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国现代化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法国现代化 下
  • 马生祥著 著
  • 出版社: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 ISBN:7202035642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1038页
  • 文件大小:69MB
  • 文件页数:504页
  • 主题词:现代化-研究-法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法国现代化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下551

第二章 法国的政治现代化551

政治现代化的内涵和外延551

第一节 法国的政治文化世俗化、民主化和法治化552

《人权宣言》使国家走下神坛并把民主理论原则化553

1790年12月立宪君主派制定有限制的选举制度555

1791年8月27日的选举法555

《1791年宪法》以根本大法形式确立八九年原则556

立宪君主派通过立法全面启动现代化559

山岳派推动成年男子普选和制定《1793年宪法》566

热月党的《1795年宪法》和恢复有财产资格限制的选举制572

《1799年宪法》使拿破仑凌驾于立法权之上并使成年男子普选权名惠而实不至574

《1802年宪法》确定由纳税额规定的选举人团制度575

《1804年宪法》确立法兰西第一帝国576

亡羊补牢的《帝国宪法附加条款》577

坚持与抛弃《1814年宪章》的反复较量578

《1830年宪章》及1831年选举法580

临时政府的选举改革583

《1848年宪法》是共和派巩固其对工人胜利的宪法585

秩序党废除成年男子普选制588

《1852年宪法》是帝国宪法590

拿破仑三世使成年男子普选权从名义走向真实592

1870年5月21日元老院法令是第二帝国由专制帝国向自由帝国转变的显著标志593

《1875年宪法》与走出“没有进步,只有斗争”的死胡同594

法国共和制最终确立和实现政治民主化599

第三共和国时期选举方法——大、小选区制交替使用601

妇女获得选举权和民众政治参与的实现602

《1946年宪法》确立以国民议会为国家权力中心的政治体制603

对《1946年宪法》的实施与修改608

《1958年宪法》是确立半总统制半议会制的宪法609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前第五共和国宪法在实施中完善612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前第五共和国选举法的演变616

第二节 法国的中央集权化、政府职能分殊化和公务员科层化617

1789—1799年地方自治体制的恢复619

拿破仑创建现代行政制度的雏形623

复辟王朝时期的法国议会制度定型的开端625

七月王朝真正实行了国王和议会的二元制626

《1848年宪法》使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既是总统制又是议会制627

第二帝国使行政系统臻于完备628

第三共和国政府职能分殊化和公务员制度的筹划629

第四共和国时期公务员制度的确立和科层化的实现631

包含一套较为完备廉政机制的法国公务员制度634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第五共和国的中央和地方政府649

第三节 由派别纷争到多党制653

立宪君主派掌权时期的政治派别之间的斗争653

吉伦特派执政时期革命阵营内部的派别斗争656

山岳派的内部分裂及其斗争658

热月党国民公会和督政府时期的政治派别斗争659

波拿巴·拿破仑凌驾于各派之上并消灭派别660

波旁王朝复辟时期集中于君主派内部的派别斗争660

七月王朝时期共和派复兴和无产阶级派别出现662

第二共和国时期波拿巴派战胜各派667

第二帝国时期斗争的特点是共和派再度复兴和工人阶级开始了独立的政治活动670

法国工人党是法国历史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政党671

第三共和国时期君主派的衰落672

第三共和国时期共和派掌权及其分化674

第三共和国时期工人阶级政党的分与合675

第三共和国时期的多党混斗679

莱昂·勃鲁姆的政权理论680

法国共产党放弃“阶级反阶级”和宗派主义路线682

第四共和国时期社会党、共产党、激进党等有影响大党恢复活动683

第四共和国时期崛起的新政党686

第四共和国时期法国政党和议会制度的弊端比第三共和国时期更严重690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第五共和国政治由复杂化多极化向简单化两极化方向发展691

第三章 法国的经济现代化696

经济现代化的内涵和外延696

第一节 特殊性的法国工业化697

立宪君主派扫除了法国经济现代化的主要障碍全方位地启动了法国现代化698

吉伦特派执政和雅各宾专政逐渐毁灭法国第一代企业家700

热月党国民公会和督政府恢复经济自由掀起第一次工商创业高潮704

拿破仑的经济政策与第二次工商业创业高潮的兴衰707

波旁王朝复辟时期法国工业化的缓慢发展716

七月王朝时期法国经济的低空起飞718

第二帝国政府积极干预经济和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720

1870—1895年法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减缓729

1896—1913年法国工业化的第二、三次高潮732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法国经济的摧残和国有化初步发展738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法国经济高速发展促使法国工业化实现742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的经济危机和人民阵线的社会主义改革745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德国对法国经济的摧残751

