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金匮要略》使用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金匮要略》使用手册
  • 王久源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ISBN:9787513216319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532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545页
  • 主题词:《金匮要略方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金匮要略》使用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金匮要略》原文1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1

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4

百合狐?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8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11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13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17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七20

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24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25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27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32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34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40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41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47

惊悸吐血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50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52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58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60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61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64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66

杂疗方第二十三70

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74

果实菜谷禁忌并治第二十五80

二、类病证86

(一)内科病证86

(二)妇科病证120

(三)男科病证125

(四)外、伤、口齿、皮肤科病证127

三、类症状132

(一)全身症状132

(二)头面症状150

(三)四肢症状159

(四)脏腑症状164

(五)胸腹症状193

(六)假设症状204

(七)反常症状204

四、类脉象206

(一)单一脉206

(二)复合脉210

(三)平脉217

(四)反脉217

(五)真脏脉218

(六)假设脉218

(七)其他脉219

五、类病因病机220

(一)类病因220

(二)类病机232

六、类四诊方法254

(一)望诊254

(二)闻诊262

(三)问诊263

(四)切诊263

七、类辨证方法267

(一)八纲辨证267

(二)脏腑经络辨证269

(三)营卫气血辨证271

(四)三焦辨证271

(五)病因辨证272

八、类治法275

(一)治疗原则275

(二)治疗方法277

九、类方剂292

(一)剂型分类与主治病证292

(二)煎药法313

(三)制剂法320

(四)服药法323

十、类药物333

十一、类《金匮要略》历代书目392

(一)本文392

(二)注释393

(三)方论412

(四)歌括414

(五)其他415

(六)合编(从略)417

十二、类《金匮要略》疑难条文注释418

附:引用注家书目495

附录498

一、张仲景生平里籍简介498

二、《金匮要略》名称的来历500

(一)书名涵义500

(二)本书的历代整编过程501

三、《金匮要略》的内容范围和编写方法503

(一)内容范围503

(二)编写体例和方法505

四、《金匮要略》的主要学术思想和特点508

(一)在“理”的方面508

(二)在“法”的方面510

(三)在“方”的方面512

(四)在“药”方面514

五、《金匮要略》与《伤寒论》的关系517

六、《金匮》的学术价值519

(一)理论结合实际,使杂病学具备了完整的体系519

(二)承先启后,为治疗杂病的典范520

(三)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可谓无穷之应用521

(四)中医理论体系的主根,临床各科的纲领522

七、《金匮要略》学习方法举荐525

(一)前后联系,加深理解526

(二)注意文法、字义527

(三)重视方药的炮制、配伍和煎服法529

(四)选择版本和注本53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