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50/30675661.jpg)
- 沈士光著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1086941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86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295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代表会议-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一、近年来党代会常任制试行的特点和正在显现的制度影响力1
二、党代表的基本释义和四大作用6
三、优化党代会常任制的环境和条件11
四、期待党内基层民主进一步持续发展15
第二章 以党代会常任制为主体的党内基层民主的实践探索20
第一节 党内民主的分层21
一、党内民主分层的历史演进21
二、党内基层民主的三个发展阶段24
三、党内民主分层的现实合理性与发展逻辑27
第二节 以党代会常任制为主体的党内基层民主的实践探索30
一、四次党代会与实(试)行党代会常任制31
二、党内基层民主不断增加试点33
三、党内基层民主的巩固39
第三章 乡镇、县(市)党代会常任制的实践44
第一节 党代会常任制在基层试行的组织困境分析45
一、“门诊政治”是我国基层重要的政治运作方式45
二、基层组织的三个属性48
第二节 乡镇实行党代会常任制的应然性与目标取向55
一、乡镇一级实行党代会常任制的应然性55
二、乡镇党代会常任制的目标取向60
第三节 推进县(市)级扩大试行党代会常任制63
一、县级的“接点政治”和党代会常任制的必要性、紧迫性64
二、推进县级党代会常任制的目标取向71
三、县委限权试点不能离开党代会常任制的制度平台76
第四章 地(市)级、省级党代会制度研究84
第一节 地(市)级党代会常任制试行的实证分析84
一、地(市)级党代会常任制试行的总体情况及特点84
二、城市化水平会促进党代会常任制的试行88
三、推进地(市)级党代会常任制的若干思考93
第二节 省级党代会的组织领导与制度发展98
一、目前省级党代会的组织领导和内容安排98
二、省级党代会的政治特点和党代会制度的发展102
第五章 党代会常任制的理论探讨108
第一节 历史遗产的党代会常任制及其现实理论依据108
一、属于无产阶级政党历史遗产的党代会常任制109
二、中国共产党历史进程中的党代会常任制113
三、实行党代会常任制的现实理论依据116
第二节 党代会常任制中的试点政治和说服主义特性119
一、党代会常任制与“试点政治”特征120
二、党代会常任制具有“说服主义”的特征125
第三节 多源流理论与党代会常任制的契合128
一、多源流理论与党代会常任制的契合性128
二、影响党代会常任制政策制定过程的障碍131
三、关于提高党代会常任制制定政策的能力和水平的对策136
第四节 系统科学视角论党代会常任制的三个特征138
一、党代会常任制具有系统性138
二、党代会常任制具有反馈性特征139
三、党代会常任制具有非线性特征143
第六章 党代会常任制的制度、体制突破147
第一节 党代会常任制试行的制度突破148
一、构建压力型的政治保障机制,增强党代会常任制运行动力148
二、构造委员会领导体制,增强常任制的活力150
三、创新党内述职评议制度,增强民主监督力度151
四、发挥常任制党内政治论坛作用,使任期制产生溢出效应152
第二节 党代会常任制下的组织设置153
一、领导小组应体现党员主体地位原则154
二、常设机构要体现党代会领导机关性质155
三、专门工作(委员会)小组设置要合理有效156
第三节 党代会常任制下领导体制改革157
一、党委制的主要特点以及问题158
二、推行党代会常任制是改进党委制的关键162
第四节 党代会常任制下的全委会164
一、全委会产生方式的创新164
二、全委会运作探索两大模式:权力变更和功能创新166
第七章 党代表任期制研究173
第一节 党代表任期制的意义173
一、任期制启动了党代表三个机制174
二、党代表任期制形成规范化职权表征和履职制度体系176
三、任期制是迈向党代会常任制的重要而关键的步骤181
第二节 党代表代表性机制182
一、党代表的代表性困境183
二、体现党代表代表性的三个机制186
第三节 党代表“三联制”193
一、党代表“三联制”的由来和制度发展193
二、党代表“三联制”的机制分析199
三、不断提高党代表“三联制”有效性的对策203
第八章 党代表的选举和权利保障206
第一节 党代表的选举206
一、党代表选举的阶段、特征和方式207
二、雅安模式:最具有突破性的党代表直选213
三、完善党代表选举的两个重要前提217
第二节 党员权利、主体地位与党代会常任制219
一、党员权利与从组织控制到制度规范的变迁220
二、党代会常任制是保障党员权利有效的制度形式228
三、党员主体地位的特征和影响因素,推进党代会常任制不断扩大233
第九章 党代会常任制的决策、监督功能研究240
第一节 党代会常任制的决策功能241
一、党代会常任制履行决策功能的合理性和必要性241
二、党代会常任制的决策特点与影响因素244
三、提高党代会常任制决策的能力和水平的若干对策250
第二节 党代会常任制的监督功能研究254
一、党代会常任制履行监督功能的原因255
二、党代会常任制监督功能的特点和有效性分析261
三、党代会常任制发挥监督功能的组织和制度形式265
结语:全国党代会的重要作用和对党代会常任制未来的展望272
一、全国党代会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72
二、对党代会常任制未来的展望277
后记284