1946年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法国的工业化完全实现753

第二节 法国农业的现代化763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和外延763

封建贵族对土地的垄断权被打破和农业资本家及农业工人登上历史舞台765

《八月法令》使法国农业现代化基本制度具有了国家法律依据768

立宪君主派和吉伦特派都极力发展小农式资本主义769

雅各宾派通过分割大租地来实现小私有化771

热月党国民公会和督政府巩固大革命引起的土地制度变化和经济自由使法国农民首次狂热对土地全面耕作774

拿破仑以法典形式巩固大革命中的土地所有制变革和推广甜菜种植776

复辟波旁王朝的反攻倒算和关税保护政策减缓了农业革命的步伐779

七月王朝时期法国农业现代化启动780

第二帝国时期农业现代化开展和出现法国农业的“黄金时期”782

第三共和国初期法国农业结构的调整784

1896—1913年法国农业的质与量齐头并进785

二世纪二十年代法国农业经济恢复和农业现代化开展787

1930—1936年经济危机对法国农业现代化的打击790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初法国农业缓慢恢复794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中期法国农业现代化最终实现796

第三节 法国经济现代化的特点806

历尽坎坷呈辉煌806

政府是法国经济现代化的组织者、调节者和推动者813

农业与工业同时发展互为条件相互促进820

法国经济现代化中贸易市场的特点是立足国内面向世界826

法国经济的多元性及企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适应843

第四章 法国社会的现代化853

社会现代化的内涵和外延853

第一节 法国人口控制化和家庭的变化854

十八世纪法国人口迅速增长854

1789—1911年法国人口增长从速度减慢到负增长855

十九世纪法国人口增长速度减缓甚至负增长的原因856

两次世界大战间法国人口增长略微加速860

战争是法国十八世纪末至二战结束人口增长缓慢的重要原因861

二战后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法国人口较迅速增长862

二战后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法国家庭的变化863

第二节 公职人员平民化和社会阶层流动化864

官职恩赐世袭和卖官鬻爵制864

立宪君主派以选举制取代恩赐世袭制及卖官鬻爵制但选举法保留等级制残余865

吉伦特派彻底废除等级制和贵族制867

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设想公务员公仆化868

热月党国民公会和督政府在根本大法和实践中排除了顽冥不化的贵族担任公职的可能性870

拿破仑努力促使旧贵族与资产阶级新贵合流871

复辟的波旁王朝竭力恢复旧贵族及其特权874

七月王朝以自由贵族和金融资产阶级的统治取代旧贵族的统治876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时期法律上公职人员平民化和实际上仍由贵族把持878

第二帝国时期贵族复活中公职人员平民化重新开始879

第三共和国时期实现公职人员平民化882

第四共和国政府于1946年颁行《公务员总章程》884

第五共和国时期公务员制度的进一步完善886

法国行政官僚的家族连续性887

第三节 法国缓慢的城市化888

城市化的涵义888

法国传统社会城市基础好于英、美、德等国890

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延误了法国城市化的启动891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法国城市化起步893

第二帝国时期对巴黎的改造带动了全国的城市化894

第三共和国时期三次农村人口流入城市的高潮902

第三共和国前期城市化进一步开展905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法国经济高速发展促成1931年城市化实现907

从城市住宅看二战后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城市化的发展911

“领土整治”与城市化向落后地区普及912

法国城市化的特点915

第四节 法国的国家社会福利化916

国家社会福利化的涵义916

法国传统社会由教会负责慈善救济917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们主张教育和慈善救济事业由政府和世俗社会来从事918

立宪君主派和吉伦特派剥夺天主教会垄断慈善救济事务的经济基础和初创国家政府社会保障机制919

雅各宾派规划了国家福利化制度的蓝图922

热月党国民公会和督政府的社会救济事务市管化925

拿破仑对工人和农民既镇压又保护927

复辟王朝时期政府开办王家工场和工人互济互助组织发展928

七月王朝开始制定有关保护童工的法律930

1848年二月革命临时政府实施保障劳动权的尝试932

温和共和派和保守共和派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倒退936

路易·波拿巴总统为战胜秩序党以没收奥尔良王室财产来扩大社会救济939

拿破仑三世的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措施941

法国工人创建第一国际法国支部943

巴黎公社的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944

第三共和国前期法国的局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947

第三共和国后期以行业为基础的社会保障制度949

互助合作运动与工会运动相结合951

第四共和国时期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952

第五共和国实现国家社会福利化953

复杂的社会保障体制961

第五节 法国居民生活由仅能维持生存到追求生活高质量962

大革命前法国广大劳动人民仅能维持生存962

十八世纪法国人的生活状况964

1789-1799年法国人的生活965

拿破仑军事独裁时期富人的奢侈糜烂生活与农民和工人的生活稍许提高968

复辟王朝和七月王朝时期农民和工人生活困苦971

第二帝国时期工人和农民生活开始向温饱和舒适转化974

第二帝国时期官僚和资产阶级的奢华生活977

第二帝国时期出现的“新阶层”的生活978

第三共和国前期的法国社会生活文明化980

第三共和国后期法国社会生活继续文明化983

二战后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法国人从追求高消费到追求生活高质量987

附录:992

1.大事年表992

2.参考书目1019

后记103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