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的理论与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的理论与实践
  • 郭忠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04688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46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256页
  • 主题词:土壤含水量-植被-承载力-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的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水资源紧缺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与森林植被恢复1

1.1 水资源紧缺地区水土流失与生态环境问题1

1.1.1 水资源紧缺地区概况1

1.1.2 原生植被破坏1

1.1.3 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2

1.2 森林植被改善生态环境功能3

1.2.1 林冠层拦截降雨和地表风速3

1.2.2 增加入渗与减少地表径流4

1.2.3 根系和枯落物增强土壤抗蚀性5

1.2.4 森林吸尘和净化空气作用7

1.3 水资源紧缺地区大规模的植被恢复8

1.3.1 提高森林植被覆盖率8

1.3.2 生态环境改善9

1.4 水资源紧缺地区森林植被恢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0

1.4.1 以土壤旱化为主要特征的土壤退化问题及其危害10

1.4.2 土壤旱化和土壤退化防治14

1.4.3 土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森林植被可持续管理16

参考文献17

第2章 自然资源22

2.1 自然资源与环境22

2.1.1 资源的概念、内涵与分类22

2.1.2 环境与环境问题30

2.2 水资源34

2.2.1 全球水资源35

2.2.2 中国水资源36

2.2.3 水资源特征37

2.2.4 水体污染及其危害39

2.2.5 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管理提出的挑战40

2.3 土壤水资源42

2.3.1 土壤水资源概念42

2.3.2 土壤水资源定义43

2.4 土壤水资源利用限度45

2.4.1 人工林草地土壤干层及其危害45

2.4.2 林草地土壤干层划分标准47

2.4.3 林草地土壤水分累积入渗深度50

2.4.4 土壤水资源利用限度57

2.4.5 影响土壤水资源利用限度的因素58

2.4.6 土壤水资源利用限度的识别与表示58

2.4.7 土壤水资源利用限度应用60

参考文献61

第3章 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66

3.1 承载力66

3.1.1 承载力概念66

3.1.2 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67

3.2 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68

3.2.1 水资源紧缺地区人工植被建设的需要68

3.2.2 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概念70

3.2.3 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定义72

3.3 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的量化尺度72

3.3.1 尺度的概念72

3.3.2 量化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的尺度73

3.3.3 初始含水量及其对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的影响75

3.4 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的量化模型77

3.4.1 经典模型78

3.4.2 种群模型79

3.4.3 密度-土壤水分模型80

3.4.4 过程模型85

3.5 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基本规律85

3.5.1 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是指示植物的函数86

3.5.2 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是时间的函数86

3.5.3 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是地理位置的函数94

3.6 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研究存在的问题96

3.7 影响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因素97

3.7.1 地理位置97

3.7.2 海拔高度98

3.7.3 坡向与坡位98

3.7.4 生物因素100

3.7.5 时间因素100

参考文献101

第4章 土壤水分补给与人工林生长105

4.1 降水动态分布特征105

4.1.1 降水年际变化105

4.1.2 降水的季节变化106

4.2 人工林生长107

4.2.1 研究现状107

4.2.2 建模方法115

4.2.3 改进模型的建立121

4.2.4 密度、环境因素与柠条林生长129

4.2.5 高密度柠条成林的连年生长模型133

4.2.6 柠条幼林的生长区间分析139

4.3 人工林地土壤水分补给144

4.3.1 人工林冠层截留144

4.3.2 人工林草地地表径流145

4.3.3 人工林草地降水入渗特征146

4.4 人工林地剖面土壤水分动态变化150

4.4.1 人工柠条林地土壤水分垂直变化规律150

4.4.2 降雨、柠条生长等对土壤水分垂直变化的影响161

4.4.3 人工林地剖面土壤水分动态变化模拟169

参考文献173

第5章 人工林地土壤旱化防治181

5.1 人工林地土壤水分消耗与土壤旱化181

5.1.1 初植密度研究现状181

5.1.2 适宜初植密度确定方法182

5.2 人工林地土壤旱化防治措施184

5.2.1 土壤旱化防治策略184

5.2.2 不同旱化防治措施效果比较186

5.3 平茬效应188

5.3.1 平茬对植物生长的影响189

5.3.2 平茬对林地土壤水分的影响198

5.4 植物水关系调控起始期205

5.4.1 撂荒地土壤水资源动态变化206

5.4.2 不同密度柠条林对土壤水分的影响206

5.4.3 植物水关系调控起始期确定208

5.4.4 人工林地土壤水分承载力与植物水关系调控210

参考文献211

第6章 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在实践中的应用216

6.1 土壤水资源利用限度和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是人工林种群密度调控的依据216

6.1.1 人工林种群密度调控起始期21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