位授权审核149

第一节 学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审定149

第二节 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审定150

第三节 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及博士生指导教师的审定159

第四节 学位授权审核制度述评176

附录1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审定学位授予单位的原则和办法182

附录2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做好1997年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点审核工作的通知184

附件一 关于1997年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的意见187

附件二(1)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基本条件188

附件二(2)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基本条件189

附件二(3)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基本条件189

第六章 学位类型191

第一节 学术性学位191

第二节 专业性学位191

附录1 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220

第三编 新中国学位制度建立后的研究生教育222

第一章 研究生教育加快发展时期(1981—1985)222

第一节 概述222

第二节 适应要求,加快发展硕士生教育225

第三节 按照学位条例要求,加强研究生培养工作229

第四节 首次建立博士生教育制度242

第五节 试办研究生院247

附录1 教育部部属高等学校基础数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50

附录2 教育部关于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暂行规定252

附录3 教育部关于在北京大学等二十二所高等院校试办研究生院的通知253

附件一 关于在部分全国重点高等院校试办研究生院的请示报告254

附件二 关于在部分全国重点高等院校试办研究生院的几点意见255

第二章 研究生教育的调整改革时期(1986—1991)256

第一节 概述256

第二节 总结经验,改进研究生培养制度262

第三节 加强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266

第四节 研究生招生分配工作改革271

第五节 以提高质量为中心,改革研究生培养工作278

第六节 评选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加强重点学科建设306

第七节 1991年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座谈会313

附录1 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通知325

附录2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纪要327

附录3 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财政部、人事部关于进一步改进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几点意见331

附录4 博士生培养工作暂行规程(征求意见稿)333

附录5 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名单336

附录6 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工作“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要点》的通知342

第三章 研究生教育深化改革和积极发展时期(1992—1999)346

第一节 概述346

第二节 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351

第三节 适度稳步发展研究生教育,改进和完善招生办法359

第四节 改进培养工作,全面提高培养质量365

第五节 加强研究生院——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393

第六节 “211工程”和重点学科建设399

附录1 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409

附录2 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若干意见411

附录3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414

附录4 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研究生院设置暂行规定》的通知417

附录5 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印发《“211工程”总体建设规划》的通知419

第四编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与科学研究422

第一章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422

第一节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启动的背景422

第二节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实践423

第三节 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的简要评述445

附录1 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451

附录2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对前四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进行基本条件合格评估工作的通知454

附件一 1.博士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合格评估指标体系455

2.博士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合格评估合格标准455

附件二 1.硕士点基本条件合格评估指标体系456

2.硕士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合格评估合格标准456

第二章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科学研究458

第一节 “六五”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研究458

第二节 “七五”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研究459

第三节 “八五”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研究462

第四节 “九五”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研究465

第五节 学位制度和研究生教育研究的简要述评467

附录1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开展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研究工作的几点意见468

附录2 “七五”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重点研究课题计划470

附录3 “七五”学位和研究生教育研究获奖成果名单472

附录4 “八五”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研究项目472

附录5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1995年教育研究课题指南473

附录6 “九五”学位制度和研究生教育研究课题指南474

结束语476

一、50年来取得的主要成绩及其主客观原因的分析476

二、50年来取得的宝贵经验及当前存在的问题479

附表484

1949—1999年研究生毕业生数、招生数及在学人数484

1949—1999年本科毕业生数、招生数及在学人数485

1981—1999年博士学位授予情况486

1981—1999年硕士学位授予情况表486

1981—1999年学士学位授予情况表(不含军事学)487

1991—1999年授予同等学力人员博士学位统计表487

1991—1999年授予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统计表487

1990—2000年我国专业学位设置及学位授予情况表487

1991—2000年我国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历年招生及学位授予人数统计表488

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在各学科门类的分布情况表489

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在普通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分布情况表489

原三十三所研究生院历年授予学位数统计表489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事记(1949—1998)490

1949年490

1950年490

1951年491

1952年492

1953年493

1954年494

1955年495

1956年495

1957年497

1958年499

1959年500

1960年502

1961年503

1962年505

1963年506

1964年509

1965年510

1966年511

1967年512

1977年512

1978年513

1979年515

1980年516

1981年518

1982年520

1983年522

1984年525

1985年528

1986年531

1987年535

1988年540

1989年544

1990年550

1991年556

1992年562

1993年568

1994年572

1995年577

1996年582

1997年586

1998年59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